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而立之年:一份家傳的中醫藥情懷

而立之年:一份家傳的中醫藥情懷

奶奶家的後山坡,是一塊小草地,每年一開春,奶奶就會挎著小土籃,肩抗一個小鐵板鎬,把我和那隻跟腳的大黃狗帶上,在那塊小坡地的山林邊上,不停地用小鐵板鎬刨著。我問奶奶刨的什麼,奶奶會笑著說,這可是寶貝。時間一長,家裡的房前屋後就晾曬了不少被奶奶刨回來又清洗得乾乾淨淨的草根。

爺爺那時是生產隊的車老闆,一到冬天打完場,爺爺就會天天趕著馬車去往鄉的糧食收購站送糧食,每天回來,無論早晚,奶奶都會把屋裡的小火盆裝滿火炭,在那冒著藍而又紅的火炭上,燉一壺滾開滾開的水,再放里一些奶奶存放在外屋的一些草根,倒出來的水是濁蕩蕩的,一小壺水分作三份,爺爺奶奶各一份,我也有一份,我那份我最初是堅決不喝的,因為那股難以下咽的苦,會讓我的臉,一天都在扭曲,可奶奶為了鼓勵我天天喝,還是在水裡加了一點紅糖,並說著:大孫子,快喝吧,喝了就不會感冒了。

時間久了,記憶中的奶奶家裡,總是飄散出一股股淡淡的葯香。

也真的很奇怪,我們那時的小屯並不大,可在兒時的記憶中,我從未感冒過。經常會聽到年少時的百日咳,哮喘等,從未在我的身上發生過。

一天夜裡,屯西的二狗子家急忙忙的來到奶奶家,懷裡抱著二狗子,因為白天我和二狗子在屯邊的小河裡打爬犁玩,沒承想,夜裡就發燒感冒到了昏迷不醒,奶奶連夜點火,還是那些草根,在壺裡熬著,很快就開了,我看見奶奶放里一塊生薑,又放一些紅糖,讓二狗子趁熱喝了下去,奶奶讓二狗子睡在了炕頭,又蓋上被子,第二天清晨,二狗子睡醒的時候,己經退熱了。

奶奶家的小屯是一個偏僻的小屯,去村衛生室要走很遠的一段路,而且還要越過一座大山。奶奶家時常接納屯裡的頭痛腦熱的病人,是極其平常的事了。

奶奶家的棚桿上懸掛著一個小一點的小箱,裡面除了一些點心之外,就是用牛皮紙包的葯末。那是奶奶自製的刀口葯。每天春天,把山上止血的鋸齒草和防風草搗碎,外加生石灰和小老鼠研末,就是百家求的刀口葯了。

後來才知道,爺爺是一名中醫,奶奶只是遵照爺爺的指點,奉命去山林里挖草藥。爺爺的出身不好,在那個年月,爺爺以生產勞動為主,接納病人從不收取任何東西和金錢。有的病人要等爺爺收工很晚才回來,爺爺家還要管吃管住,可爺爺奶奶總是微笑著迎來送去的求醫問葯的鄉親們。

爺爺的拿手活是「號脈」。有的病人是從很遠的地方慕名而來的,到爺爺家己是很晚了,這時爺爺是不給病人切脈的,要等到第二天清晨,爺爺才給疹脈,這時奶奶就會把我叫醒,讓我看爺爺給病人把脈。 只見爺爺讓病人坐在那裡,伸出手臂,手心向上,並在腕關節背墊上布枕,然後,爺爺象木枘一般,把手指放在病人的脈管處,停一會,便讓奶奶去拿幾樣草根,交給病人,並千叮嚀萬囑咐幾句,然後,才讓病人離去。

我問爺爺為什麼非得早晨把脈。爺爺說,診脈的時間最好是清晨。清晨時間病人不受飲食、活動等各種情況的影響,身體內外環境都比較安靜,氣血經脈處於少受干擾的狀態,很容易分別病脈。也不是說其它時間就不能診脈,只是這段時間是最好的。

