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野魚 原鄉
7月和在京故鄉朋友餐聚,席間提到被污染改變的生態,其中一塊,就是那些已經消失和正在消失的野魚,以及附著其上的農耕時代的傳統習俗。
我小時候,故鄉河道里魚分兩類,一類叫家魚,一類叫野魚。家魚屬於人工養殖的魚類,故鄉過去最主要的四大家魚是青草鰱鱅。青則是青魚,是河道淡水魚中體量最大的魚,能長到幾十斤重,是故鄉農村辦宴席桌上最常用的魚,其中有一種青魚,叫螺螄青,是專吃螺螄的,在青魚中肉質最為鮮美;草即草魚,食草,現在流行的鯇魚,其實就是草魚的一種,也能長得較大;鰱魚,通常也稱為白鰱,食草為生;鰱魚中有一種叫灰鰱,身體灰色,就是鱅魚;而還有一種黑鰱,魚頭大,俗稱胖頭魚。
除了這些家魚,家魚還有鯿魚等,鯉魚後來也算家魚。
(鰟鮍,也稱紅眼鰟鮍,故鄉的一種野生小魚,對水質要求極高)
野魚,則是相對家魚所言。一言以蔽之,就是野生的魚。故鄉是魚米之鄉,不惟家魚養殖歷史悠久產量極高,野魚品種更多,比如說,像鰟鮍魚,肉鼓浪,痴虎魚、鯚魚、白條、串條、昂公、鯽魚、泥鰍,等等。我們小時候,故鄉河道里,除了鯚魚之外,前述各種野魚,數量非常多。
當然,現在許多過去不能養殖的野魚,如今都已經能夠養殖,比如鯽魚、昂公、泥鰍、鯚魚,甚至痴虎魚!
2015年8月回故鄉,師兄請客,席間上了一盤痴虎魚,大概有5條,條條齊整,比一般痴虎魚大許多,都有3兩以上。我拍了照回家問打了一輩子魚的老父親,那麼大的痴虎魚見過么,父親說見是見過,但取這麼多太難了,若是野生的,那個價錢可不是一般的,父親說沒聽說痴虎能養殖啊。
打了一輩子魚的父親只知道痴虎是野生的,我後來打聽到,這份痴虎魚其實是養殖的,是來自蘇北的養殖場。
(師兄請的痴虎魚,差不多3兩一條,這麼大個的,野生的極少,很珍貴,其實這是家養的了)
我後來知道,泥鰍、昂公、鯚魚這些我們向來認為一準是野生的魚,現在都能養殖了。連泥鰍都能養殖,確實讓我特別的震驚。弄得我特別愛吃泥鰍的人,現在都不太敢吃泥鰍了。
我小時候,故鄉的野魚屬於真正的天落天生天養。魚米之鄉的故鄉,春天隨便挖條溝,春水漫過,經過酷夏,到了秋末冬初,溝渠水淺了,淺水裡全是各種各樣的小魚蝦!
而過去鄉下冬天常常「干河」,所謂「干河」就是把河水排掉,把大魚小魚都撈盡,尤其是撈盡野魚,就讓河泥在太陽下曬。因為野魚中有多種都是食肉動物,喜歡吃小魚苗,撈盡了第二年養魚禍害少。但是,事實上,干河之後,第二年不僅養家魚會有大收穫,連野魚也又是滿河都是,尤其像鰟鮍、泥鰍、躥條、鯽魚、昂公之類。
一般人無法理解,第一年干河後河底都曬得龜裂了才放水,怎麼還會有這麼多野魚?我們小時候歸結於這魚米之鄉的河肥沃,這些魚除了一部分隨灌溉用水入河而來,大多都是天生天養的,說明地肥水美。後來有人說告訴我,魚籽能夠埋在沒水的土地里逾數百年而不腐,還保持著生命力,只要氣溫水土條件適合,它就會復甦,河裡就會莫名其妙地長出那麼多野魚來。
野魚一般都不大。比如過去的野生鯽魚,也就人手掌一虎口長,三四兩的鯽魚一般算是大的了。有一年,我們村後面的團團河,在多年未乾河之後,不小心稻田裡打了藥水的水決堤進了河裡,結果翻河了,我第一次見到超過半斤的大鯽魚,魚鱗呈金黃色,父親說,快成精了。不過,如今的鯽魚大多是養殖的了,能長得很大,自然,味道根本無法和過去相提。
(這是在北京吃到的冰鮮的太湖大白條,我過去喜歡吃2斤左右的河白條,可惜,很少了)
白條,也就是水滸里的浪里白條,屬於野魚中比較大的。河裡的白條當然沒有湖裡的大,但也不錯。湖裡的白條據說能養了,但河裡的能不能養殖,我還不知道。
人民公社時期,以及分田分河初期,河裡的野魚,釣魚打魚的都可以帶回家。比如說,我父親夏天或者冬天給人打魚,凡是打到野生的,白條、鯚魚、鯽魚、昂公之類,都可以毫不客氣地拿回家,即便主家怕偷魚,要翻看魚簍,這些魚打魚的也可以堂皇拿走,主家有時還會奉送幾條家魚作飯魚,抵沖不吃飯的飯錢。若是主家或村上不懂事的毛頭小子看到撈上的野魚被拿走,心疼,有意見,也會被主家喝止勸阻。有一年父親冬天給人打魚,打到了一條白條,有好幾斤重,非常罕見的河裡大白條,主家心裡糾結,但還是客氣地跟我父親商量,能不能出錢買下來,父親拒絕了,因為這麼大的河白條很罕見,父親不是要錢,他跟主家說,我孫女馬上就從北京回來,我要給她吃——自己家河裡的魚,想要,還要買下來,其實背後是農耕時代一個古老的傳統。
因為野魚,本身就是天生天養,雖在主家河裡,過去的產權卻不屬於主家,此其一;其二,野魚多喜歡吃家魚魚苗,把野魚打掉,在過去相當於提高養魚產量,只是一種恩德,所以,主家按古老的傳統,他是要謝打魚師傅,而不是想著巧取豪奪。
過去的野魚,對水質和土質要求很高。而現在,即使像過去一樣「干河」,還想得到滿河野魚,也是不可能了。因為化工污染,消滅了土壤裡邊逾數百上千年不死的生命。
後來養殖的魚品種越來越多,飼料獸葯的抗生素越用越多,養殖的家魚越來越肥大,但口感營養越來越差,人們開始喜歡上野魚了。野魚的價格一下子就躥了上來,而且,農耕時代的古老傳統,在工業化信息化時代,出現了熔斷——原來天生天養的野魚,現在只要河道屬於誰,河裡的一切都歸了誰,產權發生了改變;而且,野魚一旦成為消費鏈條上的一環,它的商業化產業化便開始了,越來越多的野魚開始被嘗試養殖,最後成功了。這個時候的野魚,雖然有野魚之名之形,卻很難再有當年野魚之鮮美味道了。
現在,恐怕也只有鰟鮍和串條還不能養殖吧?
這是野魚的悲劇。
(作者系網易新聞 網易號 「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另有江南舊聞錄一套兩冊,《故鄉的味道》,《故鄉風物長》,朱學東著。京東、噹噹、亞馬遜等有售。
關於老朱煮酒
更多分享,敬請期待
※我的身份證其實也是110開頭的,又如何?
※獅子王的力量與傳播的價值觀
※在荒山野林中也有享受……
※我的語文老師楊金達
※薩吉啊,快快擺上酒杯
TAG:老朱煮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