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時代楚國,抗日戰爭幾次會戰,殺死日寇20多萬

戰國時代楚國,抗日戰爭幾次會戰,殺死日寇20多萬

楚國戰國時期稱為荊楚,核心區域是湖北與湖南,我們來看看抗日戰爭,荊楚地區的幾場大會戰。

繼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之後,日寇企圖通過武漢會戰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進而一舉征服中國。

圖-民國時期地圖

武漢在漢朝屬江夏郡,是江漢平原上的一顆明珠,地居中華腹地,戰略地位重要。此處水網縱橫、湖泊遍布、港灣星散,扼長江東西水道之中心、連南北陸路之要津,自古以來即是兵家必爭之地。

圖-民國時期的湖北地圖

南京失陷之後,重慶為國民政府陪都,但實際的抗戰首都卻一度在武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等正面戰場最高決策指揮機構等,直接遷往武漢。

此戰日本在一線直接作戰就有12個師團,35萬人。還有主戰坦克300餘輛、各型火炮1500餘門、作戰飛機500多架,艦艇超過120艘。日軍二線支援保障性作戰部隊也達數十萬,日本人自己的文件中也說,此戰日軍「傾注了全力」、「沒有應變之餘力」。

圖-武漢會戰地圖

國軍方面,有將近130個師,110萬人,40多艘水面艦隻、上百架作戰飛機。

日軍戰略是大局進攻,高舉高打。他們認為,武漢會戰是一個"結束戰爭的最好機會",佔領漢口"就能支配中國"。國軍的戰略則是"要以持久戰、消耗戰,打破敵人速戰速決之企圖","此次作戰,將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進退為重,而在於自動地選擇有利的作戰地區,達成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之目的。"

圖-武漢會戰

武漢會戰,不僅僅是在武漢戰鬥,戰場包括湖北、安徽、江西三省。

整個戰役中,最值得稱道的,是萬家嶺之戰。

圖-武漢會戰

第9戰區第一兵團司令長官的薛岳,根據萬家嶺一帶系山嶽叢林地的特點,將部隊部署成了反八字形陣勢,準備圍殲日本106師團。薛岳自言:"如袋捕鼠,又如飛剪,敵犯右則中左應,犯左則中右應。敵苦鑽進來,就很難逃出去。"

圖-薛岳

這一仗日軍果然近了薛岳的包圍圈,但日軍其他兵團紛紛來援,國軍打的很艱苦。51師第305團團長的張靈甫表現突出,先是帶領奇兵從絕壁而上突襲得手,後是帶傷堅持指揮戰鬥,堅決堵住了日軍突圍方向。萬家嶺之戰結束,張靈甫即被提升為旅長,此後扶搖直上,成為國民黨軍中「王牌中的王牌」74師師長。

萬家嶺之戰,予日軍整整一個師團以毀滅性打擊,殲敵萬餘,生俘日軍官兵共一百多人。

圖-武漢會戰地圖

經過此戰,薛岳成長了,而且信心大增,後來他組織幾次長沙會戰,殲滅日軍超過10萬,可謂日軍的剋星。

武漢會戰共持續4個多月,最後為保存有生力量,像敦刻爾克撤退一樣,國軍撤離武漢。

圖-薛岳

經過四個月的激戰,國軍空軍及海軍基本上被消滅,共損失40餘萬人。日軍雖然攻佔武漢,戰艦損失70餘艘,飛機損失100餘架,共損失20餘萬人。

國軍之大部分主力仍然存在,而日軍反而被削弱,日本以消滅國軍主力及結束戰爭的目的未能達成,中國戰場陷入僵持狀態。

圖-民國時期地圖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戰線最長、雙方傷亡最慘的一場戰役,是抗日戰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日本經此一戰,有生力量消耗明顯,加上戰線過長,再也無法組織30萬人以上的大會戰,當然也無法攻下陪都重慶。

下面我們來看看,發生在湖南的長沙會戰。

芒果衛視我們都知道在湖南長沙,播出了許多好看的娛樂節目。不過今天風長眼量不和大家談娛樂,而是說說抗日戰爭中的長沙會戰,國軍如何在以長沙為核心的地帶,斬首九萬日軍。

