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哪有什麼「天縱之聖」,只不過是在負重前行
苦難,是一個人最好的人生導師。
如果沒有從小的苦難經歷,也許後來的孔子不會變得如此多才多藝。
哪裡有什麼「天縱之聖」,只不過是不得不負重前行。——編者按
文丨陳綺萍
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
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論語·子罕》)
譯文
太宰問子貢:「夫子是聖人嗎?為何如此多才多藝?」子貢說:「上天要他生下來就是聖人,而且多才多藝。」
不久,他們的講話被孔子知道了,孔子說:「太宰知道我的出身嗎?因父母早逝,家中貧窮,缺少任何依恃,為了生存,所以學會了許多技藝與耕種等體力勞動,生長在富貴人家的人,養尊處優,就不會像我一樣有機會學會許多技藝,即使有,也不多見。」
另一弟子琴牢說:「夫子曾說過,『因為沒有機會得到別人的賞識和重用,就利用時間學會了許多技藝。』」
臆解
子貢奉夫子命縱橫列國以救魯。過吳與大夫太宰伯嚭談及孔子系天生聖人,孔子聞之,自謙,而有本章緣起。
解析
會看戲,看門道;不會看戲,看熱鬧。
從二十歲起,我看「孔子」這齣戲已六十多年,堪稱孔迷,對台上孔子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初,似懂非懂。久了,才慢慢看出了一點門道,也把興趣看出來了。以本章為例:一場兩景。
第一景發生在哀公十四年,孔子七十一歲。聽聞齊國有犯魯國之意,派子貢到列國折衝樽俎,以解祖國之危。是年,子貢至吳短留,會吳大夫嚭,談到孔子。有疑,要問,是促進人類文化進步因素之一,太宰疑夫子是不是真的是聖者,問子貢。子貢是孔門傑出弟子,一生視夫子為父、師、友,乃至喻為天、日、月(子張),率爾以對「上天要他生下來就是聖人」,簡潔利落。
第二景出現在子貢完成使命回魯與夫子聊到與太宰的對話。夫子聽了沒有絲毫沾沾自喜,反以謙卑之心,自述「多能」源自兒時賤鄙,為了生活才學會許多謀生技能。
下面是我把孔子這句話以具體生活呈現出來:
孔子父母是一對相當罕見的結合。父,先與原配生下九女,娶妾,生一男卻有足疾。農業社會安土重遷。為了傳宗接代,孔父就在這種情形下找到顏家第三女徵在為妻。孔子父身長十尺,武力絕倫,缺點是年齡過大。母,以上有二位姐姐未嫁,可能在及笄之年即嫁與孔家為婦。
老夫少妻優點:丈夫多半會對幼妻體貼入微。
缺點:幼妻不能免於做寡婦,獨自艱辛扶育兒女之虞。
至於當他們的兒女又如何?優點是承襲了老父的成熟、理性和幼母的夢幻、情深的優質基因;缺點是父的早亡,兒女多半因少了父親保護,而成了淪落在賤鄙生活浮沉的孤兒。除非身強體壯,在熬過人間至痛至苦之後幸而存活,始能將父母遺傳的特優基因掙「困」而出,成就非凡偉業。
拾遺
我擅自跳過歷史盲點,認為盲樂師外祖父是促成孔子成功的幕後推手,即來自有關資料,引發我對孔子為何特尊喪者家屬、盲人,主祭官員,而聯想孔子啟蒙師與盲人有關。
2008 年10 月游曲阜六藝城便看見介紹孔子,記載盲樂師外祖父是孔子的啟蒙老師;2013 年某日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播《聖母傳》,劇情便放在孔母臨終前要孔子拜外祖父為師,並行三拜九叩禮。對我以前的推斷作了佐證。
本期編輯:花尚君
審 校:相 松
本文選自《真假孔子》
陳綺萍 著
東方出版社 出版
※星雲大師:「無心」是對付「塵勞妄想」的最好辦法
※星雲大師:悟是一種親證的體會
※稻盛和夫:經營成功與否,關鍵在於人心
※張文澤:要想有所作為,這些內容請務必謹記
TAG:活法 |