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禪與投資
作者的話:輪迴並不真實存在,它只是我們內心的一個幻象。越理解輪迴,越理解禪超越宗教的本質,這是我把此文作為《新喬布斯、禪與投資》附錄的主要原因。
附錄:輪迴真的存在嗎?
「喬布斯、禪與投資」分享會之後,收到很多熱情的反饋,其中有很多同學向我請教輪迴是否真實存在,說明這是一個大家都非常關心同時非常困惑的問題。
佛法說的輪迴是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只要沒有獲得解脫,就永遠在「六道」 (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中生死相續,備受煎熬。
很多佛教學籍書作了大量論述,但非常艱澀,今天我換一個新的角度,和朋友們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人死了之後到底會經歷什麼?活著的人不可能知道,但又非常渴望知道以擺脫恐懼,這怎麼辦呢?地球上每一個地方都有一些非常有智慧的人來思考這個問題並宣稱已有答案。
我歸納了一下他們的答案,主要有兩類,並不複雜,不過是把活著的人的人生經驗進行一些簡單的推導:
第一類思考就是人死了那就換個地方繼續活著,第二類思考更直截了當,就是人死後又重新投胎再生。
第一類思考的典型代表就是基督教,人死後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第二類思考的典型代表就是佛教,普通人死後投胎再活,好人下輩子活得好些,壞人下輩子活得壞些。
這兩種思考都簡單粗暴,非常容易理解,而且帶有強烈的賞罰機制,讓人內心充滿敬畏。
但這兩種思考都不完美,都存在一些重大的理論難題而令人難以信服。
我先來介紹以基督教為代表的第一種。
近兩年有一本轟動世界的書叫做《人類簡史》,分析了基督教一個最大的理論難題---「惡之難題」,作者的分析方法通俗易懂,不遮遮掩掩,不故作高深,一針見血,直擊要害,令人眼目一新。
我之所以寫這篇關於佛教輪迴的文章,也是受到了這種分析方法的重大啟發。
書中寫道:
「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邪惡?為什麼有苦難?為什麼會有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如果神真的是如此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事事完美,又怎麼會允許世界上有這麼多的苦難?
這讓一神論者(基督教神學家們)傷透了腦筋。
一種很流行的解釋認為,神借著這種方式讓人類擁有了自由意志。
因為如果沒有邪惡,人類就無法在善惡之間做選擇,也就沒有了自由意志,然而,這種解釋非但不直觀,還立即引發了許多新的問題。
有自由意志,也就代表可以選擇邪惡。
而且,根據標準的一神論說法,還真有許多人選擇了邪惡的道路,於是神不得不施加懲罰。
然而,如果神真的能事先知道某個人會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走上邪惡的道路,而且又會因此受到懲罰,永遠在地獄受苦,那麼神一開始為什麼要創造這個人?」
「有無數的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都相信有某個強大的邪惡力量(例如基督教的魔鬼或撒旦),他自行其事、與善神(上帝)作對,興風作浪不受神的控制」。
這太奇怪了,這樣一種認識,置無所不能的上帝於何地呢?
「《聖經·舊約》里壓根就找不到這些情節。這在邏輯上根本不通。」,「然而,儘管如此不合理,人類還是很能接受這種矛盾的概念。
因此,我們看到有幾百萬虔誠的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居然能夠相信既有全能的神,又有獨立行事的魔鬼,倒也不用太過驚訝。
更有甚者,無數的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居然還能想像善神(上帝)需要人類的協助,好與魔鬼對抗,由此再推導引發了聖戰和十字軍東征。」
我大段引述書里的一些內容,是想說明,雖然千百年來極有智慧的神學家們已經無比努力,但是,對於「惡之難題」的解釋還是非常脆弱的。
有人就是據此認為上帝並不存在,基督教所宣揚的來世是怎麼一回事,本來就沒人可以知道,只能憑想像,也就是沒有邏輯的,把沒有邏輯的事情完全用邏輯來解釋,毫無破綻,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把無邏輯的事情比喻為一大片荒漠,那麼神學家用邏輯來解釋的努力,就是在這塊荒漠中的一角培育出一座美麗的花園,花園之外的地方雖然仍然還是荒漠,但是總比舉目四望全是荒漠賞心悅目得多。
