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揭發萬惡的資本主義?你可能玩了假的大富翁……

揭發萬惡的資本主義?你可能玩了假的大富翁……





我猜90%的人應該小時候都玩過《大富翁》吧,這款又名《強手棋》的遊戲曾經是我的啟蒙桌游之一,還記得小時候看到那一摞摞花花綠綠的鈔票,和小夥伴從歡樂買地到撕逼掀桌的搞笑回憶……




至今眠眠還記得,當這幫瘋子搞了一整條開滿旅館的街,每一次經過這種恐怖地區,擲骰子時那種心驚膽戰,一不小心就會損失一個億的感覺。









然而,眠眠最近在逛桌游店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些關於《大富翁》背景的故事,發現原來這款遊戲的背後,竟然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01




故事的源頭,我們要從19世紀一位叫做

亨利·喬治(Henry George)

的美國政治經濟學家說起。







亨利·喬治1839年出生在費城一個貧苦的人家,是父母十個孩子中的老二。幼年時代他因為家境窘迫,得不到正規的學校教育,很早就只能靠打零工賺錢。

青年時代的他從事過各種苦力工作,在去往印度大陸的船上當過水手,在美國西部淘過金,還在舊金山干過印刷工。




這許多段經歷深刻地銘記在喬治的心中,他接觸到了無數甚至比他出身還要差得多的底層人士,

這些人的悲慘遭遇令喬治感到既同情又憤怒。







當時的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這段時間,

正是美國工業化進程突飛猛進的階段。

此時的美國,剛剛經歷了南北戰爭的洗禮,自由經濟體系初步建設完成,確立了自由市場制度,生產力發展迅速,社會財富也開始成倍的增長。




此時的美國,再也不是過去那個作為英國附屬殖民地的存在,

而是一個正在以肉眼可見速度飛速崛起的強國。







短短25年里,美國就從過去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了世界工業巨頭,

工業產值超過了英國和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國

。城市化、公司化和壟斷化進程,也在美國的土地上不斷進行著。




從修建第一條橫貫美國大陸的太平洋鐵路開始,美國的鐵路建設就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進行,緊隨其後的是公路建設,

短短几年內,美國的鐵路和公路長度就把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遠遠甩在了後面。







交通的便利帶來的好處太多了

,過去的美國農業是自給自足型的,現在中西部的一位農場主可以毫不擔心他的農作物可以迅速賣到東部去,同時他也可以買到那些工業地區生產出的現代化農用工具。




在工業的領域更是如此,一家工廠無論開設在美國哪裡,都可以便捷地獲得來自全國甚至國外的資源,這,才是工業化的根本。而與此同時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根本連工業化的影子還沒有(廢話……做到這一步的到今天都沒幾個……)







但與此同時,

異常發達的自由經濟,導致美國社會的貧富分化空前激化:

資本家瘋狂地斂財,私人財產如同滾雪球一樣膨脹,而底層民眾只能靠出賣自己的勞力,勉強賺一點糊口的錢。美國社會在高速前行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社會矛盾,犯罪率居高不下。




在馬克·吐溫的長篇小說

《鍍金時代》(Gilded Age)

里,將彼時美國社會的種種醜惡暴露得一覽無餘。







這一切,也同時被亨利·喬治看在眼裡。




特別是當他在30歲那年,第一次來到了紐約市,

他被這座城市的空前繁華震驚了

(呃插個嘴……眠眠第一次去也驚到了……)。滿街的摩天大樓壓抑得連天空都不再是完整的,富麗堂皇的酒店外停靠著奢華的新式汽車,夜晚的百老匯大街出沒著各式穿戴華美的名流與富人。




然而目光所及之處,就在不遠處的垃圾堆旁,一貧如洗的流浪漢只能枕著空酒瓶昏睡,大批勞工只能住在搭建起來的破舊棚戶里,苟且度日……







同樣出身低微的喬治深深同情窮苦人民的悲慘境遇,他逐漸意識到:

