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軍隊槍炮堆積如山,武器裝備比八國聯軍還先進?這也是個謠言!
近幾天,庫叔的朋友圈熱轉上下篇連載文章《一個流傳已久的謊言》(以下簡稱《流言》),庫叔禁不住好奇點進去看。
文中說,晚清軍隊的武器裝備不僅不像通常認為的那樣「器不如人」,反而是槍炮堆積,甚至比列強軍隊更加先進;
曾國藩的湘軍更是「全部裝備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步槍和火炮」!
作者強調:我們以往「所知道的一切,都不是事實」。
這種說法可謂顛覆認知——難道長期以來我們知道的都是假清軍?
真實的晚清軍隊武器裝備狀況究竟如何?
真的「十分先進」到羨煞旁人嗎?
文︱劉萌 瞭望智庫特約歷史觀察員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晚清軍隊的裝備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
1840年鴉片戰爭時的清軍,與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1885年中法戰爭、1900庚子之變時的清軍對比,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會讓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清軍的構成也不是鐵板一塊。
傳統清軍的八旗、綠營,地方興起的湘軍、淮軍,清末編練的新軍,裝備的情況也是截然不同。
因此,拿某一時段或某一部分的清軍,來描述整個晚清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如何,是不準確的。
1
兩萬騎兵大衝鋒?根本不存在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八里橋之戰是晚清最慘烈的戰役之一。在衝鋒中,僧格林沁率領的清軍騎兵被英法聯軍大量殺傷,而敵人幾乎毫髮未損。《流言》文中說兩萬清軍騎兵集體衝鋒慘遭敵軍火力橫掃,並因此戰敗。
然而,文中描述的這個「大場面」,歷史上並未出現過。
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前近代時期清軍的狀況。
在鴉片戰爭以前,清軍約有80萬兵力(其中八旗約20萬,綠營60萬),軍隊雖然數量巨大,但素質每況愈下,無法與當時世界列強的軍隊相比。
弓箭、矛戟、刀斧等冷兵器和舊式的鳥槍、抬槍以及少量火炮,清軍的這種裝備狀況,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基本還是如此。
武器落後、軍備廢弛的惡果在1860年的八里橋之戰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當時,英法聯軍以總兵力5到6千人分為東、西、南三路向京師的咽喉八里橋推進。駐守八里橋一帶的清軍總兵力約為3萬人,其中騎兵近1萬人,由僧格林沁統一指揮。
也就是說,「兩萬騎兵大衝鋒」,從開始就不可能發生,因為壓根就沒那麼多騎兵。
而從實際的戰況來說,清軍的作戰不僅是騎兵衝鋒,這次衝鋒失敗也並非戰役失利的直接原因。
歷史上的戰況是這樣的:僧格林沁命令手持冷兵器的馬隊首先出擊,爾後三路並進:以瑞麟部迎擊東路英法聯軍,他自己率軍迎擊西路聯軍,由定福庄移至八里橋的兵力最少的勝保部迎擊南路聯軍。
在三路聯軍對清軍在八里橋的陣地發起攻擊時,僧格林沁命令步兵隱蔽在灌木林中和戰壕內,騎兵則向聯軍左翼到右翼的寬大正面實施反衝擊。但是,清軍騎兵遭到了掘壕據守的聯軍步兵密集火力的阻擊和炮兵霰彈的轟擊,傷亡慘重,被迫後撤。
聯軍將清軍騎兵擊退後便乘勝追擊。南路法軍將大量炮彈傾瀉在八里橋上,使勝保部遭受重大傷亡,該部不久後撤退。同時,僧格林沁和瑞麟部也正在與聯軍展開激戰。
正在相持的時候,英軍一部企圖抄襲僧軍後路,僧格林沁非常恐懼,「於酣戰之際,自乘騾車,撤隊而逃」,此後軍心動搖,各路清軍紛紛撤退。
由此可見,英法聯軍並不是單單用「先進的線膛槍和米尼彈」就殺傷了全部清軍騎兵,而主要是依靠步兵掘壕據守和用大炮發射霰彈。
造成清軍全面潰退的主因也是由於戰術不當,而不是因為清軍騎兵在首次衝鋒中的損失。
鴉片戰爭前,清軍仍然大量裝備著弓箭、矛戟、刀斧等冷兵器
八里橋之戰中,武器裝備懸殊的清軍和英法聯軍
這場戰役的進程也表明,直到鴉片戰爭後20年,清軍的裝備水平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幾乎就在此時,清朝地方的軍隊開始興起,其領袖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又開啟「洋務運動」。這以後的清軍,才從大刀長矛,逐漸開始大量裝備先進的火器。
那麼,武器裝備「熱」起來的清軍,真的如《流言》文所說的成為全副槍炮、武裝到牙齒的軍隊了嗎?
