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倖存者憶日軍細菌戰:大片村落成為「無人區」

二戰倖存者憶日軍細菌戰:大片村落成為「無人區」

侵華期間,日軍以臨清為中心,在山東西部與河北南部交界處的衛河兩岸,策划了一場慘不忍睹的細菌戰。侵華時期,日軍不止在山東河北等地進行過細菌戰,由此記憶的倖存者,幾乎遍布中華大地。他們對於當年那場恐怖經歷的記憶,幾乎都是同一種印象:慘痛,無法形容的慘痛!

大片村落成為「無人區」

劉錫文今年82歲,細菌戰在他童年記憶里留下的痛苦至今難以忘記。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侵華日軍深感戰爭形勢正在逆轉,便秘密謀劃實施了冀南、魯西細菌戰。這次細菌戰是以沿衛河館陶、臨清為中心,作戰代號為「華北方面軍第12軍十八秋魯西作戰」。1943年為日本昭和十八年,這次細菌戰又是在秋季實施的,故簡稱「十八秋」細菌戰。

1943年8月下旬連降大雨,衛河流域形成瀝澇。崗村寧次和石井四郎乘機發布實施「十八秋」細菌戰的命令。1943年初夏,駐濟南日軍將875部隊製造的霍亂、鼠疫、傷寒、赤痢等細菌,絕密地派專人送到日軍部隊和空軍部隊,要他們按命令去實施散發。

8月,日軍造成臨清大橋附近的河堤決口。在決堤放水過程中,侵華日軍乘機把霍亂菌撒進衛河。帶有大量霍亂菌的河水流到哪裡,哪裡就成了疫區。據老人們介紹,當時衛河泛濫,村莊被淹,有的村莊上空還有日軍飛機低空徘徊,之後不久村裡就發生了霍亂,得病的人渾身抽筋、上吐下瀉,許多人來不及救治就很快死去。由於疾病傳染很快,許多人得病死後連找抬屍體下葬的人都找不到,一些家庭甚至因染病全家死光。

1943年秋天的這場「瘟疫」橫掃魯西地區,數十萬百姓被奪去了生命。「瘟疫」讓聊城村落荒蕪,屍橫遍野,成為「無人區」。

飛機播撒細菌彈製造霍亂

關於日軍細菌戰在寧波犯下的罪行,市民印象較深的應該是開明街上的疫病區。而事實上,在北侖區柴橋街道穿山村,60多年前日軍細菌戰同樣在那裡留下了無法掩蓋的罪惡與創傷。穿山村對細菌戰還有記憶的老人如今都年事已高,一位老人回憶,在1940年日軍的細菌戰中,家中六口人,除了小兒子其他人無一倖免,全部感染霍亂病菌而死亡。

在穿山村史志上詳細地記錄了親眼目睹日軍丟細菌彈的已故老人鄒兆仙和鄒品方的講述:1940年,公曆9月中旬的一天,我們正在炮台岡山腳下做農活,只見一架日機飛來,飛機飛得很低,飛機上血紅的太陽旗看得很清楚,飛機在穿山村上空盤旋幾圈後,從飛機上落下一個炸彈。大家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還有人看到田野上、水池裡也有很多小浮子一樣的東西。那時大家只知道日本飛機上丟下來的不是好東西,但是沒有想到日本人丟的竟是細菌彈,要大批死人的。

據了解,當村裡的水缸、池塘出現「石灰狀」不明漂浮物一星期後,穿山村就有人開始發病了,頭痛、發熱、上吐下瀉。很多人都是上午發病第二天就死了,但到死都不知道病因是什麼。86歲的周光春老人回憶起當年的情景還是一臉的驚恐。短短一個月時間,穿山一個村就死了80多人,很多家庭都慘遭滅門。事後,經醫生確認才肯定村裡人得的是霍亂,這種從未出現過的疫病是日軍細菌彈造成的惡果。

鼠疫死人家人不敢大哭

現年80歲的常德市民張禮忠保存著一張1938年的全家福,這是張家三代八口人唯一的一張全家福,弟弟國成、國民面帶笑意,每次看到他們的面孔,張禮忠總會想起那段慘絕人寰的記憶。

1941年11月,日寇一支秘密部隊到達常德前線,這支30多人的小分隊來自臭名昭著的731部隊,他們攜帶著36公斤秘密武器——鼠疫桿菌。此後,包括張家5口人在內的許多常德居民慘死於細菌戰。1938年,張家住在常德高山街,那是當時常德最繁華的一條街道,父親張金延開了家刻字店,一家人過著平實的日子。不久,寧靜的生活被日寇的炸彈擊碎了。

1941年11月4日上午,張禮忠在去學堂的路上聽到空中傳來奇怪的響聲。「是一架飛機,轉了幾圈就出城了。」空襲警報很快響起,男女老少慌忙離開房舍,有的躲進防空洞,大部分人跑出城區。飛機沒有像往常一樣投擲炸彈,而是繞城轉了一圈,撒下一些雜物。

日寇空投鼠疫桿菌後的第5天,常德城內開始出現大量死老鼠,最多的地方是雞鵝巷和東門一帶。1941年11月11日後,常德城內每天都會發現鼠疫病人,染疫人數一天天增多。家裡因鼠疫死了人,為了不讓保甲長發現拉去火葬,張禮忠一家連哭都不敢大聲。兩年中,全家死了五口人,3處房屋被燒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六家 的精彩文章:

袁克文將戀人讓給袁世凱後,又做了這件事
二戰後日曾為美國女兵招慰安夫:每天3美元體力吃不消
曾國藩早餐桌上教訓李鴻章:李鴻章滿臉通紅「悚然久之」

TAG:老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