無數的新發明和新創造並沒有減輕勞工的工作強度,他們依然累死累活地打拚,同樣地,無數的財富積累並沒有給窮人帶來富足,物質的進步反而讓他們和富人之間的鴻溝越拉越大。




正是在這樣的愁苦心情中,

亨利·喬治開始思索這種巨大的不平等究竟是因何而起的

。他發現這種弊端和壟斷有著關聯:當時的美國,300家大型托拉斯企業控制著全國40%的生產,影響力更是達到80%以上。同時,僅僅1%的頂級富人的收入,卻超過了這個國家另外50%平民的總收入。







為了解開這個問題,喬治不僅讀了許多前輩們的著作,還親自去到美國各處考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喬治漸漸意識到,這種貧富差距很大程度上根源於一樣東西,那就是土地的私有制度。










02




正如上文提到的,

1868年,第一條太平洋鐵路竣工了

,當時廣大的美國民眾都為這條新聞而歡呼雀躍,紛紛表示我大美帝威武!有希望了!。







而喬治卻沒有陷入單純的激動中,他發現了這樣的一個暗藏著的事實:建設太平洋鐵路的兩家鐵路巨頭,加州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和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

都從這條鐵路的興建中攫取了大到不可想像的好處……




因為,政府將體量巨大的土地,直接無償贈送或是低價轉讓給了他們。




兩家鐵路公司一共得到的土地到底有多大呢?

總面積超過了52.61億公畝

,超過了新英格蘭地區六個州的面積之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多,到了19世紀末,美國政府轉讓給鐵路公司的土地,

甚至超過了法國的總面積……







這TM簡直就是把一個國家送出去了……




因為這片土地雖然荒蕪,但是蘊藏著大量的土地礦產資源,而且,還是在大美利堅的土地上!所以,

兩家鐵路公司很快就會憑藉土地資源迅速膨脹,並通過變賣土地給下級承包商,賺得盆滿缽翻。




亨利·喬治很早就看出了這其中的內幕,甚至太平洋鐵路還沒有正式通車,他便在1868年的《大陸月刊》上撰稿了一篇名為

《鐵路將帶給我們什麼》(What the railroad will bring us)

的文章,表達了不滿,並對未來的趨勢進行了預測。他認為鐵路的修建和隨之而來的商業規模擴大,人口劇增,並不只是單純的一件好事,

因為它所帶來的財富,絕大多數都在極少數人手裡。







他一針見血地指出,那些擁有土地、礦產、固定實業的資本家將變得更加富裕,並且財富增長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而那些除了付出勞動一無所有的人,會變得越來越貧窮。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趨勢呢?




亨利·喬治預測說,

這是因此隨著土地的不斷增值,窮人不得不拿出更多的錢才能購買土地

,而越來越多的人口,將導致競爭越來越激烈,

窮人的工資被不斷稀釋。





美帝版的路有凍死骨




後來太平洋鐵路通車後,喬治預測的大部分情況都成真了,原先毫無價值的土地因為鐵路的修建,價值開始猛漲,但這部分增值的財富,全部落入到了土地擁有者的手裡,從這些資本家中誕生了一大批頂級富豪。




預見了這一切的喬治,更加肯定自己的想法,他開始博覽群書,並在1877年美國大蕭條期間,賦閑在家開始撰寫自己的第一本理論著作:

《進步與貧困》(Progress and Poverty)







在這本著名的政治經濟學經典作品中,亨利·喬治闡述了這樣的觀點:

美國政府的土地私有化政策是相當不公平的,它導致土地被極少數人壟斷,並驅使著財富向這群人的手中集中,他們擁有著土地資產,並將土地升值部分的資產全部變為自己的私有財產。