2
湘軍?淮軍?傻傻分不清楚
《流言》文中提到:曾國藩的湘軍,已經完全淘汰了冷兵器,士兵全部裝備先進槍炮。
這符合歷史事實嗎?答案是否定的。
19世紀五六十年代,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戰爭中,清軍的裝備情況就如電影《投名狀》中展現的那樣,冷熱兵器混雜(當然,電影中的描述並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例如,片中不論是太平軍還是清軍皆身著盔甲,這就是錯誤的,因為早在乾隆年間,由於火器的發展,盔甲已經很少在實戰中出現了)。
對抗太平軍的主力——湘軍,正是如此。
據《曾文正公全集·雜著》中《營規》篇記載,湘軍一個營有38隊,其中槍炮19隊(劈山炮2隊,抬槍8隊,小槍9隊),刀矛19隊,也就是「冷」、「熱」各半。
全營有槍、炮共127件,其中劈山炮4門、抬槍24桿、鳥槍99桿。
*所謂「劈山炮」,多為300斤以下的前裝滑膛炮,以銅鐵鑄成;炮彈為群子,每放一炮可裝100餘粒或者三四百粒;依裝葯多少可遠可近,最大射程1000米,要隔幾分鐘才能施放一次。
雖然聽起來威武,但是,這種「劈山炮」不過是明末清初水平的輕型火炮,炮彈不過是由生鐵或鉛製成的霰彈。
這種武器對抗太平軍的人海衝鋒有一定作用,能夠形成曾國藩所謂「噴薄而出,如珠如雨,殆無隙地,當之輒碎」的局面。
但是,在攻堅戰中,這種武器的作用不大,與「常勝軍」(「洋槍隊」)及英法聯軍所裝備的新式西洋火炮相差甚遠。
*小槍隊裝備的鳥槍,重約8斤,前裝、火繩發火,有效射程在120-150米之間,射速為每分鐘約1至2發。
*抬槍是一種大型鳥槍,重20餘斤,威力較鳥槍更大,有效射程200-300米。
*槍炮隊每個士兵還配有腰刀,以備短兵接仗之用。
*刀矛隊主要使用長矛和長刀;此外,還配有火罐、火箭、噴筒等燃燒性火器。
由上可知,湘軍冷熱兵器混搭的特徵很突出。
從總體上看,湘軍陸師火器持有者的比例只略大於八旗、綠營,即由30-40%提高到50%。後期,湘軍陸續裝備了部分洋槍洋炮,但就數量和質量而言,並不優於後期太平軍的某些部隊,並明顯差於後起的淮軍。
所以,「完全由現代步槍和火炮組成的」湘軍並沒有存在過。
湘軍與太平軍作戰的情景,從中可見冷熱兵器混雜的狀況
註:這幅插圖來自太平軍上校呤唎的著作《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作者呤唎(F·A·Lindley)原為英國海軍軍官,1860年接受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委任,攜妻帶友無償幫助,1864年回國。
他多次隨忠王出征,經常前往上海,招募外國志願軍、採辦軍火、供應糧食、進行宣傳,並組織了一支直屬忠王領導的教練軍參加作戰,更與嘉興榮王廖壽發等各級將領關係密切,為此而遭到上海英國當局的通緝,起義失敗回國後便寫成此書,但遭到英國當局的禁毀,只有少數刊本存留下來,作為第一手資料十分珍貴。
鎮壓太平天國時,清軍仍然裝備著大量冷兵器
那為何會出現這麼大的誤解呢?庫叔想,很可能是把湘軍和淮軍給弄混了……
實際上,網文和影視劇經常將李鴻章的「淮軍」和曾國藩的「湘軍」相混淆。
淮軍初建時,武器裝備與湘軍相同,一半是刀、矛等冷兵器,一半是傳統的鳥槍、抬槍和劈山炮。