圖-民國地圖

戰爭規模,日軍共投入兵力30萬人。中國共投入兵力70萬人。

傷亡人數,中國傷亡13萬人左右。傷亡比1.44:1,是抗日戰爭中所有會戰最低的傷亡比。日本傷亡9萬人左右。

湖南是全國富饒的水稻產區,自古以來就有「湖廣熟,天下足;湖廣不熟,天下不足」的說法。而長沙則是這一帶物候之集大成者,是這一產區的總倉庫。

圖-日軍歷年侵佔中國領土

1938年10月,日軍已經拿下了武漢和廣州,而長沙是介於這兩大都市之間的另一個大城市,從武漢到廣州或從廣州到武漢,必須要通過長沙,這樣,長沙的戰略地位就更加突出了。

就今天的交通來說,坐火車動車走京廣線從武漢經過長沙到廣州,大概6個小時可以到,自駕車走京珠高速從武漢經過長沙到廣州也就是8個小時左右。

鑒於長沙的巨大戰略地位,中國政府內部達成共識:如果長沙首不住,就帶走一切可帶走的物資,並且燒掉這座城市,不給日軍留任何東西。

圖-民國時的湖南

1938年10月,武漢和廣州相繼失守,長沙被燒,史稱「文夕大火」,這把火燒得早了點,因為日軍在一年後才姍姍來遲。

長沙當時屬於第九戰區,中國第九戰區所轄範圍主要是湖南及鄂南、贛省一部。司令長官是薛岳。

圖-長沙保衛戰

1939年9月,日軍向長沙發起了大規模進攻。隨後又於1941年9月、1941年12月兩次進攻長沙。這三次作戰合起來便統稱為「長沙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

圖-第一次長沙會戰

1939年9月中旬,日軍在其司令官岡村寧次的指揮下,以「分進合擊」、「長驅直入」戰法,從贛北、鄂南、湘北三個方向向長沙發起了進攻。

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為了保衛長沙,採取以湘北為防禦重點,「後退決戰」、「爭取外翼」的作戰方針,調動約24萬多人參加了此次作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傷亡達2萬餘人,國民黨軍隊傷亡3萬餘人,導致日軍兩年之內都沒敢再進攻長沙戰區。

圖-長沙保衛戰

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9月29日,日軍發起對長沙的第二次進攻,進攻路線跟兩年前那一次差不多,雙方兵力跟兩年前那一次相當,但是這次日軍進攻速度加快,不跟中國軍隊糾纏,直取長沙,中國軍隊猝不及防。

圖-長沙保衛戰

薛岳對日軍即將發起的進攻非但不驚慌,反倒是胸有成竹,充滿必勝的信心。因為從第一次長沙會戰至今的兩年時間裡,第九戰區對日軍的進攻已做了較為充分的防禦準備。各部隊進行了整訓,補充了武器、兵員,戰鬥力有所提高,加強了陣地工事的構築,這些工事經過兩年時間的修築,已經比較堅固了。

圖-長沙保衛戰

此戰中國軍隊在此次會戰中傷亡及失蹤近7萬人,日軍傷亡2萬餘。

第三次長沙會戰

第二次長沙會戰結束後,第九戰區上下都進行了長時間的檢討,總結有關的經驗教訓。前兩次作戰,日軍基本上都是長驅而入,隨後又全身而退。

圖-第三次長沙會戰

第九戰區根據前兩次會戰的經驗教訓,擬定了「天爐戰法」。

中國軍隊在此次會戰中傷亡及失蹤近2萬餘人,日軍傷亡5萬餘人。

長沙會戰三次作戰中,日軍共投入兵力近30萬人,傷亡9萬人左右;中國軍隊共投入兵力70多萬人,傷亡13萬人左右。

圖-長沙保衛戰

長沙會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最大的一個勝仗,割斷了日軍武漢和廣州的聯繫,保護了西南大本營。長沙會戰一掃之前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廣州會戰的陰霾,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決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中立國瑞士,三個大國環繞,女球迷比景色更驚艷
荊楚與吳越相愛相殺兩千年,如今同在長江經濟帶
奢華城市,8萬一晚的酒店,2000多萬的豪車直接摔毀
耶路撒冷,同一個屋檐下,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命運不同
國足與巴西隊沒法比,巴西女球迷放在中國是什麼水平?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