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土豆的接受史

土豆的接受史

原標題:土豆的接受史


2017/12/17


SUNDAY

當土豆最初傳入歐洲時,一些保守的東正教教父甚至指責土豆是邪惡的化身,他們的理由就是《聖經》裡面從來沒有提到過這種作物。


如今,土豆這種人們喜聞樂見的食物,在全球是繼水稻、小麥、玉米之後的第四大主糧作物。據一項統計表明,歐洲人平均每人每年要吃80-100千克的土豆。在他們的餐桌上,土豆可以變著花樣地出現,如土豆條、土豆泥、炸土豆、土豆餅,等等都是人們喜愛的食物。土豆不僅好吃,而且所含營養價值較高、產量穩定,是人類解決糧食問題的重要作物。鑒於它在人類歷史上發揮的作用,美國歷史學家威廉·麥克尼爾就將土豆稱為改變了世界的作物。不過,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後,作為引入歐洲的眾多美洲農作物中一員的土豆,在舊世界被人們接受的進程要比它的「老鄉」——玉米、木薯等,緩慢得多。


當土豆最初傳入歐洲時,它主要是在那些好奇者的後花園裡小規模地種植。17、18世紀的歐洲人對這種似圓非圓的東西,是既好奇又恐懼,圍繞土豆的種種說法也是千奇百怪。有些人認為它是催情葯;另一些人則認為土豆會引起發燒、麻風、結核得疾病。一些保守的東正教教父甚至指責土豆是邪惡的化身,他們的理由就是《聖經》裡面從來沒有提到過這種作物。不過,那些看好馬鈴薯的人,在它的食用價值之外,也賦予它一些神乎其神的作用,如鍊金術士稱它可以滋養全身,治療肺癆,激發情慾。在眾多意見中百科全書派的代表人物德尼斯·狄德羅(Denis Diderot)對於土豆的評價要公允得多。他說土豆「不能算作可口的食物,但卻可以為僅僅想裹腹的人提供合宜的健康食品」。反正,剛開始土豆在西班牙以外的地區的傳播是相當有限的。這種情況到1744年普魯士發生大饑荒時才得到改變。是時,腓特烈大帝不得不命令農民種植並食用土豆。不過在英國、法國人們對土豆的態度仍舊很保守。土豆種植的推廣也相當緩慢。在歐洲人接受土豆的過程中,一個名叫安托萬·奧古斯丁·帕門蒂爾(Antoine-Agustin Parmentier)的法國人發揮了重要作用。此人是一名專業藥劑師,曾在軍隊中服役,並在「七年戰爭」(1754-1763年)中被普魯士軍隊先後俘虜過5次,有長達3年的時間,他在普魯士軍隊的戰俘營里生活。在作俘虜期間,除了土豆,帕門蒂爾幾乎沒有吃過別的食物。但是,這樣的伙食卻出乎意料地使他保持著健康的體魄。那些關於食用土豆要得種種疾病的謠言,在他這裡不攻自破了。正是因為有此親身經歷與體會,讓帕門蒂爾認識到了土豆的好處,並開啟了他作為土豆推廣活動家的一生。


圖1 土豆製品—炸薯條


在1769-1770年,法國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雨雪霜凍災害,導致了法國東部大面積的農作物歉收。於是,當地一家大學集思廣益,舉辦了一場尋找救荒作物的研究競賽。當時,共有7人參加競賽,其中有5人均推選了土豆。作為對於土豆最有研究的帕門蒂爾,毫無爭議地贏得了這場比賽。這讓他取得了推廣土豆在知識上的「權威性」。在1774年,也就是法國饑荒過去後的第4個年頭,法王路易十六解除了對糧食價格的控制,這就使得麵包的價格迅速躥升,爆發了「麵粉戰爭」,80多個市鎮的軍民因無力購買麵包而發生了大騷亂。這對於力主推廣土豆的帕門蒂爾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不失時機地大勢宣傳土豆對於結束麵粉戰爭的好處,並勸說國王穿戴土豆花,向上流社會推薦食用全土豆餐,並且有意識地在巴黎郊外種下40英畝(約240餘畝)的土豆,讓處於飢餓中的平民偷食。在帕門蒂爾的精心策劃推動下,土豆終於被人們接受。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對於土豆在養活人口方面的前景充滿信心,他說,如果土豆能夠像稻米國家的稻米一樣,成為人們最普通、最受歡迎的食物,同樣的耕地將會養活更多的人口,人口勢必會增加。而事實也證明了斯密的論斷。據後來補充進《百科全書》中關於「土豆」的條目稱:「土豆是一種養活了德國、瑞士、大不列顛、愛爾蘭和其他國家一半以上人口的果實」。


