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皖江明珠:宣州的崛起與進步(二)
原標題:唐代皖江明珠:宣州的崛起與進步(二)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096期
唐代皖江明珠——宣州的崛起與進步
周懷宇
三、宣州銅官冶:國家銅器製造基地
宣州南陵縣建置了「銅官冶」,學術界關於「銅官冶」不太重視,其實,應該看到唐代「銅官冶」的建置,體現了唐代冶金業發展的新水平。這個機構和宣州錢監的性質不同,其建置的時間、管理許可權、生產任務、相關制度等皆不同於宣州錢監。
1 、宣州銅官冶建置的時間
查閱文獻,宣州銅官冶的建置早於宣州錢監約一個世紀,大約建置於太宗貞觀年間。《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宣州南陵縣「武德四年隸池州,州廢來屬。後析置義安縣,又廢義安為銅官冶。」 這條資料顯示了宣州「銅官冶」的建置歷史,標誌國家在宣州建置的冶金業機構,非常有價值。其確切的建置時間雖然不明,但是宣州銅官冶是在「義安縣」的基礎上建置,義安縣由析分南陵縣建置。查明「義安縣」建置的時間,宣州銅官冶的建置時間自然明確。
唐代的歷史文獻中,義安縣僅見於《新唐書?地理志》,沒有其它文獻記載。義安縣的存廢,與唐代初期行政區劃調整密切相關。唐初的行政區劃調整主要在太宗貞觀年間。武德年間(618—627),國家初建,「天下初定,權置州郡頗多」,一切處於草創階段。 太宗繼位,全國漸漸趨於統一、穩定,開始進行全國性的行政區劃調整,從貞觀元年(618)到貞觀十三年,「並省」州縣「定簿」,初步完成了全國道、州、縣三級政區調整。高宗、玄宗時期,隨形勢發展有一些局部變化,但基本保持了貞觀年間的政區「定簿」。義安縣的存廢,即可判斷在貞觀年間的政區調整時期,即貞觀元年(627)至十三年(639)之間。銅官冶的建置與義安縣相關,義安縣是唐代貞觀年間調整州縣建置的產物,以後未再出現。所以,唐代宣州銅官冶的建置,可以判斷為貞觀前期,早於宣州錢監將近一個世紀,在全國的礦冶、銅冶建置中,屬於較早建置的銅官冶。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廢義安為銅官冶」,說明銅官冶的建置範圍乃是原來的「義安縣」,它所含蓋的地理範圍相當於一個縣,連同礦山全部包含在「銅官冶」的建置中。不難看出,唐代國家建置宣州「銅官冶」的戰略眼光,包含了採礦、冶鑄、金屬加工製造等配套成龍的建置。
唐朝宣州南陵縣「銅官冶」的建置,其意義很大,第一,標誌唐朝建置於宣州的冶金業機構誕生,這必將深刻影響唐代冶金業乃至社會經濟的發展;第二,標誌唐朝經略東南地區的重大方略,這一帶是遠離新生的唐王朝政治中心的地區,需要加強經略、鞏固統一、促進社會穩定;第三,有利於促進宣州乃至東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
2、宣州銅官冶的職能
唐代銅官冶建置以後,其主要任務是開採銅礦,冶鑄銅材料,加工鑄造銅器。唐朝職官制度明確規定各個冶監負責提供「兵農之器,以給軍旅、屯田、居人焉。」 從這條資料可以看出,宣州銅官冶的職能有三,其一,提供軍事上的軍用器械;其二,提供農業上屯田農具的配件或者農器;其三,提供社會各個群體「居人」的生活用具,例如飾件、銅鏡等。這三項任務決定了宣州銅官冶與稍晚建置的宣州錢監,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相聯繫的在於都是冶銅業,又是同一地點採集銅材料。似乎機構重疊,其實不然,二者各自的職能不同,而有著嚴格的區別。
