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關羽龐德投降無損他們光輝一生,但于禁投降卻成為一生的污點

為何關羽龐德投降無損他們光輝一生,但于禁投降卻成為一生的污點

原標題:為何關羽龐德投降無損他們光輝一生,但于禁投降卻成為一生的污點


不知你們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群雄逐鹿天下的時候,一方將領投降的事例並不少,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


例如最典型的關羽,與曹操約法三章,投降了「漢朝」(按關羽的意思是這麼說),其實說白了還是投降曹操;還有五良將之首張遼,本來是呂布的大將,後來在下邳之戰投降了曹操;對了,還有西涼名將龐德,本是馬超部將,馬超失敗後,便投降了曹操。反觀曹操的部將于禁,可以說是曹操的老臣,跟了曹操有二十餘年,只不過在關羽水淹七軍後,投降了關羽,後來關羽敗於東吳,又轉為東吳。那麼為何關羽、龐德、張遼投降無損他們光輝的一生,但于禁投降卻成為一生的污點?


于禁


首先,曹操沒有給於禁的投降行為定性。曹操聽說于禁投降,說了句:「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及龐德也!」一下子把于禁推向了反面。曹丕對於禁極度反感,即便如此表面上也客客氣氣,若曹操仍在,于禁斷不會如此之慘。曹丕時代,推翻了曹操的政治路線,從「唯才是舉」到九品中正制,對曹操那一套是不繼承的。


關羽


再者,與其他武將相比,于禁成了反面教材。參加樊城之戰的三方,蜀漢的關羽、曹魏的龐德,都丟了性命,于禁的投降行為便更受人不齒。于禁在東吳,遭到心直口快的虞翻數度侮辱。有一次孫權與于禁並馬而行,虞翻大聲呵斥說「你這個降虜也敢與主公並馬?」還有一次,孫權宴飲群臣,于禁聞樂而泣,虞翻再次斥責說他是博同情。這些行為,與龐德一對比,便高下立現。



龐德


第三,于禁是二度投降,而且投降後無立功。三國時,很多投降行為是傳為佳話的,但那些將領在投降後都有立功,新東家非常認可。而于禁投降之後便無任何用途,所以其投降便成了純粹的求生行為。

其實不要認為投降是件羞辱的事情,于禁的投降絕不是怕死,而是為了當時還沒有死的魏國將士,以及自己將來能在有為魏效力的機會,只不過他沒想到曹丕沒有重用他。去看看《三國志》就知道于禁並不是個怕死之徒,反而是個勇敢之將,是魏國五大將之一。看看關羽吧,武聖尚且投降,何況他人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史回聲 的精彩文章:

古代在位的皇帝還沒駕崩,怎麼很多臣子三番兩次要提前立儲君
為何李淵佔領了關中就能建立唐朝,曹操也只能維持三國鼎立的局面
為什麼「逐鹿中原」 這個詞會用鹿來做比喻,而不用其他動物呢?
中國古代都城裡皇宮為何貼著一側的城牆,而不在城池的正中位置呢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縣衙審案的時候,為什麼堂上衙役要喊「威武」

TAG:青史回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