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藝雙馨藝術家——貴仁傑

德藝雙馨藝術家——貴仁傑

編者按

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將國學經典融入市民生活,提高市民文化素質,智慧益陽手機台和益陽市書法家協會聯合開辦《翰墨益陽》專欄,通過益陽廣電微信公眾號對益陽市書法精英人物進行報道,敬請關注!

貴仁傑,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才研究會藝術家、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院士、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中國畫學會會員、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會員、海上力量文化傳媒藝術顧問、上海民族畫院、南陽書畫院、三味書畫院特聘院士、文化部文華閣書畫院書畫家、長沙致公書畫院特聘書畫家。

作品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優秀獎、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第七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覽,第四回至第六回中日書法作品交流展金獎、被日本國立博物館收藏。參展國內書畫作品展多次獲獎。傳略編入《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國際當代書法美術大觀》《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國際現代書法作品集》著作《貴仁傑詹燕飛書畫藝術》。

獲中國20世紀傑出書畫家、中國書畫藝壇名師、20世紀中日書畫名匠、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術家和當代書畫藝術成就獎等榮譽稱號。

前 言

楊衛/文

將故鄉作為母題來進行藝術創作,是不少藝術家的人文追求。這不僅源於藝術家對故鄉的情感,更因為故鄉最為熟悉的物象,能夠激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使其從中獲得獨特的感受,找到獨特的語言。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由此帶給人的不同之處,就是文化性格的差異。這就像黃賓虹畫黃山,吳冠中畫江南,既是他們發現了故鄉別具一格的美,同時也是故鄉的山川之美,豐富了他們的感受,賦予了他們藝術上獨具匠心的語言和風格。畫家貴仁傑也是一樣,他把自己的故鄉——洞庭湖,作為表現題材,數年如一日地圍繞其進行創作,在深度挖掘洞庭之美的同時,也找到了一種虛實並舉的水墨畫語言。

就貴仁傑的水墨畫而言,並非完全從傳統的筆墨入手,而是以現代繪畫的素描為基礎,以速寫的方式進入。這當然是源於貴仁傑早年受過的寫實繪畫訓練;同時,也是出於他長期寫生的積累。正是這種寫生的基礎與造型的訓練,使貴仁傑沒有墜入筆墨遊戲,而是遵循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將自己的故鄉,即洞庭湖的湖光山色,風土人情,如數家珍般刻畫出來,躍然於紙上。與此同時,他又吸取了一些傳統筆墨的營養,尤其是將虛實、繁簡、濃淡、疏密等筆墨方式,融入自己的畫面,使其再現了洞庭景色的同時,也增加了某些悠遠、空靈、飄逸,以及煙波浩渺的古意。從而讓我們身臨其境之中,又感受到了遠逝的八百里洞庭,其波雲詭譎的歷史變遷。

2017.6.12於北京通州

楊衛:著名美術評論家

作品展

家園的守望者

陳飛虎

在貴仁傑先生的筆下,水墨作品分為兩類題材:一部分是表現遼闊與深遠的洞庭湖景;另一部分則是表達記憶與鄉愁的益陽古城。如果說每一位畫家的作品都與作者的情感故事相聯繫,那麼,貴仁傑先生的作品正如先生自己所說:其創作的內心動機,則是對家鄉的情與愛。

貴仁傑先生從小生活在益陽,「家鄉」的意義從未在他心中進行拆散與解構,他以益陽古城為題材的水墨作品足可以表明先生的家鄉之情濃得深邃,愛得清純。從他的畫讓我們看到了舊時代益陽古城蓬船穿梭,層樓疊榭的風景;更使我們看到了千百年來古城的斑駁與滄桑。我們似乎聽到了碼頭艄公的喊叫,嗅到了古街深巷中老酒的醇香,觸摸到了碎瓦頹垣的泥土沙粒。遠望,天蒼蒼,地茫茫,模糊了城廓視野;近看,有行人走過,更有枯柳枝殘,細雨翩躚。貴仁傑先生每每提筆畫古城,我們能感受他似乎背負著太多的往事。不難看出,墨意中總是流露出先生對古城的記憶以及心中淡淡的哀傷。

