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有「雪域屠夫」之稱,用詭計敲開了西藏的大門

他有「雪域屠夫」之稱,用詭計敲開了西藏的大門

原標題:他有「雪域屠夫」之稱,用詭計敲開了西藏的大門


雪域西藏,自13世紀中葉以來即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但是,隨著晚清邊疆地區的全面危機,西藏聖地也無法避免和多難的祖國一起面臨被蹂躪的命運。


榮赫鵬


1904年,英國悍然發動對中國西藏的侵略,一位英國人就此記述道:「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編年史家或許是得到了某種暗示:西藏詛咒了她的闖入者......那些誘騙他們或派他們到拉薩去的人並沒有一帆風順……榮赫鵬(Younghusband) 為其所摯熱信任的政府做出的巨大貢獻不久也付之東流了。這些或許是這個遭到褻瀆的亞洲世外桃源所施的種種報復?」


英國學者在查閱已開放的檔案後指出:「近年西方的看法,將1903年(開始)的入侵視為殘暴的現代軍隊與愛好和平的無辜者的一場相爭。」此論不假。


英國入侵西藏早有預謀。1888年曾發動第一次侵藏戰爭,就此取得了前進的橋頭堡。1903年榮赫鵬上校被任命為「西藏邊境事務行政官」,做好了再一次侵略的準備。儘管英國媒體指責榮赫鵬「打開西藏大門」是「追求世界性聲譽和光環」,但是,《榮赫鵬日記》展示給我們的是這樣一些慘不忍睹的事實:


一是英軍詭計多端,藏軍損失慘重。1903年秋天,由榮赫鵬率領的一支近萬人的英國武裝使團集結在西藏亞東與錫金的邊境。1904年3月31日英軍在戛吾的曲眉仙角地方與藏軍遭遇。藏軍正副指揮走出陣地和英軍談判。榮赫鵬竟要求他們說:既然要談判,雙方必須停火。藏軍竟然老實地將土槍的火繩熄滅,這一決定被證明是災難性的。火繩槍的火繩熄滅後無法很快點火射擊。待藏軍上鉤,英軍迅即開火,談判變成了大屠殺。榮赫鵬自己回憶道:「……牆後之藏人擠作一團,有似羊群,……另一方我之麥格沁機槍與大炮已向彼等瞄準,相距不過二百碼,……數秒鐘後,我之來複槍與大炮已將彼烏合之眾掃射無餘,拉薩將軍本人開始即被殺死,數分鐘後全部工作告竣,平原遍處皆藏人屍首。」


二是藏軍英勇抗擊侵略者。其中以江孜保衛戰最為壯烈(電影《紅河谷》即再現了當時的情景)。江孜是由南方進入拉薩的戰略要地。1904年4月,英軍抵達江孜。當時從江孜縣所轄之地,徵集了16至60歲的男兵,全部動員起來,拿起武器發誓從江孜趕走英侵略軍。1904年5月5日,英軍初敗藏軍於江孜。榮赫鵬記道: 「我們突然被西藏人的奇怪的戰鬥喊聲所驚醒,幾百個西藏人的粗暴而尖銳的聲音:『基、呼、呼、嗚、嗚!基、呼、呼、嗚、嗚!』這樣的喊叫,就在幾碼的距離,在我們的矮牆外面。接著就是幾百枝短槍的爆裂聲,子彈從四面八方呼呼飛來,他們的槍炮噴出長條的火舌。」「 天亮了,我們看見幾百個西藏人從牆外、樹後和附近的地方向我們放槍。有幾個人頑強地搶著我們的士兵從牆孔穿出去的槍口,企圖把槍枝拔走。我們的狙擊隊從衛城的屋頂還擊,把他們大多數人打死了。」


15日,西藏當地政府對英兵宣戰。26日,英軍與藏兵再戰於江孜,藏軍再敗。榮赫鵬記道:「不能想像還有什麼可以比得上他們的個人的勇敢,例如,15個騎黑騾子的戰士和40名步兵,冒著我們的暴風雨般的火力,從江孜宗政府猛衝而出,想去救援他們認為是遭遇到強烈壓迫的在帕拉的戰友們,結果這支援軍全部中彈死亡,無一生還。」


7月5日,英軍發起總攻。7日傍晚,江孜全城淪陷。最後的500多名藏兵全部跳崖。


1904年8月3日,英軍佔領了拉薩。榮赫鵬將大炮對準布達拉宮,44天後,逼迫西藏地方簽訂《拉薩條約》。此約規定「英國國家允不佔並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但是開放了若干商埠(包括江孜),並獲得若干賠償。此二約在實際上肯定了中國在西藏地方的主權。英國並沒有得到最主要的侵略利益,相反,仇視是給他們最好的回答。榮赫鵬在日記中寫到:「他們非常仇視我們,西藏人中間的那個名叫強巴丹增的和尚,他始終沒講一句話。」

大喇嘛是否詛咒了榮赫鵬,我們不得而知。我們所知道的是屠夫榮赫鵬總共屠殺了近5000名藏族民眾。這位偽善的侵略者於1942年死去,終年79歲。其墓志銘上書:「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將見到上帝。」榮赫鵬是帶著一尊佛像去見上帝的。他離開拉薩的早晨,一位活佛意味深長地送了他這尊佛像,至今安放在他的棺材上。他的朋友寫道,「他對這尊小佛像備加珍愛,超過了其它的世格之物」。榮赫鵬企圖從東西方兩面的神聖保佑中安息他的靈魂,但是,他真的能夠安息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人物事件 的精彩文章:

建國後,查處的第一大貪官
他是歷史上最牛的人,一共殺了三個皇帝
他們三人讓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很尷尬,為中國爭光
震驚中外的土龍山事件原來是他乾的,可惜可惜啊
黑龍會是個什麼組織,為何被同盟國取締

TAG:歷史人物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