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為什麼一上課就犯困?

為什麼一上課就犯困?

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上課一段時間後開始感到疲倦,甚至打瞌睡。而這種犯困的狀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人們的注意力水平、課程內容、心理防禦機制等。

為什麼學生時代上課會瞌睡?

1.注意力水平下降

曾有學者研究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其結果表明,人們的注意力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下降,這種函數關係稱為「衰減函數」,一般注意的衰減是在開始學習或工作後20-35分鐘出現,最初15分鐘的注意下降是最後下降水平的50%左右。

這就意味著,如果人們不是主動地運用注意策略,或積極關注課程內容,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會更短。此外,注意力穩定時間與年齡有關,年齡越小的學生其注意時間越短,12歲以後人們的注意時間穩定在30分鐘左右。

2.課程內容枯燥乏味

一般來說,與豐富的內容相比,人們對於單調、枯燥的內容注意的穩定性更差。這就意味著無趣的授課形式,枯燥的課程內容, 容易讓我們在課堂上發獃。或許你依舊在聽老師講課,但大腦已經停止運行,表現出瞌睡的狀態。

在各學科中,高數、物理等課程內容較為枯燥,知識點難度也較大,與實際生活聯繫較少,這類型的課程更容易讓學生瞌睡。但這並不絕對,如果某個學生對於政治類課程尤其感興趣,他們的注意力水平也會更持久。

3.逃避性的防禦機制

當我們做一件不情願的事情時,大腦中控制痛苦相關的區域會被激活,大腦就趨向於將注意力轉移到不那麼痛苦的事情。而這種逃避性的防禦機制可以緩解人們遭受挫折或衝突時的痛苦。

對於在課堂上昏昏欲睡的學生,其犯困的狀態可能只是一種逃避行為,就像鴕鳥在遭遇危險時把頭埋在沙里一樣,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的就是安全。這種消極的防禦機制帶有欺騙性,可以掩飾或偽裝我們真正的動機,或否認我們可能引起焦慮的原因。

為什麼畢業後,課堂的聲音也能催眠?

學生時代在課堂上睡覺,這或許是一種生理行為,也許是一種習慣反應,甚至是厭學、反抗的表現形式。但當我們遠離校園之後,為什麼聽到課堂的聲音還會感到睏倦?

當然,有些人上課瞌睡並不是因疲勞而引起,而是不良的習慣促使學習與睡眠建立了抑制性條件反射。即當我們在睏倦的時候看書,學習的興奮受到抑制,而這種抑制可能又與睡眠之間產生聯繫。

而長期的習慣,可能會使得抑制分化,這就意味著與看書相關的學習行為也會引起睏倦的感覺,如做作業、背書等行為,甚至會發展為聽到老師上課的聲音,也會感覺到睏倦。

此外,老師上課的聲音可以人為營造課堂的氛圍,老師的腔調、熟悉的教材、記憶的課桌,彷彿一個熟悉的夢境,即便身處陌生的環境也能找回曾經的回憶。這種熟悉的感覺對於睡眠也有積極地作用。

小睡眠APP中新上線的「犯困課堂」中包括了「化學課堂」、「數學課堂」、「物理課堂」等課堂的音頻,重要的是這些課堂的聲音可以搭配APP內各種雨聲、雷聲,這種音效的疊加可以增加課堂氛圍的真實感,彷彿回到了無憂無慮的學生時代!

小測評:你未來會成為貴婦人嗎?
心理測試:選一個幸運杯子,測一測你會不會成為貴婦人!
心理測試:誰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最高?
心理測試:你能數出多少張臉?測你內心最真實的渴望!
心理測試:誰是說謊精?測一測你是否有貴人相助!

TAG:心潮減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