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難堪:韓國一個三星壓過中國五個華為

難堪:韓國一個三星壓過中國五個華為

老徐(微信公眾號:手抄報)總是揭瘡疤。

近日,韓國公布了一組數據,韓國前10大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盈利總和高達62.5萬億元,相當於37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5.4%。

其中三星排第一,盈利1433億人民幣。預計全年盈利1835億人民幣。

對比中國華為,2016年銷售收入5215億人民幣,凈利潤370億元。

以盈利來說,一個三星壓過五個華為不為過。

中國太多灰犀牛

有人會說,這又怎麼樣?中國GDP是世界第二,是韓國的近8倍,韓國經濟規模僅相當於中國的廣東省。

可是,以盈利去比較就發現中國經濟的危機和問題。

在雙方十大企業的PK中,韓國以13%的經濟體量創造了38%的利潤。也就是說韓國企業是中國企業盈利能力的三倍。

如果再將10大盈利企業去對比,韓國三星很不怎麼樣,中國工商銀行(2798億)、建設銀行(2315億)、農業銀行(1839億)都排在三星前面。

中國前10大盈利企業除四大銀行就是中石化、中石油、中移動、騰訊、阿里巴巴,全是金融、貿易領域的企業,沒有一家製造業企業。也就是說,這些企業都是靠印鈔票和流通賺錢的。

當然,中國最賺錢的產業沒有列出來,那就是支柱產業房地產,那是幾倍的贏利。七、八萬一畝從百姓手裡買來土地,轉手上百萬賣給開發商,開發商再高房價賣給中老百姓,這是世界上最賺錢的產業,毒品、軍火,哪一個產業有這麼高的利潤?

通過這些企業還可看出,盈利企業多在政府手裡,是政府財政的白手套,政府是最大最賺錢的公司。

這樣的企業賺錢多了,就把製造業和老百姓手裡的錢掏光了,製造業還怎麼發展?

只要有印鈔機和房地產,已經把一些人富起來了,要製造業幹什麼?

不久前,中央將這些最賺錢的公司和產業稱作危害中國經濟,製造經濟危機的「灰犀牛",破壞性極大,把製造業領域裡的那點草全啃光了,能讓你寸草不生。

而韓國10大盈利企業分別是三星、SK集團、LG集團、現代汽車集團、樂天集團、浦項制鐵集團、現代重工業集團、韓華集團和GS集團。沒有一家銀行,幾乎全是製造業企業。

中韓經濟和企業的差距不在盈利能力,而是產業結構。

小小韓國搞壟斷

今年因為薩德問題,中韓交惡,有人提出要對韓國經濟制裁,去韓國旅遊的人少了,樂天集團遭重創,娛樂業也損失不小,但是製造業內的人卻說,韓國三星在變相制裁中國,三星的晶元等產品提價了。

從以上數據看出,韓國10家最盈利企業的盈利同比增長95.4%,增長近一倍,就要讓人好好想想了。

以三星為例,今年初,三星發生了手機爆炸事故全球召回,看起來損失很大。中國人也把三星換成了華為。

可是中國手機里的晶元精密零部件,還是要買三星的產品,不買它的,別的沒的買,別人的更貴。

半導體晶元是手機和電子產品的心臟,其主要包括邏輯、存儲、模擬等類型晶元,這些類型的晶元占整個半導體產業的76%。

在世界整個晶元領域,韓國佔據半壁江山,在存儲晶元領域,就是韓國三星和SK海力士的天下。

中國是手機、電腦等電子信息產品製造大國,但晶元的自給率不到13%,並且是多是低端後端產品。中國2016年晶元進口超過2000億美元,差不多是石油進口花費的一倍。

兩條相反的發展路線

把韓國經濟與中國經濟對比,有些人可能不屑。韓國指甲蓋那麼丁點,人口5000萬,只有中國的26分之1 ,不足4%。也就是說,以中國的市場規模巨大,而韓國就小的可憐。

那麼為什麼韓國經濟實力這麼強?

原因就是走了兩條不同的發展路線:中國市場很大,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是放開市場,讓外國人幫助發展經濟。而韓國那麼丁點市場,還進行保護,發展自主產業,開拓國際市場。

韓國是一個民族自尊心很強的國家,韓國人被稱是「韓國棒子」。他們要發展汽車產業,就不買國外的汽車,他們要發展手機產業,就抵制摩托羅拉。韓國那麼小的市場,保護起來買韓貨又能賣多少?但韓國的近鄰是中國,市場龐大。近水樓台先得月,中國就成了韓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橋頭堡,是韓國產業的市場培育地。

今年1至9月,中韓貿易逆差高達3544億人民幣,也就是韓國出口比中國出口到韓國的超出額。這是韓國從中國賺走的錢。在韓國三大類出口產品中,中國佔30.6%,香港佔13%,總計戰43.6%。可見中國市場對韓國經濟的重要性。

老徐一直講發動機和晶元兩個產品,這是工業化和信息化時代兩個最核心的產品,也就是兩個時代的代表產品。晶元中國可以說是零,而發動機也已經拋棄了,而這就是韓國的兩個強勢產品,代表的是韓國的科技水平。而中國就完全沒有這樣的代表。

