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雜談:「擇法」、「精進」、「喜」

學佛雜談:「擇法」、「精進」、「喜」

學佛雜談:「擇法」、「精進」、「喜」

七覺支裡面第二條「擇法覺支」——「觀諸法時,善能覺了揀別真偽,不謬取於虛偽法故」。

「擇法」這一條,包括的範圍非常廣大。無論在世間法或是在出世間法,我們在一生當中,譬如求學、工作,都應當要慎重的選擇。讀書,學校裡面有那麼多的科系,社會上有那麼多的行業,都要有智慧去選擇。選擇的標準,佛法裡面是給我們一個啟示,要揀別真假,要選真的不要選假的;我們把真假換一個名稱,我們要選善的不要選惡的。我們要選擇有利於眾生、有利於社會的,絕不能選擇傷害眾生、傷害社會的,這樣的選擇才真正能達到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從我們的生活、工作,一直到處事待人接物,要善於選擇,現在人講的要懂得抓住機會,在佛法裡面講緣,要能掌握到緣。殊勝的機緣是很不容易遇到的,機緣現前,你若不能夠掌握,剎那之間就消失了,以後再希望有這個緣出現,那不是一個容易事情。所以機會一定要抓住,絕不能夠輕易把它失掉。修學法門也不例外,要抓住學習的機會、學習的環境,我們才會有成就。

對於修學的法門,那就更應當慎重去選擇。一生當中專攻一部經,作專家不作通家。專到某一個程度之後,確實他就通了。古德常說:「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切經通之後,還作專家不作通家。那是什麼?那是大慈大悲,給後學做榜樣,不要讓後學看到:「你樣樣都通,樣樣都講,為什麼要我講一樣?」他就產生懷疑。所以為後人做榜樣,這叫大慈大悲。這個例子,我們在《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看到了。五十三參任何一位善知識,實在講他都通,善財童子何必要去訪問五十三個善知識?一個就夠了,其餘善知識那些本事他都會,他為什麼不講?「我只跟你講一門,另外那一門你去找那個人」,為什麼?個個示現作專家不作通家,用意在此地。那都是法身大士,都是古佛再來的,哪有不通的道理?世出世間法全都通達。他示現的只懂一門,「其餘的,我不如某個人」,這些話的真正含義在哪裡,我們要能體會到,我們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所以人家的思考都是為利益眾生、利益後學,絕不圖自己方便。自己的學生想什麼我就教你什麼,我何必教你到別的地方參學?他用意究竟在哪裡?我們一定要懂得。除非在不得已之下,我們同學當中發心想學其他法門,真的找不到人教,這叫逼著沒有辦法。如果這個法門,現在這個世間還有人在教,教得不錯,我們就不教了,就介紹他到某個地方去參學。諸位在《高僧傳》,在中國過去這些山志、寺院的歷史裡頭都能看見,學人來參學,見了老和尚之後,老和尚跟他講:「你的緣不在我這裡,你到某個地方去找某一個人。」他到那裡住個三年五載,真的成功了,開悟、證果了。老和尚有這種本事,指導他到某個地方去學,他能成就。在他那裡為什麼不能成就?這裡頭許許多多的暗示,我們都要懂得。實在不得已,那就是另當別論。

擇法是非常的廣泛,學佛更是要選擇。許許多多學佛的人,對於佛法認識不清楚,以為駕乩扶鸞也是學佛,甚至於現在把法輪功也認為是學佛,錯了!沒有擇法的智慧,沒有擇法的能力,人云亦云,這怎麼行!肯定要走上錯誤的道路。縱然會回頭,對自己的時間精力也浪費了很多。

第三個「進覺支」——「修道法時,善能覺了正不正行,不謬行於無益苦行故」;精進。

覺支,就是四個字:「善能覺了」。「覺支」的意思,「支」是支分,是講下面七條,重點是在「覺」。哪是正行、哪是不正行,正行要精進,不正行要捨棄。佛教弟子不修無益的苦行,這個苦行對我們的道業沒有真正的幫助,所以佛不教我們修。還有一點我們要想到,每個人根性不一樣,因此他的方法不見得適合我,我修學的方法不見得適合他,觀機不容易!

不但觀機不容易,我們自己了解自己也相當困難;很難正確客觀的認識自己。所以能夠認識自己的根性,我們選擇的法門就能契合自己的根性,就會契機、契理。我們初入佛門時,必然對於各個宗派都會去看看。為什麼?求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後再從這裡面去選擇。然而選擇也未必恰當,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根性。看到人家這個法門好,非常羨慕,想學,問題是能不能學得成功?如果學不成功,那就是不契機,不適合我的根性,勉強去學,決定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到最後一事無成。

佛法裡面講的成就,最低的水平是要脫離六道;沒有能力超越三界六道輪迴,不算成就,生天都不算成就,天福享盡還要墮落。這是小成就,佛家講小果;而真正成就是大乘,大乘的成就是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大成就。