他在書中通過兩人的對話,形象地描寫了當時美國的矛盾現狀: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發展導致經濟發展,使美國落後的小鄉村變成了富裕的大城市,勞動者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但諷刺的是,他們的工資卻並沒有相應提高,

反而因為土地價格的不斷增高,讓他們連房子都租不起,生活反而更困難了……







不得不說,半道出家的亨利·喬治出身貧寒,經歷坎坷,

和大多數出身富貴的學院派經濟學家相比,有著巨大的差別。

畢竟,喬治是親自經驗體會到了社會的動蕩和各種矛盾,而不是坐在象牙塔里憑空想像。




然而,這位自學成才的經濟學家的著作一經發表,立刻引發了全美國的轟動,銷量甚至趕上了暢銷小說。不僅僅是在美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亨利·喬治的影響力還在向外輻射,橫跨了太平洋,

來到了地球另一端的一個大國,並影響到了那個國家的一位大人物。




是的,這個國家就是中國。這位大人物,就是孫中山。










03




孫中山的土地改革思想,受到亨利·喬治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他甚至在多次公開場合提到自己對於喬治的讚美之情。




他在一次演說中提到:





「貴國的單稅論者亨利·喬治的學說,將成為我們改革綱領的基礎。作為維持政府唯一手段的土地稅來說,是一項極為公正、合理和均平分配的稅制,我們將據此擬定新的制度……我們決心採納亨利·喬治的全部學說,包括一切天然實利歸民族政府所有……」







據說,1896年9月時,孫中山從紐約抵達倫敦,在大英博物館裡曾經見到過當時恰好來到這裡旅行的亨利·喬治,並親自得到了他的教誨。事實上,在後來的加拿大和日本之行中,孫中山也接觸了很多亨利·喬治學說的門徒,

這套思想已經在他的腦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甚至在北上和袁世凱「共商國事」時,

他還將亨利·喬治的主見全盤解說給對方聽

。當時的袁世凱也是點頭稱是,覺得這是國家未來應該改變的方向,然而掉過頭來,他便用軍閥式的鎮壓手段,殘酷地破壞了革命。







雖然如此,但亨利·喬治的思想還是在中國得到了一定的實踐,比如1911年時,馬林就和中國社會黨一起,在南京城郊的一塊無人荒地上,用以工代賑的方法招募無田的農民來此進行開墾,土地和收入均作為公有。




而早在大清還沒完之前,

山東的德國殖民地膠州也按照喬治的思想搞過土地改革

。當時膠州的德國特使單維廉,非常贊同喬治的學說,他在1889年禁止膠州灣內的土地私下交易,並按照市價將土地收歸公用,然後再轉租給市民,並收取33%的地價增值稅。




當然了,這種拿人家土地做試驗的行為,也沒什麼好稱道的。







在此之後,單維廉就成了孫中山的顧問,並參與到了孫中山土地改革方案的研究中。只不過在當時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美國的大環境可謂天壤之別,

在那時想推行這樣的道路也是完全不現實的。




嗯……這一段中國的背景,和我們這個故事隔得有點遠,眠眠就不繼續說下去了……




總之就是不光是美國,亨利·喬治在當時全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他在1897年參加了紐約競選,並把自己的理念寫進了競選綱領,獲得了底層民眾和中層階級的巨大支持。







在競選中,

亨利·喬治甚至獲得了31%的選票

,超過了另一位名頭很大的候選人,後來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按照當時的架勢,如果喬治能夠通過紐約市長順利從政,今後入主白宮都不能說不可能(廢話誰能想到連川普都進去了……)。




只可惜啊……我們的喬治大神一直沒有實現他的政治抱負,因為,

他在競選紐約市長那一年突然腦溢血發作,不幸離開了人世……







眠眠為此感到惋惜,不然還真不知道現在的美國,會不會是另外一番光景。




喬治雖然離開了人世,但是他的理念依然影響著世人,比如,二十世紀初美國一位叫做

伊麗莎白·瑪姬(Elizabeth Magie)

