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一到十的中藥方劑,你知道幾個?

從一到十的中藥方劑,你知道幾個?

方劑

方劑中方指醫方,劑,古作齊,指調劑,方劑就是治病的藥方。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病。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又學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是最早的方劑。方劑一般由君葯、臣葯、佐葯、使葯四部分組成。現代科學技術為方劑的臨床應用、實驗研究和劑型研製等提供了有利條件。在臨床應用方面,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針對現代臨床的多發病、常見病, 廣泛使用古今方劑。對消化系統、 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運動系統、精神神經系統等疾病以及傳染病、腫瘤、艾滋病等都有較顯著的療效。

一的方劑:一貫煎

【一貫煎】出自《柳州醫話》,也有說出自《續名醫類案》。由北沙參、麥冬、當歸、生地黃、枸杞子、川楝子組成。

【歌訣】一貫煎中生地黃,沙參歸杞麥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氣,肝腎陰虛脅痛嘗。

【古籍論】肝臟體陰而用陽,其性喜條達而惡抑鬱。肝腎陰虧,肝失所養,疏泄失常,氣鬱停滯,進而橫逆犯胃,致胸脘脅痛,吞酸吐苦。陰虛液耗,津不上承,故咽干,舌紅少津。肝氣不舒,肝脈郁滯,時間久後則結為疝氣瘕聚。治療宜發滋養肝腎陰血為主,配伍疏達肝氣之品。方中重用生地黃為君,滋陰養血,補益肝腎。北沙參、麥冬、當歸枸杞子為臣,益陰養血柔肝,配合君葯以補肝體,育陰而涵陽。並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熱,理氣止痛,遂肝木條達之性,該藥性苦寒,但與大量甘寒滋陰養血葯配伍,則無苦燥傷陰之弊。諸葯合用,使肝體得以濡養,肝氣得以條暢,胸脘脅痛等症可以解除。

方中重用生地滋陰養血以補肝腎為君;沙參、麥冬、當歸、枸杞子配合君葯滋陰養血生津以柔肝為臣;更用少量川子疏泄肝氣為佐、使。共奏滋陰疏肝之功。

【加減法】本方與逍遙散同治肝鬱脅痛,但逍遙散以情志不遂而肝氣滯郁,引起脅痛;且以肝逆而乘脾,兼現神倦食少,故以疏肝解郁,健脾養血為治。

二的方劑:二陳湯

【二陳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組成。

【歌訣】二陳湯用半夏陳,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氣和中兼燥濕,一切痰飲此方珍。

【古籍論】1、原書主治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為寒熱,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2、方論選錄 《丹溪心法附余》:"此方半夏豁痰燥濕,橘紅消痰利氣,茯苓降氣滲濕,甘草補脾和中。蓋補脾則不生濕,燥濕滲濕則不生痰,利氣降氣則痰消解,可謂體用兼賅,標本兩盡之葯也。令人但見半夏性燥,便以他葯代之,殊失立方之旨。"

本方證多由脾失健運,濕無以化,濕聚成痰,鬱積而成。濕痰為病,犯肺致肺失宣降,則咳嗽痰多;停胃令胃失和降,則噁心嘔吐;阻於胸膈,氣機不暢,則感痞悶不舒;留注肌肉,則肢體困重;阻遏清陽,則頭目眩暈;痰濁凌心,則為心悸。治宜燥濕化痰,理氣和中。方中半夏辛溫性燥,善能燥濕化痰,且又和胃降逆,為君葯。橘紅為臣,既可理氣行滯,又能燥濕化痰。君臣相配,寓意有二:一為等量合用,不僅相輔相成,增強燥濕化痰之力,而且體現治痰先理氣,氣順則痰消之意;二為半夏、橘紅皆以陳久者良,而無過燥之弊,故方名"二陳"。此為本方燥濕化痰的基本結構。佐以茯苓健脾滲濕,滲濕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鑒於橘紅、茯苓是針對痰因氣滯和生痰之源而設,故二葯為祛痰劑中理氣化痰、健脾滲濕的常用組合。煎加生薑,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協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嘔;復用少許烏梅,收斂肺氣,與半夏、橘紅相伍,散中兼收,防其燥散傷正之虞,均為佐葯。以甘草為佐使,健脾和中,調和諸葯。

