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四歲讓梨的孔融,其實還是個毒舌

四歲讓梨的孔融,其實還是個毒舌

言多令事敗」。

文丨爐叔

毒舌不好做,且行且珍惜。

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呀,來的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說起早年成名,不得不提孔融。

「融四歲,能讓梨。」人家孔融四歲的時候,已經玩膩了撒嬌哭鬧的小孩子把戲,開始走情感路線,讓了一個梨,感動全國,成功入選小學生課本,獲得最高獎項。

頒獎典禮上燈光咔嚓咔嚓的,四歲的孔融可一點都不怯場,上來一大段獲獎感言,感謝祖國感謝時代,末了還不忘diss一下其他人物:司馬光,七歲才砸缸,比起我,你還不夠棒。

別看孔融恃才傲物,口出狂言,人家可是有真本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家有背景,有水平,還有口才,算得上一個高級毒舌。

孔融十歲的時候,跟著他爸到京城洛陽旅遊。

正好當時有個大腕李膺,在洛陽舉辦宴會,孔融便想去拜訪一下,蹭點熱度。

但是李膺可不是什麼十八線小明星,人家這宴會可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去參加的。宴會有個規定,只有當世的名流和李膺的親戚可以參加。

孔融去了之後,跟門口的僕從說自己是李家的親戚,名正言順地進去了。

李膺就好奇了,這小子是誰啊,認親戚都認到我頭上了,就問孔融,你我兩家有什麼親戚。

孔融當時雖然只有十歲,但耐不住聰明又反應快,不慌不忙地回答:「我的祖宗孔子,跟您的祖宗李耳(老子)有師徒之情,咱們可算是世交。」

聽聽,這回答多睿智,可一點都不含糊,連李膺聽了都為他鼓掌。要做好毒舌,首先得會說話,你看人家孔融就很懂說話之道,一點不比蔡康永差哦。

後來有個叫陳韙的來了,聽別人說了這件事之後,呵呵兩聲,評價道:「小時候聰明,長大了可未必。」

沒想到孔融隨口就懟了回去:「那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啊。

如果說和李膺的對話還只是機敏的回答,那孔融回答陳韙的時候完全就是毒舌了,懟的陳韙直想吐血。

這一番鬧,把李膺逗樂了,對孔融說:「你這孩子如此聰明,長大了一定會有出息。」

就像李膺說的,長大後的孔融有出息了,做了官,但也沒有落下自己毒舌的本事。

剛開始進入官場的時候,孔融跟著楊賜混。

有一次有個叫何進的人陞官了,楊賜派孔融拿著他的名片去祝賀。

孔融到了何進家門口,把楊賜的名片交給門房,等著通報。結果何進家的這個門房有點墨跡,半天沒去通報。

孔融看不下去了,站在人家大門口就開啟了毒舌模式,說門房如何不合格,早該被炒魷魚,還順帶著把剛陞官的何進吐槽一番,有這樣的僕人,想來這家主人也不怎麼樣,最後一把奪過名片,轉身就走了。

