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全球化視角下的晚明大變局——讀李伯重《火槍與賬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

全球化視角下的晚明大變局——讀李伯重《火槍與賬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

原標題:全球化視角下的晚明大變局——讀李伯重《火槍與賬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


摘 要:李伯重教授的《火槍與賬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是一部從全球史視角下的晚明史。該書揭示了以火槍為代表的新型暴力、以賬簿為代表的商業利益所共同構成的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叢林法則,15—17 世紀上半期的中國已經無法獨善其身,而是和其他國家緊密交織在一起。李著從全球史的角度,對明朝的滅亡給出一個新的解讀。本書評主要闡述了李著對於傳統歷史知識和觀念顛覆與更新方面所起的作用,分析了該書所成功運用的歷史研究方法,並在文末附上了作者對該著的幾點建議及批評。


關鍵詞:火槍 賬簿 全球史 明史 書評

歷史一去不復返,但人們對於歷史的認識和思考卻永不停息。公元1517 世紀上半期的晚明史,雖已去今數百年,但似乎從來不曾真正淡出國人的視野,不時受到海內外學界及普通民眾的關注。尤其是近年來,國內外學界不乏嚴肅的著作與論文出版,坊間亦不時流行種種戲說甚至一些胡編濫作。在魚龍混雜的眾多出版物中,三聯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火槍與賬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一書無疑是極其難得的珍品。


該書作者李伯重教授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經濟史學家,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史尤其是明清以來江南地區的社會經濟史研究及中外歷史的比較研究。不過,與作者出版的其他眾多學術著作不同的是:該書被定位為一本意在向一般普羅大眾普及正確的歷史知識,展現學術界關於晚明史研究的新潮流、新方法與新見解的公共史學著作。為此,作者寫作該書時在內容上注重廣泛吸納並綜合利用眾多海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在語言表述上做到力求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甚至不惜犧牲掉向為業內學者所珍視的腳註及參考文獻部分。這本書出版後很快即在市場上受到歡迎,多次榮登數家著名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可見其通俗化的嘗試是相當成功的。但這本書決不僅僅只是一本通俗性的歷史讀物。由於作者深厚的學術素養與功力,該書雖然綜合眾多學者的種種研究成果(其中當然也包含作者本人相關專題如晚明軍事史、海外貿易史的最新研究成果),但卻如作者所言,「用我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其他學者的作品,用我的方式組織他們互異的發現和說法」,「這都反映了我的個人觀點」。不僅如此,該書的主線及主要觀念也是這本書作者提出的,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學術觀點與創新。因此該書的學術價值不容低估。筆者有幸受《產業與科9技史研究》編輯部之邀為該書撰寫書評。請允許我以一名對明清歷史略具常識的普通讀者的身份,談一談該書在顛覆與更新筆者過去歷史知識和觀念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該書在歷史研究方法論方面對筆者的啟發。不當之處,還望該書作者及各位讀者多加指正。



袁為鵬(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一、從全球化看晚明大變局:顛覆陳舊的歷史觀點


記得以前在中學學歷史,學到漢唐時期的歷史時同學們都很興奮,沉浸在漢唐盛世的歷史自豪感之中。學到宋元時期的歷史就不再得意,學到明清時期更是感到一種說不出的沉悶與壓抑。關於中國封建社會歷史發展的傳統看法認為,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走到了自己的末期,中央集權的封建專治制度發展到了極端,經濟與社會文化的發展陷於停滯與衰落之中。中學歷史教材的相關章節中,迄今仍主要以君主專治、宦官專權、文字獄、閉關鎖國等相關文字描述這段歷史。而關於這一時期的中西關係,主要是強調或者譴責西方早期殖民主義國家對中國的軍事文化侵略與經濟掠奪,雖然提到殖民侵略者偶爾也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無意中將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傳入中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社會的進步等等。


