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在上海的藝術界,有一位從事中國文人畫創作並研究歐美近現代藝術的畫家,他的作品無論是在藝術作品的創作還是美術思想的寫作方面,都具有鮮明的特點,受到了學術界廣泛的關注。他的創作及寫作,體現的是一種強烈的文化使命感,立足的是現實,瞻望的則是明天。傳統與創新,水墨與抽象,大多數畫家與理論家是攻其一點,而他卻能將其融會貫通、打成一片,並形成自己的藝術創作思想。他,就是上海藝術家吳林田,筆名大壺。

談及「大壺」,吳林田表示,這個名字取自20年前,當時在上海文匯報評論專欄發表的100多篇文章就是用的這個筆名,以「大壺」為筆名,主要是「吳」「壺」諧音,其次是他本人酒量不行,愛喝茶,茶用壺泡,所以取名大壺。此外,還有一個深刻意義,大壺即是大容量,吳林田希望自己做一位有容量的畫家,一位有東西方兩個美術史容量的藝術家。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吳林田老師接受採訪

與抽象創作的淵源

吳林田初學傳統山水,傳承文人畫正道。三十年前,他初到上海,彼時,上海的各種藝術思潮讓人應接不暇,選擇怎樣走自己的路,是每個畫家需要思考的。吳林田就是在那個時候,走上了對西方抽象畫的探索之路。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畫作1:縹香圖

當時,上海的西方藝術展覽非常多,吳林田見識到了許多歐美抽象作品,年輕氣盛的他與當時大多數年輕畫家一樣,都受到了西方藝術的洗禮,並在不斷創新探索,且每當有新的思潮出現,就認為應該去嘗試一下,所以他在抽象畫探索之路上一走就是十多年,其作品參加了國內外各種交流展覽,成為中國重鎮級抽象藝術家,至今,藝術界的很多有識之士對吳林田的黑色抽象系列念念不忘。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畫作2:無

「在交流過程中,我開始思考畫家的使命感,我們到底在畫什麼,留給後人的又是什麼?所以,我開始思考,什麼樣的藝術才是我們自己最好的藝術,中國的當代藝術應該建立在何種文化背景之下,當代藝術家如何在本土傳統和西方思潮的夾擊里謀求出路……」

在不斷的思考探索中,吳林田意識到中國的藝術如果沒有傳承是行不通的,脫離了傳統,現代作品的內容也就單薄了。藝術作品的現代性其實是依靠藝術家對時代的感悟以及其對傳統文化素養的把握形成的。此外,他還認識到,中國人畫油畫無論是在力度上還是在表現手法上,都玩不過歐美藝術家,但是我們卻能在毛筆和宣紙的柔性上、敏銳度上超過他們。其原因就是生活方式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方式。「這就是為什麼外國人拿筷子吃飯,吃不過中國人,而中國人拿刀叉,拿不過歐美人。」因此,多年後他再從抽象藝術回歸水墨傳統。

多年來,吳林田在從事抽象藝術創作的同時,更是如饑似渴的研究中國畫傳統,他的藝術魅力表現在不斷實驗並集聚探索精神的作品之中,彰顯出文人畫家的內涵之美。他的作品先後入選了《不同的選擇》、《異形與幻想》、《新水墨藝術展》、《上海抽象藝術大展》等眾多學術性展覽,獲得藝術界、學術界一致好評。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吳林田老師在大壺藝術中心

藝術與傳統的博弈

傳統是什麼?在不斷的誤讀與迷失中,傳統正逐漸模糊著它本來的樣子。在一知半解的人眼裡,它是一張張錙銖必較的工筆畫,在偏激冒進的人眼裡,它是保守的代名詞,在百無聊奈的人眼裡,它只是依附於文人日常生活的一種墨戲。

傳統之所以稱之為傳統,是因為它能「傳」,一傳百年、千年。還有因為能「統」,統是高度,統是標杆,以至高不可攀。傳統是偉大的,但傳統也有很多糟粕,所以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古人畫作之所以能流傳千古,不是因為他的名人效應。而是在他的創作里有自己的精神,那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在吳林田看來,中國當代藝術最大的軟肋就是缺乏傳統文化精神。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佛見

當前,城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進入了一個功利主義泛濫的時代,為此藝術也不能倖免這樣的境遇,更多的藝術家為了眼前功利而放棄了單純的藝術追求,並一味去迎合市場的需要。因此,追逐時尚不僅是當代藝術家獲取成功的捷徑與藝術策略,而畫家的職業化也使得當代藝術家更多的重視藝術技術的表現而忽略對於文化的深刻思考,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信息膨脹與交流的便捷,外來強勢文化的侵入與肆虐更使得藝術家普遍缺乏對於傳統文化傳承的信心。為此,對於中國的當代藝術,吳林田表示出深深的憂慮。

