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文帝是音樂發燒友愛彈琵琶,稱帝後將他寫夫妻情曲子定為房內曲

隋文帝是音樂發燒友愛彈琵琶,稱帝後將他寫夫妻情曲子定為房內曲

琵琶,馬背民族喜歡的樂器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這篇文章來聊一件樂器——從古代絲綢之路上傳來的的琵琶,這是我北晚專欄「一代一路鉤沉」的專題文章,這裡摘其部分。

隋文帝是音樂發燒友愛彈琵琶,稱帝後將他寫夫妻情曲子定為房內曲

(甘肅嘉峪關魏晉磚畫墓出土磚畫「奏樂圖」,左彈琵琶,右吹鬍笛)

琵琶是古絲綢之路帶來的、有重要影響撥弦樂器之一。據樂史,琵琶是生活在兩河流域的古蘇美爾人發明的。東傳西域龜茲後,再傳中原。東漢劉熙《釋名·釋樂器》上已有「枇杷」條:「枇杷,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卻曰杷,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

《釋名》對琵琶得名的解釋不一定正確。現代學者研究,古梵語稱琵琶為「Bharbhu」,讀音與「琵琶」十分相近,或源於此。琵琶因出胡中,中原人又稱之為「胡琴」,所謂「對牛彈琴」之琴,實應是指琵琶。

隋文帝是音樂發燒友愛彈琵琶,稱帝後將他寫夫妻情曲子定為房內曲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唐墓出土琵琶(明器))

說到成語「對牛彈琴」,我這裡順便多說幾句。此成語源於東漢人牟融的《牟子理惑論》一書,講述了戰國時期公明儀為牛彈奏樂曲的故事:「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大概意思是,公明儀為牛彈奏一首名曲《清角》,但 牛隻顧低著頭吃草,像沒聽見一樣。為什麼?不是牛沒有聽見,而是牛聽不懂,不適合牛的耳朵。意思是道不同不相謀,對不講道理的人去講道理純是浪費時間。

公明儀這個人確實存在,《孟子·滕文公下》中便提到這個人,他複姓公明,名儀,魯國賢人,曾子的學生,懂音樂。但是古籍上從沒有記載過他對牛彈琴的事情,其故事是東漢人牟融編出來的。牟融為什麼要編這個故事?是出於宣傳佛教的需要,《牟子理惑論》是一本講佛學的書。

隋文帝是音樂發燒友愛彈琵琶,稱帝後將他寫夫妻情曲子定為房內曲

(對牛彈琴塑像)

牟融的時代正是開始佛教東傳的時候,為了讓信奉儒學的儒生信佛,他往往拿《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的段子來說事。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就編講了「對牛彈琴」這個故事。而其時琵琶也東傳而來,佛教聖人多用琵琶奏樂,西域許多佛教壁畫上多是「彈琵琶」形象就是這原因,牟融所說的「琴」,意指「琵琶。

再說,先秦時候的琴都是擺在案上彈奏,既大又重,不方便對牛彈琴的。

隋文帝是音樂發燒友愛彈琵琶,稱帝後將他寫夫妻情曲子定為房內曲

(這是惡作劇對牛彈琴)

「對牛彈琴」就扯到這,言歸正傳說琵琶。

早期漢語將琵琶寫作「批把」、「枇杷」、「鞞婆」。既然稱「批把」,為何又寫作「琵琶」?魏晉時,文人間流行彈琵琶,就是這時,取「琴」、「瑟」等樂器之字形和「批」、「把」之讀音,創造出了新字「琵」和「琶」,從此這種樂器定名。

魏晉時「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善彈琵琶,在南京東晉古墓中發現的多個磚印「竹林七賢」壁畫,阮咸都是「彈琵琶」形象,後人乾脆用「阮咸」或「阮」來代指琵琶,琵琶別稱「阮咸」就是這麼來的。

琵琶有直頸與曲頸和四弦與五弦之分。其中的直頸琵琶,一說是在中國本土樂器鞀(俗稱「拔浪鼓」的長柄搖鼓)發展起來的,由秦朝時修北方長城役夫所發明,故俗稱「秦漢子」,阮咸彈的就是直頸「秦漢子」,又稱「秦琵琶」。

隋文帝是音樂發燒友愛彈琵琶,稱帝後將他寫夫妻情曲子定為房內曲

(唐天寶四年蘇思勖出土壁畫「樂舞圖」中正在演奏的樂隊:左側兩排6人,前3分執琵琶、笙、銅鈸)

另據西晉傅玄《琵琶賦》,漢武帝遣烏孫公主劉細君和親,遠嫁烏孫國王,為讓她在道上不寂寞,令樂工「裁琴、箏、築、箜篌之屬,作馬上之樂」,這種樂器可稱「漢琵琶」。

絲綢之路傳入的是曲頸琵琶。唐杜佑《通典·樂四》「絲」條稱:「曲項,形制稍大,本出胡中,俗傳是漢制。」曲頸琵琶是馬背民族喜歡的樂器,俗稱「胡琵琶」,因為最早從西域龜茲國傳入,又稱「龜茲琵琶」,很適合騎行時彈奏。

隋文帝是音樂發燒友愛彈琵琶,稱帝後將他寫夫妻情曲子定為房內曲

(新疆克孜爾第69窟公元六世紀奏琵琶圖)

正是這樣,琵琶才成為古絲綢之路沿途最受歡迎、也流行的樂器之一,唐朝邊塞詩人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詩稱:「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經傳入盛行「雅樂」的中原,因其豐富的表現力和並不複雜的彈奏方式,很快在中原地區流行開來。到隋唐時,琵琶成為當時燕樂樂隊中最主要樂器,產生了一批極富藝術感染力的琵琶獨奏曲,如《涼州》、《薄媚》等。

當時,上至宮廷,下至民間,都以彈琵琶為時尚,軍人也把彈琵琶當成一種寄託。唐朝詩人王翰的名作《涼州詞》寫的就是情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隋文帝是音樂發燒友愛彈琵琶,稱帝後將他寫夫妻情曲子定為房內曲

(新疆克孜爾第77窟公元七世紀奏五弦琵琶圖,現藏德國柏林民俗博物館)

明朝詩人王世懋《華夷呼市》詩寫得更到位:「大漠高空寂建牙,兩軍相見醉琵琶。天閑苜蓿多羌種,胡女胭脂盡漢家。」

而琵琶能在隋唐時興起,與帝王的喜好有很大關係。琵琶很受北朝貴族喜歡,如北齊幼主高恆就酷愛彈琵琶。據《北齊書·幼主紀》:「盛為《無愁》之曲,帝自彈琵琶而唱之。」時人因此送了他一個「無愁天子」外號。

隋文帝是音樂發燒友愛彈琵琶,稱帝後將他寫夫妻情曲子定為房內曲

(隋文帝楊堅帝王像)

隋文帝楊堅也是音樂發燒友,未當皇帝前經常抱著琵琶彈。此即《隋書·音樂志下》所謂:「高祖龍潛時,頗好音樂,常倚琵琶。」隋文帝不僅琵琶彈得好,還能寫琵琶演奏詞曲,他最得意其中抒發夫妻情的《地厚》、《天高》二首,稱帝後定為「房內曲」,令女音樂人演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董卓派呂布去挖漢武帝陵,特囑一件事,說她孫女需要
考古研究發現秦始皇陵墓修建真相,艱巨遠超三峽工程,有一組數據大家想不到
中國一珍貴文物差點落入日本人之手,台灣找美國人要卻耍懶不想還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