本方為燥濕化痰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咳嗽,嘔惡,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膩,脈滑為辨證要點。

三的方劑:三仁湯

【三仁湯】出自《溫病條辨》。由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葉、厚朴、薏苡仁、半夏組成。

【歌訣】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倫,水用甘瀾揚百遍,濕瘟初起法堪遵。

【古籍論】原書主治《溫病條辨》卷一:"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面色淡黃,胸悶不飢,午後身熱,狀若陰虛,病難速已,名曰濕溫。汗之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下之則洞泄,潤之則病深不解,長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湯主之。"

本方是治療濕溫初起,邪在氣分,濕重於熱的常用方劑。究其病因,一為外感時令濕熱之邪;二為濕飲內停再感外邪內外合邪釀成濕溫。誠如薛生白所言:"太陰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故病濕熱"(《溫熱經緯》)。衛陽為濕邪遏阻,則見頭痛惡寒;濕性重濁,故身重疼痛、肢體倦怠;濕熱蘊於脾胃,運化失司,氣機不暢,則見胸悶不飢;濕為陰邪,旺於申酉,邪正交爭,故午後身熱。其證頗多疑似,每易誤治,故吳瑭於《溫病條辨》中明示"三戒":一者,不可見其頭痛惡寒,以為傷寒而汗之,汗傷心陽,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二者,不可見其中滿不飢,以為停滯而下之,下傷脾胃,濕邪乘勢下注,則為洞泄;三者,不可見其午後身熱,以為陰虛而用柔葯潤之,濕為膠滯陰邪,再加柔潤陰葯,兩陰相合,則有錮結不解之勢。故治療之法,惟宜宣暢氣機、清熱利濕。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氣,氣行則濕化;白蔻仁芳香化濕,行氣寬中,暢中焦之脾氣;薏苡仁甘淡性寒,滲濕利水而健脾,使濕熱從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為君葯。滑石、通草、竹葉甘寒淡滲,加強君葯利濕清熱之功,是為臣葯。半夏、厚朴行氣化濕,散結除滿,是為佐葯。

綜觀全方,體現了宣上、暢中、滲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點,氣暢濕行,暑解熱清,三焦通暢,諸症自除。

四的方劑: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人蔘、白朮、茯苓、甘草組成。

【歌訣】四君子湯中和義,人蔘術苓甘草比,益氣健脾基礎劑,脾胃氣虛治相宜。

【古籍論】1、《醫方集解·補養之劑》:"此手足太陰、足陽明葯也。人蔘甘溫,大補元氣為君。白朮苦溫,燥脾補氣為臣。茯苓甘淡,滲濕瀉熱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為使也。氣足脾運,飲食倍進,則余臟受蔭,而色澤身強矣。再加陳皮以理氣散逆,半夏以燥濕除痰,名曰六君,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榮衛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大宜服之。"

本證多由脾胃氣虛,運化乏力所致,治療以益氣健脾為主。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受納與健運乏力,則飲食減少;濕濁內生,脾胃運化不利,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氣虛,四肢肌肉無所稟受,故四肢乏力;氣血生化不足,不能榮於面,故見面色萎白;脾為肺之母,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見氣短、語聲低微;舌淡苔白,脈虛弱均為氣虛之象。正如《醫方考》所說:"夫面色萎白,則望之而知其氣虛矣;言語輕微,則聞之而知其氣虛矣;四肢無力,則問之而知其氣虛矣;脈來虛弱,則切之而知其氣虛矣。"方中人蔘為君,甘溫益氣,健脾養胃。臣以苦溫之白朮,健脾燥濕,加強益氣助運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滲濕,苓術相配,則健脾祛濕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葯。四葯配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本方用於脾胃氣虛證,臨床應用以面色萎黃,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數為辨證要點。