貴仁傑先生表現洞庭湖景,說其獨具特色,一點也不會過,這有先生對洞庭湖細心的解讀。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重湖,中國第三大湖。貴仁傑先生家鄉毗鄰南洞庭,喜愛文學的他,從小就對劉禹錫「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有之獨特理解,更有對李白「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的心領神會。貴仁傑先生近年來,更是常去洞庭湖畔,去體會唐詩人對洞庭水的深邃境界。在先生洞庭題材表現的水墨畫里,風靜時,水面平滑如鏡,若積萬頃碧玉;微風處,總是波光粼粼,更添煙雲繚繞;晴日,湖波清淡如同疊錦,月夜,灰色的山影里,看得見蘆葉青青。先生的畫告訴我,表現這般景色和意境,唯有水墨為上。

貴仁傑先生之所以畫洞庭的景,除了他對這片土地的感情,還因為那裡有風雲,有陽光,有荒野,有蘆葦,有船隻,有波浪。看他的畫,好像其溫暖之手撫摸著眼前荒寒的一切,同時又用筆墨訴說著這片土地上無盡的坎坷。畫家知道這方湖水的歷史艱難,如今又諦聽著湖水中一波又一波新的迴響,而每一次濤聲似乎使他的靈魂深處奏起了渾厚的交響樂。

現在我完全明白了貴仁傑先生為什麼多年來堅守著古城與洞庭題材不放的理由。一方面說明了貴仁傑先生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另一方面表明這方山水養育了像貴仁傑先生這樣的藝術家以及造就了藝術家如此高超的表現力。可以肯定,地域與藝術家從來就是緊密相連的,無論藝術家怎樣求新求變,在他的靈魂中總是擺脫不了地域文化的基因,他的身軀中總是流淌著家鄉山水造成的血液。看他的水墨作品傳遞出的感染力說明了貴仁傑先生的筆墨功夫,讓我們驚嘆於他把精神物質化和視覺化的技藝。可以說,為了表達家鄉,先生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從勾線,著墨,皺化,渲染,可見貴仁傑先生嫻熟的運用了獨具特色的創作方法,才使他的畫面深厚中見細膩,輕鬆中見精到,筆墨中見修養。

這些年來,中國畫種的視覺化程度越來越體現其功用,畫面布局的形式,點線構成的設計都已凌駕於筆墨之上的更為重要的價值判斷。我們看到在美術界的各種展覽中,不少作品都力求通過各種構成形式製造強悍的藝術張力。多年來貴仁傑先生卻一直思考著這樣一個命題:中國畫的傳統文化意蘊及其藝術精神,怎樣伴隨著視覺張力的強烈表達而依然不減文化品格。先生認為:只有守護中國畫獨特的價值認同,才能感知畫面語言的張力,正因為先生有了筆性,筆意,才有筆韻,才有表現家鄉情節的全新視野,才有體現畫面中順勢見自然,無為見有為的藝術體驗與境界。

一座城市有一種文脈,一種不朽的文脈,被許許多多家園的守望者用各種方式保存下來,用各種藝術表現出來,用各種語言流傳開來,讓她延綿不斷,讓她無限永恆。而貴仁傑就是這種文脈最忠誠的守望人。

(作者系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美術家協會第七、八、九屆副主席,湖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總策劃

周奎 盛景華 石印文

總編輯

謝莉紅 盧蘊之

編輯

付國鋒 陳石 林慧

胡舟 徐新輝 李雍俊

製作

易輝 曾佳

鳴謝

益陽市煙草專賣局

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益陽廣電 的精彩文章:

各科老師最經典的搞笑段子,看完忍住不笑的,算你厲害!
熊孩子們的聚會
小時候總聽大人罵道,你是怎麼進去的,就怎麼出來

TAG:益陽廣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