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就是吳昌碩成名成家的原因!

這就是吳昌碩成名成家的原因!

這就是吳昌碩成名成家的原因!



經常以自己的生活經歷去刻印

吳昌碩繪畫題材大部分是花卉,比如說他畫梅花,將梅花畫得超級大,因此有人嘲笑他,「畫家不以為恥」,反而將視野放得更廣了,於是,吳昌碩又開始畫飽滿的桃子、絢麗的紫藤、高貴的牡丹,還有鮮嫩的大白菜,人們在他這些日常生活味道的題材中看到了一種新的情感與生活氣息。


任伯年與吳昌碩是好友,任伯年為他畫了不少畫像,其中有一幅描繪的是這樣的情景:吳昌碩身著葵黃色官袍,剛剛交差歸來,袍服還沒來得及脫,雙手作揖,這一副寒酸相被任伯年看到了,於是任伯年就畫了《酸寒尉像》,吳昌碩看後也覺得很有意思,後來常用「酸寒尉」自喻。

這就是吳昌碩成名成家的原因!


事實上,吳昌碩首先是以印著世的,他從小就好石,14歲便開始篆刻,父親算得上是他的啟蒙老師。「與印不一日離」,近乎到了一種忘我的程度,有一次刀傷到無名指,傷得很深,結果耽誤了很久,最後居然手指少了一節。後來,吳昌碩又給自己取號「苦鐵」。


吳昌碩幾乎每天都躲在自家二樓研究篆刻,朋友叫他都很少下樓,有人開玩笑說他像封建時代的不下樓的小姐一樣,然後給吳昌碩取了一個別名「鄉阿姐」。在吳昌碩27歲時,他還真的刻了一方「小名鄉阿姐」的印。至今,浙博還保存了《撲巢印存》吳昌碩青少年時期的103方印章。

這就是吳昌碩成名成家的原因!



年輕時的吳昌碩有過逃難、要過飯的經歷,這也讓他結識了不少三教九流的朋友。一次,他認識了一位古董商,頗有好感,並送了他「道在瓦甓」四個字,後來這位古董商將吳昌碩視為知己,為了表達他對吳昌碩敬重,送了一隻彌足珍貴的古缶回贈。吳昌碩把這隻古缶看做寶貝,並以此給自己取名號,叫「缶翁」「老缶」。

「老缶」也是他書畫中最常用的號,有人說吳昌碩就像這隻「缶」一樣,肚子很大,能容納很多東西,能把很多藝術的精華兼容並蓄收到肚子里。也正是這位古董商,當年把吳昌碩帶到了他如魚得水、事業頂峰之地——上海。

這就是吳昌碩成名成家的原因!



「缶廬」,是吳昌碩自己的書齋名,他一生鍾情於古缶、石鼓文等古金石元素,把金石作為精神和藝術的寄託,他結識了同樣愛好金石的吳平齋、吳大澂、潘祖蔭等達官名流,當年吳平齋推薦吳昌碩當過幾年「酸寒尉」。


吳大澂也很賞識吳昌碩,作為幕僚跟隨他出山海關到了甲午戰爭前線,親歷了大清朝的戰敗。吳昌碩的耳朵據說是被山海關大炮給震聾的,後來,吳昌碩又取號為「大聾」。

這就是吳昌碩成名成家的原因!



吳昌碩名字是69歲後才叫響的


1883年,吳昌碩40歲,不惑之年拜任伯年為師,任伯年說「那你畫幾筆給我看看」,吳昌碩之前很少畫畫,但寥寥幾筆間卻充滿了金石氣,任伯年看後說「你已經超過我了」。吳昌碩後來還是虛心請教任伯年一些繪畫技法,任伯年說:「你的書法功底已經很深厚了,不妨可以試一試以篆書的筆法去畫花卉,以草書的筆法畫枝幹。」中國所謂「書畫同源」,書法通畫法。「直從書法演畫法」,在吳昌碩繪畫作品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1911年夏天,68歲的吳昌碩遷居上海,比較有意思的是,到了上海後吳昌碩的模樣用現在話說「簡直潮爆了」,他披了一件道袍,頭上留了一小撮頭髮,這撮小髻應該算是最大的亮點,儼然一副不新不舊的樣子,就像他性格一樣,古怪還耐人尋味。在陳巨來《安持人物瑣憶》吳昌碩軼事篇中就講到了這個細節,「昌老人極矮小,至死八十四歲,頭上仍盤一小髻,似道士一般,無須,故有『無須道人』一印。」

這就是吳昌碩成名成家的原因!



在上海,他的事業達到了高峰,畫的訂單像雪花一樣應接不暇,真正成為了吳昌碩,為什麼這麼說,吳昌碩這個名字其實是在1912年開始用的,也就是說,大名鼎鼎的一代大師吳昌碩名字是69歲後叫響的,他原名吳俊,或叫吳俊卿。上海曾經有過「家家缶翁,戶戶昌碩」的畫壇奇景,但吳昌碩自己卻說,「一個人慾自立成家,至少得辛苦半世」,實際上,吳昌碩確實辛苦了一世,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們說吳昌碩屬於大器晚成,或者說是一位懷才不遇的藝術大家了。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他成為了一名職業書畫家。

這就是吳昌碩成名成家的原因!



現如今,在西湖邊孤山旁的西泠印社,到處可以看到吳昌碩的手跡遺存。說到西泠印社,自然會聯想到這裡的「東漢三老碑」,這座漢代的石碑,自從在餘姚出土後,人們就發現了它極高的歷史價值。1921年曾經輾轉流落到上海,吳昌碩在得知日本人要重金買走時,西泠印社的同仁非常焦急,為了讓石碑免遭外流的厄運,吳昌碩率先作畫義賣籌款,最後60多位畫家同心協力募集了8000元巨款將石碑贖了回來,安奉於西泠印社,以書畫義賣做慈善事業也是從吳昌碩開始的。

這就是吳昌碩成名成家的原因!



還有一有趣的故事,孤山石崖上鑿有一座石龕,稱為「缶亭」,裡面安放著吳昌碩的造像,生前吳昌碩本人對孤山缶亭邊的景觀非常喜愛,有一次,吳昌碩散步,突然驚呼:「哎呀,今天頭有點痛。」學生王個簃很擔心,吳昌碩卻指著缶亭旁自己的造像說:「有人把我當菩薩了在燒香,頭怎麼不痛呢?」兩人相視而笑。


晚年吳昌碩在西泠印社短暫的日子裡,尤為喜歡漫步在西泠印社裡的各個景點,已經84歲的吳昌碩在錦帶橋邊,望著造像若有所思,王個簃對先生說:「拍一張照片留念吧?」吳昌碩同意了,這也成為吳昌碩最後一次留影於缶亭,也是這年冬天,吳昌碩與世長辭。

這就是吳昌碩成名成家的原因!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文玩古玩國畫字畫 的精彩文章:

著名生物學家——兩個專門畫鳥的人!
一種精神、一種境界、一種畫風之中國古代壁畫
明末清初畫家 王時敏書畫作品欣賞

TAG:書畫文玩古玩國畫字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