顯然,這種歷史觀點,或者孤立地就中國而中國,教條主義地將中國歷史按照封建社會的發展理論劃分為所謂的成長期、鼎盛期、衰落期;或者受歐洲中心論的束縛,將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僅僅視作由西方少數國家主導產生並逐漸向其他地區擴散的歷史,認為其他地區對現代化的歷史發展毫無貢獻,只能機械被動地對來自西方國家的現代化衝擊做出反應。顯然,這些歷史觀點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不僅無法滿足求知者對知識探索的需求,也無法滿足人們理解現實的渴求。人們很難相信,一個停滯衰朽的王朝何以能維持如此廣闊的疆域並不斷開疆拓土?一個停滯衰朽的王朝何以能夠組織世界最大規模的船隊多次遠航於太平洋、印度洋各地?一個停滯衰朽的王朝何以能夠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並支撐起發達的商品經濟與眾多的城市與集鎮?一個停滯衰朽的王朝何以能夠遠征朝鮮並打敗日本數十萬強敵,何以能夠成功將荷蘭殖民者趕出台灣,捍衛其領土完整?一個停滯衰朽的王朝何以能夠產生眾多非凡的文學藝術作品?這種觀點不僅在歷史自身的邏輯上難以自圓其說,而且也難以回答現實的問題:如何解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舉世所罕見長達40 年的快速經濟增長?顯而易見,當代中國這種世所罕見的長期經濟增長不可能毫無歷史基礎或者根源。


本書作者的一大貢獻,就是運用全球化的視角來重新審視晚明歷史,並提出對於晚明歷史大變局的系列新見解,徹底顛覆了上面提到的關於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種種陳腐觀點,讓人讀後頓有豁然開朗之感。


所謂全球史,與過去世界史之間的最大不同,就是要打破現今的國家界限,將世界各個地區都放到相互聯繫的網路之中,強調它們各自的作用。簡言之,其不同於世界史的主要方面是:第一,否定「國家本位」,以社會空間或者網路作為審視歷史的基本單元;第二,關注大範圍、長時段的整體運動,開拓新的研究領域;第三,重估人類活動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其實質就是將全球史歷史化,探討人類社會從分散逐漸走向一體化的歷史過程;將歷史學全球化,從整個人類歷史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影響與互動來重新認識歷史。該書對晚明歷史的論述,不僅僅是將眼光局限於中國一隅,局限於封建王朝統治的歷史,而是放寬歷史的視界,將目光投向深藍色的大海,投向沿海地區的廣大民眾,投向整個東亞世界乃至全人類,從而獲得對同樣一段歷史不同以往的新看法。

(一) 晚明時期中國並不封閉


固然,如同以往中學歷史教科書所強調的那樣,明代統治者從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始,對於海外經商多不抱好感,從煌煌聖諭到昭昭法令,禁止百姓出海貿易或者赴海外定居的法令不時出現並三令五申,但歷史的發展並不只是由統治者的意志所決定。一方面,16 世紀以來,伴隨著航海大發現,東西方已連接為一個整體,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歷史進程開始啟動了,沒有一個國家或民族真正能夠置身局外;另一方面,中國沿海地區的廣大民眾對海外貿易的積极參与並不是皇帝的意志所能夠阻撓的。由偉大航海家鄭和領導的遠航活動雖然只是由政府主導的政治性活動,但卻極大豐富了國人的航海實踐和知識,建立起了中國人同東南洋、印度洋之間相互往來與交流的網路,促成了此後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海外經商與移民潮。貿易往來與人口流動、技術與文化的傳播、沿海地區商品經濟與城市發展的相互促進,推動了晚明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變遷。從某種意義上說,晚明歷史與世界近代歷史發展同步,晚明時期堪稱中國歷史大變局的開端。


