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何理解當今社會理性與非理性情緒並存的現象

如何理解當今社會理性與非理性情緒並存的現象

原標題:如何理解當今社會理性與非理性情緒並存的現象



關注我們


如何理解當今社會理性


與非理性情緒並存的現象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讀書報告


小編覺得這是我讀研期間最喜歡的一本書,本書使我對歷史與現實的很多問題有了更多新的認識,特來分享給大家,歡迎批評指正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是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斯蒂芬·平克的著作,上冊主要與歷史學有關,下冊以心理學研究為主,參考了生物學、政治學、經濟學等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分析在歷史長河中,暴力現象呈現減少趨勢的表現及原因,以史為鑒,使人們珍愛和平並更努力地減少暴力。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心得體會可以概括為五點。


第一,雖然我們不可能完全消除暴力,但從整體上看,暴力現象呈減少趨勢。


當今社會,厚古薄今的現象屢見不鮮,暴力事件時常見諸報端,並且由於缺乏與歷史上傷亡人數的宏觀對比,給人一種現在是史上最為暴力年代的錯覺。即使過去確實有優於現代社會之處,比如德州農工大學勃朗特依照史前人類的食譜進食並鍛煉後,得出在生理、心理上的感覺好過從前的結論,但至少有一點是昔不如今的,那就是曾經有許多極為殘忍的暴力現象橫行於世間,人們逆來順受,甚至對該行為表示認可。


人類社會經過長期發展,人們對於暴力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對異教徒、少數族群、婦女、兒童、同性戀等群體的暴力乃至酷刑都大幅度減少,戰爭的頻率以及規模呈現減少趨勢。對於日本右翼政客篡改教科書以掩蓋暴行的行為,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反映了他們也認同暴力特別是酷刑是不道德的行為,因此才需要掩蓋侵華暴行。但在歷史上曾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人們對暴行毫不掩飾甚至大肆宣傳,這也反映出人們對於暴力的態度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以至於我們現在難以理解這些暴力行為發生的原因。


第二,霍布斯的理論有助於我們理解暴力的動機,埃利亞斯和康德的理論有利於分析暴力現象減少的條件。


霍布斯認為暴力的動機主要與求得利益、安全和榮譽有關。求利益與掠奪性攻擊有關,指為了獲得土地、牲畜、女子等資源而產生的暴力。求安全與先發制人的攻擊有關,資源的不平衡性造成競爭,而競爭造成恐懼,雙方都擔心對方會傷害自己,這一悖論被稱為「安全困境」,因此要先發制人以保護自己。求榮譽與報復性攻擊有關,因為對方的言談舉止侵犯了個人、集體、民族或者國家的尊嚴而爭鬥,意識形態也可以理解為尊嚴的一部分,因為共同的信仰而凝聚為一個集體,不同集體為守衛各自的信仰而戰,比如基督教與異教徒的宗教戰爭。

享受傷害他人的施虐心理也可能產生暴力,但許多暴力得到許可的原因並非如此,而是施暴者認為這是在為對方著想。早期的基督徒頌揚酷刑,認為這是對罪孽的公正處罰,而聖徒們歡迎自己遭受的折磨,因為此生受難將換得來世的幸福,故將與宗教有關的酷刑神聖化。同時,基督徒們認為對不信仰基督者施加酷刑,能幫助他們醒悟真理,這其實是在為他們著想的公益舉措。這使我想到,傳教士在近代中國曾經有所謂「宗教侵略」的舉措,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傳教士的確將宗教作為列強對華進行政治、經濟侵略服務的工具,但同時也有一些傳教士認為中國人「沒有希望、沒有上帝,自願成為罪惡和撤旦的奴隸」,傳教是在拯救中國人民於水火,甚至認為用武力打開其國門的行為是合理的,這都是為了傳教以拯救未開化的國人所為。為此,這些傳教士還在中國建立醫院、學校,創辦報刊,幫助翻譯書籍。這種以為對方著想為依據而出現的暴力不絕於書,長期以來,許多人認為對兒童的暴力合情合理,因為這是在為孩子著想,是關愛兒童的表現,時至今日,這在我國仍然是種普遍現象。


