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靠實戰和技術,選出最優秀狙擊步槍,中國槍械水平就差在這裡
美軍陸戰隊士兵使用M40狙擊步槍射擊。M70步槍因多種問題未能進入美軍。
美國海軍陸戰隊是一支高呼「Every Man a Rifleman(每個人都是步槍手)」口號並引以自傲的軍隊,他們保留著獨一無二的傳統:對所有成員進行500碼(460米)步槍遠射考核。這種遠距離射擊文化傳統使他們更傾向於選擇栓動結構的狙擊步槍,比如M70和M40步槍。
一、栓動步槍結構天生具備高精度射擊的潛力
海軍陸戰隊口號中的「Rifleman」和國內「步槍手」這一中性詞概念不完全相同,在西方槍械文化背景中它隱含著「射擊技能優異」的褒獎性色彩。作為海軍陸戰隊步兵技能的最高體現者,狙擊手們更是將這種對於遠距離精確射擊的執著發展到近乎不可理喻的地步。
這種心態不但影響著他們的訓練和作戰風格,同樣影響了整個海軍陸戰隊在狙擊領域的發展走向——既包括人員編製,也包括武器裝備。這種差異在二戰後的美國狙擊發展中表現的很明顯,比如陸軍最初選擇了半自動步槍,而海軍陸戰隊卻仍然抱著傳統的栓動步槍不放。
從基本結構上看,傳統有托布局的栓動步槍特別適合發展成高精度步槍。甚至有人認為,只要在材料和工藝上捨得投入,隨著不斷的試驗反饋和優化細節設計,絕大多數經典的栓動步槍都可以在保持其基本結構特徵的前提下,發展出滿足現代狙擊步槍精度標準的衍生型號。脫胎於毛瑟98血統的雷明頓M700系列就是極佳的證明,要知道前者從來不以精度見長。而以精準著稱的奧地利SSG69步槍,更是採用了傳統上認為不利於射擊精度的後端閉鎖結構。
在槍械設計理論的成熟普及、高精度測量加工設備廉價易得的時代背景下,即使是現代歐美資深愛好者自行改裝、製造、調校的槍械中,也出現了不少能保證百米散布精度優於1MOA的作品;其中甚至還有核心結構用老莫辛納甘步槍拆出的槍機與半成品機槍槍管(沒有鑽導氣孔的厚壁重型槍管)組合而成的例子,更是在相當程度上為這種觀點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有托栓動步槍的精度潛力來自於兩個方面:首先是結構簡單,運動部件數量極少、質量非常輕,而且布局非常緊湊;其次是不需要在槍管上開孔引出燃氣等設計,如果設計合理,槍彈在內彈道階段的運動可以做到所受干擾減少到極低的水平。
裝配8 x 31 Unertl瞄準鏡的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包裹式護木設計會影響射擊精度。
對於一二戰時期的栓動步槍來說,除了儘可能使用優質材料、嚴密加工外,真正能極大幅度提升射擊精度的其實是一個毫無技術難度、僅僅受限制於認識水平和思想觀念的設計環節:那就是不對槍管做任何額外固定措施、使槍管完全自由的懸浮在護木上不接觸任何額外機構。
在早年缺乏設備輔助(比如高精度的振動分析儀,高速、超高速攝影機等)測量分析和工程經驗的情況下,人們對於振動的控制總是顯得有些笨拙。一方面如果持續時間太短、幅度太小,這樣的振動很容易被人所忽略或是輕視。另一方面人們的直觀想法往往是非常粗暴的:既然打不準有可能是槍口被振歪了的結果,那麼把槍管牢牢固定起來就沒有問題了。
在這種想起來挺靠譜而且又讓槍械看上去更結實的做法指引下,早年絕大多數的栓動步槍都設置了結實的包裹結構護木,在內部對槍管進行多點固定。然而木質纖維作為天然材料一致性是非常差的,由此隨溫度、濕度變化引起的膨脹差異,必然導致大幅度、而且規律無法預測的應力變化,嚴重破壞槍管振動的一致性。這方面的認識局限,是很多早期栓動步槍不管怎麼在材料、加工工藝上改進都不能獲得滿意精度的最關鍵原因。