非常幸運的是,人類的理性其實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能夠非常順暢地接受缺乏邏輯,甚至自相矛盾的觀念。
儘管如此,為了彌補不完全能用邏輯解釋的理論的缺陷,基督教非常強調激發信徒無條件的、無需邏輯的「信」,所謂「信則靈」,「信」本質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感覺,激發這種感覺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尋找「神跡」。
所謂「神跡」,就是指一些無法用理性解釋、不可思議的事情,以此證明神的存在、
對大部分的信徒而言,你給他們講理論講邏輯,他們其實沒什麼興趣好好聽,如果引導他相信真有神跡出現了,那麼比什麼都管用。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一旦你真的「信」了,那麼即使你覺得理論雖然不是那麼有邏輯,但也「夠」了,也可以接受了。
現在我再來談談以佛教為代表的第二類思考。
佛教宣稱眾生的思想行為都會產生某種後果,叫做「業」,業分善業、惡業和無記業(即既不能歸為善也不能歸為惡的業,如吃飯睡覺的後果),一個人在生時所累積的善業和惡業,直接決定了他死後的際遇。
這個理論很容易理解,但是卻存在一個非常大的理論難題,就是如何評判善與惡。
輪迴就像一座龐大的精密的水車,眾生的善惡就像那奔騰的河水推動輪子永無止息地在旋轉,如果善惡判斷出了問題,那麼這座宏大的旋轉系統就難以運轉了。
基督教不存在這個問題,善惡的標準由上帝制定而且由上帝本人親自評判,而佛教並沒有統一的善惡標準,有些教派定義利於眾生的行為為善,否則為惡。
哪什麼叫做利於眾生呢?解釋得含含糊糊,還有很多別的教派,他們的標準五花八門。
這還不算,比善惡標準不統一更麻煩的是,佛教並沒有一個類似上帝的唯一的權威裁判來判斷善惡,這就會碰到巨大的問題。
自古以來對何者為善何者為惡有很多思考,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我試著列舉幾個。
從結果評判善惡,行嗎?有問題,例如一個人用砒霜下毒殺人,沒想到治好了這個人的惡疾。
這個人的行為難道是善行嗎?從動機去評判善惡行嗎?也有問題,好心做壞事的例子太多了。
看過狂魔希特勒的傳記,書里寫道,他發自內心地認為他之所以要屠殺猶太人,是為了消滅劣等人種,他是為凈化人類的人種而這麼做的,他覺得自己的動機非常崇高;
還有,過去所做的一些事,當時被認為是善事或壞事,但是若干年後,大家卻完全不認同。
例如,文革時紅衛兵響應號召破四舊,搗毀各種文物,當時普遍被認為是好事,若干年後大家對此痛心疾首。
這些還不算,還有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裁判的立場問題。
例如,做一件事情,有時候會有一方受益一方受損,對這件事情善惡的評判,雙方就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舉個熟悉的歷史案例,漢朝飛將軍李廣驍勇善戰,一生剿滅匈奴無數,漢朝百姓敬若天神,而匈奴百姓則切齒痛恨,漢朝百姓看來,李將軍是大善人,而匈奴百姓則認為李將軍是大惡人,那麼李將軍死後,他該如何進入輪迴呢?
(可能有人會糾結於戰爭殺戮是否可能是善事,其實這不重要,提出這個例子是由於大家比較熟悉,它所想表達的是由於利益存在重大差異,對同一件事情相關各方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善惡評價。)
對善惡的評判,真的沒有解決的方法嗎?其實不是,佛陀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佛陀看來,所有事情都不過是一些因緣(條件)的和合,既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對一件事情作出分別,例如善惡(好壞美醜等也一樣),只是具體某人在某個特定時刻,根據自己的喜好所作出的主觀判斷,會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或者時代特色,因此,不同的人在同一個時間,或者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都可能會對同樣一件事情的善惡作出非常不一樣的判斷。
佛陀在世時說就過比丘(和尚)是絕對不能犯淫戒的,那是大惡,但是今天日本的和尚是可以娶妻生子的,我們難道能說日本和尚在集體作惡嗎?
這個例子說明,何者為善何者為惡,即使是無比尊貴的佛陀親口說過的,到了今天,不同地方不同的人都可能有新的理解。
有個好的例子,榴槤是很一種分歧很大的水果,很多人包括我覺得濃香四溢,但也有很多人覺得惡臭熏天,而且,我記得當我第一次見到榴槤之時,覺得氣味非常噁心,但是鼓起勇氣吃下一塊之後,才驚覺天下美味不過如此,越吃越覺得異香撲鼻。
其實榴槤天性如此,你覺得香也好,臭也罷,於它何干?