宣州錢監的職能是管理鑄造錢幣,屬於金融系統。宣州銅官冶的職能是管理各種銅器製造,涉及到國家軍事、屯田乃至國計民生的需求。
二者的管理機構也不同。在唐代的職官制度中,宣州銅官冶屬於國家建置的「坑」「冶」職官系統,隸屬於中央少府的「冶署」。唐代的「冶署」,負責「掌熔鑄銅鐵器物」,下轄「諸冶」。「諸冶」有固定的官員編製,監一人,正七品下;丞二人,從八品下;錄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監作四人、從九品下;典事二人;掌固四人。諸冶監建置於各地礦藏豐富的地區,有銅冶、鉛坑、鐵冶等。
宣州銅官冶的管理制度和宣州錢監差異很大。錢監,是國家管理錢幣製造的機構,接受唐代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管制,其最大的特點是禁止私鑄。銅官冶依據唐代國家關於礦藏開採和冶鑄政策的精神,實行半開放式的管理制度,即民間「私采」和「官市」、「官稅」相結合的制度。唐代允許民間私人採礦、冶鑄,規定「凡天下出銅鐵州府,聽人私采,官收其稅。若白鑞,則官市之。其西北諸州,禁人無置鐵冶及採鐵。若器用所須,具名移於所由官供之。」
唐代宣州銅官冶以外,另外建置有宣州鉛坑、銀坑,池州(代宗永泰二年重新建置)鉛坑等, 這些冶、坑的建置,皆屬於同一管理制度,顯示了唐代宣州池州等皖南冶金、金屬加工製造的興盛與進步。
四、宣州軍械作坊:國家軍械製造基地
宣州的軍械作坊是國家軍用武器製造基地。代宗時期,由於淮南遭受旱災,代宗下詔,暫停宣州的軍械作坊,減省「征夫、役工」,節約開支。詔云:「淮南數州,秋夏無雨。揚、洪、宣等三州作坊,往以軍興,是資戎器。既屬時歲大歉,慮乎人不寧居,征夫役工,損費尤甚。務從省約,以息疲人,亦宜並停。」 從這份詔書看,宣州的軍械作坊具有一定的級別與規模,國家每年投入軍械製造的開支很大;其管理許可權直接掌握在朝廷,甚至皇帝直接關注。足見宣州冶銅業的生產規模之大、地位之重。
另外有一條資料可以窺見宣州提供軍用器械的具體數量。元錫為宣州觀察使,「長慶元年(821),進助軍綾絹一萬匹、弓箭器械,共五萬二千事。」元錫進助國家的軍用武器,一次達到52000件,可以管窺宣州軍用武器的生產製造能力。
五、宣州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宣州的冶金業興盛和發展,帶動宣州本地社會經濟各個方面深化發展。農業、手工業、商業隨之活躍,成為東南地區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唐代宣州,初期統領10餘縣。後來政區不斷調整,至代宗時期趨於穩定,下轄8縣。其人口繁衍,最盛時期有戶121,204,人口884,985。同時期號稱「揚一益二」的第一都市揚州,有戶77,105,人口467,857,人口遠遠不能夠與宣州相比。
農業方面,經過從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到玄宗時期,宣州已經發展成為全國著名產量區。國家第一任漕運使,就是宣州刺史裴耀卿,他在宣州刺史任上,看到了宣州乃至東南地區的農業和各種社會經濟的發展,提出漕運改革,實行南糧北運,解決京師糧食短缺的困難。裴耀卿之所以提出漕運改革,前提是南方農業發展,糧食產量和儲存增加。裴耀卿是唐代漕運改革第一人,其漕運改革的起點自宣州開始。宣州由此加強了與全國經濟交流,境內的社會經濟,包括農業、手工業、商業經濟隨之繁榮起來。李白有詩贈宣城宇文太守,歌詠宣州:「魚鹽滿市井,布帛如雲煙。」元稹有文章記載:「宣城重地,較緡之數,歲不下百餘萬」。陳少游於大曆年間歷任宣歙、浙東、淮南三鎮觀察、節度使,史官記載說:「少游十餘年間,三總大藩,皆天下殷處厚也。」足見當時的宣歙、浙東、淮南三鎮被同等視為財力雄厚的大鎮。經濟的繁榮,可提供足夠的資金和剩餘的勞動力發展教育,從而促進教育的發展。唐代科舉取士,宣州有9名進士。其統領的宣、歙、池三州進士及第人數達到29人之多。
