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最後的唏噓與悲壯(下)

明朝最後的唏噓與悲壯(下)

元明清市民文化興起,尤以明末表演藝術為大宗,各類曲藝行業人才薈萃,但說到評書行業,更有一位業績逆天的強人:金初麟。

在成為一位說書先生之前,金初麟曾是明末雲南的風流才子,還與地理學家徐霞客交情甚篤。但一場明末動亂,毀了他休閑的才子生活,從此浮沉在動亂之間,一度被大西農民軍抓了俘虜,卻憑著一張巧嘴,做了軍中的說書先生。不僅憑此混了口飯吃,更得到了大西軍領袖李定國的寵信。

但是,就算在如此顛沛生活中,金初麟的一個信念,卻是從未熄滅:匡扶社稷,再造大明。

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定國——這位與明朝結下死仇的大西將領身上。特意為他講《三國演義》的故事,渲染其中的忠義情懷,在把李定國多次感動的涕淚交流後,終於激出這位大英雄一句澎湃豪言:孔明何敢望?關、張、伯約之所為,不敢不勉。

這是曾經的明王朝死敵李定國,戎馬生涯里一次華麗轉身。從此他和他的這支鐵血隊伍,投身在南明永曆王朝的戰旗下,以關羽張飛姜維為偶像,開始了浴血抗清的征程。他們在桂林擊殺了清將孔月德,在衡陽血戰中擊斃清朝敬瑾親王尼堪。黃宗羲的筆下,清楚記錄了那沸騰的一刻:清軍屍橫遍野的戰場上,數萬將士慷慨高唱著《滿江紅》軍歌,那些躲入山林的明朝遺民們,聞訊紛紛奔走相告。那是南明抗清戰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刻,輝煌的背後,也有說書先生金初麟,磨破嘴皮的忠義感召。

而在李定國將軍最終敗退緬甸,留下「寧死荒野勿降」的遺言含恨而逝後,回到昆明故鄉的金初麟,也在三年後病故家中。與妻子合葬的墓碑上寫著「明故處士金公,夫人龔氏之墓」。他用獨家的說書技藝,激起了李定國將軍的忠義血氣,再以安貧樂道的餘生,恪守了對李定國將軍、對大明王朝的諾言,一個關於忠義的諾言!

永曆十六年(1662)一月二十二日,抗清最為頑強的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愴然落入了清軍主帥吳三桂手中。當押解永曆皇帝的囚車駛入清軍軍營時,清軍的驕兵悍將們都紛紛圍過來,看動物似的圍觀這位被俘皇帝。

然而,相較於稗官野史和影視劇中永曆皇帝各種狼狽慫包的模樣,在錢海岳的《南明史》里,卻記下了不一樣的一幕:只見永曆帝平靜坐在囚車之中,淡然從容的幾句話,就叫原本得意洋洋的梟雄吳三桂就汗流浹背,竟然不由自主的就膝蓋軟了,恭恭敬敬的下跪行禮。這一身帝王氣度,把吳三桂軍中幾個清朝宗室身份的部將,竟都看的敬佩不已。就在永曆皇帝從容赴死後,清朝宗室貝子卓越羅就嚎哭著撲過來,哭求給永曆皇帝留一個全屍。

也正是在人生的最後時刻,年剛不惑的永曆皇帝,依然在牢獄裡奮筆疾書,給吳三桂寫了一封字字泣血的信:你自以為很聰明,其實你非常愚蠢,你替清虜除掉了我,總有一天你也會被清虜清算。舉兵反清才是你唯一的出路。然而吳三桂依舊置之不理,可就是這封並未打動吳三桂的信,恰恰預言了吳三桂最後的可悲命運。

在最後時刻,我們看到了、見證了,這位一生犯過很多錯誤的苦命帝王,保有的一抹亮色: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光復山河的理想,從未放棄!

不禁疑惑:同為南方投降政權,同樣是中原王朝南遷,為什麼南宋能延續一個半世紀之久,而南明卻只堅持了十幾年?同樣是被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逼退到南方,南宋能延續一個半世紀,並且期間經濟文化等方面發展得很好,而南明朝廷卻只堅持了十幾年就亡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比較南宋和南明各自面臨的內外情況,才能得出比較合理的結論。

第一,就政權的合法性和統一性而言,南明與南宋就不能相提並論。靖康之變後,金兵將宋徽宗和宋欽宗及其子孫全部擄走,而宋高宗趙構是唯一的漏網之魚,由他繼承皇位,名正言順,所以他可以利用自己法統上的優勢,將宋室南方半壁江山統一組織起來,對抗金國,終使赤縣神州不致全部陸沉。反觀南明則不然,崇禎皇帝及其繼承人一再錯過南遷的良機,使得南明政權在皇位繼承人上出現了分歧,這種分歧嚴重影響了南明政權的合法性和統一性。

第二,與滿清政權相比,金國的實力遠遠不足,這主要表現在兩者的漢化程度上。滿清與明朝對抗數十年,(在皇太極時)已經意識到滿清政權要定鼎中原,需要漢族士大夫的合作,吸收中原的先進文化和制度,所以滿清政權入關後能很快建立起與北方官僚漢族地主的合作,並得以迅速南下對付南明。反觀金國則不然,女真興起得非常迅速,其以摧枯拉朽之勢滅了遼,又在轉瞬間滅了北宋,這些憑藉的是軍事實力的強大,這種短期內在軍事上的順利使得女真人根本意識不到漢化的必要,在奪取中原後,仍然沿襲女真人落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因而招致了北方漢族人民的強烈反抗,女真人不得已,只得扶持一個漢人的偽政權,這與遼太宗滅亡後晉後遭到中原漢人激烈反抗,被迫撤出中原的原因是相似的。也就是說,北方漢人的激烈反抗(如王彥領導的八字軍等),使得女真人需要時間和精力來逐步鞏固自己對北方地區的統治,無法全力南下對付南宋。女真人開始大規模漢化是在1153年遷都中都(今北京)之後開始的,類似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改革。

第三,南明與南宋相比,多處在一個農民軍的變數。南宋是一次函數,南明是二次函數,解題難度那是成倍遞增啊!北宋政權是女真消滅的,所以後來的南宋政權自然是視女真為不共戴天的仇敵,全力抗擊女真;而明朝亡於所謂的流寇,闖王李自成的農民軍,這就決定了南明政權對滿清的態度偏向與合作,幻想以割讓一部分土地,聯合清朝消滅流寇,以報君父之仇,所以南明政權與農民軍各自為戰,甚至互相對立,大大削弱了抗清力量。(至少初期是這樣,至於後來南明意識到滿清征服全中國的野心,逐漸與農民軍聯合,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而且是為時已晚)

第四,就人才這一方面,南明遠不如南宋。首先看領導人,宋高宗不怎麼出色,但比弘光帝要好,這叫做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雖然屈辱求和,但還知道鞏固政權,以圖實現劃江而治,而弘光帝繼位後,不思鞏固尚不穩定的政權,卻縱情聲色,坐視朝臣內鬥,既不能駕馭文官,更不能控制武將。

所以,南明無法成為第二個南宋,是內外各種複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南明無法複製南宋的偏安一隅,也就註定了南明的悲壯,南明就是要奮抗到底的,南明就是有那麼一種「士可殺不可辱」的精神的。朝代更迭是文明演進的必然,我們唏噓,我們不服,但無法阻擋,南明氣數已盡,新陳代謝是必然。在最後時刻,作為漢人,能看到有那麼些先輩逆歷史洪流抵抗也就滿足了。

全文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匯金服 的精彩文章:

TAG:法匯金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