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唐朝的陳毅,凌煙閣武將第一,統一南方的主帥,他是誰?

他是唐朝的陳毅,凌煙閣武將第一,統一南方的主帥,他是誰?

唐朝建國的時候有三位帥才,分別是李世民,李靖跟徐世績,但今天的主角不是這三位,而是李靖的頭頭李孝恭,至於為什麼要提到了李靖,下面雨絲會給各位介紹。

李孝恭

李孝恭,591年出生,西平懷王李安的兒子,李蔚的孫子,李蔚是李淵爺爺李虎的第七子,所以李淵算是李孝恭的沒出五服族叔。據史書記載,李孝恭少年時代很聰明,有膽識,完全不像個富二代。李淵在晉陽起兵反隋時,李孝恭就跟著族叔一起起義,所以很受李淵的賞識,二十七時,李孝恭就被封為左光祿大夫(正二品),位列九卿之一。

隨後,李孝恭就為唐朝征戰,先是受命征撫巴蜀少民,擊敗朱粲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安定了當地百姓,因功被封為信州總管.後又奉命南下,攻佔雄倨在這裡的蕭銑。蕭銑在隋初就經營南方,李淵起兵的當年,自立為王,起兵反隋,第二年自稱皇帝國號為梁,最強時期,兵力達四十萬之多,領地更是有大半個江南。蕭銑兵強馬壯,所以一開始,李孝恭就被打敗。後來,李孝恭聽從李靖的建議,戰勢反轉,一路凱歌,622年,李孝恭完全平定了蕭銑的勢力。

李孝恭平定蕭銑之戰

平定蕭銑後的第二年,輔公祏反唐。輔公祏原本是隋末農民義軍首領杜伏威底下的大將,因功深受杜伏威的信任,也因功受到杜伏威的猜忌。杜伏威降唐以後,輔公祏一同歸唐,杜伏威被李淵召進京城,輔公祏就代替杜伏威成為了義軍新的首領,後來,輔公祏聽從左遊仙勸說起兵反唐。李淵聽到輔公祏反叛,立即命李孝恭為元帥,領兵平定。一年以後,李孝恭便平定了輔公祏的叛軍,還活抓了輔公祏。李孝恭也因此被封為大都督,尚書右僕射,唐太宗時期,進封禮部尚書,河間郡王。640年,李孝恭病逝,享年五十,謚「元」。

李孝恭在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第二位,武將中排第一位,爵達河間郡王。不過網上對他的軍功爭論卻很多,主要是說他親自上陣打的勝仗不多,遠比不上凌煙閣上的其它將領,再加上他又是李淵的堂侄,更是有人說他是沾了宗室的光,才能進凌煙閣的。

凌煙閣

對於上面的這些論斷,雨絲並不是認可,雨絲有以下的理由:

一、軍功並不需要親自上陣去打仗的,不同層次的人功勞的標準不一樣,像小兵,戰場上殺個敵人是功勞,將領,領兵殺敵也是功勞,作為大帥,只需要手底下將軍能夠為他攻城略地,並取得成功,就是功勞。而且軍功也要以結果論,他安撫巴蜀,取得江南,平定江淮,這些都是不世之功,特別是平定江南,為唐朝所獲得的領土差不多佔唐朝領土的一半,你能說這些不是功勞嗎?至於是不是李孝恭出謀劃策或者上陣殺敵取得的,有意義嗎?他又不是小兵,不需要衝鋒陷陣,只要是他領導的就行。

二、李孝恭其實是個帥才,當然並不是那種謀劃千里的帥才,而是那種能將將的帥才,這跟劉邦有點像。李孝恭自己打仗確實不高明,甚至有點差,不管是攻佔江南也好,平定江淮也罷,他自己去打的仗,幾乎都是敗的,但是李孝恭知人善用,失敗幾次之後的李孝恭知道自己打仗不行,所以對於李靖的建議,都是在思考之後,虛心接受。如果其它將領不是很贊同,他甚至於會親自己去跟他們解釋,以消除將領們的疑惑。典型的就是攻打蕭銑時,有一次,李孝恭的部隊獲得了很多戰利品,李靖建議他把戰利品都扔掉,其他將領和士兵都不明白為什麼好好的東西要扔掉,李孝恭知道後,耐心地跟他們解釋原因。

李孝恭每次在戰爭打贏以後,他都不自居功,而是把功勞歸給李靖他們,這也使得李靖的才能有了展示的機會,然後得到李淵和李世民的賞識,可以說,李孝恭對李靖有知遇之思。這是不是跟陳毅元帥跟粟大將有點像。

三、《新唐書》對李孝恭的評價很高,說唐朝的建立,其它的謀臣武將,大多數都是李世民治下的將領,沒有獨當一面立戰功的人,只有李孝恭,巴蜀、江南、江淮都是他和他的人立的功,跟李世民無關,可見前人對李孝恭功績的肯定。

李孝恭在唐建立的過程中除李世民外,戰功第一,又是唯一的獨當一面的元帥,居凌煙閣武將第一,其實並沒有抬高他。當然,如果說他完全沒有粘皇族宗室的光,也不正確,畢竟,如果沒有李淵給他機會,他是不可能直接成為元帥級的人,如果要他像普通的人一樣,一步一步往上爬,我極度懷疑他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更別說上凌煙閣了,畢竟他打仗的謀略真的不行。(註:圖片來源於網路,史路雨絲原創,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路雨絲 的精彩文章:

楊家將前傳:北宋楊家將始祖楊業、佘賽花家世揭秘
楊度與梁啟超——我們的祖父和外祖父
古代姓氏淺淡,你現在的姓是姓還是氏?
死在遊獵路上的耶律賢,是中興之主還是為中興鋪墊之主
曹彬、曹璨、曹瑋:北宋「三曹」,父子三人有兩人入昭勛

TAG:史路雨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