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是密教的一種經典,但在我國二百年間前後盡有八譯:最初是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中天竺摩伽陀國僧人闍那耶舍長安舊城四天王寺譯出,名為《尊勝佛頂陀羅尼並念誦功能法》一卷,學士鮑永筆授,柱國平高公侯伏壽為總監校。
動畫片《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海濤法師:認識佛頂尊聖佛母法門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歷史上非常風行,原因:
一、《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出於金口御言,其載,善住天子在夜裡聞聲言:「善住天子卻後七日命將欲盡,命終之後生瞻部洲,受七返畜牲身,即受地獄苦。從地獄出希得人身,生於貧賤,處母胎即無兩目。」聞聲已,善住即去天帝釋所,向帝釋天複述上言。帝釋天即刻去向世尊彙報。佛云:「天帝,有陀羅尼名為《佛頂尊勝》,能凈一切惡道,能凈除一切生死苦惱,又能凈除諸地獄閻羅王界畜生之苦,又破一切地獄,能迴向善道。」並說「聽聞」、「憶念」、「持誦」、「書寫」、「安在石幢、幡蓋、高山、樓上,或置窣堵波中」,也能凈除上述諸苦罪惡,「還能增福延壽」,「往生極樂世界」。還說白月十五日持齋念誦法和作壇供養法。以其是佛親口所說,善住天子聽聞之後就免去了死後「七返畜牲、地獄之苦」,還延長了壽命。故增加了人們的可信度。
其二、此《經》是由天竺至聖地五台山虒陽嶺時,見了文殊化身、受到聖老人指點而返回天竺取來此《經》、又譯出此《經》、再到五台山台懷鎮、被文殊接引到金剛窟而不返的神僧佛陀波利所譯。為什麼說佛陀波利是神僧呢?《廣清涼傳》卷中說,大曆五年(770)四月十三日於夜後分,法照曾至金剛窟,見一梵僧,身長七尺,稱是佛陀波利,把他引入金剛窟般若寺,見到難陀、均提,文殊還為他授記云云。又,《宋高僧傳》卷第二《佛陀波利傳》說:「或雲波利隱金剛窟,今永興龍首岡有波利藏舍利之所焉」。永興龍首岡在穎川(今河南許昌境內)。《佛祖統記》卷第四十六載,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穎川守臣蘇軾言:『佛陀波利塔院祈禱屢驗,乞降敕額,詔賜光梵之院。波利在唐儀鳳初,復回西竺取《尊勝咒經》,再來譯傳。後至穎川而亡,里人添其身造塔,以嚴事之。』」總之,無論在五台山金剛窟,還是在穎川波利塔院,都是祈禱屢驗,這就又增加了波利的神異信。
其三、上述佛陀波利至五台山虒陽嶺時,文殊化老人曾對他說:「師從彼國將《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來不?此土眾生多造諸罪,出家之輩亦多所犯。佛頂神呪除罪秘方,若不將《經》,徒來何益?縱見文殊,何必能識?師可還西國取彼《經》來,流傳此土,即是遍奉聖眾,廣利群眾,拯救幽冥,報諸佛之恩也。」文殊化身-聖老人這一點化更增加了該《經》的神聖性。
其四、聖后武則天信仰文殊、弘揚文殊。顯慶年間(656—661),武后在五台山,舉行「萬聖赴會」,大大宣傳了五台山。龍朔二年(662)又勅西京會昌寺沙門會賾至五台山尋檢聖跡,賾將至五台山耳聞目睹的許多靈跡異象、寺廟方址沿革、僧人生平異事等都記述成冊,並繪圖進上,御覽批示:書名《清涼山略傳》一卷,圖名《五台山圖》小帳,勅廣行三輔、三晉等地,並欽定五台山又名清涼山,乃文殊菩薩道場;聖歷二年(699),武皇敕于闐沙門實叉難陀等譯出八十卷《華嚴經》。長安二年(702),武皇「神遊五頂」,重建清涼寺。三年(703),勅琢玉文殊像,遣大夫魏元忠送詣清涼寺。上自書曰:「朕曩承佛記,今握化寶,敢不恢弘至道,光闡大猷。但以萬機所系,未能親詣聖境,恭叩慈容,仰白文殊大師昭格。」景龍四年(710),又敕菩提流志等譯出《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等等,大力宣傳了文殊信仰。
其五、《清涼山志》卷第五曰:「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十一月,土番陷京師(長安),帝在華陰,文殊現形,以狄語授帝。及郭子儀克複京師,駕還長安,詔修五台文殊殿,鑄銅為瓦,造文殊像,高一丈六尺,鍍金為飾。」大曆四年(769),代宗勅普賢、觀音給文殊執拂而侍,置文殊為四大菩薩之首;同年冬,代宗又勅天下食堂中置文殊菩薩為上座;又令天下寺院建文殊殿,置文殊像;大曆五年(770)又勅建成五台山金閣寺,塑文殊像,把它作為了李唐王朝的皇家道場,至今還有唐代宗的彩色塑像。這就大大弘揚了文殊信仰。 以化文殊認為波利本《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密功效,大曆十一年(776)代宗還勅天下僧尼持誦該《經》,並限一月精熟,每日誦21遍,每年正月一日進具所誦遍數。於是,在弘揚文殊信仰之時也弘揚了《佛頂尊勝》信仰,反之亦然,相得溢彰。