當李鴻章指揮淮軍夥同「洋槍隊」與太平軍作戰時,即發現了洋槍洋炮的巨大威力。
*1862年9月,他開始將各哨之刀、矛、鳥槍隊改為洋槍隊,每哨編2個劈山炮隊;
*改裝後的淮軍,一營共有28個洋槍隊、10個劈山炮隊;
*每營洋槍多者400餘枝、少者300餘枝,為湘軍陸營的2.2到3倍;劈山炮40門,為湘軍陸營的10倍之多。
不過,淮軍裝備洋炮的時間較晚,從1863年初才設立了第一支洋炮隊(太平天國戰爭末期)。
這張著名歷史照片——淮軍在上海,《流言》文中引作了「湘軍先進裝備」的配圖。淮軍裝備的洋槍數量遠超湘軍,但兩者經常被國內網文和影視混淆
《流言》文中還說到,曾國藩受到李鴻章啟發,為湘軍大批量改進裝備。這也不符合史實。
實際上,是李鴻章特意致書曾國藩說:「華爾的洋槍隊很厲害,對我們幫助很大,我幫您通過華爾代購些洋槍、造些洋炮,于軍政都有好處,您意下如何?」
註:原文為:「華爾打仗,實系奮勇,洋人利器彼盡有之,鴻章近以全神籠絡,欲結一人之心,以聯各國之好,渠允為我請外國鐵匠制炸炮,代購洋槍,若學得一兩件好處,于軍事及通商大局皆有小益,鈞意以為可否?」
但是,曾國藩不以為意,反而告誡李鴻章「治軍之道在人而不在(武)器」。曾國藩的因循守舊令李鴻章頗為失望,師生兩人還曾圍繞這一問題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書信辯論。
3
戰壕發明者?曾國藩:不敢當不敢當
《流言》文中講到,曾國藩的湘軍,每到一處必挖戰壕,更是稱曾國藩為戰壕的發明者,領先西方50年。
挖掘戰壕的確是曾國藩常用的戰術。電影《投名狀》中可見主人公挖掘長壕圍困太平軍城池的情景。
但是,把湘軍戰術簡單歸結為「結硬陣,打呆仗」,將曾國藩稱為「戰壕戰的發明者」,這就是脫離真實歷史了。
1.說湘軍戰術只有挖戰壕是以偏概全
曾國藩確實強調過一個「穩」字,提倡穩紮穩打和深溝高壘。在戰役上,曾國藩主張「以主待客」,側重防禦,反對輕易進攻。
但是,這只是根據戰略做出的具體安排,是在與太平軍經過多次血戰之後得到的經驗教訓,並非湘軍「天賦」戰術。
湘軍的「結硬陣,打呆仗」也是有先決條件的,那就是保證制水權。戰爭實踐證明,曾國藩攻陷武漢、九江、安慶以至南京,皆得力於水師奪取了制水權,實現水陸協同作戰。沒有水師的協同,「結硬陣,打呆仗」所需的後勤無法保障,這種戰術就無法實施。正是由於取得了制水權,湘軍才能利用較少的兵力做大範圍機動,並在後勤補給方面獲得優勢,最終取得勝利。
此外,湘軍「結硬陣,打呆仗」的戰術也有其內在的原因。因為湘軍本質是仿照明代名將戚繼光的營制建立起來的,以同鄉、同學、師生、親友為紐帶,因此比普通軍隊對傷亡更為敏感。而採取「結硬陣,打呆仗」的戰術有利於減少傷亡。
2.戰壕發明者,曾國藩還排不上號
我們可以追溯一下這種戰爭形態的歷史。雖然戰壕的精確起源難以查考,但太平天國起義發生在1851至1864年,而早在18世紀,法國的沃班將軍就在其提出的攻城戰術理論中就把戰壕稱為「對抗壕」——在圍攻敵人城堡的時候,挖掘戰壕來保護士兵,然後逐漸向城牆推進。
在實際的野戰中,戰壕的應用也是早就已經非常成熟,在拿破崙戰爭時期(1803至1815年),和美國南北戰爭時期(1861年至1865年),都出現過戰壕戰的戰爭形態。
因此,「戰壕發明者」這個名號,曾國藩還真是擔不起的。
曾國藩
4
清軍火力完全壓製法軍?
