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劉備陵區「欺主」叫武侯祠景區,申報文保單位時國家為何知錯不改?
惠陵景區為何叫武侯祠景區?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去成都旅遊的網友可能都有一個疑問,這裡明明是劉備惠陵所在地,還有劉備的昭烈廟,為什麼不叫「惠陵景區」,或是「昭烈廟景區」,而叫「武侯祠景區」?對這問題,成都人也不一定能弄清楚。
(武侯祠,實為武侯殿)
這篇文章,就來聊這個謎團。
惠陵,位於成都市南門的武侯祠大街,以前是交外,現在者是市區了。整個陵區坐北向南,是由地上、地下兩部分組成的。地下部分為惠陵的地宮,地上部分建築主要有三大部分:一封冢,二昭烈廟,三武侯祠。
如今,惠陵已擴大成了一個有15萬平方米的龐大景區,是成都城南最大的旅遊勝地。
惠陵,位於武侯寺的右側,由照壁、柵欄門、神道、寢殿等建築組成,排列在南北中軸線上,當然,不少建築是後做的。
照壁長10米,高5米,正中鑲嵌有菱形石雕,上刻雙龍戲珠,四角有石雕蝙蝠;柵欄門寬12米,進深7米,三開間,正中懸掛匾額,上書——「漢昭烈之陵」。
寢殿後,矗立著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建闕坊建築。闕坊正後方,便是惠陵的封冢。
惠陵是三人合葬墓。在劉備下葬後,劉禪又將自己的生母甘夫人和劉備的皇后吳夫人的靈柩遷來,合葬於惠陵。
(漢昭烈之陵)
此墓地呈圓錐形,砌有一圈古磚牆,高12米,周長180米,佔地達2000平方米。惠陵的景觀很漂亮,用導遊的話來說是,墓地上綠草如茵,四周秀木繁郁,古柏森然;萬竿修竹,枝葉婆娑,清幽靜寂,特別是在夏天到了有「火爐」之秋的成都,置身此地則另有一番涼爽。
1961年3月,惠陵已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知道,因為惠陵建在此才有昭烈廟和武侯祠的,那麼,為何不稱之為「惠陵景區」,或「昭烈廟景區」,而是叫「武侯祠景區」?現在連當地的行政區都改成了「成都市武侯區」。這裡面很有故事。
(昭烈帝陵)
根據封建禮制,不可能讓臣廟與君廟放一起的。諸葛亮於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病逝於陝西關中五丈原,享年54歲,少主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武侯祠」叫法就是這麼來的。他的祠堂應那邊,不應該與劉備在一處。
事實也是這樣,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蜀後主劉禪在今陝西勉縣境內,為諸葛亮修建了祠堂「武侯祠」,這裡曾是諸葛亮當年赴漢中屯軍北伐的「行轅相府」故址,順便說一下,勉縣武侯祠是最早、也是最大的一座武侯祠。
那武侯祠最後怎麼又出現在了成都,與劉備陵、廟放一起的?這說來話就長了。
諸葛亮死後,民間自發祭祀,為他建祠廟。如今陝西岐山五丈原、南陽、襄樊古隆中、重慶奉節白帝城、雲南保山、甘肅禮縣祁山等,好多地方都建有武侯祠。這些祠民間俗稱「諸葛廟」,或「孔明廟」,雅稱「丞相祠」。
(陝西勉縣武侯祠)
成都最早的諸葛廟,建於西晉未,但並不在劉備陵區。當時十六國時期的成漢開國皇帝李雄據蜀,建諸葛亮廟於少城,此處位於今成都正府街一帶。此廟宋初改名「乘煙觀」,繼改為「朝真觀「,祀的仍諸葛亮,後來此廟在南宋末年被毀。
劉備初葬時,按照當時葬制,墓前建有祀廟。蜀亡後,此廟年久破敗,毀壞了。 南齊時,高帝蕭道成命益州刺史傅琰,於惠陵東七十步,建先主祠,即最早的昭烈祠。
就在這時, 劉備的陵區發生昭烈武侯合祠現象——出現了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
