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殊:紅塵在左,佛門在右
1918年,34歲的蘇曼殊在上海離世,臨死之前,寫下偈語:「一切有情,皆無掛礙。」
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曾有過無數標籤:詩人、畫家、文學家、酒肉和尚、革命者、天真者、厭世者、怪誕者……
無疑,這全是他。
1
蘇曼殊,原名蘇戩,字子谷,學名元瑛。才華卓絕,民國時期,他是許多青年學生的偶像,又是世人眼中眷戀紅塵的風流和尚。
1884年,蘇曼殊出生於日本橫濱,家境殷實。祖父是廣東香山人,很早就去日本經商,靠茶葉生意起家。退休之後,其父蘇傑生接手。
蘇傑生有一妻三妾,其中一名小妾日本人河合仙,是蘇曼殊的養母,他的親生母親是河合仙的妹妹河合若子。
由於蘇曼殊是私生子,加之母親再婚,因此他的童年並不快樂。受過白眼,遭人唾棄,還差點丟了性命。
蘇曼殊六歲時,被蘇家人帶回了廣東香山,離開了待他視如己出的養母,開始一個人小心翼翼的生活。
在蘇家,姨娘們罵他、嘲諷他,他活得像只過街老鼠,人人巴不得他早點死去。
有一次,蘇曼殊身染瘧疾,被父親的大妾大陳氏一口咬定他命不久矣。於是,讓人將他關進一間柴房隔離等死。
天寒地凍,無人問津。日子一天天過去,蘇曼殊在病痛的折磨下,幾度昏迷不醒。幸虧蘇老爺及時趕到,並找來醫生救治,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身體雖然痊癒了,但這次遭遇,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
以至於他活得更小心、更沉默了,他一個人孤獨的度過了整個童年。
兒時的蘇曼殊與養母河合仙
2
1898年,蘇曼殊終於等到機會逃離蘇家,在表哥的資助下,赴日本橫濱留學。
在日本橫濱大同學校,他開始習畫,峰巒、孤松、垂柳、殘月、以及荒涼的城垣,皆成了他筆下的風景。此後十年,他作了很多畫,大部分都贈與了朋友、戀人。
《太平洋報》的葉楚倫多次向他求畫不得,就將他騙到李叔同的房中,用他喜歡的糖果誘惑他,這才畫成《汾堤吊夢圖》。
《汾堤吊夢圖》
他將西洋畫法與國畫的筆觸結合,使這幅畫如今成了別具一格的瑰寶。如遇女子求畫,他則無需潤筆費而索要女子小影。
陳獨秀曾說:「曼殊作畫,教人看了如咫尺千里,令人神往,不像庸俗畫匠之浪費筆墨」。
中國近代美術史上的開派人物黃賓紅說:「曼殊一生,只留下了幾十幅畫,但就是那幾十幅畫,其分量也夠抵得過我一輩子的畫」。
他的畫,正如他的心境,空靈而又孤獨。
之後,他又向陳獨秀學寫古詩,閉門苦練數月,方才出師。
他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評論家謝冕說:「蘇曼殊是中國詩史上最後一位把舊體詩做到極致的詩人,是古典詩一座最後山峰」。
他文字清麗,工詩善畫,精通英文、日語、德語、梵語等多種文字。
在上海時,父親蘇傑生曾為他聘請了一位西班牙牧師庄湘,教他英語。天資聰慧的他僅學了兩年,便能翻譯拜倫的《哀希臘》。
此外,他還出版了一本自傳體的愛情小說《斷鴻零雁記》,被譽為「民國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也成了他的代表作。
他文采斐然,才華橫溢,在文學的多個領域皆是亘古未見的稀世之才。
03
1903年,蘇曼殊轉入日本成城軍事學校,不久,因俄國毀約,不肯將駐紮在中國東北的軍隊撤出。
留日學生組織了「拒俄義勇隊」,蘇曼殊也加入其中,還捐了很多錢。表哥得知後,十分憤怒,中斷了助學金。
無奈之下,蘇曼殊只好輟學回國。在回國的船上,蘇曼殊給父親蘇傑生寫了一封信,稱已自殺,從此與蘇家再無瓜葛。
而後,他到上海任《國民日報》翻譯,與陳獨秀、章士釗、何梅士成了同事。
一天,蘇曼殊突然問章士釗:「人為什麼能生孩子?」
章士釗尷尬至極,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說:「你去找本衛生書看看就知道了」。
蘇曼殊接著說:「書上說男女在一起才能生孩子,可事實上也有例外。我曾見過一個婦女,先生外出多年未歸,她照樣生了一個小孩。可見,女子不需要男子也能單獨生育。」
在場的同事聽了皆默不作聲,唯獨蘇曼殊自以為他發現了什麼驚天大秘密,得意極了。
章士釗
不久,《國民日報》因內訌而倒閉。蘇曼殊沒了經濟來源,日子過得十分清苦。
一次,趁陳獨秀、章士釗外出不在,他約何梅士去看戲。
結果,戲還沒開始,他就急著說自己忘了帶錢,要回去拿錢。
何梅士說:「沒事,我請客。」