一個水果的香臭尚且難有定論,何況世間萬法的善惡。
六祖說過,「不思善不思惡」之時,才能洞察事物的「本來面目」,所謂有善有惡,一定是主觀的和相對的,就絕對意義(或者說是本質)而言,事情是無善無惡的。
佛教把真理分為兩種:真諦和俗諦。儘管各家各派對二諦的解釋各有不同,但基本可以這麼認為,俗諦是境界不高的凡夫所知道的世俗的真理,而真諦是已經證悟的聖者所證悟的真理。
把真理分為兩種是佛教的一種獨特的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
相對俗諦,真諦是更高層次的真理,掌握真諦意味著對事物本質有更深入的認識。
對於善惡這個問題,有善有惡是俗諦,也就是說善惡是相對的,只是某些人某個時期主觀的判斷,而無善無惡或者說善惡不二是真諦,這是大乘佛法的見地,並沒什麼爭議。
由於輪迴和善惡息息相關,深入思考它們之間的關係,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個人境界很低的時候,他認為善惡是了了分明的,輪迴是真實存在的,當他的境界很高,證悟了善惡不二之後,他就明白其實輪迴是根本不存在的?
台灣佛教領袖聖嚴法師在《禪的體驗》一書對這種觀點的解釋非常透徹,他說:
「當我們內心完全清凈時,便不會有善行與惡行,也不會有輪迴與涅槃。輪迴與涅槃之概念的存在,是因為首先我們需要依據它而修行。它增強了我們的信心和力量,當我們內心的問題已經解決,我們便不需要輪迴和涅槃的概念了。」「當我們治好我們內心的問題,我們便不會相信輪迴,而實際上,我們明白它從來就沒有存在過。」
聖嚴法師的意思似乎很明確地說輪迴其實是不真實存在的,但在另一本書里《禪的智慧》里,說到生死,他又重複了原始佛教的說法——
人在世所累積的善業惡業決定他未來的轉世,「如果惡業很強,就會投身於鬼界、畜生界或者地獄界;如果善業很強,就會投身於天界;如果善業與惡業相當,就會投身於人界」,還談到了人死後到來生的階段,會存在著中陰身,我們應該如何修行中陰身等等,這麼說來,似乎說輪迴又確實是存在的。
我之所以在這裡比較詳細地介紹聖嚴法師的見地,是由於我看過很多佛學大師的著作,聖嚴法師對輪迴這種看似自相矛盾的說法是很有代表性的。
最有趣的是藏傳佛教的一些活佛的著作,會把這種似乎自相矛盾的見地發揮到極致,原因是他們之所以被稱為活佛,是他們宣稱自己就是由上一輩子的佛轉世而來的,他們又怎麼會否定輪迴呢?
這些大師們是如何自圓其說的呢?他們抓住俗諦和真諦做文章,他們會說掌握真諦並不是等於徹底否定俗諦。
對於善惡,他們也承認有善有惡是普通人理解的俗諦,無善無惡或者說善惡不二是境界高的人 證悟的真諦,兩者都是對的,只是兩者境界非常不同,那麼輪迴是存在的,和輪迴是不存在的都是對的。
這種說法似是而非,一個人去世後未來會否投胎轉世,如果會,輪迴就存在,如果不會,輪迴就不存在,和這個人生前境界是高是低並沒有什麼關係。
輪迴這個體系的核心是善惡的評判,善惡的評判標準按佛家的說法有兩種,分別是真諦的標準和俗諦的標準,它採用的是哪一種標準呢?有沒有可能同時採用兩種標準?
例如對某些人採用俗諦的標準,對某些人採用真諦的標準,就像一台手機既有高配版也有低配版一樣,如果是,那麼以上的說法可能是有道理的,但這種說法顯然有違佛法的基本理念,佛陀強調眾生平等,因此這個善惡標準就一定是唯一的。
既然是唯一的,那麼採用的是那套標準呢?
如果採用的是俗諦的標準,也就是有善有惡的標準,由於善惡有強烈的主觀性和相對性,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判斷,那麼這個評判的結果就不可能是唯一的。
還是舉李廣將軍為例子,由於漢朝百姓與匈奴百姓對他善惡的判斷截然不同,那麼李廣將軍的輪迴就可能會出現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
在佛教的教理里,從來沒有說一個人死後可能出現兩個輪迴的結果,從這個意義看,在輪迴這個體系里,善惡的判斷必然是超越相對的,也就是說只可能採用真諦的標準,但是新的問題如影隨形,既然此中真諦就是無善無惡,那麼輪迴這個系統還能運轉嗎?
