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楞嚴經》參習(99)

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楞嚴經》參習(99)

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楞嚴經》參習(99)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參習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三遍)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前文:【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本文: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

阿難在楞嚴會上被世尊罵怕了,所以答話的時候都很有技巧,不敢自己說,又怕佛罵他,說是別人認為是這樣的,我不曉得,這是答話的一種技巧。世尊沒有答覆他什麼叫正、什麼叫倒,先表演一下給他看看,讓他自己去辨別哪是正、哪是倒?『即時』是阿難問完話之後,佛沒有開口說話,先有個動作,『垂金色臂』,先把他的臂膀垂下來。『輪手下指』,輪手,佛的十個指端都是輪相,所以我們稱為輪手,往下指。『示阿難言』,先垂一個相,就問阿難,你現在『見我母陀羅手』,「母陀羅」翻成中國意思是印的意思,這是一個手印,是一種表示。也像什麼?現在所謂手語,佛的手都是代表印,這就叫做印手,在佛法的術語叫印手,『為正為倒』,我這樣放,究竟這個叫正還是叫倒?這就是翻過來反問阿難,你說這是正是倒?阿難底下的答覆,確實手臂下垂、上指這是沒有一定的。所以他這一問,他也不曉得究竟哪個叫正、哪個叫倒?隨眾生的說法,『世間眾生以此為倒』,世間人說這是倒,世間人這麼說的,我不曉得哪是正、哪是倒?但是,究竟哪個叫正、哪個叫倒,不相關,沒有關係,關鍵在哪裡?關鍵在說明倒正不二,關鍵在這個地方。如果說聰明人,佛這一動作一問,阿難應該就恍然大悟,他前頭那個疑問就不必再說,就開悟了。

我們看看釋迦牟尼佛的教學,處處是誘導人開悟,這個法子你不開悟,接著另外一個法子,沒有一個動作、一句話不是叫人開悟的,這才叫善巧方便。如果這一個動作、一句話,不是叫眾生開悟的,那就是佛法講的戲論。戲論就是開玩笑的、無意義的,無意義的舉動、無意義的言語,佛絕不說。所以佛的一生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是啟發眾生,都是開悟眾生的,這在教學藝術上來講是達到登峰造極。今天有許多人想學教學法,最高明的教學法盡在佛經之中,也盡在祖師語錄當中。你要不會,你看不出名堂、看不出苗頭,你要是會了,那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在此地佛的意思,取臂膀,雖然是講顛倒,手臂沒有失掉,這是大眾容易明了的。可是那個心顛倒,性並沒有失掉,這一點眾生就很難理解。在此地以很容易了解的例子,比例難知的事理,所以這種動作只是取作比喻而已,要我們因比喻而開悟。我們看底下經文: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

前面這一個動作、一句話,阿難又當面錯過,沒悟入,佛緊跟著再追一句,處處都是啟示的意思。再接著跟他說,這個臂膀倒與正實在講是沒有一定的,即使世間人說以下垂為倒,再問阿難,以什麼為正?阿難答覆的,是把答覆的意思推託在世間人上。所以,佛也問:世間人以什麼為正?阿難要是在這句話裡頭聽懂意思,也就能大徹大悟。倒也好、正也好,沒有離開臂膀;佛所講的顛倒性也好、正遍知也好,沒有離開本性,不是一個道理嗎?阿難疑問就在此地,你看佛這個答覆多巧妙!所謂人有凡聖,凡聖都是假名,就好像此地講一個正、一個倒,正叫做聖,倒叫做凡,可是本性是一不是二。正倒不離開手臂,沒失手臂,凡聖也不失一個本性。此地不是辯論,此地是處處誘導阿難破迷開悟。在此地阿難又錯過了,釋迦牟尼佛隨處指點,而阿難尊者是頭頭錯過。

【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

『兜羅綿手』,在上面已經解釋過,「兜羅綿」是印度一種植物,又白又細,此地是取柔軟細密來形容佛手相之好。阿難的意思,世間人手舉起來,『上指於空』這就叫正,垂下來就叫倒。佛也做了一個動作,阿難也看得清清楚楚,看了還不懂,佛再就跟他解釋。告訴阿難,『若此顛倒』,這個手先指下面再指上面,就是顛倒了一下,『首尾相換』,這是上、這是下,這是首、這是尾。現在這麼一舉,這邊是首、這是尾,這是上、這是下,這是上下顛倒了一下。這一顛倒,『諸世間人一倍瞻視』,上瞻下視,但加一倍的看法,就是兩次的看法。第一次是看到這個相,第二次看到是這個相,加一倍的看法,一倍瞻視。一見分別已經是迷了,再見分別就叫加一倍的迷惑,這就是眾生情見執著。下垂、上舉原是一個手臂,諸位想想,遺失在哪裡?什麼地方遺失?所謂遺失,假名而已,不是真實的。諸位在此地要能夠得到消息,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所謂黃葉止啼而已。佛曾經說過什麼法?佛什麼法也沒說,佛要是說了法那才叫奇怪,佛沒有法可說。黃葉止啼是什麼意思?小孩二、三歲無知,哭哭鬧鬧的要糖吃,大人騙他拿個黃的樹葉告訴他,這個很值錢,這是寶貝,你拿去可以換糖吃,他一拿到手上就不哭了。是真的還是假的?他換不到錢,他也換不到糖,但是目的達到,哭總止住了,叫你不哭就行。佛說一切經,就是因為我們天天哭哭鬧鬧的,拿這個經哄著我們,我們不哭,佛目的達到,哪有法可說?沒有法可說。如果有法,那法就是邪法,迷人才有法好說,悟的人無法可說。

佛說法四十九年,說了沒說?一句法也沒說,再給諸位說一個字也沒說。沒有說,說了一大堆,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跟無說是一不是二,這個我們很難懂。為什麼?我們有說跟無說是二不是一,有說不是無說,無說不是有說;而佛菩薩是有說就是無說,無說就是有說,他是一,我們是二,所以我們不解佛所說之意,不懂得。什麼時候入不二法門你就懂得,到那個時候你才恍然大悟,佛沒騙我。不入不二法門,你就是把三藏經典背得滾瓜爛熟,照樣在講台上宣說,給諸位說,胡說八道、胡造謠言。雖說而不解義,全不是自己的,不是從自己心性裡面流出來的,不是從不二法門當中流出來的。大乘經典、了義經典,這個旨趣尤其是明顯,我們學佛、求道不可以不明了這一層。所謂是「願解如來真實義」,真實義不在外在內,所以佛學稱之為內學,外面沒有。會學的人借著釋迦牟尼佛的增上緣,開發自己的心性,借釋迦牟尼佛的般若,引發自己本性的般若智慧,這叫學佛。絕不是把釋迦牟尼佛的東西拿來當作自己的,不是自己的,那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說個實在話,自己無法消受,為什麼?不適用。自己悟入之後才能夠得受用,由此可知,學問之道是以悟為宗。下面經文說得好: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凈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從前面那個比喻,眾生就是這樣的『性顛倒』,如來就是這樣的『正遍知』,在這一句裡頭,說實在話也是把阿難疑問答出來了,顯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

佛是反過來問阿難。

【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依凈空法師講座編纂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佛說十善業道經》學習 4——「一時」
佛法修習方法漫談:「七覺支」之「念覺支」、「擇法覺支」
「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楞嚴經》參習(98)
學佛雜談:轉「阿賴耶識」為「平等智」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