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師的原型既是他?一位影響了幾代人的名儒!
(蝸牛看西遊第538期)
蝸牛看西遊公號:woniukxy
文/牽著蝸牛散步
菩提祖師絕對是西遊中一個非常神秘的人物,他雖然是道家打扮,修鍊的也是道家方法,但他很多做法,卻是儒家作派,特別是靈台方寸山,靈台就是心;斜月三星洞,也是一個心的筆劃。所以有人說,菩提其實是明朝一個大儒的原型。
不管這個說法有沒有理,但整個西遊記,卻是一個修心的過程。比如孫悟空,就叫做心猿(目錄里多次提到),龍馬,其實是意馬。合起來就是「心猿意馬」,八戒叫木母,沙僧稱黃婆,這都是道家修心的談法。
所以,西遊記的作者,一定也是心說的堅定支持者。而心學的創始人,就是下面這位仁兄——王陽明。
本期,我們就介紹一下這位心說的傳奇人物。
王陽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名守仁。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
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提出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觀點對後世影響巨大,曾國藩、康有為、梁啟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都把他當成心靈導師。1513年,日本人了庵桂梧把心學帶回日本,300多年後,日本在陽明心學影響下開展了舉世皆驚的「明治維新」,從此日本步入強國行列。
一
離貴陽40公里外的修文縣城,有一個尚未開放、用鐵門鎖住的洞穴。洞內高不過2米,陰冷狹窄,亂石懸頂,進出均要小心;洞外荒草凄凄,野樹昏鴉,乍一看,猶如一處廢棄公園。
導遊任靜告訴我,這就是王陽明悟道的「玩易窩」!
我一下驚呆了:想不到橫空出世,影響了大明王朝命運,動搖了中國儒家文化根基的心學竟誕生在這裡!
歷史記載,500多年間,無數胸懷天下的仁人志士趕往這裡,苦尋前行的力量;數以萬千的忠實信徒趕往這裡,只求一窺真理門檻……
時間回到1508年,那時的修文縣還叫龍場驛,這處洞穴還只是野獸憩身之處。洞外,既沒有高樓,也沒有良田,只有無邊的森林和瀰漫的瘴氣,猛獸經常出來傷人,苗漢之間水火不融……
這一年,一名瘦弱的官員帶著兩名僕人,一路咳嗽著來到這裡上任。因跋涉了數月,又屢被錦衣衛追殺,他的臉看起來是那麼疲憊,衣衫看起來是那麼破爛。到達驛站時,他一屁股坐在潮濕的台階上,再也不想站起來。
驛站雖然是驛丞的辦公場所,但在這荒蠻之地,只是一間既不能遮風、又不能避雨的茅草屋。勉強住了一夜,官員的澇病(肺結核)受瘴氣毒害再次加重,他驚天動地地咳了一夜,差點將一顆心咳了出來。無奈,天亮後他只得再尋住處,最終在驛站南一公里處覓得一洞穴。不料,由於忘了防範猛獸,一名僕人被狗熊咬掉了半邊臉……
這名官員,就是後來冠絕當代,映照千古,被徐階、張居正、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毛澤東等無數偉人奉為心靈導師的王陽明!