槍管採用自由浮動設計的步槍,它只通過槍管尾部的螺紋與機匣連接,除此外和護木之間有著明顯間隙,不存在直接的接觸。這個設計完全就是傳說中多快好省的典範:不僅材料耗費少、加工裝配環節少,而且槍管的振動完全不受外來干涉,一致性非常高。但是由於它會讓槍械看起來顯得不結實而很難被保守派接受,尤其是當時的中高級軍官更是如此。
布萊澤93步槍的自由懸浮槍管設計有點過度誇張了
二、M70步槍對於精度的優化非常到位
溫徹斯特公司的M70步槍在槍械結構上做的極富前瞻性,對於精度的優化非常好,它在1936年就創造過200碼(183米)距離上散布小於1角分的記錄。這個成績在當時不僅堪稱驚世駭俗,即使在今天也是非常優秀的。難怪海軍陸戰隊的裝備委員會軍官和首席槍炮中士聯手合寫72頁的報告,要求為海軍陸戰隊的狙擊手們更換M70步槍。
為作一種在美國擁有良好口碑的步槍,M70曾經兩度有過成為海軍陸戰隊正式裝備的機會,但都未能如願。第一次機會發生在1941年的狙擊步槍評估中,M70在精度性能測試上以壓倒性優勢領先M1903斯普林菲爾德步槍的改進型號。
雖然溫徹斯特公司在1942年就把三百多支M70步槍交給了海軍陸戰隊,但出於所謂「後勤通用性」這種令人難以理解的原因,這批步槍並未實際配發。於是海軍陸戰隊不少部隊索性自己私下採購M70,在搭配瞄準鏡後作為狙擊步槍後投身實戰。
各種型號的溫徹斯特M70步槍
M70在一次完整的射擊過程中,射手拉動槍栓完成拋除彈殼動作的同時,槍機會帶動內部的擊針一起向後運動,並壓縮纏繞在擊針上的擊針簧。而在射手推動槍栓復進完成送彈上膛的過程中,擊針會被擊發阻鐵在扣住停留在後方,被壓縮的擊針簧形成了蓄能待發的狀態。當射手扣動扳機以後,擊發阻鐵在阻鐵簧的帶動下轉動偏離,不再阻擋擊針向前運動。此時擊針簧會推動擊針迅速向前運動,撞擊底火使槍彈發射。
步槍槍彈發射時會帶來數百G的衝擊振動,而研製者對於槍械射擊振動一致性的控制水平,將是決定該種槍械射擊精度好壞的最根本基礎所在。當先後兩發槍彈打出去的時候槍口就沒指向一處,而且槍彈從出膛起就一發有向左飛行的趨勢、而另一發卻是偏右,它們怎麼可能會落在同一個地方?
當射手無法預估、也無力消除這種變化時,他又怎麼可能精確的命中目標?只有高度一致的振動,才能讓步槍在每一次射擊過程中,槍口的位置一致、槍口運動趨勢的方向和速度、加速度大小一致,賦予每一顆出膛槍彈以高度一致的指向。
1964年後生產的簡化版M70結構(原圖中代表燃氣反吹泄壓孔的虛線圓圈過於模糊,筆者用紅圈描出。另由於在《英漢漢英輕武器術語》等資料中找不到對應內容,部分辭彙系筆者自行翻譯)
觀察M70機匣部分的結構圖就能看出,槍彈發射以後仍然能活動的機匣內部件極少;除了擊針、阻鐵外,就只有彈倉內的槍彈、托彈板和托彈簧,而且它們的活動也是在很小範圍內進行的。作為一直以高端產品定位的M70來說,它的加工和裝配精度都是非常高的,各部件的間隙非常光滑、嚴密;這使擊針、阻鐵的運動一致性都非常好。再加上本身擊針和阻鐵的質量也很輕,因此它們對於槍械振動一致性的破壞幾乎可以忽略。
由於槍彈與托彈板、彈倉/彈匣側壁之間的活動間隙不可能控制到擊針/槍機的間隙水平,而且每打一槍槍彈就減少一發,因此供彈系統的振動特性變化幅度和控制難度都要大很多。為此M70採用了固定彈倉、單排供彈、無損供彈設計。
固定彈倉設計消除了活動彈匣與機匣之間的活動間隙,但作為代價,M70裝填彈藥的速度很慢——尤其是機匣正上方裝了瞄準鏡以後,只能一發一發的裝填。單排供彈大幅度減小了槍彈與彈倉側壁的間隙、提高了槍彈在供彈運動路線中的一致性。最後M70通過優化彈倉、坡膛的角度和尺寸,槍彈在從彈倉進入槍膛的過程中,彈頭不會被觸碰、擠壓,避免了因為彈頭變形而引起的彈道不一致現象。