這種邏輯上自相矛盾的情況,和我在前文詳細介紹的基督教解釋「惡之難題」所遇到的境況非常相似。
看佛教史,輪迴這種說法,並不是佛陀的首創,而是他是把古印度婆羅門教的輪迴思想加以發展而形成的,這種說法,和佛法中的因果報應理論結合得非常好。
可以說,輪迴說把因果報應從現世延展到了來世,但是,和基督教的「惡之難題」一樣,都存在著重大的理論缺陷,從邏輯來說很難成立。
但是正如前面所說,信徒只要信了,那麼他們完全能夠接受缺乏邏輯,甚至自相矛盾的觀念。
此外常能聽到這樣一些故事,一般發生在西藏或不丹等原始佛教地區,某些人言之鑿鑿說能記得住上輩子所做的事,以此證明輪迴是確實存在的。
對大部分的信眾來說,這樣的故事比什麼理論都要管用的多。
在研究宗教理論的時候,如果你看到一些說法覺得沒有邏輯,百思不得其解,不必總懷疑自己悟性不夠,很有可能那些神學家們或者大師們對此也非常頭痛,想了千百年也沒有找到更好的解釋。
以上所說的輪迴,由善惡驅動的輪迴,我稱之為狹義的輪迴,是否真的存在,確實令人生疑。
輪迴的本義是永無休止的重複,當我們突破思維的局限更深入地思考,我們會對輪迴有更深刻的認識。
佛學非常強調因果報應,經典的比喻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瓜和豆是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的,這個比喻實質是說做一件事,一定會引起相應的後果,至於這種後果是善是惡,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斷。
輪迴說實質上是因果論的一種延伸。
我們生活中的行為,至少會引起兩個非常重要的後果,一是會影響到我們的下一代,他們在父母所創造的環境里成長,同時父母就是他們行動的榜樣。
儒家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很有道理。
我們死後,我們的孩子其實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換一個角度看,這何曾不是一種輪迴?
另外一個後果,就是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心裡狀態,有人把佛教所宣稱的「六道」引申解釋為人的不同的心裡狀態,六祖就闡述了這種思想 ,他說」貪嗔是地獄 ,愚痴是畜生」、「常行十善,天堂至」,這種解釋非常有道理。
我們的情緒經常變化,一種情緒剛結束,另一種情緒又在生起,不斷反覆,如在六道中輪轉,從這個角度看,又何曾不是一種輪迴?
這些方法所解釋的輪迴,我稱之為「廣義的輪迴」,這種輪迴不必在來生才能判斷真偽,我們現實生活中就有大量的真實的案例,並能很好地指導我們的為人處事。
一個朋友說,以善業惡業驅動的輪迴,確實存在很多疑點,但是他仍然相信輪迴是存在的,即我們死後還是會重新投胎再生,只是這種機制是怎麼樣的,我們還不清楚。
我想了又想,從邏輯上我們至少不能否定這種可能性,佛教界當然不喜歡這個觀點,因為一門關於來世的宗教如果不能清晰地告訴信徒來世是由什麼決定的,不能導人向善,而是變成了不可知論,信徒們怎麼可能會相信並追隨呢?
但是,這種說法確實給我們提供了不一樣的思路。
例如由於量子力學的發展,有一種理論說這個世界存在多重平行宇宙,一個人可能同時進入兩個時空,在一個時空里他可能默默無聞,但在另一個時空里他可能名揚四海。
也就是說,同一個因可能在不同時空中結出了不同的果,用這個理論來解釋輪迴也很有意思。
還有一些科學家正在研究把人類大腦的複雜結構和所有數據存入一個巨大的資料庫中,我們的肉體老死了並不要緊,我們的意識還可以在計算機系統里實現永生,這可能嗎?如此真的可能,我們還需要輪迴嗎?