不難發現,吳林田的創作帶有很強烈的文化使命感,他認為這個時代,畫家有很多,但是真正有文化使命感的畫家並不多。何謂文化使命感?他解釋說,「中國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當今全球化大時代下,雖然科技、生活可以全球化,但是不等於文化全球化,我們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方式。比如,我們用毛筆在宣紙上畫畫,這是中國幾千年傳統下來的文化方式,是我們的的文化精髓,而我們這代人就是要有民族自信,要保護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方式。作為一名畫家,我們的使命感就是要畫好中國畫。」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畫作3:春山紅葉

中國畫是藝術的最高境界,「中國的當代藝術只有重拾迷失已久的傳統精神,才有可能擁有自己的文化尊嚴。」他是文化保守主義者,對西方文化並不盲目崇拜。他認為,文化越純粹越保守越好,太開放的文化被證明是沒有魅力、沒有個性的。

中國傳統繪畫有千餘年歷史,形成獨特的審美價值系統。在他看來,不學習中國畫的畫家是不合格的畫家,西方繪畫大師畢加索、德庫寧、莫蘭迪等都研究過中國畫。中國畫歷史是棵大樹,新文人畫與現代水墨畫只是一片葉子。

作為這個時代的畫家,吳林田追求更多的是,自己創作出的作品不但要有時代性、純粹性,還要有靈魂,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甚至未來可以放在博物館裡展覽。「同時我也希望通過我的作品,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的文人畫在這個時代沒有斷裂,還有人去傳承。」

創作要深入靈魂

豐子愷曾經說過,人生有三境界: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靈魂生活。歷朝歷代古今中外的大師,他們之所以區別於其他一般畫家,是因為他們的作品有靈魂。他們的畫已不是簡單的一張畫,畫以載道,通過他們的畫作,你或看得到他們的使命感、或體會到他們對社會、哲學、文學等方面的思考。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畫作4:暑來寒往

現在畫家非常多,但是真正有思考的畫家不多,真正有容量的畫家不多。這個「容量」是指畫外功夫,詩外功夫,功夫在詩外、功夫在畫外,這功夫自然是一個人深厚的文化修養與責任感。

吳林田認為,好的藝術家,要和古人有神交,如何做到?首先要多走多看「我腦子裡儲備有幾萬張中外大師的原作」。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畫作5:觀梅圖

現在不少畫家,通過賣畫達到物質豐盈、買房買車,但是太過於看重這些物質生活,對於一個藝術家的創作絕對是一種阻礙。有人疑惑為什麼很多藝術家會有創作瓶頸,原因就是他的創作沒深入靈魂。中國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是最富有詩意的,物質層面的清心寡欲和精神世界的豐富多彩糅合為一,人與自然也是合而為一。而現代人的生活因為沉湎於對物質和金錢的過度追求享受而完全迷失,失去自我。

當下的中國發展太快了,一直在高節奏中運轉,人們的精神一片荒蕪,所以錢越多,心越累。這也是現代人的生存困境,這是個大問題,如果你仍然意識不到這個問題,那是一個更大的問題。當下的中國人早已失去了人文精神,真的需要一種精神上的救贖,獲得心靈自由和解放,才會有真正的自我價值。

在精神世界方面,西方比中國發達很多。當然,這得益於西方人比中國早100多年進入現代文明社會。吳林田對記者說:「近10年來,我去歐洲次數比較多,在那裡我除了研究他們的藝術,還關注他們的精神生活。比如,我發現他們周末大多不是跑景點,找美食,而是去發掘宗教和藝術,周末的教堂和美術館排滿了人,標誌其已然進入了精神時代。」

宗教自古以來對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都有著重要意義,其對藝術創作也有著深遠影響。禪宗是吳林田的世界觀,他認為藝術創作與宗教信仰有必然的聯繫。他介紹,從小受母親影響,19歲信仰佛教,每逢過年過節,也會焚香叩拜。但是自己對佛卻沒有深入研究。他認為這並不影響自己的創作,因為自己追求的是一種精神需要。吳林田相信人有前世今生,認為人都有另一個自我,而藝術所要表達的也許就是另一個自我。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畫作6:天是鶴家鄉

