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長電影日記:喝最烈的酒,看最長的電影!

長電影日記:喝最烈的酒,看最長的電影!

因為前兩天一部5個半小時的電影《今來古往》出了資源,把我看吐了,突然興奮,決定跟我塞另一位重度迷影患者小島老師盤算盤算那些長出天際線,曾經折磨得我們欲生欲死的電影們!

我們計劃以日記的形式來記錄觀看這些電影時的體驗,無意過多盤旋在電影本體和它們的符號層面。對於影迷來說,看電影的過程,空氣中的氛圍,和什麼人一起看,看的時候撒了幾泡尿,或許都是在經驗層面可以為電影帶來不同理解的東西。時間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當電影去到某個層面,我認為不能再用「看」電影來形容這個動作,應該是「參與」電影,與它互動,跟它調情,睡它或被它睡(多是後者),下面你們將看到的,就是我們跟那些睡過我們的電影的編年史:


長電影日記第一章 · 余小島篇

· 2012年6月21日:《指環王(藍光加長版)》 726分鐘

2011年,《指環王》發布了藍光加長版,2012年6月21日第一次看了這個版本,激動人心。

作為一個《指環王》的腦殘粉絲,三部曲從最初的公映版,到加長版,再到這個藍光加長,反反覆復看了不下十遍。

三部曲藍光加長版時長是228+235+263,一起就是726分鐘,12.1個小時,十遍就是121個小時,不眠不休5天而已,想想也不算多。也就是說,在我目前二十多年的一生中,我給中土世界奉獻了不眠不休的5天,當然還沒算上後來的《霍比特人》系列。

對於很多超長的電影來說,往往都有些恐懼。太長了啊,看不完怎麼辦,會睡著吧,沒有完整的時間啊,總是會有這些問題。

但是對於《指環王》,事情是恰恰相反的,多想這部電影能夠再長一些再長一些,最好不要有結局,不要有盡頭,這樣我就能永遠活在中土世界了。

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我還會一次次地重溫這個三部曲。

長電影日記:喝最烈的酒,看最長的電影!

· 2012年7月28日:《無間道(正序版)》 315分鐘

今天看了《無間道》的時間正序版,315分鐘。其實就是把三部電影從頭到尾按照時間順序剪到一塊而已,水平一般,算不上什麼卓越的再次創作;但一定程度上,也把原來三部曲中的混亂整理清楚了,尤其是第三部錯亂的時間線。

但是《無間道》本身所具有的超強魅力,足以讓人一遍遍地看這部電影。畢竟以前想重溫《無間道》,你得看三部,現在一部頂過去三部,雖然時間長度其實是差不多的。

· 2013年4月26日:《與狼共舞》 236分鐘

《與狼共舞》,236分鐘,四個小時。

這一次是斷斷續續,差不多分了三次才看完。好看,精彩,音樂好聽。

· 2014年12月24日:《從海底出擊》 293分鐘

作死如我,看了《從海底出擊》,還是未剪輯版,293分鐘。這個未剪輯版實在是太樸素了,拖沓冗長,大段大段沉悶的戲份,看得自己昏昏欲睡。

不過電影還是很厲害的,簡直就是潛艇百科全書,把潛艇中的幽閉、煎熬、緊張、恐懼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部電影還有兩個149和209的版本,可以再找來看看。

長電影日記:喝最烈的酒,看最長的電影!

· 2016年8月20日:《帝國大廈》 485分鐘

某個美術館搞了一場安迪沃霍爾的展覽,把這位老小子的很多經典作品都搬了過來,比如很多七八十年代的寶麗來相片,一些影像和裝置藝術,其中當然包括大名鼎鼎的《帝國大廈》。

《帝國大廈》,485分鐘啊,從頭到尾就對著美國帝國大廈一直拍,一動不動。雖然說,這是一部看一眼就算看完了的電影,但據說真真正正從頭到尾看完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

當然,我不是其中之一。之前曾快進地看過網路上流傳的1小時精簡版,直到這次展覽才認真地看了這部電影的最後部分。

事實上,若是環境合適,比如夏天的空調房內或者冬天的暖氣下,再加上一個可以閑聊的朋友,這部電影還是蠻有趣的。八個小時內並不是一成不變,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來光影的緩慢變化,遠處建築物的輪廓慢慢地模糊直到消失,甚至在帝國大廈邊上的另一座稍低的建築物頂上還有一盞忽明忽滅的燈。

正如安迪·沃霍爾自己所說:「我就是希望人們能看到時間流動的樣子。」在這一過程中,時間就好像被實體化一般,在你的身邊慢慢地流逝。銀幕上每暗一分,時間便過去一刻。

由此產生一個腦洞,何不把它直接投影在公司的牆上當作時鐘計時,影片結束便是八小時過去了,大家打卡下班回家。多酷!

