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良渚古城超大,相當於上城區加拱墅區!揭開5000年前建造之謎,一張圖帶你穿越!

良渚古城超大,相當於上城區加拱墅區!揭開5000年前建造之謎,一張圖帶你穿越!

原標題:良渚古城超大,相當於上城區加拱墅區!揭開5000年前建造之謎,一張圖帶你穿越!


這兩天的良渚遺址,很熱鬧!


近30位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奈及利亞、墨西哥、以色列等國的考古界國際「大咖」,都來了良渚!光是各國科學院院士就有7位。


前天,專家們已到良渚遺址現場考察了一圈,昨天,專家們坐在一起,參加「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統國際學術研討會」。



良渚考古現場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弗農·斯卡伯勒說:「良渚的水利系統,可能將改寫中國歷史,可能將改寫世界歷史!」


他說的歷史,指的是,浙江省考古所在良渚考古這十年,為中國5000多年歷史文明,找到了重要證據!


就在良渚,用一片片遺址,明明白白告訴全世界,早在5000多年前,良渚文明就已存在,和古埃及文明同期。


良渚古城已5000多年,它一直都在,只是我們對它的探索、認識還要一步步地來。而最近十年,通過浙江省考古所考古人員的努力,良渚古城的「面紗」掀開得越來越多,它通過一個個的「證據」,在我們的眼裡,一點點地還原。


「證據」都有哪些?這兩天,我跟著考古專家團,在「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統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在良渚古城考古發現十周年發布會上,把這些最重要的證據一一記錄了下來。


我們嘗試著,還原5000年前的良渚。


5000多年前 為什麼偏偏選了這裡建城?


浙江省考古所研究員王寧遠,昨天在「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統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特意講了良渚古城是怎樣選址的。

大約5500年前,因為氣候事件,人們發現,生活了很久的山間谷地已經不再適合採集狩獵的日子了,所以就改為種水稻,集體往沼澤平原移動。


看了一圈,他們就把目光定在了良渚。


最吸引他們的,是資源豐富。沼澤平原,種水稻再好不過;附近的大遮山、大雄山兩座天目山余脈,有玉礦,還有石材、木材;沼澤、湖泊,不但可以狩獵,還方便水運。


最後建下的古城,以古人最愛的「居中」概念,選在了山間的沼澤濕地。它三面環山,只有東面是開闊的平原,以山為郭,這樣能保證安全;裡頭有良渚港等河道貫穿,交通便利。


良渚古城 有外郭城王城還有水利系統


良渚古城很大很大,整個遺址有100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上城區加上一個拱墅區。


最外圍是水利系統,接著先是一圈外郭城,包圍著631萬平方米的面積,再是一圈城牆,內部面積300萬平方米,城牆的中心才是30萬平方米的宮殿區,這也是中國古代都城三重結構的起源。


如果不好理解,你可以試著把它想像成北京現在的模樣——


最中央,是王城,也就是北京中心的紫禁城;往外走,建了一圈內城牆,城牆裡頭是內城,就相當於是北京的一環,絕對的市中心;再往外走,出了內城,就是外郭城了,但它又不是農村,就相當於是城市郊區,就好比北京的五環內。


備受專家們關注的良渚水利系統,是迄今已知的中國最早、規模最大的水利系統,也是世界最早的攔洪水壩系統。距今約5100-4850年,將中國大型水利遺迹的年代幾乎提前了一倍。

水利系統,在良渚古城北面,有秋塢、石塢、蜜蜂弄等10條堤壩,和長約5000米的塘山長堤,共同組成了一個具有高低兩級水庫的龐大水利系統。


這麼大一片古城 最初是先有了誰?


這十年里,省考古所取得的另一個成果,就是證實了整個良渚古城的先後建設順序,也就是整一片古城,先有誰,再有誰。


五千多年前的事情,要怎麼說得上來?