坦白說除了無損供彈設計以外,M70的槍機和供彈系統在早年的栓動步槍中並不稀奇,真正使M70步槍精度脫穎而出的關鍵設計還在於自由浮動槍管和非常敏感的可調扳機。從槍械本身的動力學過程來說,扳機對於槍械射擊過程中形成的振動幾無影響;但是對於高精度射擊來說,它的力度輕重、行程大小都會如實反映在射手扣動扳機時帶來的細微槍口指向變化幅度上,並對散布形成明顯的影響。
M70步槍的扳機極其簡單,結構複雜程度還不如很多地攤上的塑料玩具槍。它僅僅是扣動扳機以後釋放阻鐵向下偏轉,推彈上膛過程中槍機尾會再次推動阻鐵向上偏轉並被扳機卡住——用今天的眼光看,這種缺乏扳機保險的發射機構在安全性上是完全不合格、完全不能被接受的。但是極度簡化的結構——只有兩個轉軸、兩個獨立彈簧、兩個接觸面,也使M70扳機在當時有限的加工條件下獲得了極其敏銳的反應特性。
再加上通過扳機螺栓可以在一定程度內自由的調節扳機的力度和行程大小,這對於那些自身熟悉槍械安全原則、射擊技能精湛的高級射手來說,M70是一種敏銳而且能夠良好適應自己射擊習慣、能夠輕易發揮出最佳精度性能的優秀步槍。
M70核心結構實物分解照片,可見其扳機設計極其簡單
三、溫徹斯特公司糟糕的營銷
M70無論是扳機還是自由浮動槍管都毫無設計上的技術難度可言,無損供彈設計雖然要在結構安排上要花不少心思和反覆試驗才能獲得最好效果,卻也說不上難度很高。因此當其它的競爭者開始模仿其優點、並採取相同或者更好的設計以後,M70在精度優化上的最大優勢來源便不復存在。不過真正葬送M70前程的,則是溫徹斯特公司糟糕的營銷手法。
M70成功的設計思路後來被其他掌握訣竅的槍械企業所效仿,進而一系列精度接近、但定價更低的步槍出現並搶佔高端市場,比如雷明頓公司1962年推出的R700系列步槍。為了提升性能,減少成本,1964年溫徹斯特公司決定簡化M70的無用結構和部分不影響性能的工藝,而這成為M70再次在競爭商業、軍事訂單失利、並最終走向沒落的直接原因。
圖:M70槍機,下為簡化前帶有強制約束供彈功能的型號。M70為了提高精度做了很多沒有太大意義的設計
M70步槍早期型號帶有強制約束供彈設計。它是通過槍機上一個不會跟隨槍機轉動的拋殼鉤實現的,在子彈從彈倉被推進彈膛、直至拋殼的過程中都能夠始終抱死子彈的底部。理論上它可以確保步槍在各種姿態、比如向右大幅度傾斜的情況下也能可靠上彈。M70步槍在取消這一設計以後,槍機設計反倒是非常類似於R700步槍了。
雖然實際上這種功能毫無必要,而且大型刀片式拋殼鉤作為附屬於槍機的活動部件也會增加槍械振動時的不一致性,但很多美國傳統射手對此看的非常重。加上當時溫徹斯特公司精簡成本做的有些過頭,連當時請著名射手去試射的樣槍表面材質和工藝檔次都降低明顯——比如扳機護圈和彈倉底板從精加工鋼製件變成了鋁質衝壓件,護木表面的防滑花紋製造工藝從切割變成衝壓,完全破壞了它高品質的傳統形象。
要知道M70步槍在1936年的價格雖然看起來只是61.25美元,但按當時的匯率等值於49.6g黃金(相當於今天2400美金左右),可謂不菲。失望至極的射手回頭就撰文大加鞭撻溫徹斯特公司偷工減料的行為,而M70的傳統客戶群體恰好都是一些經濟和社會地位、影響力都很高的高端人群,新M70的聲譽在當時簡直是一落千丈。