五的方劑:五虎追風散

【五虎追風散】出自《史傳恩家傳方》。由蟬蛻、南星、天麻、全蠍、僵蠶、硃砂組成。

【主治】破傷風。症見牙關緊閉、角弓反張者。有袪風痰、止痙搐之功。

【功效】祛風痰,止痙抽。本方為治療破傷風初期的常用方。破傷風,屬痙病中的傷痙,多由外傷中風邪所致。方中主用全蠍、僵蠶、蟬蛻三味熄風止痙的蟲類藥物,再加南星、天麻兩味袪風化痰之品,服藥後以五心汗出為佳,可使風痰清而痙搐自止,癥狀緩解而收功。

【方名來由】「五虎」,是謂本方用五種藥物配伍,功效強猛如虎;「追風」,是言本病是由中風邪而得,方中以袪風為主,療效迅速,好象虎逐風邪一般,使痙病得以消除。故名「五虎追風散」。

六的方劑: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出自《小兒葯證直訣》。由熟地、山萸肉、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組成。

【古籍論】最早是"八味地黃丸",見於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後來,宋代名醫、兒科專家錢乙把八味地黃丸裡面的附子和桂枝這種溫補的藥物去掉了,變成了現在的六味地黃丸,並用它來治療小兒先天不足,發育遲緩等病症。明代中醫有一派非常推崇"腎"的作用,認為腎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時間,很多名醫倡導補腎,比如明代名醫薛己最善補腎,他就主張,腎陰虛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用八味地黃丸。薛己的實踐為許多後世醫家認可,他們倡導的補腎觀點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

僅從歷史醫家的主張就可以看出,六味地黃丸以滋補腎陰為主;此外,從藥方的組成來看,它可以達到三陰同補(補腎陰、補肝陰、補脾陰)的效果,比如熟地黃可以補腎陰;山茱萸則是肝腎同補,通過補肝來達到補腎的目的;山藥能健脾益腎,通過健脾來補後天。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黃丸只適用於陰虛,陽虛者就不適用了。

七的中藥:七寶美鬢丹

【七寶美髯丹】出自《醫方考》。由何首烏、茯苓、枸杞子、懷牛膝、當歸、菟絲子、破故紙組成。

【用法】上藥石臼搗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鹽湯或溫酒送下。

【功用】補腎,固精,烏髮,壯骨,續嗣延年。

【主治】肝腎不足,鬚髮早白,齒牙動搖,夢遺滑精,崩漏帶下,腎虛不育,腰膝酸軟。

【禁忌】本方配製忌用鐵器。

八的方劑:八珍湯

【八珍湯】出自《正體類要》。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蔘、茯苓、白朮、甘草組成。

【歌訣】氣血雙補八珍湯,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棗調營衛,氣血虧虛服之康。

【古籍論】《瑞竹堂經驗方》卷四:「臍腹疼痛,全不思食,臟腑怯弱,泄瀉,小腹堅痛,時作寒熱。」

吳昆《醫方考》卷三:"血氣俱虛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氣血而已。氣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養者也。是方也,人蔘、白朮、茯苓、甘草,甘溫之品也,所以補氣!當歸、川芎、芍藥、地黃,質潤之品也,所以補血。氣旺則百骸資之以生,血旺則百骸資之以養。形體既充,則百邪不入,故人樂有藥餌焉。"

本方所治氣血兩虛證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後失調、或失血過多而致,病在心、脾、肝三臟。心主血,肝藏血,心肝血虛,故見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怔忡、舌淡脈細!脾主運化而化生氣血,脾氣虛,故面黃肢倦、氣短懶言、飲食減少、脈虛無力。治宜益氣與養血並重。方中人參與熟地相配,益氣養血,共為君葯。白朮、茯苓健脾滲濕,助人蔘益氣補脾!當歸、白芍養血和營,助熟地滋養心肝,均為臣葯。川芎為佐,活血行氣,使地、歸、芍補而不滯。炙甘草為使,益氣和中,調和諸葯。