二
王陽明的前半生是在輝煌中度過的。
據傳,王陽明母親在懷他時,夢見一片祥雲降落帳中,故爺爺王天敘給他取名王雲。然而,王雲生下來五歲了,還不能開口說話。一天,一名和尚經過,將王雲打量一番,搖頭道:「好個孩兒,可惜道破!」一語驚醒夢中人,爺爺立即將他改名為王守仁(王陽明的名字),隨後他便開口說話,且語出驚人,常常把爺爺追問得啞口無言。
這個傳說雖然有些神奇,但王陽明早慧卻有據可查。1482年,王陽明的父親王華高中狀元在北京獲取官職。11歲的王陽明和王天敘從浙江餘姚前往北京。途經鎮江時,王天敘被鎮江詩友挽留,一行人遊覽金山寺。
遊玩進入高潮,有人提議以「金山寺」為名作詩。當大家都還在冥思苦想時,王陽明已揮筆而就:「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蕭吹徹洞龍眠。」有人嘖嘖稱奇,有人根本不信是一個孩子所作,於是指著金山寺「弊月山房」景點讓他再做一首。王陽明再次脫口而出:「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還見山高月更圓。」
王陽明雖然寫文章有天賦,但他志向根本不在此。1483年,王陽明忽問私塾先生:「何謂第一等事?」先生回答:「當然是科舉謀取功名。」王陽明卻搖頭,「我認為是讀書做聖賢。」先生被驚得目瞪口呆。
什麼叫聖人?古人告訴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王陽明年紀雖小,但卻有一種說干就乾的魄力。為練就出色的軍事才能,做到「經略四方」,王陽明製作了很多小旗子,一有空就拉著小朋友搞軍事遊戲。此外,還苦練騎射,遍覽兵法,把一些歷史上的戰役在現實中模擬還原。
1486年,為實地考察古戰場,15歲的王陽明單槍匹馬私出居庸關,碰見了兩個蒙古人在不遠處信馬由韁。他不由熱血澎湃,彎弓搭箭一聲大喝:「哪裡走,吃我一箭!」蒙古人猛吃一驚,策馬逃竄,王陽明追出幾里才停住。
王陽明一心想做聖賢,並不安心讀書應考,因此兩次在會試中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忍不住嚎啕大哭,唯王陽明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他卻笑道:「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1489年秋天,王陽明帶著夫人離開岳父家回餘姚。途經廣信(江西上饒)時,拜訪了大理學家婁諒。婁諒告訴他,要做聖人,就必須按照朱熹的方法「格物致知」。即面對自己所不知的事物時,要通過各種方式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後,你就是聖人了。
為了驗證朱熹理學「一事一物皆有理」的思想,王陽明幹了一件在今天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拉著同學在屋外「格(研究)」竹子。兩人死盯著那棵竹子看,三天後,學友暈倒,六天後,王陽明暈倒,兩人卻什麼道理也沒格出來。這件事讓王陽明對朱熹理學有了懷疑。
經過多次落榜,王陽明終於在二十八歲時通過會試,正式步入仕途,最初分配到工部修王越墓,後調到刑部、兵部工作。雖無大成就,但日子過得十分舒坦,他與不少同道中人創辦了詩社,工作之餘談經論典,沿著朱熹指點的道路,尋求成聖之路。
命運轉折來自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這年,宦官劉瑾擅政,並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一身正氣的王陽明上疏論救,並稱劉瑾為「權奸」,終於觸怒了劉瑾,不僅被打了四十廷杖,還被謫貶至貴州龍場驛當驛丞。
王陽明的人生從此改變。
三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王陽明用痛苦經歷,將這段話全程演繹了一遍。
立志遵循聖人之道的王陽明讓劉瑾恨之入骨,不僅將他發配到荒蠻之地,還派錦衣衛沿途追殺他。在錢塘江邊,王陽明偽裝跳水自盡方躲過一劫。逃過追殺後,他失魂落魄地到南京面見父親,王華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並送給他兩名僕人相伴。
為了這份責任,王陽明終於來到了龍場。
王陽明每天都在煎熬中度過。白天,他帶著僕人耕種,晚上,則在洞中反思人生。為了提前體會死亡的滋味,他甚至打造了一個特別的石槨放在山洞裡,除了吃飯幹活外,就躺在裡面苦尋「理」的下落。
身體的痛苦尚且能克服,心靈的痛苦常常折磨得他睡不著覺。這年他已三十七歲,早已不是那個遊戲人生、風華正茂的少年,而他苦苦追尋的「理」還不見蹤影。做聖人的夢想,在這個荒蠻之地更像是笑話。
格物窮理,格物窮理!可是他「格」了半輩子,這個「理」還不知道在哪裡!自己真的將一事無成,困死山林嗎?他越想越焦躁,越想越失敗,終於在那個宿命的夜晚,他的不滿達到了頂點。
突然,一道亮光閃爍在他的頭腦:如果聖人面臨我這樣的困境,他們會怎樣?有多少人會同情我的境遇?如果我死在這裡,皇帝會傷心嗎?劉瑾會後悔嗎?這個世界會向真善美改變嗎?也許除了自己的家人傷心外,一切都不會改變!自己認為天大的事,在歷史洪流中,或許什麼都不是!
環境是不能改變的,社會是不能改變的,但我們的心是可以改變的!只有我們的心態改變了,才有可能去適應環境、適應社會;只有我們的心靈永不變,才能改變環境、改變社會!原來,這個「理」不在外面,不是任何人給的,而全在我們內心,一直跟隨著我們,從未遠離啊!
