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應有的態度——日習論語第209天
子罕篇第四
點擊在線收聽語音版
原 文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注 釋
意:同『臆』,臆測。
必:武斷。
固:固執。
義 釋
《里仁篇》: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四書集注》:絕,無之盡者。毋,史記作「無」是也。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執滯也。我,私己也。四者相為終始,起於意,遂於必,留於固,而成於我也。蓋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後,至於我又生意,則物慾牽引,循環不窮矣。程子曰:「此毋字,非禁止之辭。聖人絕此四者,何用禁止。」張子曰:「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不相似。」楊氏曰:「非知足以知聖人,詳視而默識之,不足以記此。」
《四書蕅益解》:由誠意。故毋意。毋意。故毋必。毋必。故毋固。毋固。故毋我。細滅。故粗必隨滅也。由達無我。方能誠意。不於妄境生妄惑。意。是惑。必。固。是業。我。是苦。
《論語新解》:本章乃孔子弟子記孔子平日處事立行之態度,而能直探其心以為說,非其知足以知聖人,而又經長期之詳審而默識者,不易知。
今 譯
孔子戒絕四種毛病:不憑空揣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拘泥,不自以為是。
主 旨
孔子的良好學習態度。
引 述
孔門弟子,對老師有一個共同的認識,把它歸納為「子絕四」。很可能用來共同勉勵,要學習孔子這四種學習態度,以增加學習的效果。
憑空揣測,往往缺乏真實的依據,便妄自下判斷,導致錯誤的結論。如果加以絕對的肯定,認為自己真的找到了答案。於是固執地堅持己見,不再接納別人的見解。豈不是自以為是,產生嚴重的成見和偏見?對於學習效果,不但大打折扣,而且很可能害人害己。
生 活 智 慧
(一)憑空揣測,大部分是自私自利的結果。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不能虛心觀察,便造出對自己有利的答案。一旦造出不實的答案,深恐為他人所揭穿,勢必妄自加以絕對的肯定,成為可怕的自信。
(二)對於不同的意見,不敢也不願意接受,必然愈來愈固執。若是事態產生變化,或者真相大白。為了維護自己既得的利益,不得不自以為是,欺騙自己以欺騙別人。
(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改正上述一連串學習的毛病,最有針對性的解救態度。孔子率先做到了,弟子們列為共識,把它當作學習公約,成為孔門的學習四絕。
建 議
逐漸養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良好學習態度。
別 裁
這句話很容易解釋,很容易懂。可是這不止是文字的問題,要在這一生中行為修養上做到,實在很難。這裡說孔子對於這四點,是絕對做到了。第一是「毋意」,(這個「毋」與有無的「無」字通用,不過在《論語》上以及古書的否定詞,多半用這個「毋」。)這是說孔子作人處世,沒有自己主觀的意見,本來想這樣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見,他就接受了,並不堅持自己原來的意見。第二「毋必」,他並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樣的結果。這一點也是人生哲學的修養,天下事沒有一個「必然」的,所謂我希望要做到怎樣怎樣,而事實往往未必。 假使講文學與哲學合流的境界,中國人有兩句名言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還無法向人訴苦,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都無法講,這都是人生體驗來的。又有兩句說:「十有九輸天下事,百無一可意中人。」這也代表個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個人當中,還找不到一個是真正的知己。這就說明了孔子深通人生的道理,事實上「毋必」,說想必然要做到怎樣,世界上幾乎沒有這種事,所以中國文化的第一部書——《易經》,提出了八卦,闡發變易的道理。天下事隨時隨地,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在變,宇宙物理在變、萬物在變、人也在變;自己的思想在變、感情在變、身心都在變,沒有不變的事物。我們想求一個不變、固定的,不可能。孔子深通這個道理,所以他「毋必」,就是能適變、能應變。第三是「毋固」,不固執自己的成見。「毋我」,專替人著想,專為事著想。這就是孔子學問修養的偉大處。
