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乾隆的審美

乾隆的審美

本文3165字,讀完大約需要6分鐘

1.

現代清宮三大謎:康熙曹寅湊CP,雍正穿越,以及,乾隆的審美。

第一謎,康熙和曹寅雖然是皇帝臣子的關係,但互敬互愛,幾乎就是現代腐女心中的理想CP,康熙對曹寅的包容程度,已經到了曹寅被人彈劾貪污,康熙還要寫信告訴他讓他趕緊把賬目填上。第二謎雍正穿越更簡單,就是清宮劇瞎編的,雖然賺足了眼淚和收視。

至於第三謎乾隆的審美,那才是真謎,沒人說得清,倒是時不時就要被網友們翻出來討(群)論(嘲)一輪。最近因為一檔高級的文物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乾隆老師的審美問題再次被提上檯面,幾乎引發網路大討論,而這輪口水之爭僅是起源於一個上了節目的瓶子。

各種釉彩大瓶,當然這只是個簡稱,全稱是:清乾隆青花五彩鬥彩金彩琺琅彩紅釉粉青釉霽藍釉松石綠釉窯變釉仿官釉仿哥釉仿汝釉醬色釉三羊開泰博古九鼎吉慶有餘丹鳳朝陽太平有象仙山瓊閣蟠螭紋蝙蝠紋花卉紋如意紋萬字紋靈芝紋螭耳大瓶。

名字即瓶身構成元素,的確是各種色釉、彩繪集合,燒制工藝極其複雜,是融匯了唐宋元明清幾代風格的陶瓷藝術集大成者,被稱為「瓷母」,這個瓶子也作為乾隆皇帝的代表作,被視為乾隆藝術審美的代表。

也有人覺得,儘管每種花紋都很美,但是N種元素湊在一起看,花里胡哨簡直找不到重點,在喜好極簡風格的現代人看來,乾隆這種奢侈浮誇的畫風,簡直就是「農家樂」審美的大亂燉。

乾隆的審美到底如何?於是有人拿出雍正時期的瓷器跟乾隆作比較,大概就是這種反差……(左邊是乾隆風格,右邊是雍正的風格)

不過這樣的比較,顯然對乾隆不太公平。因為從技術層面來分析的話,簡單大方的雍正的單色釉,跟花哨浮誇的乾隆的彩釉,其實並沒有可比性,因為它們就不是一個檔次的東西,乾隆的瓷器應該算是雍正的升級版。

不同的釉,在烤制溫度、膨脹係數等方面都不同,光是燒一種釉就很考驗技師水平了,上彩釉就更加困難,要根據不同材料顏色的燒制時長、溫度,分開上色,分開燒制。如果說雍正時期對釉的使用,還停留在研究色釉上色技術,或者精攻某種單色釉的水平,那麼乾隆時期,則是已經熟練掌握各種釉色上色技巧,幾乎是可以隨性發揮炫技的程度了。事實上乾隆也確實是這樣做的,所以在他各種奇葩怪異的瓷器里,鏤空的、轉心的、轉頸的……各種形態,各種樣式,且一件比一件工藝複雜,登峰造極。

比如這個黃地粉彩鏤空干支字象耳轉心瓶(簡稱粉彩轉心瓶),花紋樣式已經不是重點了,重點是瓶子的頸部和腹部都可以旋轉,裡面是一個繪有嬰戲圖的可以轉動的小瓶子,旋轉時透過鏤空可以看見裡面瓶子上的不同圖案,這個瓶子不但不是後來放進去的,而是燒制前期就要精確地計算所處位置,跟外瓶鏤空處的對應,還要小心翼翼把握內外上色溫度。

彷彿能想像這個瓶子的成功背後,砸了多少個失敗的半成品。特別的是可以旋轉的頸部和瓶身分別標有「天干」和「地支」,轉動時還可以當從前的日曆使用。做工之精巧,工藝之繁複,相比下來配色和花飾就好像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乾隆時期,是整個清朝經濟文化的巔峰時期,在一片繁榮穩定的盛世,少年天子要做的,大概就是安心享受自己的愛好,他在喜歡的東西里加入他引以自豪的盛世景象元素,一半為追求極致,一半為炫耀。所以出現一個成功率不足0.25%的集合了各時代流行花色的各種釉彩大瓶,已經不足以用審美衡量了,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奇蹟。

2.