手工業方面,宣州各種手工業都很興盛。紡織業方面,湧現出很多名品。例如「綺、白紵、絲頭紅毯、兔褐、簟、紙、筆、署預、黃連、碌青」等, 被列入貢品進入京師,流譽全國,很快成為市場上的精品。其中代表性的有「宣筆」、「宣紙」「紅線毯」以及「空青石」一類的非金屬礦物加工製造,不僅體現了一定的技術水平和生產水平,也活躍了本地經濟、促進社會發展,宣州這座新型城市隨之蜚聲海內。
宣筆,尤為著名。唐代兩位名人韓愈和白居易都留下了宣筆的佳文。韓愈《毛穎傳》用神話的手法,記載了宣筆。白居易的敘事詩《紫毫筆》,記載了宣州紫毫筆的製作工藝。宣州陳氏制筆最有名,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求陳氏筆,僅給兩支。唐代的女詩人薛濤在《筆離手》詩中稱「越管宣毫始稱情」,說明宣筆在社會上的廣泛應用。
宣紙,在唐代已經成為貢品,以宣州涇縣製作的「宣紙」著名。「宣紙」和「宣筆」,與歙州的墨、硯,被後人稱之為「文房四寶」,蜚聲朝廷,成為享譽全國的特殊手工業產品。
紅線毯,成為宣州紡織品中的名牌,標誌了宣州紡織業的進步,也帶來了宣州紡織品的商業價值。
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在京城長安「廣運潭」舉辦了東南「輕貨」博覽會。唐玄宗為這次博覽會賜名「廣運潭會」,各種唐代文獻皆有記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型的南方的手工業產品和地方特色產品的「博覽會」,具有創造性。前來參加盛會的有南方50多郡,今安徽境內參加這次博覽會的只有宣城郡。當時宣城郡漕船的「舟人」,服裝一律用南方的服飾,「吳、楚服,大笠、廣袖、芒屩」,載歌載舞進入廣運潭——水上博覽會會場。
這次「廣運潭」大會,來自宣州的「宣城郡船,載有空青石、紙、筆、黃連」等名品展覽。
空青石,是宣州出產的石材,自然花紋,可以觀賞,又是優良的建築材料。也稱之為碌青、綠青、石綠。現代《全國中草藥彙編》說中國古代「綠青」、「石綠」是一種玉料。俄羅斯等國稱孔雀石,其顏色似孔雀羽毛上斑點。是含銅的碳酸鹽礦物,產於銅的硫化物礦床氧化帶,常與其它含銅礦物共生。宣州境內有銅礦,出產這類玉石。廣運潭博覽會展出空青石,說明宣州以「空青石」為代表的玉器加工製作已經成熟。
宣州的茶葉以及製作茶葉,出現了馳譽國內的「雅山茶」和「太平茶」。
陸羽在《茶經》記載了宣州的茶葉,認為「生宣城縣雅山」和「太平縣生上睦、臨睦」茶為著名。
唐代黃山即位於宣州太平縣地界。《茶經》記載的「太平茶」,即是今天著名的黃山茶。
(作者系安徽大學歷史系教授)
製作:童達清
主辦: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
微信號:xclswh999
聯繫人:ltsr2718
※皖南花鼓戲的起源、形成與發展(一)
※唐代皖江明珠:宣州的崛起與進步(一)
※胡宗憲,《籌海圖編》與釣魚島
※從丹陽銘銅鏡到宣州銘銅鏡
※文化儒臣宣州刺史沈傳師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