其六、永樂九年(1411)六月,明成祖朱棣《御制佛頂尊勝總持經呪序》曰:「佛頂尊勝總持經呪者,一切如來智印,廣大慈悲,甚深希有,普利昏迷,實巨海之津梁,幽暗之日月,飲渴之飯食也。世間善男子、善女人、一切眾生,能發菩提心、誦持佩服者,其福德種種無盡,永脫諸惡苦趣,從無始以來百千億劫,所積罪業悉皆消除。若晝夜勤修不懈,當得諸佛灌頂,神天擁護,福壽無量。如是勝果,誠實不虛。」明成祖的崇信、弘揚,遂使《佛頂尊勝》信仰久經不衰。
鑒於佛菩薩高僧大德的講經說法、翻譯註疏《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尤其是武皇、代宗在弘揚文殊信仰中,以行政權力的推廣,乃至明成祖的繼承弘揚,遂使《佛頂尊勝》信仰從唐儀鳳年間(676—679)興起,直至清末還經久不衰。這種信仰除了講說、憶念、持誦、書寫等形式之外,還製作了幡剎懸掛於殿堂、旗杆等上,而更多的是製作經幢,立於寺院、高岡、路旁,供人供養禮拜。據唐代僧人、朝議大夫兼侍御史武徹作於「元和十四年己丑歲」,實即元和四年(809)的《加句靈驗佛頂尊勝陀羅尼記》說:「昔儀鳳年中,佛陀波利所傳之本,遍天下幡剎,持誦有多矣。徹自幼歲,則常念持。」儀鳳年間(676—679)即公元七世紀中葉,《佛頂尊勝》信仰已遍及城鄉寺院、貧富人家。日僧圓仁慈覺大師在其《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中載,唐文宗開成五年(840)七月六日,他從五台縣豆村「向西南行七里許,到思陽嶺。昔儀鳳元年(676)西天梵僧佛陀波利來到此處,雨淚遙禮台山,感得大聖化為老人,約令卻回天竺取《佛頂》之處。今見寶幢,幢上篆《佛頂陀羅尼及序》,便題波利遇老人處」。此處有一座莊嚴肅穆的寺院,現名尊勝寺。它的前身是儀鳳四年(679)佛陀波利奉進梵本《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於二聖時,天后為了紀念佛陀波利返回天竺取來是《經》之勞苦虔誠,而令建的一座寺院——善住閣院,並在院內用漢白玉雕刻製作了一座八角單層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入宋之後的天聖四年(1026),演教大師法震重修寺宇,仁宗賜名「真容禪院」,並仿唐代經幢重製一座,直到現在還保存完好。
另外,在五台山佛光寺唐代東大殿前,還有一座佛殿主、女弟子寧公遇於唐大中十一年(857)十月造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是這東大殿建造年代的佐證。就是佛光寺的第一進院中,還樹立著一座平面八角形的漢白玉經幢,是唐乾符四年(877)造的。幢座二層,鼓形,上雕仰覆蓮瓣,幢身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須彌座的束腰壺門內還雕有伎樂,每面一人,手持樂器彈奏,造型十分優美。幢上雕有兩層寶蓋,上層為八角攢尖式,幢剎上雕有山花蕉葉及寶珠,雕工精細,造型優美,是一種珍貴的文物藝術品。
像這種刻著《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的石幢,我看最早的實物也不會超過唐代儀鳳四年(679)。但是,就刻著佛像、佛號或其它經咒的石柱,即經幢而言,若就山西來看,則是始於後趙。如,原在大同府的寧先宮石柱題字。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466或472?—527)在其《水經注》中曰:「如渾水又逕寧先宮東,宮之東次,下有兩石柱,是石虎鄴城東門橋石柱也。按,柱勒趙建武中造,以其後作工妙,徙之於此。余為尚書祠部,與宜都王穆羆同拜北效,親所經見。柱側悉鏤雲矩,上作蟠螭,信為工巧。」「趙建武中」,即公元335—348年。可見,大同府寧先宮石柱,原是鄴城(今河南安陽境內)東門橋石柱,為後趙建武年間(335—348)遺物,是山西最早的石幢。其次是造於北齊天保十年(559),今在介休縣史村的禪慧寺千佛石幢。其文曰:「天保十年七月十五日,比丘法悅、邑子等一千人願造千像成就,趙大齋主王韶俊、千像主王漫兄弟,為上父王天賜、上母宋法花祈福願,願從心一時成佛。」該幢高四尺六寸,博厚各一尺三寸,中方八寸。文七行,行六十四字。余石分九層,刻佛像千尊,旁各鐫姓名,惟史、宋、張三姓可辨識。其中「大齋主」、「千像主」,猶今之施主。七月十五日乃盂蘭盆會。邑子等是為王氏父母造幢祈福者。天賜、法花為韶俊父母之名。「上父」、「上母」,乃諛辭。這一尊千佛石幢是山西現存的最古佛幢,為鮮見的文物藝術珍品。
※今日小年,逢 監齋菩薩聖誕,頂禮供養、風調雨順、家宅平安!
※修鍊探索:仙道轉世的特徵
TAG:修鍊探索 |
※歐楷刻本《佛說尊勝陁羅尼咒》
※歐陽詢楷書刻本《佛說尊勝陁羅尼咒》
※佛頂尊勝陀羅尼咒——殊勝佛樂,寶鋒居士
※一首養心佛歌《佛頂尊勝陀羅尼咒》,聽完不墜餓鬼道,諸佛庇佑,福澤深厚!
※佛頂尊勝佛母長壽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