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高宗李治得病不治有一隱秘原因,生前還迷信「進口葯」

唐高宗李治得病不治有一隱秘原因,生前還迷信「進口葯」

古代外國藥材藥物是如何輸入中國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篇講過的有關中藥問題,再來談外國「中藥」是怎麼進入古代中國市場的。

外國藥材進入古代中國,基本有兩種方式,一是中國人去外域找尋購買,一是外國人來華進貢販賣;具體路徑上,漢唐以陸上絲綢之路為主,宋明以海上絲綢之路為多。

唐高宗李治得病不治有一隱秘原因,生前還迷信「進口葯」

(古代採藥圖)

隋唐時由波斯等地進入中國的藥材很豐富,如洋蔥、冬蔥、菽豆、鳳仙花、滿那、阿魏、柯米、番木鱉,等等。如果說張騫通西域帶回的藥材植物是隨意的話,那隋唐以後多是有意為之,主動尋購。

據《隋書·波斯傳》(卷八十三):在介紹了包括被中醫當作良藥的千年棗、附子、訶黎勒、無食子等波斯物產後,稱:「煬帝遣雲騎尉李昱使通波斯,尋遣使隨昱貢方物。」

與此同時,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精明商人,看到中國貴族有「外國葯癮」,遂主動向中國出口藥材藥物,中國史書都稱為「貢」或「獻」,實質是一種官方貿易。這些進口葯在古代乃一種「貴族葯」,老百葯可吃不起,看不到的。像唐太宗、唐高宗都喜歡服用「進口葯」。

這裡說一下唐高宗李治。李治有「風疾」,目眩頭暈,他最後是在「造鏡殿」得病不治的。

唐高宗李治得病不治有一隱秘原因,生前還迷信「進口葯」

(唐高宗畫像)

如何發病不治的?有一個史書上不記載的隱秘原因。據說是李治服食春藥過度致發病。古代君王后宮美色豐富,皇帝的死因多與縱慾有關,這樣來分析李治發病及死因也是有道理的。

病重後,為了治好病,李治廣徵名醫道士,合煉黃白丹藥,孫思邈、葉法善都曾被李治徵招入宮問葯。

最多一次,一下子就召來道士一百多人。李治最青睞潘師正、劉道合等煉丹道士。《舊唐書·劉道合傳》(卷一百九十二)記載:「高宗又令道合,合還丹,丹成而上之。」

因為本土醫生看不好他的病,李治開始迷信上外國醫生,外國藥物。如永淳二年(公元683年),李治頭痛忍耐時,便使用了阿拉伯「放血」醫術。《舊唐書·高宗本紀》(卷五)記載如下對話——

唐高宗李治得病不治有一隱秘原因,生前還迷信「進口葯」

(年輕時的李治與武則天,現代影視再現)

上苦頭重不可忍,侍醫秦鳴鶴曰:「刺頭微出血,可愈。」

天后(武則天)帷中言曰:「此可斬,欲刺血於人主首耶!」

上曰:「吾苦頭重,出血未必不佳。」即刺百會。

上曰:「吾眼明矣。」

《舊唐書》所記御醫秦鳴鶴用的「刺頭」術,應該就是阿拉伯醫生常用的開顱治療眼疾手術的一種。秦鳴鶴是哪裡人至今是謎,史家懷疑他是一名阿拉伯醫生,被召進來的,或者是學了阿拉伯醫術的中國醫生。

唐高宗李治得病不治有一隱秘原因,生前還迷信「進口葯」

(古代醫生給女患者看病不能直視,現代影視再現)

看到中國貴族迷信進口葯,與中國有貿易的外國政府和商人,紛紛通過古絲綢之路,向中國「獻葯」,這些人可以說是古代的外國「醫藥代表」。在唐高宗當皇帝期間,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外國醫生最多就是這原因,其時來華「進口葯」也最多最豐富。因阿拉伯國家屢次來中國貢獻方物,對中國的藥物學產生了很大影響。

