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距今60000年到45000年之間,為什麼所有這些巨型動物都漸漸消失了

距今60000年到45000年之間,為什麼所有這些巨型動物都漸漸消失了

在遠古時代生活著一些體形超大的動物,而目世界各大洲都有自己獨特的巨型動物,從紐西蘭不會飛的恐鳥,

到北美的猛獁象,

都是稱霸一時的龐然大物。澳大利亞一度還是許多奇特巨型動物的家園,從袋獅到短臉袋鼠,從巨型鱷魚到巨蜥和雷鳥等。這些巨型動物的體重通常在44千克以上,一種被稱為「麗紋雙門齒獸」的巨型袋熊的體重甚至達到了3000千克。

這些原始巨型動物最古老的祖先可以追溯到2400萬年前,但那時它們還只是一種體形較小的動物,後來才漸漸演化成體形龐大的巨型動物。

在距今60000年到45000年之間,幾乎所有這些巨型動物都漸漸消失了。雖然一些體形較小的物種也在同一時期消失,但引起科學家特別關注的卻是那些大傢伙消失之謎。

對於科學家們來說,尋找導致巨型動物滅絕的「殺手」一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部分原因是因為保存完好的化石數量十分有限。最近,在澳大利亞北昆士蘭州萊卡特河附近出土了一具近乎完整的有袋動物骨架,它能給研究人員提供找到這些問題答案的線索嗎?

這具有袋動物的骨架高度近兩米,是澳大利亞已發現巨型動物化石中最大的。2010年,澳大利亞一個研究團隊在昆士蘭弗洛拉維爾附近的古河道沉積物中發現了多塊巨型動物的遺骨,其中可能隱藏著完整的巨型動物骨架。經過艱苦的發掘,到2011年,研究人員終於成功地發掘出了一,具巨型有袋動物的骨架,更令人感到振奮的是,正如所預期的那樣,這是一具近乎完整的有袋動物骨架。從古河道沉積物中獲得的化石樣本已被送去進行年代測定。古生物學家認為,如果這具骨架的年代小於60000年,或著有助於找出導致巨型動物消失的「殺手」,揭開巨型動物滅絕之謎。

關於巨型動物滅絕的原因一直是研究人員激烈爭論的重要課題,存在著各種理論。以下摘其要進行介紹。(也被稱為間冰期),每次間冰期歷時約10000年,而「大冰期」或「盛冰期」指的是北半球冰蓋層最厚的一段時期。

雖然澳大利亞在更新世時期並沒有受到大陸性冰川的影響,但在大冰期時期,這片大陸也受到了這一時期地球極端氣候的影響,包括氣候的極度乾燥和極端寒冷的天氣。最近一次盛冰期持續時間從22000年前到19000年前,由於冰蓋的蔓延,世界各地海平面下降,地球氣候也變得極為乾燥。降雨量水平在整個更新世時期有升有降,但總的來說,長期乾旱的趨勢導致形成了末次盛冰期異常乾旱的氣候條件。

在這段時期里,澳大利亞的氣溫下降了8℃,降雨量只有如今的一半,而風力則是如今的兩倍之強。儘管冰蓋只覆蓋了澳大利亞的一小部分地區,降雨量的減少和乾燥的大風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形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沙丘,遍布在澳大利亞大陸70%以上的地區。氣候變化有可能對生物群產生了巨大而可怕的影響,使巨型動物群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這種理論認為巨型動物的數量在人類出現之前已呈現急劇減少的趨勢。

也有科學家對巨型動物消失的氣候因素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巨型動物已經度過了之前幾次冰河期的嚴峻考驗並存活了下來,沒有理由因氣候原因而全部消失。但支持者指出,這最後一次冰河期的乾旱程度是難以想像的,巨型動物消失的時期正值4-5000年前澳大利亞大陸乾燥氣候達到極端程度時期,這種氣候條件之嚴酷被描述為「日漸嚴峻」,而之前^們可能低估了它的影響。

一項研究認為,澳大利亞數量龐大的史前巨型動物的整體滅絕可能與原住民燃燒野火有關,而不是因古氣候變化造成的。

該研究認為,被稱為「巨型動物」的史前猛獸,包括袋獅、

巨型袋熊和袋鼠等,

幾萬年前棲居在澳大利亞中南部地區的納勒博平原上,在滅絕之前,它們已經很好地適應了當地極為乾旱的氣候條件。然而,這一時期恰好是原住民抵達澳大利亞的時間,這一時間上的吻合不得不讓一些科學家產生一些想法:巨型動物因人類活動而導致滅絕。這些動物的滅絕與原住民為了控制植被而點燃大火有關,原住民的這種做法在澳大利亞的其他地方也得到了證明。

