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乾貨 直面NuGen項目潰敗於韓國 核電行業不能再找借口!

乾貨 直面NuGen項目潰敗於韓國 核電行業不能再找借口!

據中國商務部官網消息,日前韓國電力擊敗中國廣核集團公司(下稱「中廣核」),已被選定為英國穆爾賽得核電項目推進公司NuGen股權併購優先協商對象,這也意味著中國核電企業在該項目競爭中出局。

近日有行業報紙刊登文章澄清,聲稱「中廣核推出競標,是韓國公司自嗨!」,行業內外一片嘩然。有數位業內人士聯繫筆者稱,作為代表核工業牽頭角逐海外項目的央企,自己「退出競標」導致項目失利,卻專門找理由粉飾,心態令人難以理解。

無論如何,韓國電力異軍突起登陸英國成功,中國核電又錯失一個海外項目,這是事實。企業不能再找借口,行業不能再有「鴕鳥」心態,直面問題才是解決之道。

一、業內擔憂:核電「走出去」困難重重

12月8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韓國電力戰勝中國廣核集團,對中國在英拓展國際業務是個重大挫折。而韓國中央日報則表示,繼中標阿聯酋核電項目後,若此次韓國電力能順利進軍英國,那麼韓國核電技術將「享譽世界」。

部分業內人士對此表示「非常擔憂」,認為此次韓國中標英國項目,在核電技術出口方面領先中國一大步,將是對中國核電行業「走出去」的重大打擊。

不同於美國、法國和俄羅斯等核電傳統強國,韓國和中國一樣,走的是一條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之路。1987年,韓國與美國西屋公司達成為期10年的核電技術轉讓協議,引進吸收和消化其System80+壓水堆核電技術,成功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PR-1400技術。2009年底,韓國核電出口邁出精彩的「第一步」:力壓美國、法國等世界老牌核電出口國,與阿聯酋簽訂價值200億美元的Barakah核電站建設協議,總價值高達400多億美元。目前Barakah核電站一號反應堆的施工進展順利,預計將在明年投運。

若此次韓國電力公司跨出「第二步」,成功登陸英國這樣的老牌核電國家,其在全球核電市場中的品牌效應將會直線上升。韓國的APR-1400技術、成本及建設經驗優勢,若結合英國的項目落地,對我國核電出口形成直接競爭優勢。眾所周知,核電項目合作有著很強的政治背景,除非在技術或者經濟上有突出的優勢,中國企業與韓國比起來,在全球大部分核電市場開發方面存在天然劣勢。

此次中廣核被韓國電力擊敗將為我國核電行業敲響一記警鐘。2015年,有業內人士曾表示,到2020年全球將新建約130台核電機組,如果我國能夠在2030年前獲得「一帶一路」沿線20%的市場份額,即約30台海外市場機組,這將直接產生近1萬億產值。願望雖然美好,但通過市場細分可以發現,實際潛在市場並不廣闊,且面臨美國、法國和俄羅斯的重重包圍,加上韓國核電異軍突起,走出去前景並不樂觀。

二、任重道遠:核電行業需要警醒和反思

作為目前全球在建核電機組最多的國家,中國將其與「高鐵」並列為兩張國際名片,在「走出去」方面不遺餘力。近20年,中國核電行業為了核電自主化作出了大量的努力,技術及產業能力大幅上升,「走出去」的條件也逐步形成。核電出口的條件複雜,既面臨外部競爭,也有資金、產業等綜合因素,但隨著全球對於核電安全性的高度重視,核電技術本身或是決定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此次華龍一號敗給APR-1400,或給其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

華龍一號技術基於上世紀80年代從法國引進二代核電技術研發,本世紀中核集團與中廣核集團分別研發形成ACP1000和ACPR1000+技術。2013年,國家能源局主持協調下,兩集團在分別研發的ACPR1000+和ACP1000的基礎上,聯合開發「華龍一號」。2014年「華龍一號」總體技術方案通過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核安全局聯合組織的專家評審,位於福建福清和廣西防城港的示範工程分別於2015年開工建設。對外宣傳中,華龍一號被冠以「我國目前唯一實現走出去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但實際上華龍一號目前僅僅實現的是對巴基斯坦三台機組的出口。中廣核集團在2016年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一攬子合作協議,只有通過英國通用審計審查(下稱「GDA審查」),才有可能在第三個項目(布拉德韋爾B)採用華龍一號技術。

有外媒評論稱,華龍一號在先進性和創新性方面並不突出,屬於對二代技術的修修補補,採用「能動+非能動」系統實為無奈之舉。其次,兩個華龍技術的融合一直是焦點,兩個集團各自有其利益考慮,即便國家大力撮合併專門成立公司,也僅僅實現初步設計方案的融合,詳細設計方案仍然是各有一套,「花開兩朵」。據業內人士透露,中核集團作為核工業「一哥」,在核電研發設計力量方面遠遠超出中廣核,但此次投標仍然以中廣核牽頭,力量分散,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核電技術出口是一項複雜而龐大的工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既是大工程,須有大協同。據行業人士介紹,韓國核電在對外宣傳時,常以國家聯合體的形式出現。此次韓國電力的阻擊成功,需要引起國內相關核電企業以及核電主管部門的反思和警惕。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擔當意識,加強行業協同,或是核電未來正真實現「走出去」的唯一出路。

來源:中國核能 作者:吳向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極星電力網 的精彩文章:

乾貨 「削」核電 還是「削」火電 這是個問題!
乾貨 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困局!
乾貨 一文帶你起底新能源汽車產能真相!
煤電漸為電力供應主體 風電和光伏將成為電源結構主體——中國能源電力發展展望

TAG:北極星電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