但是回去之後,向楊賜解釋為什麼沒把名片送出去時,孔融不說是何進家的門房不及時通報,反而哭著喊著地給楊賜說對不起,都怪自己沒有耐心等下去,全都是自己的責任。

到最後,孔融不僅沒有受到懲罰,還因為何進而升了官。

但是孔融這人壓根就不是做官的料,性子耿直又孤傲,見誰不爽就懟誰,在官場肯定是會吃虧。果不其然,沒多久孔融就把董卓惹怒了。

當時的漢王朝已經走到了末路,有野心的人已經開始打算接盤了,董卓便是其中之一,他想要廢除當時的皇帝,自己坐上皇位。

而孔融這個人打小接受的儒家教育,忠君愛國,立志捍衛世界正義,於是常與董卓爭辯,整天變著法兒的告訴董卓,這江山可是大漢王朝的,你董卓丫的別想著造反。

董卓是在忍不了整天跟自己唱反調的孔融,就把他派到了山東北海國做北海相,其實就是現在地級市的一個市長。

在北海做官的時候,孔融仍舊不忘自己毒舌的本事,沒法吐槽董卓了沒關係,自己好歹是個市長,手底下一堆人呢。

當時孔融有個手下叫氏儀,名字起得怪怪的,早就被孔融盯上了。

有次孔融按捺不住自己想要diss別人的內心,就把這個氏儀叫過來,一臉真誠地吐槽他的姓不好,「氏,民無上」,說「氏」這個字,「是民」字沒有上面的一橫,你這個姓太反動了,很容易引起上邊注意的,本市長勸你啊還是改姓為「是」。

頂頭上司都發話了,作為一個小下屬,能不聽嘛,於是這個氏儀就真的改名成了是儀。

孔融喜歡口出奇言,diss別人,他有個朋友叫禰衡,也一點都不比他差,兩個人湊一起,那真是找到了知音。

別看兩個人年齡差了二十歲,關係卻好得不得了,禰衡把大自己20歲的孔融稱作大兒子,說除了自己的大兒子和小兒子,世上其他人都不值一提。

這禰衡騎到你頭上給你當爹,說話也夠難聽了,人家孔融愣是不在乎,心甘情願當別人的兒子,還誇禰衡有才能,這可真是絕配了。

不過禰衡可不僅僅是在用語言diss別人,他還用實際行動diss過曹操。

孔融投奔曹操之後,跟曹操推薦自己的好基友兼「好爸爸」禰衡,曹操正好也想見見這個名士,就給了他個擊鼓的活兒,借著檢閱擊鼓的機會,看看禰衡是不是真的有本事。

沒想到人家禰衡根本就不在乎曹操,穿了身便服就來了。等他表演完自己的擊鼓音樂,要走到曹操面前的時候,被侍衛攔住了,你這個擊鼓的,連制服都不穿,還敢進見?

這時候一般人可能早就灰溜溜的走了,但是人家禰衡可不這樣,當著曹操和眾多侍從的面,就把自己脫得一絲不掛,換上了鼓官的制服,一點羞愧表情都沒有,又去表演了一番音樂後轉身離開了。

曹操看了這麼一場刺激的脫衣秀,自己都說,本來是想羞辱禰衡的,沒想到卻被禰衡羞辱了。

有這樣一個驚世駭俗的朋友,孔融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雖然不至於在曹操面前脫光羞辱曹操,但是孔融也沒少在言語上對曹操冷嘲熱諷。

鄴城之戰的時候,袁紹已經去世。曹操的軍隊攻入鄴城之後,曹操就去袁紹墓前祭拜,哭的鼻涕橫流,那深情勁兒,演的跟真的一樣。

而與此同時,曹操的軍隊在鄴城大肆屠殺居民,擄掠袁紹家族的女子,甚至曹操的兒子曹丕,將袁紹的兒媳婦甄氏娶回了家中。

聽說這件事之後,孔融找到了diss曹操的機會,迫不及待地給曹操打電話,曹操啊,我和你說,原來當初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時候,將商紂的寵妃妲己賜給了周公。

你看看人家這話說的,明明是給曹操講歷史呢,誰能聽出來是在侮辱曹操?

就連曹操這麼聰明的人,硬是沒聽懂什麼意思,還傻乎乎的問孔融,我書讀的也不少,倒是沒聽說過這件事,這是什麼典故啊?