的報社女記者,就是他的鐵杆粉絲。










04




1866年時,伊麗莎白·瑪姬出生在了伊利諾伊州一位報業出版商的人家裡,畢竟是搞傳媒家庭出身的,

她很早就接觸到了亨利·喬治的思想,並深以為然。




瑪姬其實是一位個性很強烈的女性,可以說還帶著那麼點叛逆,很早的時候,她就發表過支持女權的言論,

表達了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屬品

,也同樣可以有自己的抱負,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實現自己想做的事情。







與此同時,瑪姬和丈夫搬到馬里蘭州的一家報社工作,在此期間,

她讀到了亨利·喬治的書,並且聯想到自己的所見所聞,她完全同意喬治所說的

:雖然美國的經濟非常發達,工業生產都領先世界,但是貧富差距卻越拉越大,這都是土地私有制的鍋……




為了驗證喬治的理論,瑪姬決定設計一款遊戲。

在這款遊戲上,以規則的形狀分布開不同的地塊,並在上面設置了一些公共設施和鐵路。末了,鑒於馬里蘭州當時的高犯罪率,她又加上了一個監獄作為懲罰手段。





最早版本的地主遊戲




瑪姬將這款遊戲命名為

「地主遊戲(the Landlord』s Game)」

,任何明眼人恐怕都能一眼看出,

這就是我們如今「大富翁」桌游的雛形

,它們實在太相似了。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瑪姬設計這款遊戲的初衷只是為了驗證喬治的理論,

為此她設計了兩個完全不同的規則……




第一個規則叫做

「壟斷(Monopolist)」

,這個規則中,玩家必須通過不斷購買房地產,收取相應的過路費來積累財富,獲勝的方式是將其他玩家搞破產……





後來彩色版本的地主遊戲




嗯,這個規則玩過「大富翁」的都懂,就是如今我們熟悉的那個規則。




這也是眠眠年少時桌游撕逼的回憶,特別是那種看著別人越來越有錢,自己窮得叮噹響,還要把囊中所剩無幾的錢掏出來給那些大土豪們的感覺,簡直是一言難盡。更可恨的是,

很多時候你已經窮得破產賣地賣房了,對手還在一起笑話你……




在一款遊戲里都如此,何況現實里呢?




瑪姬的桌游還有另一個規則,叫做

「繁榮(Prosperity)」

。在繁榮規則下,土地並不只是屬於玩家個體,而是由所有玩家共享。因此,

只要有一名玩家通過發展土地賺到了錢,那麼所有其他玩家都可以分享到獎勵。

當場上資金最少的玩家也已經賺到初始資產的兩倍時,所有人都一起贏得了這場遊戲。因此,這可以視為一種「合作」性質的模式。







繁榮規則,其實正是還原了亨利·喬治的思想,杜絕土地私有化,並將開發土地資源賺到的紅利,回饋給整個社會,而不是中飽個別資本家的私囊。




瑪姬和她的朋友們一起嘗試了新桌游,並大受歡迎,每個玩家都感受到了,遊戲的進程正如真實的現實一樣殘酷,這也達到了瑪姬最初設想的效果。她在1903年給自己的「地主遊戲」申請了專利,並在申請中明確加上了這樣一段話:

該遊戲專利旨在表明土地壟斷對於經濟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及用土地價值稅作為補救措施的可行性。










05




在此之後,瑪姬不但把這款桌游帶到了校園,還和幾個朋友合夥創辦了公司進行發售,用她的話來說,

希望更多的孩子可以通過這款遊戲,了解到土地壟斷的弊端。




1909年時,瑪姬找到了當時著名的桌游生產廠商,

帕克兄弟公司(Parker Brothers)

,試圖更大規模地推廣自己的遊戲,但卻被帕克兄弟以遊戲規則過於複雜拒絕。他們給出的理由是,當時的同類桌游都是以擲骰子從起點走完到終點為目的,「地主遊戲」這樣循環一圈一圈進行的遊戲,到底怎樣才能獲勝?