如大秦國,便屢遣使來獻葯。李治當皇帝的公元677年,大秦便來貢獻過,此即《舊唐書·拂菻傳》所謂:「乾封二年,遣使獻底也伽。」

唐高宗李治得病不治有一隱秘原因,生前還迷信「進口葯」

(古代外國醫生做手術場景)

「底也伽」是最早輸入中國的西藥之一,它與古印度進入中國的「耆婆萬病丸」類似,被唐朝「藥王」孫思邈收錄其《千金翼方》一書中。這一種「神葯」是公元七世紀前後中西亞及歐洲,大為流行的一種萬病感應劑,相當於中國人所說的「萬能葯」、「靈丹妙藥」,據說能「包治豐病」,因為有出色的「療效」(實為服興奮劑後的反應),甫一在華出現,便受到權貴的歡迎。

但「底也伽」在今天是要受到嚴格控制的一種特殊藥物,因為由罌粟植物果實提取物,即中國人後來俗稱「大煙」的阿片(鴉片)調合的,唐朝蘇敬等敕編《新修本草》稱:「底也伽,味辛苦,平無毒,主百癆、中亞、客忤、邪氣、心腹積聚。出西戎。」

唐高宗李治得病不治有一隱秘原因,生前還迷信「進口葯」

(老年李治與武則天,現代影視再現)

海上絲綢之路在隋唐時,已成為外來藥物進入中國市場的又一重要通道。

如「土生波斯」李珣之所將其著作定名《海葯本草》,就是因為他家所經營的香葯大多是從海上絲綢之路過來的,或是海外移植至南方的藥物,故稱「海葯」。

宋朝以後,隨著中國航海技術和「大國海洋戰略」的實施,「萬邦來朝」。精明的阿拉伯商人將許多物產運銷中國,其中藥材和藥物是最重要的品種。

據《宋史·大食傳》,公元十世紀的開寶、太平興國年間,「前後七次入貢,獻上方物。」又,「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以方物附亞物來獻,其表曰『大食舶主臣蒲希密上言』……謹備蕃錦藥物,附以上獻。」

唐高宗李治得病不治有一隱秘原因,生前還迷信「進口葯」

(古代絲綢之路上生病的商人,同行正在給他喂葯)

元朝時因為蒙元軍隊西征,中外醫藥文化領域的交流全面展開,中藥傳出去很多,也引進來不少。《回回藥方》一書的出現,就是這種史實史實的反映。

《回回藥方》的指導思想是阿拉伯醫學,不談陰陽五行、臟腑辨證,與傳統的中醫典籍完全不同,內容包括內科、婦科、兒科、外科、正骨、針灸及藥劑學等。可惜,全書大部分已散失,現僅存四冊殘本。

唐高宗李治得病不治有一隱秘原因,生前還迷信「進口葯」

(古代家中卧床的病人,一女巫醫正在給她看病)

明朝則是中外醫藥文化交流的又一活躍期,鄭和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七下西洋」,在反賊諸如絲綢、瓷器、茶葉、藥材輸送到國外的同時,也帶了大量的海外奇珍,其就有很多藥物,這從《本草綱目》所記就能看出。

清朝是綢之路功能使用相對較少的朝代,官方與海外交流和,但民間藥物貿易從未停止。我上篇頭條號中提到過,《本草綱目拾遺》仍記載了50多種奇效外來草藥,至今都在使用,如治療瘧疾的金雞勒(奎寧)、治療咽痛失聲的胖大海等。

唐高宗李治得病不治有一隱秘原因,生前還迷信「進口葯」

(古代醫生正在給病人看病,後面女護士給病人端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我們這些年吃的「中藥」其實都不純是中藥,不少是國外來的藥材
英國人用40塊馬蹄銀騙走24大箱中國天價文物,還稱是「捐善款」
政府撥款支持來華盜掠,俄羅斯盜走敦煌經書40%,僅漢文卷1.8萬件
古人為何把「割股療親」視為孝道?受到一個鄰國醫療風俗影響
遠古人類顱骨上發現外科手術般孔洞,一說開顱治病,一說吸食人腦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