《流言》文還說:在中法戰爭等外戰時,清軍的裝備甚至凌駕於列強之上。
成功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後,清廷終於認識到了裝備的重要性,逐漸購買和仿製了不少先進武器。
又過了20多年,隨著洋務運動的進行,清軍的裝備水平有了明顯的進步,在左宗棠平定新疆等戰例中有所表現。
但是,清軍的裝備水平真的趕超列強、甚至因為「裝備優勢」贏得了鎮南關大捷嗎?
當然不是。
中法戰爭的進程中,清軍基本上不再使用弓箭、刀矛、鳥槍、抬槍之類的武器,裝備了相當數量購自外洋或自行仿製的洋槍洋炮;學習德國的戰鬥經驗,開始打破陳規陋矩,注意改進戰術。
但是,對比法軍,在武器裝備上,清軍仍然明顯處於下風。
史料記載,法軍「槍炮總遠及數十步於我,兩軍相望既可見,我施槍炮猶未及彼,而彼之槍炮彈已先及我,軍心遂驚」(《陳士傑復陳沿海要隘妥籌備御情形片》)。也就是說,清軍槍炮在射程上完全無法與敵抗衡。
而且,並沒有發生「對法軍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的狀況,反倒是法軍大炮的威力迫使清軍將領加強了對野戰築城的重視程度。
取得鎮南關大捷,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馮子材能夠選擇關前山隘有利地形,構築較為完善的山地防禦陣地體系,揚長避短,減輕法軍賴以制勝的大炮威力,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
當時已經有人認識到:法國「槍炮之精,迥非中國所能及,無論為戰為守,總以開挖地溝先行避其槍炮為要」(《清光緒朝中法交涉史料》)。因此,清軍才在中法戰爭中廣泛地修築了野戰工事。
清軍在鎮南關的布防圖
又過了十年,甲午戰爭爆發。《流言》文中說「日本人在裝備水平上比淮軍略低」,合理嗎?
這種觀點其實不對。因為清軍參戰部隊不只有淮軍,還有東北練軍、湘軍、山東地方部隊等,各支部隊的裝備狀況參差不齊。
而且,當時日軍的主要裝備均已經實現了標準化和國產化,這對補充彈藥和維護保養非常有利。
反觀清軍,裝備的步槍五花八門,型號竟有16種之多!口徑從7.9毫米到17.5毫米不等,所以,經常發生「槍與彈不合之弊」。
即便是裝備最精良的淮軍,下轄的各路人馬裝備也差異很大:
*英國的馬梯尼、士乃德、法國的哈乞開司、德國的老毛瑟、美國的林明敦和黎意等槍種;
*英國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魯森式和德國的克虜伯式後膛炮等火炮;
*這還不算國內自產的,型號十分龐雜。
更何況,清軍裝備的槍支和大炮大都是從不同國家分別購買的,自產率很低,更加重了補給和保養的困難,難以發揮武器的性能。
因此,清軍雖然經過洋務運動,但在裝備體系上已經落後於日軍,這也是甲午戰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甲午戰爭中的清軍
5
老舍之子舒乙在說瞎話?
《流言》文中提到,老舍的兒子舒乙曾經在節目中說到其祖父在八國聯軍侵略時使用抬槍參與保衛北京。
而作者認為,當時衛扈京津的清軍部隊都是德械裝備,甚至甲午戰爭以前就不再用抬槍這樣的落後裝備了。舒已先生的說法不確切。
那麼,庚子國變(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期守衛京津的清軍裝備到底怎麼樣呢?
