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你的思維,唐朝後期的藩鎮割據救了唐朝
一提到藩鎮割據,大家想到的往往都是國家四分五裂、軍閥混戰的凄慘局面。但藩鎮割據有時候對於國家來說卻有很大的好處,比如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卻因藩鎮制度讓它延續了140多年。
盛唐時期,由於國土疆域太遼闊(約1200多萬平方公里),在古代那種條件下要想有效管理好這麼大範圍的邊防是很困難的。唐朝就在各大邊疆區域開設了節度使一職,負責守衛邊疆,抵禦外族侵略,並給予他們靈活機動指揮權與募兵權,遇軍情可先斬後奏,再上報朝廷。這些戍邊節度使本是軍事官職,但他們又常兼所在道的觀察處置使(由前期的採訪使改名)之名,觀察處置使也兼任都防禦使或都團練使之號,都成為地方上軍政長官,並掌握財政大權,是州以上一級權力機構。大則節度,小則觀察,構成唐代後期所謂藩鎮,亦稱方鎮。唐玄宗末年(755年),安祿山憑藉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而發動叛亂,由於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史稱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全面爆發後,為了抵禦叛軍進攻,軍鎮制度擴展到了內地,最重要的州設立節度使,指揮幾個州的軍事﹔較次要的州設立防禦使或團練使,以扼守軍事要地,從而有效抵禦叛軍。這些藩鎮並非都是割據者,在今陝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鎮絕大多數服從朝廷指揮,貢賦輸納中央,職官任免出於朝命。但是今河北地區則一直存在著名義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實際割據一方,不受朝命,不輸貢賦的河北三鎮﹔今山東、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存在類似河北三鎮的藩鎮﹔還有一些倚仗自己實力對中央跋扈不馴、甚至舉行叛亂的短期割據者。江南的節度使大多是服從聽命中央的,而且其所轄地區是唐中後期朝廷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晚唐的藩鎮一共封了89個,真正有過造反不良記錄的只有11個,而這11個藩鎮中,從頭到尾都不服從中央的只有3個,這個佔比是非常低的。不服從李唐王朝的這三鎮就是河朔三鎮,河朔三鎮就是安史之亂的餘孽,因為安史之亂雙方都打的筋疲力盡,李唐王朝就封了安史部的餘黨,成立了河朔三鎮。李唐王朝利用這些藩鎮之間相互制衡,維持了國內社會的大體穩定,得以延續了自安史之亂後長達140多年的統治。但是,由於後來的黃巢起義,把藩鎮之間原來的那種平衡全部給打破了,唐末的藩鎮就演變成真正的軍閥了。907年,節度使朱溫滅唐。可以說藩鎮制度既續了唐朝的命,最後也毀了唐朝。
※唐朝詩人想出頭太難,拼爹已成慣例,此人靠有錢丈母娘立足
※唐朝是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為什麼女人著裝卻流行袒胸裝
※唐太宗如此處理貪腐官員:你貪多少我給你多少,前提是自己背回家
※史上兩個短命王朝,卻有著驚人的相似,單純用巧合無法解釋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