欣喜若狂的王陽明難掩心中激動,一聲長嘯驚醒了夢中的僕人,在夜間山谷中聲震寰宇,久久不絕!
這一晚,對普通人來說,並沒無特別之處,但對王陽明和中國思想界來說,卻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它宣告著中華文明史又一門偉大哲學的誕生,從此王陽明乃至整個明朝的命運都將改變!
史書把這一事件稱著「龍場悟道」。王陽明提出的「心即理」的觀點,很快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並一直爭論到現在。
要知道,被明代讀書人奉為神明的朱熹理學核心觀點是「格物致知」,認為「理」是外在的,是需要「格」才會有的東西,而王強陽強調「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意思是成聖之道不是靠外在的追求,而全在我們內心的修鍊,只要我們堅守內心真善美,人人皆可成聖人。
今天來看「心即理」,也是有積極意義的。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脫離社會而孤獨存在的,在和世界上的人、事打交道過程中,不同的態度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態度實際上就是心靈狀態。如果心靈是狹隘、自私、灰暗的,那麼看這個世界也是狹隘、自私、灰暗的。如果心靈狀態是寬闊、無私、光明的,那麼自己的世界也會是寬闊、無私、光明的。
四
獲知聖人奧秘的王陽明立即變得樂觀起來,他不僅主動走出山洞,同當地土著交往,還創辦「龍崗書院」,給他們傳播心學觀點。在實踐中,他還認識到,朱熹理學中先「知」後「行」的觀點存在重大問題。
朱熹認為,知在行先。即要知道這一件事,才可以去做這件事,才能做好這件事;要獲知「天理」很困難,需要不斷地去「格」,但去「做」卻是很簡單的事,「朝聞道,夕死可矣」,證明學習比實踐困難多了。
朱熹的觀點讓明朝不少讀書人認為,要想成為「聖人」,就一定要讀書識字,你的書本知識越多,就越有地位,越受到別人的尊重,而不管你的實際操守如何。
在這種社會風氣下,不少讀書人雖然學到了不少書本上的知識,但在行動上卻經常做出與「聖賢」道理不相符合,甚至相抵觸的惡行來。
王陽明通過自己痛苦的經歷認識到,一個人學到的知識再多,懂得的道理再多,不去「事上練」,不落實到實踐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能產生更多的「偽道士」和「空談家」。
他得出結論:知與行不能分開,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他總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才能「致良知」。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只是行為的開始,只有按照道德規範去做,才是「致良知」的完成。
王陽明認為,要做到「知行合一」,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對自己的道德行為進行反省和檢查,不讓私慾危害自身的道德修養(省察克治)。只要這種「省察」工作時常、及時地進行,經過一段時間,人就會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五
王陽明不僅是「知行合一」的倡導者,也是最好的踐行者。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王陽明的人生再次發生轉折:在兵部尚書王瓊的推薦下,王明陽被擢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
但這並不是一個好差事。當時,南中地帶盜賊蜂擁四起。謝志山、池仲容佔山為王,與陳曰能、高快馬、龔福全等遙相呼應,攻佔、剽掠各處府縣。前任巡撫文森託病去職,贛縣主簿戰死。而王陽明說到底還是一名讀書人,手中既無精兵,又無實戰經驗,很多人認為,他此行必凶多吉少。
可王陽明不怕。他要在實踐中檢驗心學的巨大威力,用千秋功業來證明「知行合一」的偉大意義。
帶著幾名隨從,王陽明很快趕到南贛地區。經過實地調查,他弄清盜賊難滅的真相:一、官府中有內奸;二、不少村民與盜匪聯繫緊密;三、以往官吏橫徵暴斂。
