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錯伐蜀在秦國統一六國過程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司馬錯伐蜀在秦國統一六國過程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原標題:司馬錯伐蜀在秦國統一六國過程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秦,從一西方邊陲小國慢慢發展到後期統一六國,經歷了很多次的變革與征戰,出現了戰將無數,頂尖的如白起、王翦、蒙恬、司馬錯、贏虔等等,在每一次的秦的發展歷史中都做出來重要的貢獻。秦的發展也是不斷征戰而來,秦人作戰勇猛,戰勝的案例社不勝數不多,而涉及到秦的發展壯大的關鍵戰役也就幾場,司馬錯伐蜀也算是一例,自此之後,秦國很少為糧食發愁,才有了征戰的基礎。


公元前316年,巴國與蜀國發生爭執,互不相讓,最後發展成了戰爭攻伐,兩敗俱傷,但又都不認輸,就同時向秦國尋求援助。秦國此時是秦惠文王時期,而制定的基本國策壓根兒就是不想理這些中原之外的事情,秦國自秦孝王和商鞅變法之後就瞄準的是中原,東出與山東爭雄,所以巴蜀兩國向秦國發出求救信號之後,秦國的各級部門領導分成了兩個派別,以張儀為首的不救一派和以司馬錯為首的救一派。張儀認為,這個時候出兵巴蜀,會讓自己的兵力薄弱,而且覺得巴蜀就是一個偏遠的土地,得來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用處,而在這個時候東出用兵,直搗周王室,獲取九鼎更加有實際意義。九鼎是王權的象徵,攻擊周王室,得到九鼎,即能成就秦國的威名,也能獲得實際的物資等利益,所以張儀主張放棄救援巴蜀,覺得又不得名又不得利的,巴蜀得來沒有什麼意義。張儀當時在秦國的權勢也是非常大了,秦國的主要策略方向張儀都有參與,憑藉一張利嘴為秦國帶來了很多實際性的好處,司馬錯是一個戰將,務實類的典型人物,很多時候張儀說的司馬錯都還是聽得進去,但是這次司馬錯於張儀的觀點卻是非常不同,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其一,攻伐巴蜀不會在山東各國引起什麼大的反響,其時的各國都將視線放在了中原各地,就連以前的秦國他們都不會正眼看一看,巴蜀在什麼地方,得來有什麼用,山東六國估計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所以秦攻巴蜀,山東六國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干預措施。而攻周王室這個就是非常大的事情了,山東六國一定不會袖手旁觀,必定會有各種鉗制行動,秦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還真不敢肯定。其二,巴蜀並非窮國,特別是蜀國,四山環繞,道路不暢,很少與外界接觸,戰亂不多,好好治理將會是秦國的另外一塊肥地,現在天時地利人和,有人求救又沒人干擾自己,納而吞之,何樂而不為呢?



司馬錯是實在人,想的也比較實際,獲得土地,吃跑了肚子才能打好仗,國力強盛了,想要的名自然也就容易獲得了,所以,司馬錯才排除眾議,一定要攻取巴蜀。事實證明,蜀國在李冰的治理下,成為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秦國的大糧倉,為後期秦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哥侃戰國 的精彩文章:

TAG:三哥侃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