帕克兄弟




還有另外一種解釋,

是因為帕克兄弟覺得這款桌游的政治目的太強,便拒絕了瑪姬的要求。

儘管如此,地主遊戲還是在民間非常風靡,各種變體版本也層出不窮。




直到上世紀30年代,因為經濟大蕭條而失業在家的家用熱水器推銷員

查爾斯·達洛(Charles Darrow)

,在朋友家偶然玩到了一次改良版的「地主遊戲」後,他萌發了一個想法:

把這款遊戲經過重新包裝和改良,改頭換面賣給帕克兄弟公司。





查爾斯·達洛




這一次,帕克兄弟居然毫不遲疑的接受了達洛的山寨版本,並將其命名為

「壟斷(Monopoly)」

,也就是如今我們熟知的「大富翁」,或者「強手棋」。




達洛憑藉這個山寨版的「地主遊戲」,不但笑納了7000美元專利版權入賬,成為了「大富翁」桌游的創始人,

還成為了史上第一個憑藉著賣桌游,成為百萬富翁的人……

因此,他是真正靠「大富翁」變成了大富翁。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原始版本的大富翁,可以說,

它完完全全就是20世紀初大美帝資本主義社會的縮影:

很多地塊都是按照當時大西洋城的街道命名的,比如馬爾文花園、巴爾的摩大道、紐約大道、地中海大道等等……







不同的數條街道用相同的顏色標註,也和20世紀初美國城市建設時,將地塊分割成相應的區塊異曲同工,只要房地產商買下整個地塊,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建成住宅或是商鋪。




引人注意的是那四條鐵路,

簡直就是當年太平洋鐵路修建後,美國大建鐵路工程的寫照。

在大富翁中,每擁有多一條鐵路,就可以多收入相應的過路費,由此可以看出,在那個年代鐵路公司完全是不遜色於房地產公司的存在。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點在於,大富翁中還有兩個「公用設施公司」:自來水公司和電力公司。這其實也是當時美國的制度中爭議很大的一個點,

很多人即便不完全同意亨利·喬治的觀點,但是也認為類似於水電等公共設施,應該歸政府所有。

同時還有另外一批人認為,

即便是公共設施,也應該交給私人公司投資創辦。





這樣的爭議至今仍然存在,

特朗普在今年在呼籲美國應當開放公共設施的私有化,以市場為導向來提高公司的競爭力。

不過,以眠眠的個人體驗來說,美國的公共設施公司提供的服務相當不咋地,手機經常沒有信號,公共汽車經常晚點,有時甚至一晚點就是一個小時……







在「大富翁」中,

公共設施雖然也是私有化的

,但是和其他的地塊還是略有不同,它不能進行二次發展投資,只能根據玩家擲骰子的數字來確定收入。棋盤上唯一算是真正公有化的,大概只有那塊公共停車場了吧。





另外,警察和監獄也被保留在了最初的「大富翁」版本,作為美國長久以來犯罪率的象徵,這兩樣東西是絕對不會缺失的……




值得一提的是,

當瑪姬發現了大富翁桌游的上市,她感到深深的憤怒

,不僅因為這款遊戲完完全全抄襲了她的創意,更是因為他抄就抄吧,卻只抄襲了「壟斷」規則,把「繁榮」規則完全拋棄了。







如果只有壟斷規則,

那麼不就相當於變相地否定了亨利·喬治的思想嗎?





