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5味,調節身體要「對味」

中醫5味,調節身體要「對味」

我們常聽中醫說四氣五味,所謂五味,是指食物或藥物的辛、甘、酸、苦、咸等五種味道,實際上還有淡、澀等也屬於五味,一般將淡味歸在甘味的範疇,澀味歸於鹹味的範疇。五味作為藥性理論最早見諸於《內經》《本經》中。《內經》對五味的作用、陰陽五行屬性及應用都做了系統的論述。

辛味能宣散、行氣、通脈.......不同的味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對於我們的疾病治療和調理又有什麼作用呢?

1.酸味:包括澀味,酸澀的食物大多具有斂汗、止瀉、固精等作用,如梅子、五味子、山楂、石榴、番茄、醋、馬齒莧等,可用於多汗、久瀉、遺精、脫肛等症。

2.苦味: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平喘、瀉下等作用,如苦瓜、苦丁茶、白果、桃仁、荷葉、茶葉、蓮心、菊花茶、金銀花、苦蕎麥、杏仁等,可用於熱性病發熱、煩渴、咳喘諸症。

3.甘味:具有補虛、和中、健脾等作用,如南瓜、蜂蜜、山藥、白糖、冰糖、紅棗、土豆、扁豆、白菜、羅漢果、黑芝麻、無花果、百合等,可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

4.淡味:淡味附於甘味,常常甘淡並稱。具有利尿除濕作用,如薏米、紅豆、冬瓜、茯苓、赤小豆、綠豆、白菜、黃瓜等,可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5.辛味:具有發汗解表、行氣、活血、化濕、開胃等作用,如生薑、胡椒、蘇葉、大蒜、白蘿蔔、陳皮、佛手、韭菜、酒等,對於風寒感冒及肝胃氣滯、食不知味等症較為適宜。

6.鹹味:具有化痰、軟堅散結、補腎填精等作用,如海帶、紫菜、鹽、海蜇、海參、田螺、豬血、動物內臟等,可用於痰瘀互結引起的病症,如痞塊、癭瘤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健康服務 的精彩文章:

一篇文章帶你了解種植牙
不是所有豬肉都能吃,你知道為什麼嗎?
盆腔炎症不容忽視,嚴重可影響生育
防藍光眼鏡真的有必要戴嗎?

TAG:微健康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