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這些孕期常見的皮膚問題別忽略!

這些孕期常見的皮膚問題別忽略!

原因1:懷孕激素變化

從懷孕到生產後1個月左右,因激素增加,寶媽不僅身體會出現變化,就連皮膚也顯得特別敏感。

容易起疹子,感覺瘙癢,嚴重時會影響生活作息與情緒。

建議:

孕期注意皮膚的護理保養。穿著上應以棉質為主,避免化纖衣物產生摩擦、靜電,形成外在環境對皮膚的刺激。

此外,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要太長,洗完後最好馬上塗抹潤膚霜。

不要等到感覺皮膚乾燥才來潤膚,經常潤膚才能維護皮膚的完整性。

原因2:季節變化

在不同的季節,寶媽會有不同的皮膚問題,如夏季因氣候潮濕,流汗多,容易出現濕疹或皮膚毛囊炎等問題。

冬季則因為皮脂分泌減少,皮膚容易乾燥,引發冬季濕疹或缺脂性濕疹等,這些癥狀在全身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

建議:

寶媽在不同季節要注意不同皮膚的護理保養方法,夏季勤洗澡,秋季保濕,冬春季防凍和塗抹富含油脂類護膚品。

原因3:血糖和膽汁酸異常

如果瘙癢難忍,坐立不安,夜不能寐,容易不自覺搔抓,皮膚破損,引發皮膚化膿性感染

這很可能就不是單純的乾燥瘙癢了,而應要注意妊娠合併膽汁淤積綜合症和糖尿病。

建議:

出現上述情況可以在皮膚科、產科和中醫科就診,抽血檢查體檢組合和總膽汁酸。

若皮膚瘙癢因妊娠期糖尿病或膽汁淤積綜合症而致,寶媽要警惕了!高糖或高膽汁酸水平,均可導致胎兒窘迫等。

原因4:因病原菌感染

若以手指和腳趾的夾縫間瘙癢難忍為主,皮膚起小水泡者,抓破皮膚方能暫時止癢併流水者,注意是否蟲蟎等病原體的感染。

若臀部、大腿等部位出現「地圖或銅錢樣」斑,注意是否真菌等病原體的感染。

建議:

出現病原菌感染,寶媽要及時皮膚科做專科診斷和治療。

寶媽大多擔心藥物治療會對寶寶造成影響,但其實局部治療抗真菌葯屬B類葯,不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原因5:食物、藥物過敏

不少寶媽在食用辣椒、生薑、生蒜等辛辣刺激食物或接觸某類化妝品後,短時間內會出現皮膚瘙癢、皮疹。

建議:

避免易過敏食物,海鮮的攝入要適量,因為海鮮會加重皮膚瘙癢;避免或少吃辣椒、生薑、生蒜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癥狀輕微時,也可以使用半乾的冷毛巾進行冷敷,緩和皮膚瘙癢不適。瘙癢嚴重者,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對症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孩子那點事 的精彩文章:

寶寶掉下床的緊急處理方法
關於產後脫髮,你一定要了解的事情,很重要!
如何應對胎停育?60%的人居然是因「Ta」停止,沒懷過的更要看
產檢排隊時間超長?教你產檢省時攻略!
備孕期間需要接種疫苗嗎?

TAG:生孩子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