關於暴力下降的原因,作者的解釋主要與埃利亞斯「文明的進程」理論、康德的「永久和平論」有關。


埃利亞斯提出「文明的進程」理論,指出暴力下降與大眾的心理變化有關,主要表現為復仇的榮譽文化讓位於律己的尊嚴文化。典型例證是美國的北方、南方與西部的兇殺率的差距,北方兇殺率低於南方和西部,主要因為前者繼承了法律與商業推動下的歐洲現代文明,而後者仍保留了榮譽文化。當合法的選擇越有吸引力,人們也就越不願意犯罪,而國家權力的確立、文明商業的發展有利於降低人們的犯罪動機。


國家的成文法規與人們心中的道德論證相互作用,共同推動了人道主義革命的實現。但是,這僅僅依靠理性意識的增強還不夠,還需要與之相關的制度以及法律保障,這有利於在大家的頭腦中形成法律意識,意識到使用暴力是要付出代價的違法行為。國家機器壟斷暴力的使用,特別是制定法律以威懾雙方,使暴力現象大大減少,但同時也可能出現強權政府對國民實行絕對控制的問題,因此法律也需要達到限制政府權力的作用。法律的制定與修改與時俱進,不僅有利於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暴力,也有利於降低某一集團對民眾施加暴力行為的可能性。


國家權力的確立、鞏固與商業的發展相輔相成,共同推動暴力行為的減少。國家法律保障商業的進程,商業的存在使你死我活的戰爭現象減少,因為人如果不復存在,商業也就無法運作。這將使雙方一得一失的零和博弈現象逐漸減少,交換互利的正和博弈機會越來越多,有利於降低人們的犯罪動機,減少暴力行為的發生。


康德的「永久和平論」提出了實現和平的三大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民主政體。因為戰爭的收益多歸於國家領袖,而損失則多由國民承擔。由於民主政體的主權在民原則,需要考慮人民的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國家領袖為了個人的私慾而發動戰爭。當民主國家與別國交流時,會促進民主思想的傳播。但作者強調,這並不等同於必須要讓每個國家迅速建立民主制度。民主政體不是純粹的外生變數,是否施行民主及其模式與各國國情有關,民主首先體現在一個社會的文明形態中。


第二個條件是國際化的利維坦,由於戰爭雙方都堅信自己是正確的,因此需要更為客觀的第三方進行仲裁。自由是相對的,人的自由不能妨害他人的正當利益,這個原則也適用於每個國家,只有在第三方的仲裁下,更多國家才能更好地融入國際社會,接受共同的國際公法。隨著時代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減少,越來越多的國家維護和平,使國際間維護和平的力量增強。當一國發動戰爭以後,國際組織會做出反應,如聯合國會派駐維和部隊、實行經濟制裁等手段,以敦促交戰方停戰。


世界公民是實現和平的第三個條件。當經濟發展的收益大於戰爭時,許多國家會放棄戰爭,投身於發展本國經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經濟發展離不開國際貿易,國與國之間互通有無,相互交換原料、商品、技術、人才等資源,而這需要和平環境為前提條件。


第三,分析恐怖主義活動的恐怖性、動機與走向毀滅的結局。

恐怖主義並非是2000年才開始出現的新現象,歷史上的一些暗殺行為也可以視作恐怖主義活動。比如古羅馬人征服猶太人後,猶太抵抗戰士暗殺小組刺殺羅馬的官員及與羅馬合作的猶太人,想藉此迫使羅馬人撤出。恐怖主義者利用人們對恐怖主義運動的不可測性和畏懼心理,以製造傷害上的小投入換取了巨大的心理優勢。很多恐怖主義活動實行暗殺、人體炸彈等方式,這些活動的成本遠低於常規戰爭,但造成的恐慌並不小。