當時,這裡絕不僅僅只有榮祿手下守衛京城的武衛軍、守衛天津的聶士成的武毅軍這兩支裝備洋槍洋炮的新式軍隊,還有大量八旗兵和綠營兵參加了北京保衛戰。
這是因為清廷開始編練新軍後,為了減小阻力,並沒有裁汰全部舊軍,而是保留了一部分舊軍編製。
根據史料,戰爭爆發前夕,在直隸、京津地區的清軍,包括武衛軍、直隸淮軍、練軍、八旗兵、綠營兵以及京城禁衛軍神機營、虎神營等,共有11.4萬餘人。
其中,北京城的兵力配置情況大致如下:
*總共約6.5萬人;
*榮祿自統武衛中軍30餘營1.3萬人駐南苑;
*尚書街武衛後軍總統董福祥部20營6786人原駐豐潤、玉田一帶,6月10日後調駐北京東南郊;
*慶親王亦劻所統神機營25營1.4萬餘人、端郡王載漪所統虎神14營8640人分守北京各城門;
*此外,尚有八旗、綠營兵2萬餘人駐北京城內。
從以上史料可以看出,保衛北京城的清軍是新、舊軍混雜的。
清軍的裝備水平更是沒有《流言》文說的那麼誇張。
當時,就連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練的新軍都「所使用的槍炮沒有完全劃一,有的日造、有的俄造、有的德造,樣式即舊,款式又雜」,因此他請求軍務處發給新式劃一的步槍、騎槍、速射炮等。
新軍的裝備狀況尚且如此,更別說瀕臨裁汰的舊軍了。
手持新式步槍的清軍士兵
在舊軍當中,裝備落後的抬槍,甚至還保留大量冷兵器裝備,是完全有可能的。
何況,抬槍這種裝備實際上直到1899年還在批量生產當中。
英國下議院議員貝思福在當年對金陵機器製造局考察後就曾表示:
「所有第一流的現代化機器,都用來生產一些無用的軍械。很大部分的機器,用來製造抬槍。中國官員很興奮地展示一些仿造毛瑟槍機的後膛抬槍,一個官員告訴我,抬槍子彈可以穿透4寸的木板,他看來既滿足又得意,因為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其他國家有類似的武器。看到這些官員和工人們得意地盡心儘力地製造一些無用的軍械,實在令人心碎。」
事實如此,何來甲午戰爭之前清軍就淘汰了抬槍之說呢?
庚子之變時,清軍仍有部隊裝備著落後的抬槍
庚子之變時,八國聯軍中的日軍繳獲的清軍抬槍,這張照片足以令「清軍是全部德式裝備」、「早就不再使用抬槍」的說法不攻自破
庫叔想說的是,《流言》這篇看來渾身掛滿「靶子」的文章,其實是希望論證人和制度才是制勝關鍵。
然而,這些道理,不宜通過不符合史實的案例來說明。
其實,清軍的「裝備落後」、在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過程中始終難有理想效果,這恰恰就是清政府的國家制度落後的一個明證。在當代的世界,仍然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購買了若干「先進裝備」,不等於裝備水平的真正提高,更不等於打得了勝仗。
參考文獻:
(1)施渡橋,梁巨祥等著,中國軍事通史第17卷-清代後期軍事史【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2)楊東梁,張浩著,中國清代軍事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茅海建,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4)宗澤亞,清日戰爭【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
(5)菊池秀明,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清末·中華民國【M】,馬曉娟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6)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第一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圖片來自網路)
總監製:吳亮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謝芳
庫叔福利
※金一南痛批特朗普捅了巨大馬蜂窩:以色列再強悍只有600萬人,1億多敵人卻圍著你!
※要死死把伊拉克、阿富汗和16個海上戰略通道攥在手裡,美國又要開始用這最不人道的炸彈了!
※這才是南京!
※30萬南京軍民被肆意屠殺,我們是一個缺乏勇氣和血性的民族?
※這條鐵路開通了,中國腹地將崛起一個6萬億級的「超級城市群」!
TAG:瞭望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