唐朝時人們應該已用「武侯祠」來代指劉備陵區。曾多次去過惠陵的唐朝詩人杜甫,便看到當時的武侯祠,其《諸葛廟》一詩開頭即說:「久游巴子國,屢入武侯祠。」另外的《古柏行》也稱:「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武侯祠景區)
《古柏行》詩里還有一句:「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則進一步說明,君臣二人是合祀,二人的祠廟確實放在一塊了,所謂「同閟宮」就是這意思。
宋朝時又有變化,出現了「一陵三廟」現象,惠陵區有先主廟、後主祠、武侯祠三廟,分別居於中、東、西的位置。因為各人有廟,分開祭祀,諸葛廟的香火遠旺於劉備的昭烈廟,這自然是因為諸葛亮在民間的影響大、對蜀國貢獻大。
但有人說這是諸葛亮「欺主」。到明朝,這種「一陵三廟」格局又有變化,改成了「君臣一堂」,有人把「欺主」的諸葛亮武侯祠給拆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後,將第11子朱椿(公元1371年-1423年)封為「蜀王」,他看到昭烈廟的香火沒有武侯祠旺,覺得這種情況有悖君王秩序,不合禮制,於是撤去武侯祠,將諸葛亮之像位移至昭烈殿內東側,陪坐劉備,並將新改的劉備廟稱為「漢昭烈廟」,懸於大門上。
(漢昭烈廟)
(昭烈廟內供奉劉備像)
這樣,大家來祭祀時,也分不出是給劉備上香,還是給諸葛亮上香了。但是,民間對諸葛的感情是很深的,積習難改,反倒把昭烈廟混喊了武侯祠,明嘉靖《諸葛武侯祠堂碑記》稱是:「觀者不察,遂以武侯廟先主耳。」
但是,蜀王這做法,民間並不買帳,為諸葛亮鳴不公。嘉靖時巡撫王大用認為,諸葛亮應有自己的專祠,於是建祠於浣花溪上草堂寺東,成都人稱之為「浣花武侯祠」,與杜甫草堂在一塊。
目前的武侯祠與昭烈帝廟不分的「混亂」現象,是清朝形成的。
清初,劉備惠陵區祠廟已毀壞,清朝大臣蔡毓榮聘任四川總督時,於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惠陵的東側重建先主廟,仍是君臣合祀,但稱為「武侯祠」。這是劉備的地盤,劉備又是諸葛亮的君主,四川布政史周琬認為「以臣代君」這樣不妥,不合禮制,遂武侯祠大門匾額換成了「漢昭烈廟」,把廟內的諸葛亮殿改稱「武侯祠」,形成了今天遊人看到的格局。
(諸葛亮墓,陝西漢中)
周琬做了一個正確的舉動,把武侯祠改成「漢昭烈廟」,但成都人不領情,仍稱之為武侯祠,即所謂「蜀人之口習武侯,而不復以昭烈」現象。
這是清朝的事情,來本武侯祠景區還有機會改成「劉備惠陵景區」,或是「漢昭烈廟景區」的,但在1956年四川為了劉備惠陵申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關人士覺得既然民間認可「武侯祠」,就用這名稱吧,「武侯祠」就這麼定下來了,「武侯祠景區」也隨之出現。
定就定好了,可是掛在武侯祠(實為劉備廟)上的「漢昭烈廟」上的匾額,因為是文物,又不好摘下來,國家並沒有了「改正」,仍懸於廟祠大門之上,於是形成了「錯上加錯,錯也沒錯」的奇特現象。
現在「君臣一堂」,昭烈祠第二道門上因此有了這樣的一幅楹聯——
合祖孫父子兄弟君臣,輔翼在人綱,百代存亡爭正統;
歷齊楚幽燕越吳秦蜀,艱難留廟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諸葛亮塑像)
雖然君貴臣輕,但民間認為諸葛亮對蜀國對成都的貢獻更大吧,更感謝諸葛亮。這種錯位稱呼,其實是民間的一種情感表達。還有,老百姓都知道諸葛亮,名人效應,或許景區更有意如此,明知有錯也不願改回。
※董卓派呂布去挖漢武帝陵,特囑一件事,說她孫女需要
※考古研究發現秦始皇陵墓修建真相,艱巨遠超三峽工程,有一組數據大家想不到
※中國一珍貴文物差點落入日本人之手,台灣找美國人要卻耍懶不想還
※明十三陵首陵陵主朱棣為什麼迷信江西風水?只一點令其深信不疑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