其實,爺爺奶奶是有心讓我學習中醫的。那是在一個深秋的下午,爺爺奶奶無意打開了庫房的一個柜子,發現了裡面裝滿了一柜子的線裝書,柜子底下,己被老鼠咬出了一個洞,幸虧發現的及時,裡面的書全被爺爺奶奶重新拿出來,把那個柜子底下挽了一塊木板,把柜子放在了裡屋里,讓我把書搬進柜子里,並告訴我,這些書,全都是我大孫子的,等大孫子長大了,好好的學,可就了確了你爺爺的心愿了。

當時,並沒有往多了想,只是覺得那一本本厚厚的,有些發黃的書,真的有猜不透的迷,甚至會讓我有一種深深的嚮往。

我上小學的時候,父親把我從爺爺奶奶的身邊接走了,來到了離爺爺奶奶很遠很遠的另一個村子,這個村子很不習慣,只是離上學的學校近一些。之後的一些日子裡,我很少去爺爺奶奶身邊,直至,在大家都感覺到爺爺奶奶己近九十的高齡了,在眾親屬的勸說下,爺爺奶奶才搬到我們家。那時,我正在外地讀中學,父親告訴我,已把爺爺奶奶接來享清福了,這時,我才想起,爺爺柜子里的書,那一定是很珍貴的醫學書籍。我問父親,爺爺搬家時,那柜子里的書還在嗎?父親告訴我說:「還在。」我便把一棵懸著的心放下了。

本來高考是要報考中醫藥專業的,最後還是被師範學校錄取了,終實現祖父母的遺願,但中醫養生理論,一直守候的養生習慣,都是我們全家乃至今後難以更改的家風,尤其是那一股永不間斷的濃濃的中藥清香,在我們家族中飄蕩著。

工作之後,每到異地出差,都要打聽到藥鋪看一看,看著那些一排排亮閃閃的銅拉手的小抽屜,每個抽屜上都寫著各種不同的藥名:天冬、當歸、白芷、陳皮、薄荷、甘草、杏仁、葛根、三七、地黃、白芍、蒲公英、何首烏、胖大海……這些美好而又詩意的中藥名。我還會到圖書館裡凝神靜氣地看一會兒與中醫有關的書籍,親切的看一會兒,然後再購買幾本帶回去。

一晃三十年過去了,現如今,祖父母遺留下來的中醫書《黃帝內經》,《本草經》和《難經》等等,都保存得良好,每當我真的很空寂的時候,都要象對待寶貝一樣,拿出來翻看著。 我的妻子在我的帶動下,也時不時地跟著看,妻子還訂了不少中醫藥類的報刊雜誌,收集到不少民間利用中草藥醫治疾病的奇特配方。然後我們一起到鄉下林中去挖草藥,拿回來熬制湯藥,缺少的我們會到中藥房裡去買。

看到妻子小心地拿干毛巾襯著砂鍋兩耳,在白底色的青花瓷碗上放好濾網,趁熱將葯倒出來的動作,讓我心生暖意,那股熱氣裊裊散開,氣味氤氳滿屋。待到微熱可以入口,我們會一口氣不停,將葯喝下去。苦苦的,熱熱的,從口裡到肚子里。汗,似乎從額頭漸漸滲出來,心,似乎也從懸浮著落下,到實處,踏實著。

中藥的那點苦早就不在話下,我反而喜歡上了中藥的這種味道,草木莖葉在用泥土製成的砂鍋里用火煮沸,享受著這些來自於大自然元素的結合。品味著那些純樸的草藥味道。聞著它,彷彿又看見了家的火盆上那冒著熱氣的草藥壺,彷彿回到了奶奶那不大而瀰漫草藥味的小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匣課堂 的精彩文章:

神秘的傳統中醫——氣功
從一到十的中藥方劑,你知道幾個?
仙學泰斗胡海牙先生的不傳之秘
《我心中的中醫》-中醫是傳統文化代表者

TAG:匣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