九的方劑: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湯】出自《此事難知》。由羌活、防風、蒼朮、細辛、白芷、生地、黃芩、甘草、川芎組成。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同甘草,分經論治宜變通。

【古籍論】《顧松園醫鏡》所說:"以升散諸葯而臣以寒涼,則升者不峻;以寒涼之葯而君以升散,則寒者不滯。"二是體現了"分經論治"的思想。原書服法中強調"視其經絡前後左右之不同,從其多少大小輕重之不一,增損用之。"明示本方葯備六經,通治四時,運用當靈活權變,不可執一,對後世頗有啟迪。

本方證由外感風寒濕邪,兼內有蘊熱所致。治療以發汗祛濕 兼清里熱為主。風寒濕邪侵犯肌表,郁遏衛陽,閉塞腠理,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惡寒發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里有蘊熱,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黃,脈浮是表證兼里熱之佐證。治當發散風寒濕邪為主,兼清里熱為輔。方中羌活辛苦性溫,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痹痛,為治太陽風寒濕邪在表之要葯,故為君葯。防風辛甘性溫,為風葯中之潤劑,祛風除濕,散寒止痛;蒼朮辛苦而溫,功可發汗祛濕,為祛太陰寒濕的主要藥物。兩葯相合,協助羌活祛風散寒,除濕止痛,是為臣葯。細辛、白芷、川芎祛風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細辛善治少陰頭痛、白芷擅解陽明頭痛、川芎長於止少陽厥陰頭痛,此三味與羌活、蒼朮合用,為本方"分經論治"的基本結構。生地、黃芩清泄里熱,並防諸辛溫燥烈之品傷津,以上五葯俱為佐葯。甘草調和諸葯為使。九味配伍,既能統治風寒濕邪,又能兼顧協調表裡,共成發汗祛濕,兼清里熱之劑。

本方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濕邪,內有蘊熱證。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為辯證要點。

十的方劑:十全大補湯

【十全大補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黃芪、肉桂、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蔘、茯苓、白朮、甘草組成。

【古籍論】說起十全大補湯的來歷,要遠到宋代。宋朝的皇帝非常重視健康,讓各地的老百姓向朝廷獻醫書或醫方,然後命令太醫局醫官整理出書,於是就有了我國第一部由國家頒布的成藥方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這部書里收錄的很多方子直到今天我們還在使用,十全大補湯就是其中一個流傳較廣的方子。它在韓國也很有名,我們經常可以在韓劇中看到用十全大補湯調理。

本方來源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又名十全飲,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是民間治療氣血不足,虛勞咳嗽,瘡瘍不斂,崩漏不止等病的湯劑中藥。是葯與料理的結合,不失菜肴的美味,還充滿了葯的功效。

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攻骨脊,拘急疼痛,夜夢遺精,面色萎黃,腳膝無力;一切病後氣不如舊,忱愁思慮傷動血氣,喘嗽中滿,脾腎氣弱,五心煩悶;以及瘡瘍不斂,婦女崩漏等。

【注意事項】體內有實熱及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中藥由於十全大補湯功效更強,十全大補湯直接沿用古代配方,配方藥量比八珍湯小30%。十全大補湯與八珍湯效果差不多,只是加了黃芪、肉桂,重於補脾益肺,其中肉桂有增強心陽、旺盛命火之功,從而使氣血陰陽並補。考慮現代體質,十全大補湯里的人蔘也可用党參替換。一般氣血雙虛而且體內寒氣較重的情況才選用十全大補湯,否則容易產生嚴重上火等副作用,請使用前斟酌。體內有寒的人,容易怕冷,舌頭應該較淡。有濕、熱及火的朋友,請勿使用。

夏季用此湯劑,可能太過燥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匣課堂 的精彩文章:

仙學泰斗胡海牙先生的不傳之秘
《我心中的中醫》-中醫是傳統文化代表者
《我心中的中醫》-學中醫要研讀經典
卓同年:有沒有對中醫不忘初心的力量?
白蠟樹的樹皮為治療痢疾的良藥-秦皮

TAG:匣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