海軍陸戰隊在二戰中已經受夠了斯普林菲爾德狙擊步槍的糟糕表現,而習慣了以M70步槍來衡量狙擊步槍精度以後,他們對於M1、M14等半自動步槍同樣不以為然。可以說如果沒有雷明頓R700步槍的話,M70步槍肯定會在越戰前成為海軍陸戰隊的新一代制式狙擊步槍。然而恰逢其時的結構工藝簡化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口碑,這對於M70參與軍事訂單競爭的影響是災難性的——大量的指責就是從海軍陸戰隊中的老M70射手那裡傳來的,其中不乏功勛卓著的戰鬥英雄和中高級軍官。
左1為5.56x45彈,左2為7.62x51mm彈,左3為.30-06彈
在參與海軍陸戰隊60年代狙擊步槍競爭的過程中,溫徹斯特還犯下了另一個錯誤,那就是彈藥的選擇。在二戰以後,美軍開始淘汰斯普林菲爾德.30-06(7.62x63mm)口徑槍彈,新的步機槍使用更短更輕的7.62x51mm口徑槍彈。在當時的競爭型號中,R700使用了新型的7.62x51槍彈,而M70仍然堅持使用.30-06口徑。
這種堅持出於兩個理由,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是成本問題,開發新口徑雖然難度不大,但畢竟也是要錢要時間的。其次是.30-06口徑在軍隊內仍然有不少支持者,尤其是針對狙擊步槍這種遠射程武器,很多人認為.30-06彈的彈殼更長,可以容納更長更重的彈頭和更多的火藥,這是將來通過新型狙擊彈提升遠距離射擊能力的潛力優勢所在。
然而當時狙擊步槍系統遠距離射擊精度的最大瓶頸並不在槍,而在於瞄準鏡的精密測距能力和自身光學/機械精度,這個問題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以後才基本解決。在越南戰場中,由於M70步槍選用瞄準鏡失當,它自始自終未曾在實用射程上體現過任何優勢,而是一直被R700步槍壓制在下風。
美國海軍陸戰隊歷史上最出名的狙擊手,卡洛斯·海斯卡克,他是M70步槍的堅決擁護者
四、M70步槍令人遺憾的結局
越戰時期搭配M70使用的8 x 31 Unertl瞄準鏡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早期競賽射擊裝備,歷史上一直被海軍陸戰隊使用到越戰。這種結構的瞄準鏡在今天還可以在民間市場找到蹤跡,比如萊瑟伍德(ART瞄準鏡的設計者)光學公司就推出了其復刻品。買家基本上都是軍事歷史愛好者,這些產品主大多裝配於.22(對應國內的5.6毫米運動彈)等小威力步槍上,用於競賽射擊或者消滅土撥鼠、浣熊等小型害獸。
8 x 31 Unertl瞄準鏡作為20世紀早期技術水平的產物,在光學和機械結構設計上非常簡單、落後。從有利的方面來說,簡單的內部設計、大幅度加長的光路設計使它對於鏡片、分劃安裝位置、角度誤差的敏感性大幅降低了。由於裝配過程對於測量、安裝、修正的精度要求寬鬆,因此對於高性能工具設備的依賴性也低,因此只依靠裝配經驗技能高超的技師反覆調試就可以獲得比較好的光學精度。
從不利的角度來說,這類瞄準鏡不僅長度大的可怕;而且它的外部彈道調節結構在可靠性上表現極差,調節好的機械狀態維持極不穩定。只要稍有磕磕碰碰,或者是射擊次數較多,瞄準點就會出現非常明顯的偏移。
使用者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能才能完成頻繁的維護和調校,並且在實際射擊中發揮它的光學性能優勢。所以即使是從二戰到越戰,一直有相當數量高水平素質的海軍陸戰隊狙擊手能將這種有錢有閑人的靶場玩具在戰場上運用自如,但它仍然不可能成為合格的軍用裝備。
8 x 31 Unertl瞄準鏡的分劃設計