長電影日記:喝最烈的酒,看最長的電影!

· 2017年6月23日:《世界旦夕之間》 212分鐘

上海國際電影節搞了一個法斯賓德的作品展,包括《恐懼吞噬靈魂》《愛比死更冷》《世界旦夕之間》等一系列經典作品。但是因為電影節期間,有太多的要看了,而法斯賓德的電影排片時間、位置多有衝突,最終也只能在大銀幕上看了幾部而已。

但很慶幸,沒有錯過這部《世界旦夕之間》。看完之後,只有大寫的牛逼!

電影講的一個高科技研究所創造了一個電子世界。在這個電子世界中有著和人類世界一模一樣的人、事、物,現實中的人類甚至可以進入這個電子世界。有一天,他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世界其實也可能是上一層人類所創造的「電子世界」。何為現實,何為虛幻,留給主角找到真相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世界旦夕之間!

法斯賓德在這部電影中,火力全開,幾乎用盡了你所能想到的所有鏡頭語言;而音樂上用來迷幻洗腦的電子音和古典樂,在氣氛營造上是超一流的。

長電影日記:喝最烈的酒,看最長的電影!

電影后來被好萊塢拿去翻拍了《異次元駭客》。兩相對比,天差地別,一個是神作,一個只是普通的商業翻拍,差距太大了。

· 無數個日子裡……

大師伯格曼實在太……大師了。

說實話,每一部伯格曼的電影我看得不是很享受的。每次看伯格曼,總要正襟危坐。因為一不留神,媽的,你就看不懂了啊;但其實就算你留神了,很多時候,你還是容易看不懂。比如剛開始看《第七封印》的時候,簡直是雲里霧裡。大師就是大師,跟隔壁老塔是一個調性。

所以搞得對伯格曼的電影都有點後怕了,以至於現在再看伯格曼總是醞釀好久的情緒。

就比如這部《芬妮與亞歷山大》,導演剪輯版,312分鐘,嘗試了無數次,有時候看了半個小時,有時候看個十分鐘,還有時候剛點開,就不想看了。所以我也看了無數次CC和JANUS FLIMS的片頭。


長電影日記第二章 · 坨坨肉篇

· 2015年4月15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237分鐘

一直跟人吹噓,說我有一天把《牯嶺街》看了三遍。

是怎麼肥四呢?

前一天晚上基友來家裡做客,無事消夜,突然說看部電影。

挑長的看,看完天亮,將將好。

於是縮在被窩裡打開了《牯嶺街》,之前我已經看過兩遍了…… 基友第一次看,看到一半,他睡著了,我接著看。

第二天早起,基友不甘心說要再看一遍,這次一定看完。

於是陪著又看,看完送他坐車,聊了一路,小四怎麼怎麼樣啦,小明為什麼要這樣做啦,那時候台灣到底怎麼回事啦,楊靜怡長得特像認識的一個女生啦,Honey說《戰爭與和平》是武俠電影很搞笑啦,小時候有沒有打過群架啦……

聊完意猶未盡,回到家突然決定,再TM看一遍……

後來看了《一一》、《恐怖分子》那些都覺得不夠勁,《牯嶺街》夠勁,像酒辣人,楊德昌最好的電影。

長電影日記:喝最烈的酒,看最長的電影!

· 2015年7月9日:《撒旦探戈》 450分鐘

大學的時候,有位文學系老師搞了一場放映,讓我們自備乾糧枕頭,看7個半小時的《撒旦探戈》。

當年覺得太傻逼了,遂逃課。

後悔不迭,因為後來,就再也沒找到機會看完全片。

蘇珊·桑塔格說它「每一分鐘皆雷霆萬鈞。」

我說它每一分鐘都在下雨才是真。匈牙利的雨真是一刻不停,陰冷、潮濕、末日將至。

近來出了雅克·朗西埃那本《之後的時間》,還有還有拉斯洛的原作《撒旦探戈》,找一天約兩個話不多的好友,從頭再看!

· 2016年9月11日:《戰爭與和平》 414分鐘

傳說中比托爾斯泰的原著更好的改編。

5億6000萬美元的耗資,幾乎花光了勃列日涅夫的錢。

在影展上看的,棒極了!睡得很香。

· 2016年12月10日:《浩劫》 566分鐘

哦!《浩劫》。

看了兩天,失眠了兩晚。

影像史上對納粹屠殺猶太人最詳實,也是最哀傷的紀錄。

看完後腦子裡有無數的「為什麼」。

為什麼,有家室、有父母、有子女,在平常的時候嚴謹也不失善良的德國人,會在那個當下變成最殘忍的屠夫?