這裡發揮起來,便要與別家的思想作一比較。如一般人認為高深莫測,甚至有恐懼感的佛家思想中有名的《金剛經》。(所謂「經」,也便是「四書五經」的「經」的意思。)這部書中也有四個類似上面所說的觀念,所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在佛學中所謂「相」,就是形象或現象。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往往感覺到很痛苦、煩惱,總是被現象困住了。人生在世界上一定有我,無法做到「無我」。有我就有你,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煩惱。結果忘記了你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樣的。「大家一樣」就是佛學所說的「平等相」。而孔子的四絕觀念,也就是平等相。
關於這一點,我曾在一次某大學社團舉辦的哲學討論會中,講過一個「我與無我」的專題。我們常在哲學上看到作人做事要做到無我的境界。可能嗎?先就事實來說,不可能。譬如有人說:
「我告訴你,我絕對客觀。」這句話對不對?不對。這已經非常主觀,因為「我很客觀了。」這就是「我」的主觀。哪裡是客觀?等於說「中」,天下有沒有一個「中」?因為「中」是對兩邊而言,才構成了「中」這個觀念。其實對比出的這個「中」,對另一點來說又是偏了,沒有絕對的中。又用方位來說,你站在一個房間,說自己是在中,前後左右是東南西北,可是站在北方看你是站在南方,在南方看你是站在北方,沒有中間的。所以說絕對「無我」,在觀念上有這個名稱,真要做到無我,幾乎沒有這樣的人。但不是絕對沒有,一旦真的做到無我的話,就會非常快樂。
我們所有的痛苦,都因為自己「有我」而來的。如果我們手裡拿了一件東西,別人需要時,一定捨不得給人,因為別人需要它時,也正是自己需要它的時候。假如能在這個時候,放棄了而給別人,就是最快樂的境界。有一位學佛的朋友來問,什麼叫「菩薩」?我說這是印度梵文的名稱「菩提薩埵」,音譯成中文,簡稱「菩薩」,所含的意義就是「覺悟有情」。自己對於人生哲理覺悟了,可是對於這世界,對於一切的事物非常多情,而盡量施以助力。所以中國人說「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這就是菩薩的境界,等於中國人說的聖賢,名稱不同,發音不同而已。他們又問學佛的人是否都成菩薩?我說沒有,至少我沒有看到過菩薩。
不過我朋友曾經看到一個人,可以說得上是菩薩。那是二十年前,有一艘駛往澎湖的船,途中遇難了。船上有一個認識的人,他本有肺病,因事乘了這船到澎湖去。在海難來時,有船員看見他有病,丟了一個救生圈給他,要他先離船逃生。他接到救生圈後,仍然很從容,並沒有立即套上。後來看見一個婦人抱了一個孩子逃上甲板,他就把那個救生圈轉送給了這對母子。他說他是有肺病的人,早死晚死一樣的。原來丟救生圈的船員,忙了一陣子回來,見他還逗留在船上,救生圈也沒有了,問他怎麼還不逃命?救生圈哪裡去了?他只笑笑,(這種狀況下,他還能安詳地微笑,可見是什麼樣的胸襟了。)也不講話。這位船員東找西找,又找了一個救生圈給他,他又送給了另外一個人逃生。結果船沉了,他也沉了,非常從容。這是「無我」。他這樣做不是被強迫的,完全是自動的,這就叫做「無我」、愛人。我們心裡覺得這件事情很悲慘,但在他的心境卻很安然。他不是自殺,他覺得別人更值得同情、憐憫。但在事實上,平常一般作人做事,沒有辦法真無我。每個人同樣畫畫,畫出來各有不同。你寫文章如在文章里「無我」,就沒有你的意境了,就不要寫了。同樣一件事情做起來就有「我」的精神。要將全副的我,擺到無我的境界里,才可以達到真的「無我相」。孔子的這四點,大概用佛家的這觀念來相互襯托一下。實際上這四點是全部孔門學問的中堅,所以孔子教我們學問修養,就要效法他做到這四點,「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聖人都自認無知——日習論語第212天
※有學有守——日習論語第197天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日習論語第192天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日習論語第168天
TAG:日習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