宗教進一步強化了人們對團體的承諾,其內容不僅包括能升入天堂,還融入了聖戰、夢想等內容,將神聖價值賦予這一事業,因此伊斯蘭的激進武裝分子會發誓要為過往傷害過穆斯林的行為報仇。神聖感與榮譽感等因素強化了這些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因為他們還能獲得同伴的尊重與讚賞,甚至有可能贏得一些人的同情和紀念。最近引起越來越多關注的IS極端恐怖組織也適用於以上分析。值得欣慰的是,由於基地組織的目標是建立泛伊斯蘭哈里發,這是更為政教合一的政權,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對他們,甚至基地組織的大佬們也開始抨擊這場運動,由此看來,雖然當下的恐怖主義活動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勢,但因為其目的是建立更為專制獨裁的政權,故恐怖主義應該會走向毀滅。


第四,通過書中的各種理論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大眾傳媒對人的影響。


一方面,媒體多集中於負面新聞的報道,也許與人的獵奇心理有關,或許是自發的社會責任所致,長此以往,「今不如昔」的印象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推動了「反文化」潮流的形成。典型案例是書中提到了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的文明倒退,與我國的一些「90後」甚至「00後」的醜惡現象有相似之處,許多人也把他們稱為「垮掉的一代」。究其原因,這與經濟發展無關,而主要與受到「反文化」潮流的影響有關。先要強調的是,媒體報道或多或少地存在報憂不報喜、誇大其詞的現象,不少「90後」的青少年品行良好。但一些「90後」甚至「00後」的道德敗壞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主要原因與書中分析的內容相似。


首先,他們認為自己強於上一代人,因為「90後」是伴隨電視成長的第一代人,同時還深受智能手機、電腦等新科技的影響,這些新科技傳播的信息形成了許多「90後」的共同認知,而「90後」與父母、權威的聯繫相對減弱。在新科技、新媒體的影響下,「90後」比長輩接觸到更快捷、更廣泛的信息,許多人覺得自己比長輩更為見多識廣而無視他們的意見。其次,媒體揭露了許多社會上的道德污點,這使得公共機構的可信度受到質疑,以至於一些謠言在社交平台上廣為傳播。因此,在很多「90後」的眼中,互聯網上的信息比長輩及公共機構的意見更具有可信度。在這種社會條件的影響下,許多「90後」反對自我控制,故隨心所欲和反抗壓抑成為他們的標準行為,特別是受到電視劇、互聯網的影響,抽煙酗酒、打架鬥毆被許多人視為時髦、男子氣概的象徵,所以,抽煙酗酒、打架鬥毆甚至由此引起的兇殺案時有發生。因此,廣電總局限制抽煙鏡頭的播出及勒令一些網劇下架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一方面,許多新聞語言生動、貼近生活,更容易使人接受,從而提高了對他人福祉的評價,拓寬人的移情能力。


人們的內心存在「道德標尺的偏差」,既有展示自我積極面的動力,也在裁判自己與對方行為的標準之間存在差距,更傾向於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合理的,而對方的行為是不合理的。但只要我們認識到自身這種宿命的怪癖,就有可能改變這種現象。


媒體報道可以幫助我們努力縮小「道德標尺的偏差」,閱讀他人的文字能夠讓我們養成帶入別人觀點的習慣,從而感受到別人的喜怒哀樂。因為媒體的報道涉及不同社會階層的悲歡離合。雖然媒體報道有無中生有、誇大其詞的可能,或許使人們誤將個別現象理解為普遍現象,以偏概全,但大家在閱讀新聞後,能變換角度甚至推己及人地思考問題,一些實事求是的新聞而引起的輿論對某一問題的熱議,也使政府對此更為關注並尋求解決措施,促進社會更為公平正義。比如對城管的認識,一些報道反映了部分城管存在暴力執法、濫用權力的現象,而小販多處於社會底層,謀生艱難,於是激起了人們對小販的同情及對城管的不滿情緒。但之後的一些報道涉及此類問題時,也提到了小販佔道經營會影響交通乃至市容市貌,因此城管的存在是必要的。由此,可以增強人們對城管工作的理解,同時推動城管調整工作態度與方法。


從某種程度上看,書籍對人的影響與媒體相似。一方面,它們都存在誇大其詞的可能,使人在分析問題時以偏概全,但另一方面,閱讀新聞、書籍使人們關注不同身份的人,從而對別人感到同情,甚至能站在他人的觀點或立場上看問題。閱讀拓寬了人的移情圈子,而暴力現象的下降恰恰與人的移情能力有關。