省考古所所長劉斌說,是通過年代學測定,再結合地層學、類型學等手段來證實的。


最重要的是年代學測定。考古界的做法是這樣的,要想知道一個文物的年代,比方說一個罐子,最理想的狀態,就是罐子裡頭有儲存過什麼東西,比如種子、糧食等等,哪怕是一粒芝麻,都可以通過「碳14」測定,來推算出植物的死亡時間,從而知道它們的年代。


良渚古城前後取樣600多個,比如草裹泥里的草、稻穀、桃核、種子……通過它們,推算出了良渚古城的建設順序——


最早的,是水利系統、莫角山宮殿、反山王陵、瑤山祭壇等,距今約5100年前。相當於,良渚人高瞻遠矚,選好了地方,先治水,解除後患後,最重要的王城宮殿,緊跟著就動了手。


接著是內城牆,距今約4800年左右。


最後是外郭城,大約4500年前,比王城晚了大約五六百年。

劉斌說,這就好比杭州的市中心,人住得越來越多,越來越擠後,人就慢慢往外擴,時間久了,市區就越來越大,越來越往外了。


外郭城,可能就是內城裡頭實在是住不下了,慢慢搬到外郭城去的,相當於城市化的產物。


省考古所做過測算,當時的良渚古城裡頭住了2.5萬人左右,是根據人均遺址面積推算來的。


比方說,在良渚古城挖一塊遺址,就在這裡頭找看有多少房子,每個房子能住多少人,再以此推算出來的。


以後去良渚考古遺址公園 可以看到5000年前的樣子


這兩天,我跟著國內外的考古界大咖們,在良渚古城遺址逛了一圈,有些專家站到開闊的莫角山宮殿上時,都很驚訝,沒想到這麼大一片遺址,竟然都能原樣保護得這麼好!


良渚遺址管委會副主任陳壽田說,未來,會保護得更好。


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經開建,要花10年時間打造一個100平方公里的大公園。和其他公園比,它有什麼不一樣?


陳壽田說,它的定位很明確,要打造成一個「中華文明朝聖地」「中國文化新名片」。朝聖地,是可以讓大家來看中華最老的五千年文明;新名片,以後可以自信地和別人講,中國不止有萬里長城,還有良渚。


既然是考古公園,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先把遺址保護好。現在去看,已經看得出公園以後大致的模樣,沒有新添大建築,都儘力保留遺址發現時的原樣。

那麼問題也來了,普通人看上去可能都是一片土坡、荒地,完全看不出良渚古城的痕迹。陳壽田說,這不是問題,未來肯定是一個讓大家看得懂的公園。


未來,公園裡會用上各種現代科技,比如VR,站在莫角山遺址上,你眼睛裡就能看到五千年前的宮殿,到底是什麼樣子。


五千年前的良渚人是怎麼生活的?比如每天吃什麼,糧食吃什麼,肉類吃什麼,每天都幹什麼,甚至現在發現的老虎骨頭,當年老虎是怎麼被殺掉吃掉的?當年洪水暴發時,良渚古城裡有啥影響?這些,以後都可以在公園裡看到。


陳壽田說,目前還在研究階段,技術不是問題,難點可能在於,五千年前的場景究竟是什麼樣子,沒有人敢一口肯定。比方說,當時的良渚人多高多矮,多胖多瘦,平常喜歡穿什麼衣服?這些都是未知的,都還在研究。


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良渚考古沒有句號,將一直繼續下去,百年考古,甚至千年考古。


良渚正在建一個國際考古研究中心,將是國內最一流的考古研究平台,專門給國內外的考古專家們提供場地。


未來,良渚遺址管委會希望,就像敦煌有「敦煌學」一樣,「良渚學」也能有更多的人來研究它。


最新發現!


已懂得稻作農耕的良渚人到底是怎樣生活的?


快報畫了一張良渚古城圖 和你一起穿越回5000年前

良渚古城,最核心的就是王城。考古人員對王城的探索,一直在持續。


通過探勘、發掘,考古專家們發掘了古城內的河道水網體系,以及宮殿區、王陵區、倉儲區和作坊區的功能布局。


而昨天,記者了解到,最新的一個發現是——


今年又在莫角山南邊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倉儲區,炭化的稻穀可能足足有二十萬斤!


