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Gut:紅肉與常見腸道疾病有關

Gut:紅肉與常見腸道疾病有關

Gut:紅肉與常見腸道疾病有關



憩室炎指的是消化道粘膜中的一種腔室所發生的炎症,多發生在消化道系統的從上到下。常見於食管,結腸,十二指腸,空腸等。一般無癥狀,但在食物或糞便瀦留引起炎症時有局部疼痛,壓疼和發熱等表現。患上這種疾病時,大部分的腸道會發炎。儘管起因並不確定,但是人們認為存在一些風險因素,包括肥胖、缺少運動、吸煙、家族病史,以及非類固醇消炎藥等。現在,我們要在這個列表中加入新的項目了,即:紅肉。

研究人員評估了憩室炎與幾種肉類之間的關係,包括紅肉、家禽和魚。他們從1986至2012年分析了46500名40至75歲之間的男性。每隔4年,這些人被詢問食用某種肉類的頻率,選項範圍從「從不」、「每月少於一次」到「每天6次以上」。


在研究周期中,764人患上憩室炎。首先,紅肉攝入通常與更頻繁吸煙、運動匱乏、更多消炎藥物和更少纖維攝入相關。但是即使這些因素被補償,總的紅肉攝入量仍然與憩室炎風險的顯著增加相關。每周一份紅肉對應著風險增加18%,然而,第周6份紅肉時風險達到峰值。


現在仍然不明確為什麼會這樣。可能是由於紅肉本身,因為它含有導致炎症出現的化學物質,鐵蛋白和c反應蛋白,但也可能是紅肉影響了腸道菌群。儘管憩室炎每年導致很多人因此住進醫院,但我們仍然不清楚它的確切起因。這只是一個觀測性研究,其中的相關性並不代表因果關係。換言之,紅肉與憩室炎風險增高相關,但並不嚴格地表明它導致這種疾病。但是這種相關性非常重要,如果想要避免憩室炎的話,那麼少吃紅肉也很重要。


研究人員寫到:「憩室炎是一種常見疾病,為醫療和經濟帶來嚴重的負擔。除了膳食纖維外,其他食物預防憩室炎的作用並沒有被深入研究過。紅肉攝入,尤其是沒有處理過的紅肉,與憩室炎的風險增加有關。這項研究為存在患憩室炎風險的人提供了實際的膳食指南。」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中科院北京生科院趙方慶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微生物組解析的新技術
學術界還在爭論,河北科技大學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中心已與諾維信公司簽署合作協議
成人腦組織首次育出活性神經細胞:加速細胞替代療法進程
科學家揭示大熊貓和小熊貓趨同演化的遺傳學機制
123名諾獎得主支持轉基因 中國兩院士支持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Nature:意外發現!腸道微生物與「腦部疾病」有關
Nature專題:腸道菌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Science:熱紅酒抗流感有道理,起作用的是腸道菌!
PNAS:除了腸道細菌,腸道病毒失衡也可能與糖尿病風險有關
Science:一種看似無害的腸道病毒能夠觸發食物過敏症產生
Nature報道指出:通過口服抗體,能有效預防腸道疾病
Nat Med:腸道微生物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
Cell:腸道菌群也有生物鐘
Nature:在小鼠腸道中,神經細胞是免疫系統的「眼睛和耳朵」
Science:喝咖啡和紅酒有益腸道菌群健康
一周資訊回顧:Nature意外發現!腸道微生物與「腦部疾病」有關
Nature文章揭示識別腸道輪狀病毒感染新感應器
Nature:接種有益腸道細菌可預防新生兒敗血症
胃腸道疾病的常見原因及發病機制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Nature意外發現!腸道微生物與「腦部疾病」有關
Kirkland Sunsweet西梅干,皮薄肉多營養高,值得擁有的「腸道清道夫」
Nature:西藍花能幫免疫系統對抗腸道病原體
二甲雙胍能治療Ⅱ型糖尿病,與腸道菌群有關?
Nat Neurosci:華人教授證實腸道菌群是化療引起疼痛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