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關於太陽系裡的5件怪事,能讓無數科學家頭疼!

關於太陽系裡的5件怪事,能讓無數科學家頭疼!

為了探索宇宙的奧秘,我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發明了高端的深空望遠鏡,設計出各類大大小小的宇宙探測器。可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疑問卻越來越多。且不說能把宇宙學家愁死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就太陽系內的一些事情,也能讓無數科學家頭大很多年了。

01火星甲烷

1976年7月20日,美國「海盜」號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它上面裝有美國科學家吉爾伯特·萊文設計的探測設備。科學 家一致認為,如果探測設備在火星土壤中探測到含有碳14的甲烷輻射,那麼火星上就一定存在生命。「海盜」號的探測結果讓人振奮:它從火星表面剷出了一些混有碳14養分的土壤,這表明有某種火星生物攝取了土壤養分,消化後排出了含有碳14的甲烷氣體。但是,「海盜」號火星探測器上還裝著另一個探測有機分子的設備,該設備卻顯示火星上沒有任何生命信息。

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起初對萊文的探測儀器表示懷疑,認為它產生的數據也許是錯的。但美國航空航天局最新的探測結果顯示,在過去,火星表面幾乎是濕潤的,因此適合生命的存在。萊文說:「每次火星探測行動所得到的證據都在支持我的結論。沒有一項證據與我的結論相違背。」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細胞生物學家喬·米勒對「海盜」號探測器獲得的數據進行重新分析後認為,排放物顯示出了某種生理節奏,這表明火星上極有可能存在生命。

02四中子

2003年,法國的一個粒子加速器中檢測到了6個不應該存在的粒子,它們被稱為「四中子」:即4個中子以不符合物理學法則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利用法國卡昂的粒子加速器工作的弗朗西斯科·米蓋爾·馬庫斯和他的同事目前正在努力重複這一過程。如果成功,這徹底改寫物理學定律。

研究人員用鈹原子核撞擊碳原子,然後對射入粒子監測器中的殘核進行分析。他們原以為會看到4個獨立的中子撞到監測器上,結果只在一個方向上看到了一次閃光。這次閃光的能量表明,4個中子同時抵達了監測器。當然,他們的發現可能是一次偶然事件:4個中子恰好同時抵達同一個地點,但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極低。

也許會有人說,這種可能性總比四中子的可能性要大,因為在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中,四中子不可能存在。如果允許4個中子結合在一起,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混亂局面。這就意味著大爆炸後的物質形態與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物質形態是不一樣的。更糟糕的是,這種形態的物體很快就會變得過重,宇宙將難以承受。

但在這一推理中存在一個明顯的漏洞:目前的理論實際上是允許四中子存在的,不過只能在極為短暫的時間內存在。而且有其他證據,比如中子星支持多中子物質的存在。中子星是由大量中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這表明的確有一種無法解釋的力量在使中子們聚集到一起。

03「先驅者」號離奇失蹤

美國「先驅者10」號太空探測器於1972年發射,「先驅者11」號太空探測器於1973年發射。如今兩個太空探測器都已永遠消失在浩渺的外太空。在它們與人類失去聯繫前的最後時刻,科學家發現兩個太空探測器的運行軌道都背離了原先按萬有引力算出的軌道,可能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在推動或拉扯著這兩個探測器,從而導致它們加速飛行。儘管這一加速度非常小,卻足以使「先驅者10」號偏離原先的軌道40萬千米,「先驅者11」號也在1995年與地面失去聯繫。沒人知道這是什麼原因,一些可能的解釋,例如軟體錯誤、太陽風影響、燃料泄漏等都已被排除。

要弄清這個問題,有效的方法就是再向外太陽系發射一艘太空船,以探測那兒是否存在不同尋常的重力影響,不過費用高達3億至5億美元。

04柯伊伯峭壁

如果我們遨遊到太陽系的最邊緣,到達冥王星外面的寒冷空間,將看到一種奇怪的現象:在穿越充滿了冰岩的柯伊伯帶後,太空中突然空無一物。

現在,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大約1000顆海王外天體。這些天體中,只有大約20顆的近日距在46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05冷聚變科學界關於冷聚變的定義是,如果將鈀電極浸入重水,就能釋放出大量能量。給電極加上電壓,將促使氘核移向鈀分子,使它們克服自然的斥力聚合到一起,並在瞬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為了驗證核聚變能否在常溫下進行,美國專家在1989年至1999年的10年中進行了200多次實驗。2004年12月,在對各種證149597870700米)以上,但沒有一顆的近日距超過47天文單位。這種情況表明,存在一個邊界明顯的外邊緣。天文學家將這一分界線稱為柯伊伯峭壁。

是什麼力量造成了這種現象?唯一的解釋似乎是存在第九顆行星。它應該是一顆和地球或火星同樣大小的星球,它的引力把這個地區的所有碎片一掃而光。但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這樣的星球。

還有很多問題,比如,柯伊伯帶是扁平的,還是像一個巨大的麵包圈?它是連續地分布在一個環狀區域,還是不連續地分布在兩個環中?這些問題都有待天文學家解答。

05冷聚變

科學界關於冷聚變的定義是,如果將鈀電極浸入重水,就能釋放出大量能量。給電極加上電壓,將促使氘核移向鈀分子,使它們克服自然的斥力聚合到一起,並在瞬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為了驗證核聚變能否在常溫下進行,美國專家在1989年至1999年的10年中進行了200多次實驗。2004年12月,在對各種證據進行長期評估後,美國能源部說,他們將接受有關冷聚變實驗的各種建議。但問題是,所有現有的科學理論都認為這種在室溫下進行的聚變是不可能發生的。不過,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工程師戴維·內格爾說,超導現象也是經過了40年才解釋清楚的,因此沒有理由否定冷聚變的可能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宇宙那麼大,如果只有我們,豈不是太浪費了
既然宇宙的起源是一次大爆炸,那麼宇宙的「爆心」在哪裡?
哈靈頓馬非馬?已滅絕的美洲馬家新成員上線啦!
宇宙中的失敗者,褐矮星他是宇宙中被冷落的「小不點」
太陽系中關於水的「錯覺」為什麼我們總感覺地球上的水最多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