前兩年,就在大莫角山下的東面,離河邊不遠,發現了兩萬多斤稻穀。



遺址挖掘出的炭化稻穀


一紮扎束好的稻穀,還帶著谷穗,整整兩萬多斤,都燒掉了。這些稻穀,經過了5000年雖然已經有些碳化,但依然顆顆分明。


昨天就在良渚考古的辦公區,記者還看到兩位阿姨,在一粒粒挑揀稻穀,已經炭化,都是黑色,要一粒粒和雜物分開。


一位阿姨在挑揀出土的炭化稻穀


因為這兩萬多斤稻穀,所以推測這裡是王城的倉儲區,也就是糧倉。有可能,當年糧倉意外失火,所以留下了燒過的稻穀。


而最新發現的更大糧倉和更多的稻穀,也充分說明當年良渚人的稻作農耕已達到一定的水平。


我們大致畫了一下當年良渚古城的布局圖,一起來看看5000年前的文明古城。



製圖/連誠


宮殿區


宮殿區就是王城的正中心,莫角山。雖然叫山,但它是一座人工築成的長方形土台,大約30萬平方米。


這個土台一分為四,有三個宮殿區,一個廣場。宮殿區,分別是大莫角山、小莫角山、烏龜山。


整個莫角山上,除了這些宮殿,就是平地上建的一個沙土廣場,叫古尚頂土台,東西長約630米、南北寬約450米,高約9米。沿著沙土廣場,在南面、東面,也都發現了東西成排、南北成列的9個房子,面積在200-500平方米之間,考據是王城裡貴族住的地方。

根據推測,大莫角山上的宮殿,位置最高,應該就是這些宮殿里地位最高的主殿。所以,它面向的沙土廣場,也應該是宮殿里要舉辦重要儀式的時候會用到的廣場。


有種說法,這裡就是王城宮殿,住著整個王族,甚至可能「王」就是在大莫角山的宮殿,接受百姓在沙土廣場上的朝拜。還有個說法,可能這裡不是住人的,而是祭祀的神殿。


王陵區


莫角山的西面,早在1986年,就發現了反山遺址,發掘出11座良渚顯貴者的大墓,出土文物1200多組,被稱為良渚「琮王」「鉞王」的兩件超大型玉器就在其中,很多學者都認為,這裡就是「王陵」。


在反山南面,有個桑樹頭遺址,這裡雖然沒有挖掘過,但1971年,有農民在這裡種地,挖出了兩件大玉璧以及一件非常漂亮的玉璜,明顯不是平民所用,可以此斷定這裡是貴族墓。


這兩年,又發現夾在反山、桑樹頭之間的姜家山也是墓地,相當於,王城的墓地其實是從北往南一條線。


只不過,這些墓地也分等級。


姜家山上新挖出的是14座墓葬,出土文物644件。從文物上來看,姜家山和反山墓地時間很近,但等級要差一些。姜家山檔次最高的墓葬,頂多算得上是反山的三四等,相當於反山是「王陵」,埋的是王族,而姜家山埋的是貴族。


可以確定的是,反山、姜家山、桑樹頭,是王陵及貴族墓地,因為布局都在宮殿的西面,和明代時很像,十三陵就位於紫禁城的西北面。


選西面是有講究的,古人講究住在哪就埋在哪,好比建了房子,都是面朝南坐朝北,在房子西頭,或者東頭、北頭也可以,避開南面,留一個自家墓地。

手工作坊區


去年考古首次發現,古城內有手工業作坊區。


良渚古城內,河網密布,尤其是宮殿區的東面,有一條鍾家港古河道,是城內的南北主幹道。


就在挖這條河道時,挖出了大量的漆木器、木器坯料、燧石石片、玉料、玉鑽芯、石鑽芯等。


漆木器、木器坯料,是做木器的原材料;燧石石片,很鋒利,用來雕刻玉料的;玉鑽芯、石鑽芯,是鑽玉剩下的邊角料。


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當時良渚人做玉已經蠻先進了,給玉鑽孔,孔能鑽得像蓮子心一樣細,工藝很好。


而這些考古發現,並不是要用它來說明古人技術有多好,這在多年前出土的玉器中就已經證實,它們這次的使命是證明了這一帶存在木器坊、玉器坊、石器坊、骨器坊,是王城裡的手工業作坊區。


而且,根據資料推測,王城裡,除了宮殿區、墓地以外,最主要的應該就是手工業作坊區了。


還可以確定的是,這些手工匠人,不只在這裡幹活,從他們留下的生活垃圾看,比如桃核、杏子、芡實等,他們吃住都在王城裡,能住得進王城,應該也是手工匠人里的佼佼者了吧。


內城牆


有城就有牆。


良渚人為了把300萬平方米的王城圍起來,建起了一道東西長約1500-1700米,南北長約1800-1900米,略呈圓角長方形的城牆。


四面城牆,除了南城牆沒有護城河外,其他三面城牆都有內外護城河,相當於夾河築城。另外,目前已經勘探出8座水城門,四面城牆各有2座,和內外河連通。另外,南城牆的中部,還有一座陸城門,平常進出城,應該走的就是這裡。