不過話說回來,以我多年玩各種桌游的經驗而言,合作類的桌游從來就不會太受歡迎,基本上嘗鮮玩幾把就丟邊上吃灰了。大家喜歡的,一向都是那種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快感,這可能真的是人類本性吧……








06




眠眠表示,雖然瑪姬阿姨肯定很厭惡「大富翁」這款桌游,但是,如果她了解到以下這個關於「大富翁」的故事,說不定她的怒氣會稍許平息一些……




二戰時,盟軍有大量戰俘被德國人關押在位於波蘭的戰俘營監獄

Stalag Luft III

中,

英國方面一直想找到辦法幫助他們越獄,但是卻沒辦法有效地傳遞相應信息。

戰俘們如果不知道自己周遭的情況,別說越獄難度很大,就算逃出來也很可能會撞上駐紮在附近的德軍。





Stalag Luft III戰俘營的布局




所以,如果能想辦法把監獄周邊的軍事地圖送給戰俘,那麼他們就能計划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越獄路線了。




進行相關越獄任務的,是英國軍情九處下屬的秘密情報局(MI9),這位項目的負責人,是一位叫做

克里斯托弗·克萊頓·赫頓(Christopher Clayton Hutton)

的軍官。赫頓一開始想到的,是紙質的地圖,但是在模擬越獄計劃中,

他發現紙質地圖有著巨大的缺陷

:打開和摺疊時發出的動靜都太大,容易引起看守的注意,此外也不防水,很容易就爛了……





Stalag Luft III地圖




經過一番琢磨,赫頓想到了一個辦法,把地圖印在絲綢上。絲綢又軟又輕便,無論打開收起都是靜音的。他聯繫到了當時英國一家能夠進行絲綢印刷的公司——

約翰·瓦丁頓公司(John Waddington Ltd)





而約翰·瓦丁頓公司,恰好是英國版「大富翁」桌游的發行公司

,絲綢印刷技術原本就被應用到一些桌游產品的生產中。





1940年時瓦丁頓公司發行的大富翁




瓦丁頓公司建議,把絲質地圖藏在「大富翁」桌游里,渾水摸魚帶進戰俘營。而當時德國方面允許民間慈善組織把醫療藥品、保暖衣物、簡單食品等送給戰俘。桌游也可以被帶進監獄,因為德國人覺得,戰俘們有一定的娛樂的話,不會天天想著鬧事逃跑,管理起來就方便多了。





因此,一款「真實越獄版」大富翁桌游,就在緊鑼密鼓的策劃當中。

瓦丁頓公司把地圖都做上了小暗號,通過密碼紙就能解讀出來

,比如某條大街其實代表的是某支駐紮在附近的部隊,公共停車場的位置其實就代表著那裡有援救部隊等等……







不僅如此,

他們還給這款特別版大富翁做了很多「不必要」的小道具,比如小銼刀、指南針等等,便於戰俘越獄。

根據後來解密的資料,甚至其中一些代表角色的指示物,是用純金打造的,就是為了讓戰俘在逃亡時能夠用它們換錢。




最令眠眠拍案叫絕的是,這款「大富翁」的遊戲鈔票里,

竟然還悄摸摸塞進了很多張真正的德國馬克鈔票……





中間的就是絲質的地圖




總而言之,這款特別版「大富翁」為了幫助戰俘們逃出生天,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雖然沒有明確數據表明有多少人藉助這款桌游逃出了戰俘營,

但是到二戰結束時,共有35000名戰俘成功逃離德國戰俘營

,想必其中有不少人都利用到了這款「大富翁」。




從揭露資本主義弊端的武器,到協助戰俘逃生的工具,這就是大富翁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這款桌游能風靡全球至今,因為它原本就是人類現代社會的真實縮影。






=THE END=






關注「眠眠冰室」


睡前十分鐘,講你沒聽過的冷故事


和黑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眠眠冰室 的精彩文章:

他罵哭張學良,吊打汪精衛,保住故宮,美國人誇他「中國最強者」。
她,無數敗家女心中的女神,解放億萬女人的軀體~
我們為何會產生同情心?
一把火燒了美國白宮,這幫人也忒牛逼了……

TAG:眠眠冰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