有唯物論者認為人死了只是白骨一堆,對此我強烈不認同,我們一定要明白,即使科技發展到了今天,我們人類對宇宙真相的了解仍然非常膚淺。
我們所認識的世界,包括時間在內共有四維,霍金說這個宇宙應該有十一維,一定存在著更高維度更有智慧的生物,更高維的生物看待我們的智慧,就像我們看待螞蟻的智慧一樣,覺得渺小得不可思議。
我之前在《失控與投資》中寫過一段對輪迴的思考:
「我舉一個例子,一群螞蟻裡面有一隻最聰明的螞蟻,它是哲學家,它在思考,但是無論它如何聰明、如何努力,它都不可能明白人類社會發展的遊戲規則。我們討論人死後是不是有輪迴,我懷疑我們這個維度的人類是無法理解的,無論我們多麼勤奮。
有些信徒說總之我就是相信,這當然可以,但是這種虔誠和真相沒有什麼關係。
我不知道我們死之後,會不會有靈魂或者阿賴耶識進入一個新的維度,但我覺得會有,只是,如果真有知道真相的那一刻,我相信那一刻我們所領悟的,和我們今天所能想像到的,一定會非常非常不同。
譬如說,我們告訴一個盲人什麼是月亮,我們拿來一個光潔的圓形的瓷盤子放到他的手上說:『月亮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盲人作恍然大悟狀,我們此刻對來世和輪迴的理解,就一定比這位盲人對月亮的理解更有深度嗎?」
我們回顧一下世界宗教的發展,世界幾大宗教起源於兩三千年前,那時物質科技水平都極為低下,人們對很多自然現象無法解釋,對生老病死非常恐懼,人們普遍愚昧無知,宗教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發展起來的。
宗教普遍宣稱有一個或多個無神不能的神主宰了我們凡人的命運,如基督教等,佛陀喬達摩的領悟非常獨特,一言概之就是「緣起性空」,他宣稱沒有任何神決定我們的命運,一切事情的發展包括人的際遇都是由一些條件相互和合而決定的,而且這些條件不是恆定的,因此一切事情都在變化之中。
這種教義今天看起來都是非常合乎科學和邏輯的,但是這樣的教義如何才能傳承呢?
佛陀把這種教義融合早已存在的輪迴說等一起向信徒傳授,完美解決了信徒最為關心的來世問題,獲得了廣泛的傳播。
輪迴說流傳千年,深刻影響了中國人對來世的認知,頭腦里的印象是刻根深蒂固的,說到地獄,那就是陰森恐怖、鬼哭狼嚎,說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亭台美閣、百花盛開。
學佛之初,我們的心力還很弱,腦袋裡的這些景象讓我們的內心充滿了敬畏,是我們精進修行的重要動力,但當我們境界比較高的時候,我們的心力會變得日漸強大。
如果我們真正領悟了《金剛經》的開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就會知道,這些景象其實不過是我們內心的幻象。
不僅如此,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有求必就應的菩薩,頭頂放光慈愛無限無所不能的耶穌,同樣是我們內心的幻象。
幻象再動人,但幻象始終是幻象,最終,當我們內心非常強大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拋棄它。
佛陀在《金剛經》里說,他的說法,有如渡人過河,沒有舟人過不了河,但人過了河,就要把舟放下,說的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的心攀附在這些幻象中,看起來好像找到了寄託,但是這種寄託非常脆弱,並不能實質解決問題。
如何真正解決問題呢,我覺得有兩點:
第一,我們要學會在非常複雜的環境中,分析事物的因緣,在無常中探索有常(規律),洞察它的本質以指導我們的行動,這是讓我們信心增長、內心變得強大最重要的因素。
例如股市極度無常,巴菲特沒有一天到晚求神問佛保佑,他只在有安全邊際的前提下購買那些具有強大護城河的公司,市場再動蕩,巴菲特仍然心定神閑,每天踏著踢踏舞步快樂地生活。
第二,無論我們如何深思熟慮,總有一些因素是我們無法預知的,當出現不利情況時,我們切不可執著於過往而怨天尤人,而是要欣然面對,並積極應變。
如果我們可以做到這兩點,我們的心就自由了,就不必攀附在一些幻象中尋求慰藉,從而變得越來越強大,這才是解決問題最終極的法門。
六祖在《壇經》里通篇都沒有談到輪迴,六祖說此法門「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所謂「解脫」,是指擺脫生的煩惱而獲得身心徹底的自由,原始佛教認為,獲得解脫,就意味著不需要反覆進入輪迴。
如何才能做到?原始佛教認為要通過「禪定」,主要是指坐禪,原始佛教認為通過坐禪就以達到各種境界,如《壇經》所述,六祖對長時間坐禪就可以獲得證悟這種見地非常不認同。