孔融一臉賤笑,哎呀你肯定不知道這事啊,因為這是我猜的。你說我為什麼這麼猜?你不就是這樣做的嘛,你看看你兒子連袁紹的兒媳婦都帶回家了,那我覺得人家周武王應該也把妲己帶回去了吧。

曹操可算聽明白怎麼回事了,原來孔融這傢伙是在罵我啊,但是人家說的又是事實,曹操也沒法發作,只好在心裡默默給孔融記了筆賬。

或許是孔融見不得曹操稱霸的野心,所以對曹操的態度越來越偏激,一言不合就嘲諷曹操。

曹操想要討伐烏桓,孔融就說,烏桓那麼個破地兒,實在不值得興師動眾啊。

但是曹操是鐵了心要去,孔融也攔不住,就譏諷曹操說,大將軍連鳥不拉屎的烏桓都不放過,那您外出征戰,去了海外,順便把當年蠻夷之族沒向周朝進貢的貢木,還有蘇武被丁零偷的那些牛羊,也一併都征討回來吧!

還有一次,正值戰亂的時候發生了饑荒,曹操就提建議說想要節約糧食,以備軍用,於是提出要禁酒。

當時朝野上下雖然議論紛紛,但是耐不住曹操勢大,大臣們一個個地表面上支持禁酒,背地裡也沒少喝。

孔融看出曹操雖然借口節約糧食,其實是有有謀反之心,就發了篇微信長文,強烈反對,酒是多好的東西啊,怎麼能禁酒呢,絕對不可以,我第一個反對。

別的大臣都是背地裡偷偷喝點酒,曹操也不會真正去關心,但是你孔融本就惹得曹操不開心了,還站出來大喊大叫的,曹操肯定會抓住這個好機會,狠狠懟你一番的。

結果曹操認認真真地在孔融的文章底下評論了,夏朝、商朝,都是因為酒才亡國的,歷史上因為喝酒誤事的人也不在少數,把酒禁了能少不少麻煩,這酒是必須禁。

孔融見曹操評論,又忍不住毒舌了,你曹操說喝酒亡國,那你看看夏商兩朝,還因為女人失了天下呢,你怎麼不把婚姻也給禁了?偏偏要禁酒,我看你根本就是借著禁酒的名號,自己做些不可告人的事情。

孔融把diss曹操當做了自己的樂趣,但是人家曹操可是想著兼并天下,一統九州的,事業這麼大,整天忙著呢,實在是不想理這個孔老頭。要不是看你有點名氣,殺了你會影響自己的社會地位,早就解決你了。

但是孔融這人就是愛亂說話, diss完別人不算,還常說一些大逆不道的言論,正好給曹操抓到了把柄。

別看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是儒家的正統傳人,對於儒家文化和孝道卻一反常態,經常開啟毒舌模式,貶低孝道。

孔融曾經在朋友圈發表動態,評價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父親對於兒子來說,根本就算不得親人,你覺得你老爹把你養大很辛苦,但是你不過是他發泄情慾之後產生的,並不是你爸想要個孩子,你只不過是個副產品。

你和你母親之間的關係更簡單了,就像是物體裝在瓶子里,裝滿了就要倒出來。你母親就是那個瓶子,你就是那個物體,懷胎十月看似辛苦,不過就是把你從瓶子里拿出來。

諸如此類的言論,別說是在那個年代,就算今天看來,也是驚人眼球的,難不成這孔融就是在藉機引人注目,引起人們對於孝道的關注?

但是當時的人們可不這麼想,看到孔融這些言論,紛紛向他扔香蕉皮、臭雞蛋,曹操看到輿論一片嘩然,也抓住了這個機會,高調宣布孔子後人孔融是個不忠不孝之人,按罪當死。

就這樣,毒舌一生的孔融,最終死在了曹操手下。臨死前,孔融還寫了首《臨終詩》,自己稱「言多令事敗」。

做個毒舌,不容易啊。

- 夜有所思 -

好的教育

是家長和老師肩並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圍爐夜讀 的精彩文章:

生活在北京,生活在這座別人的城市裡
卡佛:人生是一場悲劇
爸爸說:「你媽是個智障!」孩子的回答引人深思!
九首重陽詩,道不盡對親友的思念
你在什麼時候感到最迷茫?

TAG:圍爐夜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