為什麼,明明昨天還是鄰居,經常到猶太朋友家裡做客,相談甚歡的波蘭人,在災難降臨之時卻以告發猶太人為己任,一念之間視他們為蛆蟲?

為什麼猶太人不反抗?甚至對於那些試圖反抗的領袖,他們自己也會予以阻止。只為了多活一天,多吃上一口飯,就可以讓自己的朋友甚至兄弟先進毒氣室?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 2017年7月20日:《拿破崙》 330分鐘

前兩天看了據說是開闢了法國印象派電影的那部《第十交響樂》,直接被閃瞎。

還以為是膠片留存出了問題,沒想到一查,這就是阿貝爾·岡斯做的一個閃屏的影像實驗,尼瑪。

印象派重畫面,重視聽給人帶來的感官影響,所以經常會搞這些稀奇古怪的名堂,像岡斯的《車輪》里使用半幀的畫面瘋狂切換來表現人將死之時腦海里的走馬燈,讓·愛普斯坦則喜歡用疊畫把人臉跟自然景觀融在一起。

這部足足5個半小時長的《拿破崙》里的視聽實驗就更多了,最超前的是三聯屏運用。據說岡斯當時覺得一塊屏幕不足以體現《拿破崙》的浩大恢弘,於是做了一個大膽的處理,用三塊屏幕!

不是把屏幕三等分而已,是確確實實圍成半圓的三塊屏幕。可惜的是,在當年這個設想未能實現,撞上有聲電影在好萊塢大行其道,阿貝爾·岡斯也遭遇了滑鐵盧,原始長度9小時,可是只放了一場,就再沒人看過,到最後連一個完整的版本都沒保留下來。

聽說後來法國有一年在一個廣場上支了三塊巨幕,重映了《拿破崙》,成千上萬人一同觀看。嘖嘖。

長電影日記:喝最烈的酒,看最長的電影!

· 2017年11月30日:《今來古往》 338分鐘

我總覺得世界上有一些人對時間的感知跟其他人是不同的。

大學有個室友,每天早上對著鏡子刷牙能刷半個小時,然後你刷牙時看到他站在小便池邊上,刷完下樓取了個外賣,回來看他還是站在那裡,覺得他一天肯定是有48個小時。

這位室友後來去了北電。

拉夫·迪亞茲的電影就給我這樣的感覺,看看:

2004年,《一個菲律賓家庭的進化》,片長643分鐘。

2006年,《耶利米啟示錄》,片長540分鐘。

2007年,《死在桃花源》,片長540分鐘

2008年,《憂鬱症》,片長450分鐘

2014年,《今來古往》,片長338分鐘

2016年,《悲傷秘密的搖籃曲》,片長485分鐘

看到《今來古往》出了資源,壯著膽看了一半,剩下一半用兩倍速看完了(捂臉。第一感覺是乾淨,黑白的攝影,沒有色彩、沒有配樂、沒有蒙太奇,甚至連對白、人物和故事都淡化在茂密的菲律賓雨林中。

電影講了啥我也說不上來,經常是一個空鏡,然後從對面山上有人緩緩走來,突然下了雨,他們不得不躲進路旁的樹根底下,無比靜謐,又暗藏著不安的氛圍。看到迷幻的境地,覺得自己就跟他們一樣身處在1972年菲律賓的雨林里。

一些神秘的事情慢慢發生,森林裡的哭聲、死在路邊的無名者、突然陷入瘋癲的女人,然後慢慢地,出現了殘酷的殺戮,房屋被燒毀,軍人闖進了村莊。慢慢見證著災難的籠罩,就像置身在整個人類歷史的河道中央,有一種被沖刷的感覺。

看完覺得自己老了一千歲……

長電影日記:喝最烈的酒,看最長的電影!

長電影日記:喝最烈的酒,看最長的電影!

情色電影、b片愛好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影網 的精彩文章:

張藝謀:當中國電影業的好萊塢熱走到十字路口
Day 338 還記得胡迪警長和巴斯光年嗎?
我們和這位初次來華的匈牙利導演聊了聊歐洲難民以及……北京的一些問題
《大佛普拉斯》——唬爛之奧義
《我單純的兄弟》:離開單純,是否是成長的必經之道?

TAG:迷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