土豆的優勢在於高產、穩產。它的出現養活了歐洲大量人口,幫助歐洲從「馬爾薩斯陷阱」中逃脫了出來。這猶如玉米、甘薯對於中國的作用。有德國歷史學家曾說:「18世紀最為關鍵的革新就是土豆種植與體外射精的避孕方式」。這兩種措施均是針對人口而言的。自此之後,土豆變成了歐洲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食物,在土豆種植國,饑荒也消失了,一條長達2000英里的土豆種植帶從西邊的愛爾蘭一直延伸到東邊的烏拉爾山。在歐洲國家中對於土豆依賴程度最高的非愛爾蘭莫屬了,這個國家有40%以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土豆之外,沒有其他固定的食物來源。土豆適應了愛爾蘭的環境,養活了大量的人口,但是在後來也釀成了巨大災難,這就是聳人聽聞的「愛爾蘭大饑荒」。


這是土豆在歐洲的接受簡史,它傳入中國,並被人們接受則還要晚一些。土豆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目前尚無法確定。但是,我們可以明確的是:18世紀中葉以後,土豆才在我國西南、西北等高寒、貧瘠之地紮下根來。土豆在中國本土化的過程相當漫長,從18、19世紀的引種,自然栽培,到20世紀早期的品種改良與推廣,再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大規模種植。期間經歷了長期反覆與蛻化的過程。土豆在中國的接受史,與其在歐洲也有著迥然的命運。土豆傳入中國時,歐洲人已經完成了對它的袪魅,所以作為一種便於種植,且高產、穩產的農作物,土豆迅速地被人們接受了。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山區的人民,更是將其奉為主糧之一。地方志中類似於「深山苦寒之地,稻麥不生,即玉黍亦不殖者,則以紅薯、洋芋(土豆)代飯(同治《宜都縣誌》)」的記載俯拾皆是。土豆的出現使山區人民在作物種植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山居之人最早、最快地接受了它,賴以為糧。土豆與玉米一起成為了山區居民與窮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來源。1924許珂在《可言》中總結了南北貧苦人群的日常主食是「南為薯芋,北為玉蜀黍」。人們對土豆的食用方式還比較單一,平壩地區以及城裡的人,更多地是將其作為「佐餐」之用。天津地區以土豆作菜的飲食習慣,還是清末受到外國人的影響才逐漸形成的。20世紀初,以羅振玉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開始系統譯介西方關於土豆的書籍,傳播土豆的知識。到20世紀30年代,在我國沿海城市、西南、西北及華北已經形成比較集中的馬鈴薯產區。之後,在農學家的研究與推廣下,土豆在我國的種植規模逐步,土豆的品種與食用方式更為多元化。不過土豆在當時仍舊是一種新興的作物,它在食用作物方面只佔著次要的地位。西北諸省如山西、察哈爾、北滿和南滿在食用上比較重要,但亦不能與小麥、小米比擬。長江流域,馬鈴薯只有零星的種植,並沒有大量生產,所以它的用途只是限於蔬菜方面。


圖2 土豆製品—土豆餅


如今我國土豆的種植已經形成「北方一季作區、中原二季作區、南方秋冬季作區、西南單雙季混作區」四大種植區域。截止2010年,我國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已達到「450-500萬公頃,占農業播種面積的3.03%(蔬菜占農業總面積的10.53%),佔世界馬鈴薯總面積的20%-25%,總產約佔18%,占亞洲的70%,人均佔有量45.8千克,人均世紀消費量32.1千克左右」。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土豆種植大國。不過,在我國人民的飲食結構中,土豆仍是以輔食的身份出現的。吃慣了大米、白面的中國人,對於土豆的接受度還是停留在菜的層面上。這是由農業傳統與飲食習慣所決定的。其實,早在抗戰時期,農學家金善寶就提出要把土豆作為主糧推廣的建議,但卻未被採納。2015年1月,國家正式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將土豆升格為繼水稻、小麥、玉米之後,我國的第四大主糧作物。這代表著我們對於土豆的全面認可與接受。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改變土豆的加工食用方式,生產出符合我國人民飲食習慣的土豆食品。


土豆,這一來自美洲山區的根莖類作物,不但改變了歐洲歷史,也深刻地影響著我們中國。在人類與饑荒的較量中,土豆與玉米均是印第安人送給世界的禮物。



作者簡介:陳桂權,四川文理學院巴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要從事中國農業史的研究。

文章原載《金融博覽》2017年07期,感謝作者授權發布,引用請參照原文。


排版、編輯:watermil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史研究資訊 的精彩文章:

【會議議程】嶺南農業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會議議程
《蠶桑合編》版本及流傳考辨
【會議日程】中國農業史青年論壇暨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年會(2017)
唐代長安的「胡風」與「胡食」
【經典書目】中國農學史(初稿)上、下

TAG:農史研究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