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齊白石現場畫蝦全過程,難得一見!

齊白石現場畫蝦全過程,難得一見!

齊白石蝦圖,體現了高度的筆墨技巧,在表現了水墨、宣紙的獨物性能外,又將蝦之質感表現的淋漓盡致, 是白石筆下最寫實的對象之一。齊白石曾無奈地說:「予年七十八矣,人謂只能畫蝦,冤哉!(78歲題畫蝦)」,誠然,認為齊白石只會畫蝦是外行家言,就像提起徐悲鴻是畫馬的,黃胄是畫驢的一樣可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齊白石的蝦確實畫的好,人們喜聞樂見,亦是事實。

齊白石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碭山, 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

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作品欣賞:

齊白石《蝦趣》圖,創作於1948年,現在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是其晚年畫藝成熟的代表作品。齊白石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約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他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里養了幾隻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亦因之而變,他的蝦也成為他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白石畫蝦已入化境,在簡括的筆墨中表現了游弋水中的群蝦。下面從《蝦趣》用墨、蝦的形態、蝦的用筆三方面對此畫作簡要賞析。

一、從墨法上看,用淡墨畫蝦體,用濃墨點睛,把墨、水與宣紙結合的氣韻效果把握得很好,使蝦看起來通體透明,形象生動。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一種動感。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增加了蝦頭的重量感,在左右點上幾筆淡淡的墨,蝦的頭部在晶瑩剔透中有顯得變化多端。蝦的腰部再用淡墨點出,與頭部重墨形成明顯的對比,把透明的、遊動的、活生生的蝦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形神與筆墨的完美結合,可以 說前無古人,開拓了中國意筆寫實型水墨用法,對中國一大批水墨寫實畫家有著巨大影響。

二、從蝦的形態上說,齊白石畫蝦,多為「長臂蝦」,晚年的齊白石畫蝦以「白蝦」為模特,追求形神兼備, 《蝦戲》中8隻蝦形態各異,有的嬉戲打鬧,有的左顧右盼,有的交頭接耳。中間幾隻蝦看似擁擠,實則繁而不亂,細細觀察每隻蝦都清晰可辨,畫的惟妙惟肖。蝦是一種群居動物,最喜歡的就是在一塊打鬧,這幅畫中的蝦正是他們相互嬉戲時場景的在現,無怪此幅畫稱之《蝦戲》。畫作為人內心世界的反應,關於白石老人,我們從這幅畫中也可追尋。蝦極具有觀賞性,需要很高文化素養的人才能欣賞到它的美,白石老人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蝦好動,充滿活力,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樂觀、自足、充滿活力和情趣的老人形象。

三、從作者用筆的變化看,簡單幾筆淡墨側鋒用筆,使蝦的腰部呈現各種異態,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遊盪的,也有彎腰爬行的,增添了蝦的透明度和動態感,讓人覺得它富有彈性和生命氣息。蝦的尾部也是通過寥寥幾筆淡墨,使蝦表現的既有彈力,又有透明感。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數節之間直到兩螯,形似鉗子,有開有合,用圓潤而有力度的淡淡的筆墨使蝦顯得更有活力。蝦的觸鬚用數條淡墨線畫出。此外,為表現出那種透視感,用虛實結合,簡略得宜,似柔實剛,似斷實連,直中有曲,亂小有序的線條,使紙上之蝦看似在水中嬉戲遊動,觸鬚也像似動非動,力求深入表現它們的形神特徵。

特別聲明,圖片均搜集網路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

來源:中華書畫篆刻網

更多名家書畫特賣

————————END————————

將畫廊置頂後,您可以第一時間獲取畫廊的信息和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廊 的精彩文章:

畫家情懷,松樹風骨,百幅詠松圖欣賞!
狗年即將到來,這樣霸氣又吉祥的「中國一獒」怎能缺少!
這鳳凰畫的可真美,美的挪不開眼睛!
養眼!張大千58幅最美扇面
罕見!毛澤東收藏的120幅書畫欣賞!

TAG:畫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