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獲得汗血寶馬,漢武帝兩次發動了對大宛國的遠征,結果卻很慘

為了獲得汗血寶馬,漢武帝兩次發動了對大宛國的遠征,結果卻很慘

唐代詩人李頎有首著名的《古從軍行》,詩里有這麼幾句: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在這首詩里,道出了一個漢武帝與汗血寶馬之間的典故。

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2年)秋,有個名叫「暴利長」的敦煌囚徒,在當地捕得一匹汗血寶馬獻給漢武帝。漢武帝得到此馬後,欣喜若狂,稱其為「天馬」,並作歌詠之,歌曰:「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跇萬里,今安匹兮龍為友。」僅有一匹千里馬不能改變國內馬的品質,為奪取大量「汗血馬」,中國西漢政權與當時西域的大宛國發生過兩次血腥戰爭。

最初,漢武帝派百餘人的使團,帶著一具用純金製作的馬前去大宛國,希望以重禮換回大宛馬的種馬。來到大宛國首府貳師城(今土庫曼阿斯哈巴特城)後,大宛國王也許是愛馬心切,也許是從軍事方面考慮(因為在西域用兵以騎兵為主,而良馬是騎兵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肯以大宛馬換漢朝的金馬。漢使歸國途中金馬在大宛國境內被劫,漢使被殺害。漢武帝大怒,遂作出武力奪取汗血寶馬的決定。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命李廣利率領騎兵數萬人,行軍4000餘公里,到達大宛邊境城市郁城,但初戰不利,未能攻下大宛國,只好退回敦煌,回來時人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

三年後,漢武帝再次命李廣利率軍遠征,帶兵6萬人,馬3萬匹,牛10萬頭,還帶了兩名相馬專家前去大宛國。此時大宛國發生政變,與漢軍議和,允許漢軍自行選馬,並約定以後每年大宛向漢朝選送兩匹良馬。漢軍選良馬數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馬3000匹。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玉門關時僅余汗血馬1000多匹。

而那位兩次出征為漢武帝帶回汗血寶馬的貳師將軍李廣利,卻在攻打匈奴的過程中,因輕敵冒進而被匈奴打得大敗,最終兵敗投降,被漢武帝殺掉了全家。李廣利在投降匈奴後又與衛律爭權,遭到衛律誣告,李廣利在匈奴被殺。李廣利臨被殺時,怒罵道「我死必滅匈奴!」李廣利死後,匈奴接連數月雨雪不斷,家畜死亡,百姓疫病不斷,種植的黍穄也無法豐收,單于害怕了,於是為李廣利立了祭祀用的祠堂以慰亡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囧列傳 的精彩文章:

唐太宗廢掉太子李承乾的同時,為何要把魏王李泰也給廢了
他是大唐王朝的頂樑柱,一生歷仕七朝,異姓封王竟然還能忠心耿耿
鄭和七次下西洋,除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外,還有著別的原因

TAG:囧列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