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楞嚴經》參習(96)

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楞嚴經》參習(96)

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楞嚴經》參習(96)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參習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三遍)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前文: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



本文:

佛說:【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

這從比喻上,也是就近取譬,因為舍衛大城離恆河很近,所以就近來舉這個比喻,問他你在幾歲的時候第一次見恆河水?就是見到恆河。

【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

他三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帶他去拜一個神,像我們現在朝山進香一樣,拜『耆婆天』。「耆婆」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長命,也就是長壽天,拜這個天就是求長命富貴。世俗人拜這個神的很多,這是印度當時的風俗,一般凡是小孩生了滿三歲的時候,家裡人一定會帶他去拜長壽天,求長命富貴。他說,從那個時候起我就曉得那條水叫恆河。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你三歲的時候見到的水是那樣的,你十三歲的時候見到的水怎麼樣?諸位要記住,此處著重在能見,不是在所見。你三歲的時候能見恆河的能見,與你十三歲能見恆河的能見,有沒有兩樣?

【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三歲的時候我能見的見,到今年六十二歲我能見的見也沒有改變,也沒有兩樣。諸位也許要問,年輕的時候眼睛很好,很小的字都看得見,現在年紀大了不行,不戴老花眼鏡看不見,怎麼沒兩樣?再問你,戴上老花眼鏡看的時候是不是一樣?還是一樣。可見得能見沒有改變,改變是眼根有改變,並不是你能見的見有改變,見沒有變。

再看下面經文:

【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

這是叫他自己比較,佛用這個方法處處誘導他自己覺悟。你現在六十二歲,你的皮膚、你的顏貌,跟你童年的時候一定不一樣。這就是講皮膚、身體是年年在變化,一年比一年衰老、一天比一天衰老,衰老的是身相。

【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

這個題目擺在正題上來了,你三歲觀河之見,與今天觀河之見,有沒有童年跟老年的變化?

【王言。不也。世尊。】

波斯匿王很聰明,答覆得很正確,沒有變化,能見之見沒有變化,能見之見就是真性。可見得真性是從來沒有改變過,並不因為年齡增長而有所改變,由此就可以能夠悟出,見性是不生不滅的。這是在我們生滅身當中,指出不生不滅的這一部分,不生不滅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現在的心叫妄心,不是個真心,我們這個心是什麼?就是分別、執著、妄想,這是妄心。為什麼?它有生滅。忽然起這個念頭,這個念頭起來,再起第二念頭,前個念頭滅了,所以這個心叫「生滅心」。我們現在學佛是很大一個麻煩事情,麻煩在哪裡?我們就是用生滅心來學佛,所以佛法不通,不會開悟。佛說經是從不生滅心裏面說出來的,我們現在看,看不懂,為什麼看不懂?我們用生滅心來看。佛是從不生滅心裡頭說出來的,我們用生滅心來看,不相應。縱然我們遇到佛菩薩,佛菩薩給我們講,我們也聽不懂,為什麼聽不懂?人家從不生滅心裡頭說出來,我們用生滅心去聽,也是不相應。所以經有了義、有不了義。了義、不了義,嚴格的講,多分是在自己用心不一樣,如果我們用不生不滅的真心,沒有一法是不了義,法法都是了義;我們還是用生滅心、用妄想心,如來給我們所說的話也都是不了義。心變境界、心造境界,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我們看佛說法的善巧,看他所用的方法處處給學生都是啟示。再往下面看: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

面是有皺紋,那個皺紋是一年比一年多,觀河之見這個見精它沒皺紋,面皺了會變,不皺的可見得就不變。如果我們拿賓主來說,不變的是主人,會變的是客;不變的是空,會變的是塵。客塵是會變的,主空是不變的。要緊的是我們能夠認識主人,我們才能夠支配客人,拿現在話就是我們才能夠接待客人。我們要是認識真性,對於一切萬象我們才能真正享受到,運用就是享受,在這裡面才能夠得大自在。下面說:

【變者受滅。】

有生滅這個相。

【彼不變者元無生滅。】

不變的哪裡有生滅!

【云何於中受汝生死。】

——依凈空法師講座編纂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我今示汝不生滅性」——《楞嚴經》參習(95)
佛法修習方法漫談:「念覺支」與「擇法覺支」(七覺支)
佛法修習:「七覺支」
「故知我身終從變滅」——《楞嚴經》參習(94)
「覺」與「參究」——佛法修習漫談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