讀「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這句話無數次後,有一天我恍然大悟,六祖的禪強調的是見性,也就是證悟空性,是佛陀所證悟的真理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原始佛教里關於禪定解脫的見解,有很多只是佛陀為了能讓普通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傳授的方便說法,並不究竟,因此他「不論」這些傳統的見解,而是革命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見地。
實際上,解脫當然非常重要,只是如果真正領悟了什麼是空性(「明心見性」),你當下就能獲得解脫,而不必藉助一些幻象,例如脫離輪迴;禪定當然也非常重要,只是主要方法並非密室坐禪,而是在世間修行。
在正文「指月之指」那一章,我談到佛法與佛教的區別,佛法是佛陀證悟的真理,空性是其精髓,而佛教是宣揚佛法的宗教組織體系,為傳承佛法,在其外面加了一些包裝,輪迴說就是其中最重要素材之一,也就是說空性屬於佛法的範疇,而輪迴說屬於佛教的範疇。
六祖的禪,非常勇猛,單刀直入,洞穿包裝,洞穿幻象,直指真理本身!而這種真理是超越宗教的(也有人理解為「去宗教化」的)。
六祖的禪是原始佛教的一次重大進化,六祖對佛教的改革,比馬丁路德對天主教的改革,早了八九百年。
傳統學術認為他對持戒、禪定、功德、定慧、出家等原始佛教觀念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解讀,但是,以我認為,他提出的「不論禪定解脫」才是他最重要的革命性的思想,他「不論」原始佛教的解脫禪定,從而一舉擺脫了原始佛教中沉重的歷史負擔以及夾雜其中的很多糟粕弊病。
六祖的禪法,不重傳統經教,而是強調自悟心性,它不重密室坐禪,而是提倡世間修行,它更關注的不是來世,而是當下的內心,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是革命性的宗教改革綱領。
但是由於在當時他的改革實際是太前衛了,六祖之後,無人可以接過他的衣缽,禪宗在中土很快就盛極而衰。
馮友蘭說,六祖的改革,把之前極為出世的佛教發展到「擔水砍柴,無非妙道」,就是說日常生活的各種小事都是禪修、皆可證悟。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問「如果擔水砍柴,就是妙道,為什麼『事君事父』就不是妙道?
如果從以上分析的禪宗的教義,推出邏輯的結論,我們就不能不作肯定的回答。
可是禪師們自己,沒有作出這個合乎邏輯的回答。
到了今天,我覺得禪應該繼續沿著六祖開闢的道路繼續發展,禪應該和我們的生活工作更加緊密地結合,何止事君事父,升職發財,創業投資,也無非妙道。
我的這份演講,是想提供大家一種新的思路,其中借鑒了一些禪在日本發展的經驗。
禪自初唐傳至日本,通過與日常生活工作的結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日本禪師如鈴木大佐最早把禪向西方傳播,宣稱禪是讓人明心見性的一種法門。任何宗教背景的人都可以來學習,影響非常大。
今天在西方甚至出現了專供基督教徒修行的「基督禪」,也就是說一個相信來世是天堂地獄的基督徒,相信禪的明心見性與他個人的信仰並無衝突,這是禪超越宗教很好的證明。
我今天詳細分析了輪迴的來龍去脈,傳統的輪迴在邏輯上是很難成立的,有傳統佛教學者用真諦說和俗諦說試圖自圓其說,在邏輯上也是很難成立的,當然人類對來世的探索也一直在進行中。
輪迴不過是我們內心的一個幻象,在我們境界很低心力很弱的時候,我們需要它,但當我們境界提高了心力強大的時候,我們就要放下它。
通篇介紹輪迴,但本義在禪,六祖所創之禪,強調明心見性,揭示的是真理本身。
禪不僅僅是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中的一個,更重要的是,它是對原始佛教的一次重大進化。
對輪迴理解越深,我們就會對禪「不論禪定解脫」內涵的理解、對禪超越宗教的理解越透徹,這是我把這篇文章作為《新喬布斯、禪與投資》附錄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們真正理解了輪迴,而我們仍然對佛法、對禪、對生活深具信心,那麼我們就是一名真正的禪的修行人。
2017年11月20日
作者介紹
李國飛 廈大經濟學博士,北大光華EMBA,資深投資人
本文在「喜馬拉雅」上有音頻專輯「李國飛親錄喬布斯、禪與投資」
※未來10年房地產投資的三大趨勢
※中環股份與蘋果的二三事兒
※中國信達:只有少數人才能發現的財報秘密
※虛擬幣的中國式還魂:老玩家們拉爆了迅雷股價
※愛康醫療:3D列印第一股
TAG:阿爾法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