這道寬寬的城牆,就像是當時的一個分割線,牆內是整個古城最中心的地方,城外就算是古城郊區。


地質考古,把城牆下墊的石頭,一共10526塊,一塊塊編號,登錄石頭的質地、大小、尺寸,還有磨圓度,到古城外的山頭上,一個個去對照。


就是通過石頭的質地和磨圓度,最終,找到了它們的出處——古城北牆石料來自城北的大遮山南坡;南牆石料來自城南的大雄山北坡。


一塊石頭,山上採下來,稜角分明,叫棱狀石頭;從山上滾下,稜角磨掉一些,是次棱石頭;落入到小溪溝里,變成次圓石頭;要是進了大江大河,那就是圓乎乎的鵝卵石了。


考古人員一塊塊檢查下來,發現當時的良渚人建城牆用的都是次棱石頭、次圓石頭,也就是說,都是到山腳下、溪溝里撿回來的。


外郭城


出了城牆,就是外郭城了。


扁擔山、和尚地、里山、高村、卞家山、楊家村、文家山……聽名字,是不是就有了一些「郊區的味道」?


它們都是長條形的高地,人工堆築而成,差不多有6.3平方公里。


在這些地方,考古人員先後找到了木板河岸,說明當年良渚人臨水而居;有古河道、碼頭,還有平民墓地。


但是考古人員找來找去,最終證實,整個良渚古城,不管是內城還是外郭城,甚至是外郭城外附近,都沒有發現有稻田。


這說明什麼?


早在良渚時代,中國就已經有了很明確的城鄉分野。


那時候,古城內沒有一個農民,住的都是手藝人,像玉器、石器、漆木器、骨器……不管是什麼,手裡有技術,就有本事留在了城裡。


農民都去哪了?王寧遠說,種稻子要往開闊的地方去,地方夠大才行,都往城外開闊的平原去了。


古城外的近郊,目前也已經勘探了15平方公里,新發現遺址160多處。這些近郊可能就是農民生活的地方,勤懇種地,往城裡供應糧食。


外圍水利系統


5000多年前,人們大規模搬遷到良渚時,看到了它的種種好,比如糧食、交通等,但是,聰明的良渚人,也早早就看到了它的風險——


西部山地,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年降雨量有1600-1800毫米,雨季經常山洪暴發,一旦暴發,對稻田和村莊來說,就是災難。


當年的良渚人已具備全流域的水環境規劃和改造能力,水利系統建得很聰明。


他們發明了「草裹泥工藝」,先用淤泥堆築,外裹黃土。這些土並非散土,而是用蘆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長圓形,碼成壩體。考古人員找出一個個草裹泥包時,就在草裡面,竟然還開了朵花! 這些草裹泥包,有些像現在抗洪搶險用的麻袋裝土,抗拉力強,不易崩塌。


那時候,沒有工具更沒有模型,連運輸都不方便,按照推測,應該是工程現場分組勞動,一組人製作草裹泥,一組人負責傳遞,另一組人堆築壩體。


就是靠人力,良渚人在古城外圍建起了一個11條壩體構成的龐大水利系統,控制範圍達100平方公里,具有防洪、運輸和灌溉等綜合功能,是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統,也是世界最早的攔洪大壩系統。


就是因為有了發達的水利系統,作為稻作農業的起源地,良渚文明在進入犁耕農業的同時,使得農業有了更為迅速的發展,從而刺激了手工業等諸多領域的進步。


都市快報記者 劉雲 文/攝 製圖/連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市快報 的精彩文章:

老小區加裝電梯剛開工半月,2樓大姐明確反對!6樓72歲大伯急了
昨天不少社交平台被這幅漫畫「刷屏」,快報專訪漫畫作者
未來幾天,杭州將越來越冷,甚至降到0℃以下!這10隻狗狗,正在等待你給它們一個溫暖的家
什麼?杭州最熱鬧市中心發現兩座墓葬!

TAG:都市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