他堅決不肯,執意要回去拿錢。然而,直到戲結束,何梅士也沒見他回來。
到家一看,發現他已經收拾行李跑了,還給章士釗留下一封信:
「拿你的30個大洋,等有錢了再還。」
章士釗看了哭笑不得,覺得他像個小孩一樣率性又天真。
拿著章士釗的錢,蘇曼殊輾轉來到惠州一間古寺,削髮為僧。
然而,在寺中呆了幾個月後,又無法忍受艱苦單調的生活。於是,趁著主持外出,他偷了已故師兄的度牒,還搜颳了寺廟裡僅有的幾角錢,一個人跑去了香港。
在香港,蘇曼殊結識了《中國日報》社長陳少白。
陳少白
當時,康有為寓居香港,陳少白想去拜訪,便寫了信託人帶去。不料,康有為因記恨當年保皇黨與革命黨之間的紛爭,對其避而不見。
蘇曼殊得知後,想起當年康有為假借革命之名在海外斂財,憤恨不已。
直接找到陳少白,說要借他手槍一用。
陳少白驚問:「你想幹什麼?」
蘇曼殊憤然說:「康有為欺世盜名,假公濟私,污辱同志,凡有血氣,當殲除之。」
結果,在陳少白百般勸說下,他才就此罷休。
青年時期蘇曼殊
4
蘇曼殊一生三次遁入空門,又不舍紅塵,周旋於無數煙花女子之間,和她們成為知己。
1908年,他回到日本探望養母,結識了藝伎百助楓子。
兩人志趣相投,暗生情愫,同居一夜,竟什麼也沒發生。百助楓子面露難色,問:「你對我心存芥蒂?」
蘇曼殊答:「精神上的相悅比肉體交歡,更能抵抗時間。」
百助楓子
他對待每一段戀情皆如此,發乎情止乎禮。
在上海時,他總是穿著僧裝,出現在各種風月的場所,以至於最後全上海的青樓女子都認識他。
遇到女子以身相許,他寫下「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來寬慰他人,也寬慰自己。
這種柏拉圖式的愛戀,使他到死還是一個處男。
或許,他不是不想,而是害怕,怕得到後又失去,怕從此有了牽掛。他一個人習慣了,多一個人陪伴只會徒增煩惱。
5
雖是僧人,卻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品嘗當地的美食,美酒佳肴是他的最愛。他時常暴飲暴食,從不節制。
在日本他曾一天之內飲冰五六斤,到了晚上肚子痛得無法動彈。朋友見了以為他死了,急忙跑去探鼻息,發現他還有氣,這才舒了一口氣。
一次,易白沙邀他到家中做客,席間,吃了一盤炒麵、兩盤蝦、十個春卷、外加許多糖果。
易白沙驚呆了,以為他挨餓多日,便請他明天再來吃。
蘇曼殊摸著圓滾滾的肚子,搖頭說:「不了,今天吃多了,明天會生病,後天肯定難受,等大後天我再來吧。」
孫中山見他手頭拮据,就派宋教仁接濟了他兩百大洋。拿到錢的蘇曼殊狂喜,隨即廣發請柬,大宴賓客,一晚上就揮霍一空。
孫中山
友人陳去病買了一包栗子,和女兒、蘇曼殊同吃。蘇曼殊吃完覺得十分美味,又下樓買了一包。
陳去病忙勸他:「栗子吃多了,脹肚子。」
蘇曼殊笑了笑,說:「那我留著明天吃。」
結果,當晚就把它吃光了,肚子痛得躺在床上,一直呻吟到天亮。
除了酒肉,蘇曼殊還酷愛吃糖。為了買糖,他曾敲下自己鑲好的兩顆金門牙,拿去換錢買糖。
在杭州時,他每天要吃三十包酥糖才罷休。小說名家包天笑曾調侃他: 「想是大師心裡苦,要從苦處得甘來。」
更誇張的是,有時他竟會典當剩餘的衣服,去買糖吃,搞得自己赤條條不能見客。
在別人眼裡,他是一個貪吃的怪和尚,可在摯友陳獨秀看來:「曼殊的貪吃,其實正是他的自殺政策。他眼見舉世污濁,厭惡卻又無可奈何,只好亂吃亂喝起來,以求速死。」
陳獨秀與蘇曼殊
6
最終,蘇曼殊因過度飲食,患上了急性腸胃炎。
住院期間,醫生對他的飲食嚴加控制,不準吃糖。
可他偏不聽,趁著醫生不在,喬裝打扮後,悄悄溜出醫院,去街上大吃八寶飯、年糕、栗子和冰淇淋。
回去之後,病情惡化,腹瀉不止,最終病卒,享年34歲。
早年,蘇曼殊曾說:「我生性不能安分,久處異地,甚是沉悶。」他一生居無定所,浪跡天涯,許是覺得在塵世間呆膩了,想換個地方繼續流浪罷了。
- END -
(圖片源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須知
微信公號轉載本文,
無授權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轉發到朋友圈不需要授權)
※每天1元錢,神奇止咳化痰,輕鬆解除咽炎氣喘,這個冬天再也不害怕感冒
※頭髮油、狂脫髮、毛糙打結難梳理,一瓶解決你所有秀髮煩惱!
※【買2贈1】感冒鼻塞一吸就通,防蚊蟲防暈車,提神醒腦,滿血復活就靠它
※林惠嘉:自稱「惡婆娘」,李安卻說沒有她,自己無緣奧斯卡
※藏於破巷32年,十次路過九次為這份拌面
TAG:尋匠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