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做夢都沒想到的帝國掘墓人:李鴻章最恨他,孫中山感謝他,毛說不能忘記他

做夢都沒想到的帝國掘墓人:李鴻章最恨他,孫中山感謝他,毛說不能忘記他

原標題:做夢都沒想到的帝國掘墓人:李鴻章最恨他,孫中山感謝他,毛說不能忘記他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當晚,起義士兵佔領楚望台軍械庫後,發現裡面的武器應有盡有,什麼德制毛瑟槍、日式步槍都是成千上萬支,什麼漢陽造山炮、德國克虜伯快炮也都有幾十門,頓時士氣大振,連夜進攻湖廣總督署。


湖廣總督瑞瀓和第八鎮統制兼湖北提督張彪,仗著人多勢眾,當時對撲滅起義還是充滿了信心。戰鬥如果拖到天亮後,城內外的清軍和漢陽、漢口兩地的清軍集結起來,起義軍就成瓮中之鱉,等著亂燉了。

關鍵時刻,第八鎮炮八標的起義士兵帶著大炮,佔據蛇山,對著總督署和第八鎮司令部一頓狂轟濫炸,轟垮了瑞瀓的心理防線。瑞瀓連夜出逃,抵抗的清軍群龍無首,很快潰敗下來。


起義軍順利佔領武昌,兩天後武漢三鎮全部光復,隨後在武昌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共和政府——鄂軍都督府,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號召各省民眾響應起義。


一次意外的起義,就這樣成功了。此前孫中山搞了十次革命,通通失敗,誰都沒想到一次計劃外的起義,會成為舊時代的終結者。這是什麼道理?


沒有太多道理可講,僅僅因為這是武漢。前任湖廣總督張之洞苦心經營了十幾年的地方,留下了豐厚的「遺產」——藩庫里四千餘萬存錢、楚望台軍械庫里大量的器械、湖北兵工廠充裕的產能以及高素質的湖北新軍隊伍。這些,成為革命成功的資本。

張之洞,清王朝的死忠,在他死後兩年,充當了清王朝的掘墓人。人生最弔詭的事,莫過於此。



▲張之洞


01


張之洞的仕途分野以44歲為界。這一年,他升任山西巡撫,從京城的清流言官,一下子成為封疆大吏。

此前,他是帝國最著名的嘴炮之一,懟天懟地,懟賣國賊,懟貪官污吏。


同治、光緒年間,帝國政壇以品性不同分為「清流」「濁流」兩派。清流是一群翰林和御史,標榜氣節,喜參劾貪劣官員,對外多主戰,缺點是不諳形勢,放言高論,不切實際。張之洞是其中一員健將,與張佩綸號稱「青牛角」(清流諧音「青牛」),專門頂人。


濁流則是一些頗具才幹、喜學洋務的官員,對外常主和,弊端是往往不免貪詐。李鴻章、袁世凱是學洋務最著實績,而常常成為清流攻擊的目標。


作為一名清流,張之洞這一時期的得意之作(之一)是狂批崇厚賣國。


1878年,清政府派崇厚出使沙俄,負責談判要回被沙俄霸佔的伊犁地區。這傢伙沒有外交常識,對新疆的邊境形勢也一竅不通,結果,伊犁是要回來了,卻付出了更大的代價——割讓伊犁周圍的大片領土,還要賠款500萬盧布。

消息傳出,舉國嘩然,都罵崇厚喪權辱國。只有李鴻章還在袒護崇厚,認為應該承認既定事實,不要把沙俄惹火了,不然後果很嚴重。


張之洞早就看不慣李鴻章一味妥協的外交政策,這下一定要懟死這幫賣國賊不可。他發揮了死磕精神,在一年多時間裡,死死揪住這件事,前後上疏二十餘次,請求誅殺崇厚,主張急修戰備,同時指責李鴻章當此戰雲密布之際,泄泄沓沓,無所作為,甘心畏葸,不能任戰。


他有一段話說得極為在理:西洋撓我榷政,東洋思啟封疆,今俄人又故挑釁端,若更忍之讓之,從此各國相逼而來,至於忍無可忍,讓無可讓,又將奈何?


事情以崇厚入獄抵罪,曾紀澤重新出使沙俄,挽回部分權益告終。但離張之洞想要的結果,還是差得太遠。


02


在當時,張之洞被認為是理想主義者,李鴻章是實用主義者。二人不在一個擂台上,所以時常隔空揮拳,卻分不出勝負。


但是,自1881年外放成為山西巡撫開始,張之洞逐漸跳出清流派,而向洋務派靠攏。當理想主義向實用主義轉變的時候,李鴻章以為他們會殊途同歸。


李鴻章曾經譏誚說:「天下事為之而後難,行之而後知。從前有許多言官,遇事彈糾,放言高論,盛名鼎鼎,後來放了外任,負到實在事責,從前芒角,立時收斂,一言不敢妄發,迨至升任封疆,則痛恨言官更甚於人。嘗有極力攻訐我之人,而俯首下心,向我求教者。」


言下所指,即是張之洞。他以長輩的口吻,以為把張之洞看得透透的,其實,最終二人既殊途,也不同歸。


1884年,張之洞任兩廣總督。任內的作為,奠定了他一生事業的根基。期間,中法大戰,中國取得了近代對外戰爭唯一的大捷,張之洞有審察大勢、說服朝廷、調和諸將、供應後勤的功勞。


張之洞極力主戰,全然沒有墮入「屁股決定腦袋」的窠臼,不因離開清流的位置任了實職,就像李鴻章那樣畏首畏尾。他派使者攜帶急信和五萬兩餉銀去恭請年屆古稀、息影田園的馮子材出山。李鴻章以其年老力衰,強烈反對起用馮子材。


張之洞堅持認為:「馮雖老,聞未衰;舊部多,成軍易;由欽往,到越速;在越久,水土習;用土人,補遣便。將才難得,節取用之。」


馮子材不負眾望,取得鎮南關—諒山大捷。


主和派這時想見好就收。李鴻章甚至責令張之洞如期停戰撤兵,「倘有違誤,致生他變,唯該督是問」。這使張之洞很惱火,但又感到自己的洋務實力遠不如李鴻章,因而無力左右朝局,非大辦洋務迎頭趕上不可。


此時,清流派日漸凋零,曾與張之洞齊名的張佩綸打嘴炮可以,實幹卻不行,在中法戰爭中以福建水師的覆滅祭奠了他的名聲。只有張之洞,完成了從清流健將向洋務後起之秀的轉型。



▲電影劇照:鎮南關大捷


03


張之洞實在是憋著一口氣,要與李鴻章一爭高低。你李鴻章辦洋務辦得好,但辦成了投降派;我張之洞洋務要比你好,還要守住主戰者的底線。他的內心大概就有這股勁兒。


洋務運動中,張之洞都做了些什麼?


他的所作所為,如何就「送了大清一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再見了,銀行!新時代宣布到來!
被遺忘的華人軍團:一百年前,14萬「工蟻」如何讓中國成了一戰戰勝國?
中國未出一兵一卒,為何能成一戰戰勝國?因為這14萬人!
大潰敗之蔣介石1949:他為何臨時放棄轟炸天安門開國大典?
百年奇冤!戰功赫赫的民國版岳飛,被蔣介石父子軟禁33年

TAG:最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