乾隆的確是瓷器10級愛好者,在繼承爺爺爸爸們留下的寶貝的基礎上,隨時收藏民間精品,甚至自己創新技術設計燒制。他喜歡鮮亮的顏色,尤其最亮眼的亮紅色、明黃色、寶藍色、官綠色……當然你也可以說,這種迷之色彩取向,幾乎就是百度外賣小哥制服色、美團外賣小哥制服色以及餓了么外賣小哥制服色。

反正他熱衷於自己做,且不care別人的眼光,歷代皇家都有自己的造辦處,幫皇帝製作用具、飾品,乾隆對這些工藝品的創製問題十分上心,他會親自參與制作工程,最初的設計圖、材料用樣,都要先交給他過目,經他批准後才能動工,要是設計風格跟他的品味喜好不一樣的,他還會提出詳細的修改意見。

在乾隆時期的檔案《清代內務府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檔》中,就記錄了他參與部分瓷器製作的過程。他剛登基的那年,一位官員呈上兩件琺琅的鼻煙壺,乾隆覺得壺上的畫不夠豐富,下旨讓畫師把花卉畫得再稠密些。後來江西製造處又進貢來一套不同釉色的花瓶盤碟,他特意在其中挑了兩件喜歡的器具,交給督陶官唐英,讓他仿製出來,細節到還要特意叮囑:其中一件盤中的花樣要放大些。可以說是十分操心了。

唐英是雍正和乾隆時期,清廷最富盛名的瓷器藝術家,「瓷母」瓶就是在唐英的監理下,大概用了3年時間才從景德鎮誕生。他本來是名畫家,品味自然不用說。而且唐英接受的中國傳統審美熏陶,設計出來的東西優雅簡潔,正好跟喜好清淡素雅的雍正一拍即合。

(清雍正 粉彩冬青釉折枝花蝶紋尊)

後來到了乾隆這一代,為了迎合喜歡華麗風格的乾隆的審美,唐英才在製作的瓷器中,加入了一些外來元素。不過因為有了唐英,雍正和乾隆兩朝的審美與其說是互相對立,其實應該是一脈相承,如果雍正帝活在乾隆的時代,多半也會燒出這樣風格的東西。

(清乾隆 唐英制仿古銅青綠浮雕夔龍開光石紋釉詩文壁瓶)

3.

巧合的是,乾隆朝所在的18世紀初中期,在距離中國10000多公里的歐洲,也正流行一種華麗浪漫的藝術風格。

法國的國王路易十五在18世紀初期登基,跟乾隆帝相似的是,他所接手的國家,恰好也正處於法國國力的巔峰時期,他的父親路易十四將法國打造成歐洲最強大的國家。這樣的盛世光景,也反映在了路易十五時期的藝術風格上——洛可可藝術,一種雍容華貴的、花哨繁複的,專為貴族服務的藝術風格。

路易十五有一位著名的情婦,是伏爾泰筆下「巴黎第一美女」的蓬帕杜夫人。18世紀法國宮廷藝術的主流,就是因為蓬帕杜夫人的喜愛而興起的洛可可藝術。

蓬帕杜夫人將洛可可藝術植入進衣飾、傢具和畫作里,又因為太過喜愛從中國傳入的瓷器,她特意在巴黎建造了法國皇家的塞夫勒瓷器廠,專門生產洛可可風格的瓷器。

看看蓬帕杜夫人痴迷的少女粉,

珠寶藍,

復古綠,

是不是跟愛好五顏六色花團錦簇的乾隆,謎之對應……

(乾隆老師的少女心泛濫起來,擋都擋不住)

到了路易十五的孫子路易十六的時候,他的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也是洛可可藝術的愛好者,瑪麗皇后一生安逸奢華,洛可可藝術就在這位審美不錯的皇后的支(砸)持(錢)下,發展到了頂峰。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個時代的洛可可藝術作品中,還有不少具有中國元素風格的瓷器,他們模仿中國畫的描繪技巧,將民間和宮廷生活畫在五顏六色的瓷瓶上,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第一次在瓷器上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可惜瑪麗皇后的浮誇奢侈,卻最終讓她喪命在窮苦的起義人民的斷頭台下。

4.