巨型動物對冰河時期變幻莫測氣候的適應能力極強,它們只是在人類到達之後,才從大自然的景觀中消失的。研究人員從沒有樹木生長的平原下的幾個洞穴中發掘出一些遠古動物骨骼化石,包括近70種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其中包括首次發現的袋獅的完整骨架。有科學家猜測,遠在人類到達澳大利亞之前,一些運氣不好的動物從地面上的豎坑中不幸掉落到地下洞穴中,被困在裡面最終死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豎坑被填滿封住,一部分化石得以很好地保存了下來。這些化石讓我們跨越時空得以一瞥遠古時期澳大利亞地區最為乾旱的那一段歷史。

令人驚訝的是,50萬年前的氣候與今天非常相似,當時的降雨量與現代也很相似。

一些科學家認為,澳大利亞巨型動物數量急劇減少的時期正好與當地原住民於大約60000年前抵達此地的時間相吻合,原住民在到達澳大利亞之後的15000年時間裡大量捕殺巨型動物,最終導致這些動物整體滅絕,而火的頻繁使用,也導致了當地植被的重大變化。還有人認為,澳大利亞原住民有選擇地狩獵巨型動物幼獸,僅在幾千年的時間裡,就導致了巨型動物的整體滅絕。

但也有科學家認為,沒有發現最早在澳大利亞定居的人類用尖矛和獵犬協助狩獵和使用工具改變土地植被的證據,也沒有發現頻繁焚燒土地的證據,這表明,當地土著人的行為並不足以改變當地生態環境,也不足以造成巨型動物群的整體滅絕。有證據表明,澳大利亞北部過著狩獵採集生活的當地土著人曾與巨型動物共同生存了一段時期。據認為,這些原住民是由印度尼西亞來到澳大利亞的,當時的印度尼西亞也有許多當地的巨型動物物種,這些巨型動物大多數在人類出現之後還生存了很長一段時期,比如科莫多巨蜥,一種身長3米的蜥蜴,

它們在火山噴發、氣候變化的嚴酷條件之下,以及在直立人和現代智人到來之後,仍然生存了很長的一段時期。其他一些巨型動物,如貘、

馬來熊(也叫太陽熊)和巴厘虎,在人類入侵之後也生存了下來。

一些科學家認為,巨型動物滅絕的原因如果只用某個單一因素來解釋,可能過於簡單化。他們認為,氣候變化的影響和人類活動所起的作用綜合在一起,導致了巨型動物群的消失。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西南部地區的一個洞穴里發現了巨型動物遺骸化石,時間可追溯到40000年前,而在附近一個洞穴里發現了49000年前的人類遺骸。有科學家認為,巨型動物的滅絕早在18000年前的極端氣候時期就已經開始了,氣候變化造成巨型動物數量驟減,而人類的到來則可能是導致它們全部滅絕的決定性因素,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該理論認為,巨型動物滅絕可能與巨型動物的龐大身體有關。像今天的大型食草動物一樣,巨型動物的生存需要充足的食物和水,在末次盛冰期地球極端氣候的嚴酷條件之下,厚厚的冰層封住了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植被也大量減少,其結果是,剩下的植被和水源根本無法維持胃口極大的巨型動物的生存需要。隨著氣候變得越來越乾旱,巨型動物所依賴的植被資源和水源也漸漸枯竭,巨型動物的體形可能是導致它們最後滅絕的關鍵。

巨型動物龐大的體形同時也影響了它們的生殖率,限制了可能產生後代的數量,而緩慢的生長和繁殖率使得它們更難以應對日益惡化的環境條件。乾旱的氣候,以及龐大體形對食物的需求,將一些巨型動物驅趕到最後留存下來的有植被和水潭的「孤島」上,如果說此時巨型動物的生存能力已經變得相當脆弱,那麼能夠捕獵巨型動物的強大人類的到來,無疑是雪上加霜,最終將這些巨型動物逼到了絕路上。

像恐龍一樣,巨型動物的消失留下了一個令世人迷惑的不解之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恆星KIC 8462852不規則的變暗,疑似外星生物建造「戴森球」
8種瀕臨滅絕的物種或者滅絕後又再現的動物!
最全面的盤點,全球最極端的地方!有可能一生都去不了!
生命的產生是這個個宇宙的基本法則嗎?
人類的意識起源於量子效應嗎,就是「宇宙大爆炸」時期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