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什麼都放嘴裡吃,制止也沒用,學學這兩個方法吧

孩子什麼都放嘴裡吃,制止也沒用,學學這兩個方法吧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一起科學育兒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給他玩具根本不玩,就是放嘴裡啃,連繪本都是拿來啃;


現在會爬了,地上看到什麼都要往嘴裡放,爬哪吃到哪;




這是很多父母們的一個困擾,而且常常我們制止,孩子偏要啃,越制止,越要啃,搞得大家都精疲力盡。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下,怎樣可以幫助孩子安全順利度過口腔敏感期。






一份理解




孩子是通過感官來發現和探索這個世界的,年紀小的孩子嘴巴和舌頭是最敏感的

,而身體的其他器官還在發育中。我們試想一下,當他無法很好控制自己的頭部肩膀,當他的視力還是模糊的,觸覺還是遲鈍的,那自然,口腔就成了他最重要了解這個世界的途徑。




因此,在看待這個問題上,我們需要有一份理解的心,不要簡單粗暴地去制止。我們要知道,

他們那麼鍥而不捨地在啃東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他們旺盛學習熱情的體現。



我們看到的是孩子在吃積木,但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他們用有限的感官在了解,這是什麼?它多大?硬的還是軟的?

「學習」並不只是認字數數,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就是認識自己、認識周圍環境、認識世界。





基於理解的基礎上,我們接下來就要分兩步走。




第一步:安全環境,盡興探索



過了一歲後,孩子的自主意識就在慢慢萌芽,這時的他們

一直在尋找「權利」和「掌控感」,

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你不讓,我偏要!

這一點對於口腔敏感期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越說不許吃,越要吃,結果就變成了「人盯人」戰術。




而這個階段的孩子,又有個顯著特點,就是

喜歡得到關注,

於是「人盯人」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關注,又進一步強化了孩子什麼都放嘴裡吃,來持續獲得關注。




因此,分兩步走的第一步,就是既然知道「制止」是徒勞,

不妨提前做個把控,選擇高品質的玩具、繪本。

雖然它們不是咬膠,但至少我們可以安心,即使啃了也沒多大問題。這樣,我們就不會無時無刻對著孩子說,「不要吃,不許吃」。



如果下圖這些碗碟你是不允許孩子探索的,與其在孩子開始玩了不停說「不可以」,不如提前裝上安全鎖,讓孩子沒有接觸的機會。

我們的家也是孩子的家,讓他們安全盡興探索,這是他們學習的方式之一。







當我們給予了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間和權利後,孩子也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戰我們。再配合第二步,孩子慢慢自己就會淡化什麼都放嘴裡吃的行為了。




第二步:全面發展,增強探索本領




「因為嘴巴最敏感,所以我就用嘴巴探索」,那要打破這個循環,我們就需要有意識地

全面開發孩子的其他感官,也就是視覺、聽覺和觸覺。





視覺的開發,最基礎的就是大家重視的追視。

我們可以拿一些玩具,特別是稍微有一些聲響的玩具,在孩子的眼睛前慢慢地移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盯著這些玩具進行追視,這對於小月齡孩子來說是很不錯的鍛煉方法。




觸覺的開發,就是和大家強調過很多次的精細運動發展。

我們可以多提供一些不同材質的玩具,讓孩子有機會去觸摸抓握,刺激手掌末梢神經。手越來越靈活,孩子就會意識到,不僅僅可以用嘴巴探索世界,手也是好幫手,而且更加方便。



聽覺的開發,就是訓練耳朵的靈敏度。

從出生開始,就要有意識地多跟孩子說話,多和孩子一起互動唱童謠,這樣的「磨耳朵」不僅僅是為了語言啟蒙,也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還有一個接收外界信息的渠道,「耳朵這個小幫手我也可以用起來」。




當孩子的視覺、聽覺、觸覺全部提高後,他就會發現,

「哇,原來我有那麼多本領,我不用完全依靠嘴巴來探索世界了!」

到了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孩子的口腔探索期正在慢慢地度過。





透過現象看本質



每次分享育兒方法時,我都愛扯點題外話,這些題外話對我來說反而是育兒的核心,是我們思維模式的形成。今天分享這「一份理解,兩個方法」,其實可以適用於任何育兒問題。




孩子出現問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就是孩子調皮了,熊了,搗蛋了。

試著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看這個問題,

轉變視角很難,「因為大人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而換位思考能力就像肌肉一樣需要不斷鍛煉,能夠學會理解孩子的父母,接下來也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解決孩子問題時,首先要

避免和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

不要企圖簡單粗暴地,利用父母的權威去制止孩子的行為。試過的都知道這沒用,即使短期有效之後還會反彈。這一點每個父母都被打擊過,但還是有很多父母前赴後繼去嘗試。相反,

給予一些替代方案,創造一個「雙贏」而不是「雙輸」的解決方案。




然後,

反思一下導致孩子這個問題的背後是不是孩子某些能力的缺失。

大部分的「問題孩子」其實都是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大部分的「熊孩子」只是不懂得正確的方式怎麼做,而這恰恰就是我們父母的職責所在。




所謂「教孩子」,並不是「我說的,你就要照做」,而是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局限性,給予孩子工具和策略去發展能力,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慢慢理解,自己和這個社會的界限在哪裡。




好了,又扯遠了。以上~




視頻是這篇推文的縮減版,4分鐘不到,請在wifi情況下觀看






推薦閱讀



點擊標題直接閱讀

 




1、精細運動發展




  • 0~6歲精細運動發展里程碑



  • 手巧才能心靈 -- 精細運動發展的重要性



  • 手緊,握拳,拇指內扣 | 不是訓練的訓練,有效又有趣



  • 不用花錢買玩具|6個超酷的感官遊戲在家和寶寶一起玩




2、追視能力發展




  • 兒醫沒說的關鍵,拉開孩子差距的是這個新生兒的能力




3、育兒思維改變




  • 所謂「問題少年」,都是父母從小沒教如何解決問題



  • 先把母親的位置坐穩了,孩子的生命才能更安穩



  • 講真,別再冤枉孩子不聽話,明明是你自己說不清



  • 如果深愛孩子,那就讓他們在「痛苦」里多待一會



  • 掏心窩|說了那麼多怎麼教孩子,也該聊聊父母要掌握什麼了




4、小月齡的那些事




  • 給新手媽媽的頭三個月,如何成為一個像大J那樣的育兒達人



  • 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 美國寶寶都在用安撫奶嘴,他們的兒醫是怎麼說的?



  • 據說現在流行打招呼問,你家孩子補這個了嗎?



  • 擔心寶寶吃不飽?美國兒醫告訴我如何科學判斷奶量



  • 用EASY幫助寶寶規律作息,一個人帶娃也能so easy



  • 寶寶是不是太輕了?-- 美國營養師教我看懂生長曲線





大J,坐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暢銷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的作者,微信公眾號:

大J小D





我已經寫了700多篇原創文章了,想看更多歷史文章,歡迎點擊下方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每天都在做語言啟蒙,但為啥沒用?這四大雷區你一定中招了!
在幼兒園都幹嘛啦?不知道!這麼問,孩子才會說
孩子不會自己玩,這是缺少安全感的表現嗎?三步驟解決這個問題
虐童|不想却不得不面对,如果发生在我孩子身上,我能做什么?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