以汽車為例,40年前中國的汽車產業要好於韓國很多。但是,現在韓國汽車已經是世界第四,而中國是汽車第一銷售大國,但可以說是已經沒有一輛國產汽車。因為韓國從零開始自主製造汽車,發動機也已經自主製造,自主配套能力非常強。而中國就放棄自主製造汽車,讓外國公司來中國合資建汽車廠,在中國市場銷售,中國利潤分成。這是多快好省的發展路線,可是現在才發現這種對外開放葬送了中國的汽車產業。至今天,中國不但不能製造汽車發動機,能製造的汽車零配件沒有幾個,即使要掛一個國產車的牌子,產品也是一輛里里外外外國零配件組成起來的外國汽車。而中國人就要花費比國外高出三到五倍的價格購買外國公司在中國組裝的汽車。

衰落40年

40年前,中韓人均GDP基本相當。

也就是說,二戰之後,朝鮮半島的經濟條件要好於中國,因為日本在朝鮮半島有大量投資,朝鮮半島的經濟狀況跟中國的東北差不多,是亞洲比較好的地方。而朝鮮半島被 日本殖民較早,受二戰的破壞不大,而中國就幾乎遍燃戰火,毀壞殆盡。因此,建國之初,中國人均GDP就大大低於韓國。建國後,中國從極貧極弱追趕上朝鮮半島。特別是中國建立起初步的工業化基礎,經濟發展的起點遠遠高於韓國。

然而,毛澤東後的40年,韓國急起直追,經濟規模從只有中國的25分之1,追到中國的8分之1 ,成為世界經濟的第11位。

比如,中韓汽車產業的分水嶺是從80年代開始的。這時候中國大量進口國外汽車,而韓國開始出口汽車。

韓國三星的轉折點是從1970年製造黑白電視機開始的。而1972年,中國電子工業部就給中國的長虹下達任務:製造電視機和和電腦二選一。長虹認為電視機更有前途,而且1958年長虹就製造出了電視機樣機,因此選 了電視機。而這時南京熊貓已經製造電視機。也就是說,中國在電視方面幾乎同時與韓國起步。中國在每一個省都有電視機廠家的布局。電視機從黑白到彩色,從小屏幕到大屏幕,從零組件到生產線,在大塊頭的CRT時代,中國實現了完整的國產化,到20世紀末,中國已經是全球彩電第一大國。而韓國和日本又超過中國是從21世紀的液晶電視開始,中國彩電業的優勢幾乎清零,雖然工廠還在,國內的市場還在,但液晶屏和晶元要從韓國和日本進口。

但無論如何,彩電還是中國做得最好的電子產業。

中國的電腦產業也起步於70年代,相對於彩電民用化的起步就遲了一些,但產品還是製造出來了。1974年,王選開發激光照排,用的就是中國電腦,激光照排說明中國的軟體產業要高於韓國。韓國電腦產業也是從80年代開始的。然而,中國在電腦方面也放棄了自主製造,也主要進口電腦來普及電腦。在電子線路板時代,中國的電腦還不錯,但到了晶元集成電路時代,中國電腦就全軍覆滅了。電腦後面是手機。手機產業中國就是完全從國外產品進行普及的,從程式控制交換機到手機幾乎全是國外產品。中國開始製造手機那就是很靠後的事。

而韓國就一步沒拉的踩上了電子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步伐,就誕生了三星LG、SK等世界電子信息產業巨頭。

中國如果不是還有了一個華為和富士康,中國的電腦、手機等電子信息產業將全軍覆滅。

十九大報告結論

以韓國為例相對照,電子信息時代的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落後了。有人說,對比建國初期的前30年,中國後40年發展很大,變化很大。

但是,在這種發展的情況下,我們要看到發展的差距。

第一,後40年的發展速度沒有前30年快。

第二,後40年的發展質量遠遠不如前30年。前30年建立起了完整的工業化體系,科技發展比較快,是世界數一數二的發展速度和質量。而後40年泡沫化嚴重。

第三,信息化極大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發展很快,人家發展更快。

第四,以人均GDP而論,中國發展落後了。有人說,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發展很快。這是中國人口基數高的堆積,與韓國相比,中國人均增長一塊錢,韓國也人均增長一塊錢,中國的經濟規模就是韓國的26倍。現在中國雖然是世界第二,但只有韓國的8倍,就說明這40年韓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超過中國的3倍。以人均去比較,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當然就低於美國、日本、德國等很多國家。

十九大報告就指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不足之處: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

與韓國和美、日、德等這些經濟發達國家相比,十九大報告指出的這些問題就是千真萬確的。

原創不易,轉發和點贊就是最好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抄報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戰略轟炸機在敘利亞炸給誰看?炸得誰痛?
普京請客,誰敢不來?
俄羅斯設下重重陷阱,美國被打得不寒而慄
美國又要出兵敘利亞?敢嗎?不怕被」包餃子「?

TAG:手抄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