擇法,精進。不修無益苦行,苦行是釋迦牟尼佛非常讚歎的,苦行能夠降低一個人的慾望,保持道心不退,但是對於我們修學沒有利益的苦行,沒有必要。

第四條「喜覺支」——「心得法喜時,善能覺了,不隨顛倒之法而生喜故」。

世界雖然亂,動亂不安,你永遠是平安的。為什麼?你平等,你心平靜,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不會起波浪。「平」下面就是「安」,果報就是安。無論在什麼境界,永遠是平安,永遠是歡喜。不平安是世間一切眾生,他們不平安;你契入這個境界,你平安。他們很煩惱,你天天生歡喜心,你才有能力幫助他,才有方法幫助他,你才能夠會通一切不同的經教。看起來好像非常矛盾,實際上絲毫障礙都沒有,這是《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有人問:「天主教講三道,講天堂、講地獄,沒有講六道,佛法講六道,這該如何解釋?」很簡單!一個廣說,一個略說;天堂代表善道,地獄代表惡道,這不就通了!問題不就解決了!確實如此。天堂,這是善道,善道許許多多不同的等級,佛家講天堂有二十八層天,跟他們細說,他們就會理解。像我們同樣是人,人富貴貧賤不相同。一樣是人,有億萬財富,作帝王、作總統、作大臣;也同樣是人,每天在外面討飯,作乞丐,那也是人,層次不一樣。

天也是如此。不是到天上去,天上就平等了,沒這個道理!為什麼你不平等?因為你心不平,所以它就不會等。到什麼時候心才平?成佛,心就平了,那個時候才完全平等。等覺菩薩都不平等,他還有一品無明沒斷;那一品無明,各個等覺菩薩也不完全相同。所以真平等是在如來果地。《華嚴經》上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是粗分、大分,每一品裡面還有高下不相等。就跟我們在學校念書一樣,同是一班,一年級學生有幾十個人,考試名次從第一到末尾,也不平等,一個道理。但是佛經講得詳細,世間其他經教說得簡略,對照起來看,我們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總而言之,要覺。覺,必須把迷破得乾乾淨淨。迷是覺的障礙,覺是本有的,是自性本具的德行,就是經上常講的本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這是覺的根源。我們今天不覺,為什麼不覺?被污染了,心性被污染了。以我們現前這個境界來說,我們染污的根源是什麼?自私自利;這是就我們現前狀況來講,最嚴重的染污在此地。要把自私自利放棄,諸位同修在這一生當中都能圓成佛道,眾生才有救!大家都成為諸佛如來的化身,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救苦救難!這個世界的眾生,尤其是現前這個社會,迷得太深,迷惑太嚴重,需要有人來救他。誰救他?諸佛菩薩應化身來救他。諸佛菩薩應化身在哪裡?我們自己要承當。「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大乘經上講的真話,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是如如佛。

現在難在哪裡?難在你不肯放下。這一樁事情別人幫不上忙,諸佛如來幫不上忙,上帝神明也幫不上忙,為什麼?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別人的事情。你要真正覺悟,你才肯放下。為什麼不肯放下?沒有徹底覺悟,也就是眼前利害得失看得太重,不知道這是假的。所以《般若經》好,講得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我們的身體,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我們起心動念要保養這個身體也是個錯誤觀念。虛妄的東西何必要保養?不理它,順其自然,它就好了,就正常了。愈想保養,麻煩大了,愈有故障。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經上說得很好:「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上講「唯識所變」,「識」就是心想;這一切現象的變化是從心想生的,是識變的。所以我們能夠保持正常,所謂正常,不加絲毫意見在裡面,這是正常;加一點點意思在裡頭,就不正常。

這個道理我們懂得,我們聽了很多,可是境界現前,我們又不能把持,還是起心動念,還是妄想執著,這就是我們不能解決問題的原因。「隨緣」這兩個字不容易做到!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隨緣,決定沒有攀緣。六道凡夫決定攀緣,不懂得隨緣,他隨緣也是攀緣。所以我們仔細去觀察諸佛菩薩,諸佛菩薩攀緣也是隨緣,妙不可言!這又是什麼緣故?用心不一樣。諸佛菩薩用真心、用清凈心、用平等心,我們用妄心,我們用的是染污心,用的是高下心,所以隨緣都變成攀緣,麻煩在此地。

不僅僅是佛經典裡面教導我們這些修行的理論跟方法,儒家的經典、道家的經典,乃至於其他宗教的經典,你細細去思惟觀察,你就明了了。縱然講的方法不一樣,它的原理原則決定相同。大乘佛法修學的綱領就是禪定;佛家總綱領:「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總綱領。「禪那」翻成中國意思為「靜慮」,又翻作「止觀」;靜就是止,慮就是觀。佛法不用「想」用「觀」。觀跟想的差別在哪裡?觀不用心意識,也就是說,不用妄想分別執著,那個叫「觀」;用妄想分別執著,叫「想」。這裡差別就大了。用意識去想,都想聖賢的這些事迹、聖賢的教誨、聖賢的行為德行,我們得福德,這是修福,福德,不能超越三界。如果用觀,不用心意識,他能超越六道輪迴,這個不一樣!

佛家大乘修學中心的理念、原理原則是「離心意識參」,它不叫想、不叫研究,叫「參究」。參究是不用心意識,不用分別、不用執著、不用妄想,我們現在講是「直覺」,現在人哲學裡面講直覺,用這個。佛法裡面講得很多,但是真正會用的人不多,這個緣故在哪裡?沒有放下自私自利,所以他就不會用。這是我常常勸勉大家的,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放下,你就會用,你就會用觀。你能夠會用,對於你的定、慧,就能夠很快速的得到。但是定跟慧也有程度淺深不同,可以說從小乘須陀洹一直到圓教的佛果,就是定慧層次不相同,淺深廣狹有差別。所以學沒有止境,不能滿足。

註:

參考資料——凈空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講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佛說十善業道經》學習 6
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楞嚴經》參習(96)
「我今示汝不生滅性」——《楞嚴經》參習(95)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