第五,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理解網路輿情以及互聯網作為全球性論壇的作用。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不僅有傳播信息的作用,同時也提供了表達個人意見的舞台,網路輿情的生態環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憤怒的情緒會妨礙我們聽取不同觀點,因此一些網民看到與自己不同的言論會惡語相加,可能會給提出不同言論的對象加以各種罪名,甚至對其實行暴力威脅,必欲除之而後快。因此,許多人認為網路越來越成為人們發泄情緒甚至黨同伐異的工具,網路輿論的生態環境不容樂觀。但這種現象在互聯網出現以前就廣為存在,社會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問題。


由於人按照習俗、相貌、歸屬和信仰等將其他人分類,這種「團體歸屬」的做法本身並非壞事。但當人們處於某種壓力、混亂或情緒化的狀態時,可能會以偏概全,將個別人的特質等同於他們所歸屬的某個團體的全貌,或者會認為某人具備其所屬團體的所有特點。


人還有將對人群的分類道德化的傾向,當我們因為他人的某些言行舉止而憤怒時,很有可能將某人或某一群體非人性化、神化或妖魔化,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非人性化」指不再將其視為人,比如在早期西方殖民者眼中,只有他們才是文明的人類,而原住民則不屬於人,因此對他們的暴行不是一件大事。當人們在「神化」或「妖魔化」某人或某團體時,會將其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比如,對於毛澤東的評價來說,神化毛澤東的人認為毛主席全知全能、不可能犯錯,所有指出他的問題的言辭都是錯誤的;而妖魔化毛主席的人則與之相反。比如毛澤東在第二次鄭州會議上對人民公社化運動出現的問題承擔了責任,指出「六中全會的決議沒有寫明集體所有制過渡到全民所有制和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所必須經過的發展階段。這是一個缺點。因為那時我們還不認識這個問題」。神化或妖魔化毛澤東的人都可能認為這段話是虛構的,但他們的解釋並不相同。神化的一方認為毛主席不會犯錯自然也就不存在道歉的問題;反之,妖魔化的一方認為毛澤東不可能承認錯誤。由此,我們便可以理解在中世紀的基督教徒看來,對異教徒的酷刑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選擇異端邪說,這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同樣,一些網民在看到與自己觀點不合的言論後,會將對方歸入某類群體,甚至對其非人性化乃至妖魔化,故會出現對他人惡語相加甚至人身威脅的現象。


由於人有團體歸屬感,擔心如果與團體有異議會受到排斥甚至打擊報復,因此人們經常會從其他人那裡尋找應該如何表達以及行動的信號。如果某人誤認為大多數人贊同某個決定,在公開場合,此人通常會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而表示贊同該觀點;在比較私密的場合,此人會實話實說。雖然在互聯網上的言論仍然可能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使傳播更廣的觀點更有可能紮根於人們的頭腦中,但因為網路評論大多具有匿名化等特點,使人們在互聯網上發表的言論可能更為真實可信。因此,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人們提供表達真實意見的平台,而不同觀點在互聯網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現,有利於增加換位思考的機會,從而增強人的移情能力,促進社會的進步。


總而言之,閱讀本書的收穫可以歸納為兩點。


第一,從整體上看,隨著社會的發展,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條件發生變化,人類的理性思維不斷提高,使其重新評估原有的禮儀、觀念和禁忌,這導致暴力現象不斷減少,使現在成為有史以來最為和平的時期。


第二,互聯網在傳遞信息及輿論方面的作用需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固然有誇大其詞、以偏概全的局限性,但同時也提供了各抒己見的平台,有利於拓寬人的移情能力,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理解。


儘管現代社會仍然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我堅信人類歷史將會在曲折發展中不斷進步,廣泛的閱讀與交流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尊重與理解他人,在不斷開放的時代,未來將會更加光明,這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與奮鬥。


讓歷史走入人心

用教育啟迪人生


記得這是一個有理想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學科教育 的精彩文章:

名著連載 l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六國崛起 l 俄國史(2)從等級代表君主制到專制君主制(附《俄國通史》第二卷主要內容 )
同步備課 l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
同步備課 l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
名著連載 l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TAG:歷史學科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