王陽明在整治官府、減輕賦稅的同時,推出「十家牌法」,上門給村民講清私通盜匪的嚴重後果,喚醒村民被蒙蔽的「良知」;通過計謀查出官府中的內奸,赦免他們的罪過,讓他們為盜匪傳遞假情報。隨後,他採用「聲東擊西、以退為進」等心理戰術,帶著少量的兵,一舉掃蕩了為患數十年的盜匪。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王陽明孤身趕往江西平叛。他繼續發揚心戰威力,假裝傳檄各地指揮官至江西勤王,又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朱宸濠。為爭取時間集結軍隊,還寫蠟書利用反間計讓朱宸濠對手下的謀士李士實、劉養正產生懷疑。十多天後,朱宸濠發現上了當,立即帶兵攻下九江、南康,在攻打安慶時受挫。此時王陽明大軍已集結完畢,他不去救安慶,而是直接攻打朱宸濠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兵來救。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王陽明僅花了35天就解決了當時震驚朝野的重大事件。
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總督姚鏌不能平定,皇帝下詔讓王陽明以原先官職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重點完成平叛工作。
此時,王陽明澇病已很嚴重,咳中常帶血絲,且又患了足疾,幾乎不能站立。王陽明預感,此去平叛,可能難返家鄉。但他還是堅持前行。
12月,王陽明抵達思恩,沒想到盧蘇、王受一聽他的威名,感到十分害怕,立即過來投降。但當地百姓反映斷藤峽叛軍經常燒殺搶掠,王陽明決心為民除害。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陽明指揮多路軍襲剿斷藤峽,讓叛軍心驚膽戰,趕緊逃匿深山。王陽明表面散遣諸兵布陣,讓叛軍放鬆警惕,暗地裡卻調兵遣將,待湖廣兵偃旗卧鼓馳馬抵達後,突四面夾擊,叛軍頓時大敗。至此,斷藤峽叛軍幾乎全盡。
平亂後,王陽明肺病再次加重,他感到時日不多了,等不及朝廷的批覆就往家趕,然而終於沒有在生前還家。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1529年1月9日8時),王陽明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余縣境內)一艘小船上。臨終時,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死去的王陽明被弟子護送著,繼續往故鄉趕。沿途軍民無不披麻戴孝跪拜,他的弟子們和崇拜者更是哭聲震天,讓整個南中國山搖地動。
王陽明不僅在哲學理論上取得了輝煌成就,並且在實踐中立下赫赫武功,用自身命運和功績,證明了「知行合一」的巨大威力,因此他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
前往「蝸牛看西遊」公號,可看到第118期《孫悟空父母是誰?其實原著中早有答案!》
※原來孫悟空也是痴情的人,大鬧天宮竟是為了一個女人!
※太上老君為何把金箍棒藏在東海里?為何又要假借大禹之手給孫悟空
※豬八戒被打下天庭後,誰來接他當天篷元帥?
※菩提祖師知道孫悟空不適合學七十二變為何仍教他?最大缺陷是什麼
※福祿壽三星為何主動幫孫悟空?只因他們也想要一樣東西
TAG:蝸牛看西遊 |
※菩提祖師影響孫悟空一生的是什麼?還有一個神仙,老君也得磕頭!
※元寶菩提?好霸氣的名字,一聽就很有錢的樣子!
※菩提老祖一生最怕三人,其中一個是凡人,難怪不讓孫悟空提他名字
※七十二變首創者竟是這位大神?菩提祖師也是向她學的?
※菩提祖師最愛的兩個女人,一個刺殺如來被擒,一個是孫悟空親娘!
※菩提祖師真的是聖人級別的高手嗎?原來他還懼怕這位大神
※菩提祖師是誰?原來除了孫悟空,這麼多偉人都是他學生!
※悟空的第一個師傅是誰?不是唐僧和菩提老祖而是這個不起眼之人
※他是菩提老祖的原型,儒釋道集大成者,五百弟子個個是宗師!
※孫悟空的兩個師父,菩提祖師和唐三藏竟然是同一個人
※菩提祖師為何不讓孫悟空提他名字?原來他怕天庭這位大神?
※菩提祖師的哨兵是誰?他真正的身份是什麼?
※六耳獼猴是菩提老祖的徒弟嗎?他的功夫為何與孫悟空一模一樣?
※西遊記之菩提祖師,這個人到底是誰?最後一個可能性最假?
※菩提老祖最懼怕三個人,包括一個凡人,怪不得不讓孫悟空提他名字
※菩提祖師不允許孫悟空說出自己的名字,是為了防這個人?
※菩提祖師跟悟空說的幾句話,道出了這個社會的人心險惡
※菩提祖師與太上老君是不是同一個人?一個細節可以看出
※菩提老祖與元始天尊是同一個人嗎,兩者什麼關係,誰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