在採訪中,吳林田還講了一個小故事。年輕的時候,物質比較匱乏,為了買宣紙畫畫,節省下坐公交車的錢,每天寧願多走5站地。如今回想起來,當時的那種滿足和快樂,是現在豐富物質生活所無法代替的。那是記憶里最美好的一段求真求知的過程。

時間是塊試金石

西方野獸派有一個大師叫馬蒂斯,一開始他畫出來的畫是沒人承認的,但是後來卻受到追捧,原因就是耐看。所以成了大師級人物。耐看成了評判一幅畫的標準。還有就是評判一個藝術家是否偉大?吳林田認為一位藝術家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對時代做出的貢獻,這要從三個要素來評判:個性、美術史含量、時代性。這三個既是分開的,又是融合的,缺一不可。

在他看來,每位藝術家都是有個性的,個性一定要依附在共性之上,但太強調個性容易缺失社會基礎。此外,一個藝術家必須在美術史上是一脈相承的,而不應該計較一門一派,三五年的得失。不能因為藝術市場好與壞,就決定自己是否轉行。藝術的可貴之處還在於堅持,不能覺得沒有利益,就可以離開,有了利益就進來,藝術不是市場。真正的藝術家的手和心靈是相通的,永遠是最有力量的,有激情的,這才稱之為藝術家,而不是一般的畫家。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畫作7:羅漢圖

在中國文人畫系統中,傳統筆墨就像一座巍巍高山,好多畫家就在這高山裡修身養性,完成古人的一筆一畫,但是從來沒有走出來。而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藝術家來說,尤其是為這個時代做出一定貢獻的藝術家來說,他們的作品都有自我價值的體現。這個自我的體現是什麼呢?「就是對整個美術史的思考,包括中國美術史和歐美美術史的思考,思考如何把它們融合在一起,如何把歐美抽象畫的語言嫁接到中國畫來,形成一種新的風貌,這就是我個人的追求。」吳林田說。

好的作品要經得起琢磨、耐看,時間是對一副作品最好的鑒賞家。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畫作8:鍾馗圖

藝術對青年一代的影響

「任何人都擺脫不了自身的文化傳統,汲取傳統才是真正的深謀遠慮。可喜的是,80後、90後、00後已明白這個道理,他們中會有優秀的畫家出現。」吳林田說,「今年·國慶,我特地去北京去看趙孟頫大展和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在那裡看到有三分之二的參觀者是90後,他們在研究傳統,因此,我相信拿毛筆畫畫的方式是不會丟的,而且會一代一代傳下去。」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畫作9:無上意

作為文化的傳播和傳承者,藝術家肩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怎樣通過自身去影響下一代?吳林田說這是一個偉大的任務,需要做很多實際的行動。他列舉出三點:

第一, 作品的傳播。通過展覽、通過媒體,通過文字的力量,把成功畫家的作品和經驗報道出來,分享一些經驗給那些在迷茫中的藝術創造者。

第二, 講座。通過講解、宣傳,使更多人了解唐宋以來文人畫及傳統筆墨與當代文人意識,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對現代人的意義。在現今快速發展的網路時代,在物質生活至上的當下,好多東西並不是過去式,他們只是暫時被人遺忘,遲早是會被提起來的。

第三, 教育。「但開風氣不為師」,大壺不喜歡好為人師,他認為拜師不僅是對年輕人的一種束縛,而且師生之間也容易被相互套住,造成雙方的一個包袱,浪費彼此時間。他更喜歡亦師亦友,喜歡通過朋友似的交流,給年輕人更多好的建議,也給年輕人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畫作10:松風

「眾人拾柴火焰高」,中國優秀的文化需要更多人去傳承,更多優秀的作品需要優秀的藝術家創作更多有靈魂有內涵的作品。在不懈創作的道路上,堅持文化理想與藝術追求,堅持獨立思考和實踐,在藝術成就上無愧於我們所處的這個偉大時代,應該講,畫家吳林田就是其中卓越的一位。多年來,他在「車馬喧」的國際大都市偏安一隅,潛心創作,在繁華紅塵中沉浸自己,不斷探索中西方藝術真諦,堅持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這就是大壺老師吳林田有別於其他畫家最令人尊敬的地方。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一位畫家的文化使命感——訪當代著名畫家吳林田老師

聯繫人:熊小姐 13728320999

郵箱:sjrwzz@163.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紀人物雜誌 的精彩文章:

2017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萬江分會場將於明日盛大啟幕
沙普愛思?曹清華膠囊?不怕,你的健康在這裡,看完就懂了……
原來吃蛋糕是會瘦的,今天才知道原理
補腎有法,腎陽腎氣腎陰一起補才算補
大笑能去百病系列

TAG:世紀人物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