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凍瘡逢冬易犯,即丑又煩 灸此穴,一月斷根!

凍瘡逢冬易犯,即丑又煩 灸此穴,一月斷根!

一 今日大雪,宜防寒暖身 ,艾灸滋陰

今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節氣。大雪到來,風寒更盛,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古曰:「秋冬養陰」。此時養生的主題應以防寒為主,同時輔以滋陰,艾灸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所以大雪很適合做艾灸。中醫認為人體的頸、胸、腳這三部位最易受寒邪侵襲,而大雪節氣寒氣比小雪更甚,更應注意防風寒,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並要收斂神氣,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保護陽氣免受侵奪。

此時如果防寒工作做不好,對於中老年人和體虛,陽氣不足之人來說極易惹病。最近就有不少灸友諮詢凍瘡的灸法。凍瘡這個病雖小,但卻是很多人冬天 的噩夢,艾灸療法高效,而且從調養體質補充陽氣出發,是治本之法。

二 凍瘡雖小,卻易常年反覆

自覺癥狀:常有末梢部皮膚髮涼、肢端紫紺和多汗。有時瘙癢明顯,受熱後加劇。

病程及預後:病程緩慢,氣候轉暖後自愈,易複發。

{ 診斷要點 }

發病時間(寒冷季節)+部位(四肢末端)+典型皮疹(局限性暗紫紅色水腫性斑片)+癥狀(發涼伴瘙癢)+預後(自愈性+反覆性)。

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2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凍瘡一旦發生,在寒季較難快速治癒,雖是一種自愈性疾病,但在發病中,由於腫脹、疼痛、關節僵硬,伴皮膚奇癢,往往影響工作,學習和休息。

三 凍瘡乃陽氣不達,氣血凝滯而成

中醫認為凍瘡系肌表陽氣不達,加之寒邪侵襲,致氣血運轉不暢,經脈被阻,氣血凝滯肌膚而成。

治療凍瘡,有數十種偏方,雖然有的也有效果,但能從根而治的當屬艾灸!周楣聲老先生曾說:「採用吹灸或熏灸,對於凍瘡的消散與吸收,具有良好作用」。不論是紅腫初發,還是已經潰破者,亦或是年年複發者,不論是手、腳或是耳朵,都可以艾灸。

艾灸具有溫經散寒,疏通經絡,益氣溫陽,消瘀散結,消炎止痛等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治癒凍瘡。

四 凍瘡的灸法

(一)中脘穴:

中脘能振奮陽氣、溫經散寒,因其鼓舞中焦之氣,可以灌溉四旁,使四肢得以溫煦。國醫大師賀普仁認為,灸中脘穴可溫暖中焦,補益氣血而榮養肌膚,故為凍瘡所常用,常以灸法治療,如果凍瘡不嚴重,甚至只取此一穴就能根治。

(二)阿是穴:通過在患處艾灸,可促進患處血液循環,減少局部炎症的滲出。可用艾條懸灸,沒破潰處灸30-40分鐘,至局部滲出汗液為止,灸後6小時內不要碰冷水。

(三)合谷穴:

若凍瘡在上肢或耳朵,加灸合谷穴3~5分鐘

(四)足三里:

若凍瘡在下肢,須加灸足三里穴3~5分鐘。用本法堅持艾灸,凍瘡不再複發。

艾灸治癒凍瘡案例

張某女42歲 後台留言 每年到了冬天就有凍瘡、主要在手部還有腳後跟。裂口、疼痛。

舌苔照片顯示,舌白,苔薄、齒痕、面黃、問診得知,食慾差,脾胃寒涼,經期延後,量少

血塊多,偶有痛經!

治則:溫中散寒,通經活絡。

治法:取穴中脘足三里三陰交阿是穴

每穴灸2分鐘。每周治療3~4次

堅持灸治1個半月,兩手凍瘡癒合,次月例假也有好轉。

五 凍瘡的預防及日常護理

1.嚴冬季節皮膚暴露處應予以保護,塗少量凡士林,可減少皮膚散熱,也有保溫保濕作用。鞋襪大小、鬆緊要合適,不要過緊過小。

2.潮濕可加速體內熱量的散發,容易發生凍傷,因此要保持服裝鞋襪的乾燥

3.久坐、久立後要適當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凍瘡發生的可能。

4.在寒冷環境下工作時間不宜過長,且工作時注意肢體保暖、乾燥。

5. 受凍後不宜用火烤,熱水燙等加熱措施復溫,也不要使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以防潰爛成瘡。

6. 在凍傷的急性期,應避免傷肢運動。急性炎症一旦消散,應儘早活動指(趾)關節,防止關節僵直,有助於肌張力恢復,保護靈活性。

7.重度凍傷病人應及時就醫,防止破傷風的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灸通膽經,萬毒自滅
女人身上6個「美容院」,每天灸一圈 廋臉 明目 祛眼袋!
男人怕腎虛 但女人若是脾弱,人就廢一半!脾虛比腎虛更可怕!
子宮腺肌症:痛到深處是孤獨,絕地逢生幸有灸
咳咳咳!咳倒一片的咳嗽季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