有一種說法是,乾隆的審美可能就受到過當時西方美學的影響。清初西學東漸的風氣,加上絲綢之路的發展,中西方的交流得以實現。在康熙乾隆兩朝,就有不少歐洲傳教士進入宮廷入職,他們給清皇室帶來西方的科學、技術和文化。比如琺琅就是康熙年間從西方引入中國的一種塗料,經過10多年的研究,中國才可以自主製作,一直到乾隆朝,琺琅在工藝品和建築中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了。

琺琅,簡單地說就是一種藝術搪瓷,由不同的礦物經焙燒磨製成粉末狀的彩料後,填嵌或繪製於以陶瓷或金屬做胎的器體上,經烘燒而成為琺琅製品。琺琅比起傳統的釉彩,顏色更為豐富,穩定性更佳,所以極受乾隆喜歡,他的各種釉彩大瓶上,有三分之一的紋飾就使用了琺琅描繪。

1735年,年輕的愛新覺羅·弘曆登基的那一年,地球另一端的瑞士侏羅山下,一個名叫Jehan-Jacques Blancpain(寶珀)的年輕人創辦了自己的製表工坊。和乾隆一樣,他也對琺琅有著謎之喜愛……

他將生活場景,神話故事,細緻勾勒在錶盤背後,琺琅上色、燒制,反覆試驗。20世紀中後葉,只有少數享有悠久和高貴歷史傳統的製表品牌仍持續投入於燒制琺琅這項工藝之中,寶珀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這個來自瑞士的古老時計品牌,歷久彌新282年,成為機械錶行業的佼佼者。琺琅錶盤經過技藝改良,長盛不衰,成為寶珀品牌的高級定製系列。錶盤上栩栩如生的愛情場景、經典畫作、花鳥蟲魚、及湖光山色的風景,包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被視為歐洲歷史的縮影。

如今,寶珀是少數掌握大明火琺琅和微繪琺琅這兩項超凡工藝的品牌之一。微繪琺琅又稱「畫琺琅」,以通透的光澤和永不褪變的色彩,呈現錶盤的精細圖案。大明火琺琅,則以高溫烈火的燒煉,達到最終純正至極的溫潤色澤。琺琅製作的多道工序中,稍有不慎,就得一切重來,是對工匠大師的技藝和耐心的極大挑戰。

寶珀致力於把精工細作的琺琅繪畫帶進位作的手錶里,讓手錶不只是為了計時,也值得像藝術品一樣欣賞,就好比高斯的建築,莫奈的畫作,米芾的詩貼……

藝術永遠不會過時,手錶見證時間。

今年的寶珀超凡工藝腕錶展——成都站即將開啟,這又將是一場屬於成都人的盛事。

展覽將於2017年12月23日至2018年1月1日,在成都遠洋太古里廣東會館舉行。

此次寶珀超凡工藝腕錶巡展,對獨一無二的腕錶設計有需求的顧客可享受專屬定製服務。

寶珀的高級定製並非簡單地在腕錶上刻上顧客的名字,而是完全根據顧客的需要,打造整個腕錶的設計主題。

在面對面充分溝通之後,將根據顧客的需求,制定最佳實現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資有營養 的精彩文章:

去和董卿聊一聊《朗讀者》
讓朴樹可以一死的《送別》送的是誰
這才是真·芳心縱火犯:你的頂親親的摩摩
佛系中國說
你的南京大屠殺,那些日本惡魔們的青春

TAG:談資有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