除了精度保持性能差以外,這種瞄準鏡也匱乏測距能力——它的分劃是不帶任何標尺的十字線。這一關鍵能力的匱乏使M70進行遠距離射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使得M70在最大實用射擊距離上與早期的斯普林菲爾德步槍相差無幾,主要都在200碼以內;只不過依靠自身的精度優勢,M70的命中率要高的多,尤其是對那些半隱蔽的目標。
和當時使用了相當先進的雷德菲爾德3-9 x 40瞄準鏡的競爭對手雷明頓R700比起來,M70在基本槍械性能上並不遜色多少。但是因為當時M70結構簡化帶來的負面評價、在越南戰場上並未表現出遠距離射擊優勢、以及美軍淘汰.30-06口徑是大勢所趨等因素的綜合影響,海軍陸戰隊最終選擇了雷明頓公司的R700作為制式狙擊步槍,並命名為M40。
這一次競爭的結果成為了M70與R700步槍的命運分水嶺。R700步槍此後大紅大紫,不僅進一步佔據了陸軍新一代制式狙擊步槍的訂單,而且幾乎成為美國執法部門的標準配備,在民間也是市場佔有率極大。而M70的銷量卻只能維持在一個相當慘淡的水平,後來溫徹斯特公司更是幾經轉手,廠房關閉;直到1989年破產之後被比利時赫斯塔爾(FN的總公司)收購後,M70才得以延續。
FN公司在M70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進,推出了FN SPR步槍,其中FN SPR A3被美國FBI的HRT(人質拯救小組)採購了數十支。但除了這筆訂單以外,至今沒有見到其他軍事、執法單位等批量採購的消息。
結語:
M70步槍本身的性能相當優秀,它既在戰場上立下過不少功勛,又對美國栓動狙擊步槍的發展起到過非常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因為各種歷史巧合、以及生產企業糟糕的營銷決策水平,M70步槍在今天得到的待遇遠遠無法與它的能力和貢獻相媲美,也算是命運弄人了。
※笑壞中巴:印度政黨貪污,新潛艇下水但五年沒魚雷可用
※兩百噸起飛重量並不夠用!除了運20,中國還需要400噸大飛機
※美軍體制問題:新手槍競標,要搶在川普就職前偷偷發布
※中國最終該用客機改預警、加油機,蘇俄用運輸機只因大飛機水平差
※中國5.8毫米步槍彈精度行不行?真的必須換銅殼嗎?
TAG:候知健 |
※中國的狙擊步槍跟歐洲的狙擊步槍的差別在哪裡?
※中國和俄羅斯狙擊槍竟差在了這裡,俄重型消音狙擊步槍出世
※二戰中德國狙擊手最信賴的武器,最好的步槍材料都用在它身上
※朝鮮戰爭中美國使用的主要步槍,公認為是二戰中最好的步槍!
※突擊步槍是根據現代戰爭的要求將步槍和衝鋒槍所固有的最佳戰術技術性能成功地結合起來
※中國最強狙擊步槍與歐美技術相差多少,從巴鐵一次招標中可以看出
※二戰最差勁的狙擊步槍—九七式狙擊步槍,戰敗由此開始
※德國步槍在二戰是比較先進的,這把搶二戰出了很大力
※中國的現役所有步槍、狙擊步槍、槍械,反器材狙擊步槍等大集結
※二戰日軍其實有自己的狙擊步槍,比中國軍隊強
※4把德國造最出名的突擊步槍,最後一把常和狙擊步槍配合使用
※小國出好槍,匈牙利的重型狙擊步槍
※國產3把威力恐怖的重型狙擊步槍,第三把最漂亮,性能最先進
※此槍是二戰中盟軍最愛的步槍,現代被用在射擊和打獵等賽事項目
※它在狙擊步槍中佔領了統治地位,德國製造的高精度狙擊步槍!
※中國設計使用的狙擊步槍 越來越有歐美范了
※全球排名第三的狙擊步槍,單發最准,我國空軍雷神突擊隊都在用!
※世界上最變態的槍,能夠擊穿坦克,步槍中的巨炮
※犀牛磨槍:最好的狙擊步槍居然來自蘇聯,德軍的狙擊校長純屬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