該書第二章「貿易打造的世界」對1617 世紀上半期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作了全景式的描述與分析。15 世紀末期以來的航海大發現,從根本上促進了全球貿易網路的形成與擴張,它使得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世界與歐美世界緊密聯繫在一起,從而掀起了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大潮。而中國不僅深深捲入這一時代大潮之中,還積极參与其中,在全球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國的商品,如絲及絲織品、瓷器、棉紡織品、茶葉,東南亞的香料等是當時國際貿易中的最重要的幾種商品。中國沿海地區的商人,在宋元時期就在東亞貿易圈中佔據主導地位,16 世紀以來,隨著海洋貿易的發展,取代長期壟斷歐亞貿易的穆斯林商人,成為東亞國際貿易最主要的參與者。西方早期殖民者雖然憑藉武力不斷加強控制與滲透,但在馬六甲以東的各商業口岸,中國人仍然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成為東亞國際貿易最活躍的商人群體。根據作者的描述,在中國舟山群島的雙嶼港(今舟山六橫島),16 世紀這裡曾麇集了大批的中國人、日本人和歐洲人,被日本學者藤田豐八稱為「16 世紀之上海」,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國際貿易中心。而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是沿海地區著名的海商領袖,他本人的國際化程度相當驚人。「他不僅會閩南話,而且還會葡萄牙語、盧西塔尼亞語(一種猶太商人使用的猶太-葡萄牙語)和日語。此外,他也曾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做過翻譯,很可能還會懂一些荷蘭語。」這一時期中國人在海外經商移民的規模不容忽視:如在15701600 年,定居菲律賓的中國人,從不到40人增加到15 000 人。而據日本人1642 年寫給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報告,當時安南的港口城市會安約有中國人40005000 人,日本人4050 人。這些移居海外的中國人是主要從事國際貿易的商人。而這一時期,在美洲等地新開採的白銀,通過海外貿易竟然有將近一半左右流入中國,彰顯出當時中國在國際貿易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情此景,我們很難再將明清時期完全地等同於閉關鎖國的時代,儘管當時的中國統治者並不開明。


(二)晚明時期中國並不落後或者衰弱


李約瑟認為宋代以後中國科技發展開始陷於停滯。過去我們通常認為自1314 世紀西方文藝復興以來,西方科技取得日新月異的進步,歐洲歷史上連年不斷的戰爭也刺激了西方軍事技術的進步,西方槍炮等火器的製造技術逐漸領先於中國,中國軍事技術日漸落後於西方。這個說法並非毫無根據,但中國科學技術包括武器製造等軍事技術究竟自何時才落後於西方,還是一個有待進一步探討的問題。該書作者從中國軍事技術的發展、軍事組織結構與訓練的變化、中外軍事技術的相互交流與促進等方面作了深入論述,並對當時一系列重大戰爭的規模、武器使用與戰略戰術運用等進行了中外比較,令人信服地得出結論:至遲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役前後,中國仍然擁有當時全球最先進最強大的武裝力量。明代中國能夠有效吸收西方軍事技術進步的成果,大規模地製造和使用新式槍炮,能夠積極調整軍事組織與作戰方法,並能夠結合中國的國情和戰場需要,對西方傳入武器裝備有所改進和創新。無論是在武器裝備還是在軍事組織與訓練方法方面,明代中國在當時並不落後而且明顯領先於周邊東亞各國,堪與西方強國並駕齊驅。


(圖片來自網路)


該書類似的觀點顛覆與更新還包括對中國與東亞鄰國之間互相關係的認識和對亞洲國際格局的認識,限於篇幅,茲不多述。


二、歷史學研究方法的全面展示:晚明軍事變革史的深入闡釋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軍事變革在晚明的大變局中佔據重要位置,先進軍事技術特別是火炮的應用對於15 世紀以來歷史發展與演變的重要意義怎麼強調也不過分。軍事史在本書中所佔篇幅最大,地位也最為重要。全書共有三個章節分別論述西方近代的軍事革命、明代中國的軍事變革運動及明代中國參與的四次大規模戰爭,可以說是對於晚明軍事革新的時代背景、變革內容、成敗得失及其歷史遺產作了全方位審視。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言,該書軍事史的研究既有其個人專題研究成果之體現,也有對於海內外相關領域學者學術成果之綜合。筆者作為明史研究的門外漢,無法具體區分何者是作者之原創,何者是綜述他人之成果,不能在本篇書評中對該書作者的創新之處進行具體評述,還盼該書作者和廣大讀者諒解。但該書在闡釋晚明軍事變革史中體現的歷史學方法論特色,卻對筆者啟發良多,試略述如下:


首先,當然是該書作者的全球史觀在軍事史研究中的實踐。同國內許多同類軍事史著作不同,作者在論述晚明軍事變革時,並沒有就中國而論中國,作者始終是將其納入全球化的視角中進行考察,著眼於先進軍事技術是如何在東西方之間進行傳播和擴散的,這種傳播和擴散的動力與媒介是什麼?作者認為,近代軍事技術的變革,並不是單純的由西方傳入中國,而是中西方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結果。宋元時期中國火器技術領先於歐洲,中國先進的軍事技術傳入歐洲後,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和創新,使得西方火器製造技術後來居上。但明代中國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這些西方軍事技術由西方來華的商人、傳教士傳入中國後,中國軍事學者和將領們又對之不斷進行適應性改造,並創造出與之相適應新的軍事訓練與戰爭組織形式,通過戰爭等形式在東亞世界廣泛傳播。作者指出,同過去僅僅依賴軍事接觸即戰爭被動吸收外來先進軍事技術之現象相比,晚明時期新軍事技術在東亞的傳播渠道更加多樣了,不僅有官方的渠道,也有民間的渠道;不僅是通過戰爭進行,更是通過民間的商貿活動和文化交流活動進行主動的學習和吸納。明代軍事著作出版的是中國歷史上最多的時期,不少西方的軍事技術如火器的製造及其原理,新的軍事訓練方法等都有專門著作出版。這種全球史的研究方法發人深思,令筆者想起此前該書作者對於水力大紡車的經典研究案例,以及海外學者梁其姿教授關於明清時期天花的預防接種技術(中國的「人痘」與西方「牛痘」接種技術)在中西方的傳播與相互啟發的生動研究。有趣的是,最近筆者在研究中國鋼鐵工業技術發展史時,發現中西方鋼鐵冶煉技術方面可能亦有類似的情形,可供進一步深入研究。


其次,該書的另一大特色則是對於晚明歷史的整體性研究與把握。近年來,隨著史學研究分工的日漸加深,不少學術論著似乎顯得過於「碎片化」,令人擔憂。一些研究軍事史的著作僅僅只是論及軍事史,不及經濟與文化;而一些研究政治史、經濟史或者思想文化史的學者又往往不論及軍事史和其他方面的歷史。對人類歷史全面整體的把握已經似乎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該書的嘗試為我們多學科的分工合作及整體把握提供了一個典軍事、政治、文化史於一爐,視野開闊,益人神智。有位年輕的明史研習者告訴筆者,雖然其對於晚明以來政治軍事方面的史事相當熟悉,該書所論述的各主要內容並不陌生,但讀罷此書,仍有拍案驚奇之感:原來歷史可以這樣解釋,原來自己過去所習得的一系列零零碎碎的知識,一下子竟然可以相互聯繫融會貫通起來了。這種閱讀帶給人的幸福感是令人難以忘懷的!這正是該書所採用的全球史觀與整體史研究方法的獨特魅力所在。


第三,比較研究方法在本書中使用得非常普遍而自然。比較大的方面的比較,如鄭和下西洋與歐洲航海大發現活動的比較,生動地顯示出明代中國造船與航海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以及中外遠航的驅動力與影響力等方面的差別。再如將明清之際中國所參與的東亞四大戰爭與歐洲同期重要戰事的比較,認為中國這些戰爭無論從人數、規模及火器的運用情況來看,皆不亞於歐洲同期的戰事。看來這些戰爭在軍事史、政治史上之所以不被重視,恐怕還是人們的「歐洲中心論」的觀念在作祟。小的方面的比較,如將明援朝戰爭中中國與日本軍事力量進行比較,揭示出明代中國軍隊在火器運用與戰術方面明顯領先於日本一籌;將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役中中國軍隊與荷蘭軍隊進行比較,揭示當時鄭氏軍隊無論是在軍艦大小及艦上火炮的數量等方面均領先於荷蘭,鄭氏軍隊最後的勝利,既不是依靠所謂「人海戰術」,也非一時之僥倖,而是當時中國海上力量在武器裝備、後勤保障、諜報工作等諸多方面全面領先西方強國荷蘭的結果。這樣的比較研究,細緻入微,有力地論證了作者的觀點。


本文節選自《產業與科技史研究》第二輯,科學出版社,2017年。圖片來自網路。


產業與科技史研究》第一輯


武力主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11


ISBN 978-7-03-052418-8


責任編輯:李春伶


《產業與科技史研究》第一、二合輯


武力主編


責任編輯:李春伶


《產業與科技史研究》(2018~2020年六輯預訂)


武力主編


責任編輯:李春伶


(本文編輯:王芳)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中國試飛員:兩代空中加油人的精神對接
李伯重:《清代關稅:1644—1911 年》序言
他是中國諸多「兩彈一星」科學家的老師,對中國的物理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TAG:科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